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度是怎么回事 物质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者&投稿:木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二、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氯化铵。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
三、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在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9g,在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硝酸钾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在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8.4g,在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氯化钠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硝酸钾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从而达到了初步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目的。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在一定20'c(某一温度)下100g水能最多溶解21.6g食盐,21.6g是食盐20'c时的溶解度

简而言之就是物质溶解于水中的能力

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质的溶解度

一、定义: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二、固体的溶解度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三、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内部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部因素:温度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什么?
答: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溶度积 物质AnBm(s)= n A(aq)+ mB(aq), 溶度积(Ksp)=C(A)^n×C(B)^m的应用十分广泛。利用金属硫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等溶度积的差异分离...

物质的溶解度是什么意思?
答:1、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一些例外。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剂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更容易与溶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溶质更容易溶解。2、压力:对于气体和液体来说,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固体来说,压...

物质的溶解度是怎么回事
答: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4....

溶解度是怎么回事?
答:3、溶解度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会受到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物质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高温会使分子运动加剧,从而增加了溶质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此外,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例如在高压下,水的溶解度会增加。4、不同物质溶解度差异...

溶解度是什么,用什么表示,与Ksp的关系
答:1、溶解度是初中学的。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2、Ksp表示溶度积常数。难溶电解质尽管难溶,但还是有一部分阴阳离子进入溶液,同时进入溶液的阴阳离子又会在固体表面沉积下来。当这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时...

溶解度定义
答: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

溶解度是什么
答: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符号S,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慧段在水里的溶解度。且需要特别注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溶剂)而不是没有前此誉单位,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

溶解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什么是溶解度
答: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也常用“g/100g水”...

物质溶解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答: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