如何判断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作者&投稿:长兴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相”
  相(phase) 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P表示。
  (1)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各相可以用物理或机械方法加以分离,越过界面时性质会发生突变。
  (2) 一个相可以是均匀的,但不一定只含一种物质。
  体系的相数P∶
  气体:一般是一个相,如空气组分复杂。
  液体:视其混溶程度而定,可有1、2、3…个相。
  固体: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如水泥生料。但如果是固溶体时为一个相。
  固溶体:固态合金中,在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素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在固溶体晶格上各组分的化学质点随机分布均匀,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符合相均匀性的要求,因而几个物质间形成的固溶体是一个相。
  系统中物理状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一个相(phase)。系统里的气体,无论是纯气体还是混合气体,总是一个相。若系统里只有一种液体,无论这种液体是纯物质还是(真)溶液,也总是一个相。若系统中有两种液体,如乙醚与水,中间以液-液界面隔开,为两相系统,考虑到乙醚里溶有少量水,水里也溶有少量乙醚,同样只有两相。同样,不相溶的油和水在一起是两相系统,激烈振荡后油和水形成乳浊液,也仍然是两相(一相叫连续相,另一相叫分散相)。不同固体的混合物,是多相系统,如花岗石(由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组成),又如无色透明的金刚石中有少量的黑色的金刚石,都是多相系统。相和组分不是一个概念,例如,同时存在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冰的系统是三相系统,尽管这个系统里只有一个组分——水。一般而言,相与相之间存在着光学界面,光由一相进入另一相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光在不同的相里行进的速度不同。混合气体或溶液是分子水平的混合物,分子(离子也一样)之间是不存在光学界面的,因而是单相的。不同相的界面不一定都一目了然。更确切地说,相是系统里物理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
所以,空气就是单相体系。

~

如何确定一种物质的溶解度?
答:例如,在20℃时,100 g水里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 g。绘制溶解度曲线 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如何测量常见物质的溶解度
答:8g/100g水。一定的温度下,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作用时所溶解的克数,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量称为该固体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一定温度下,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来表示某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怎样判断物质的溶解度?
答:任何溶液中都存在微粒数守恒的定量关系.是指一种元素的不同存在形式都源于最初的那种粒子,Na2SO3中,Na^+和S原子的个数比为2:1,所以:c(Na^+)=2[c(SO3^2-)+c(HSO3^-)+c(H2SO3)二、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在数值相等,亚硫酸溶液...

怎么判断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答:溶度积常数越大,溶解度就越大。溶度积数值越大,说明其溶解度越大。反过来就是溶解度越大,溶度积越大。溶度积是微溶盐抄存在溶解平衡时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主要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温度影响小。溶度积的作用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晶体与溶解在溶液中的离子...

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什么?
答:若往氯化铅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时,溶液中Cl浓度增大,C(Pb )C(Cl )大于氯化铅的溶度积,这时将有部分离子发生Pb+2Cl =PbCl2 的反应,将过剩的PbCl2沉淀出来,直至两种离子的浓度幂之积等于氯化铅的溶度积为止。因此,为使溶解度小的物质完全沉淀,需要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电解质。根据溶度积常数...

判断一个物质是溶或不溶的标准
答:判断一个物质是溶或不溶的标准:100克水中溶解的物质大于0.01克,是溶,小于0.01克,是不溶。简介:在初中科学中,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

物质的溶解性怎么区分
答: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分散的程度,通常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四种。1. 易溶:指在常温下或加热后,物质在溶剂中能够迅速分散并形成均匀的溶液,且不产生沉淀或凝固现象。例如,糖、盐等在水中易溶。2. 可溶:指在常温下或加热后,物质在溶剂中能够分散并形成较为均匀的溶液,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物质的溶解度是怎么回事
答: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在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9g,在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硝酸钾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答: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性质、还有溶剂的种类以及温度等相关的。溶解性是指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溶剂(有时可能是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

如何判断物质的溶解性?
答:溶解性表背诵口诀有: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硫酸沉钡银铅钙。氯盐不溶氯化银,硝盐溶液都透明。碱溶锂钾钠钡氨,口诀未提皆下沉。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和铅。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硝皆可溶,氯盐不溶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