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作者&投稿:段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它与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相反,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答:大多数盐类的溶解度和温度成正比,比如硝酸钠 等 但也有少数的盐类的溶解度和温度成反比, 比如碳酸氢钙 。

溶解度怎么表示?
答:溶解度有定义就是指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溶解度用s表示: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 。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会因温度而变化,一般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也有相反的,如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就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怎样
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因为在溶解过程中,氢氧化钙分子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使其分子内部的振动和旋转增强,分子间距离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导致结晶体系热稳定性降低,溶解能力增大,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初中化学中哪些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答:初中化学中,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快速升高,比如硝酸盐,KNO3,NaNO3 等;少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升高,比如盐酸盐,NaCl;还有少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为什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答:简而言之,随着温度升高,晶格能难以克服,因此溶解程度降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它的溶解度在室温下仍然相当高,每升水可溶得不少于1克的氢氧化钙。由于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可以产生高碱性溶液,因此在一些工业和农业中具有重要应用。参考资料:旭达化工百科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它与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相反,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何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答:从数学上我们来推断,当△H<0,也即是溶解过程放热的时候,此时△S大于零,则T越大,△G越负,也就是温度升高有利于溶解;△S大于零,则T越大,△G越正,也就是温度升高不利于溶解。所以一个溶解过程,温度高是否有利于其进行,并不是仅仅和热效应有关,还要和溶解过程的熵变有关。而熵变取决...

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答: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气体溶解度受气体种类、压强、温度等因素影响。如在0℃、1个标准大气压时1体积水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此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

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答:2、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

初中化学题
答:甲烧杯加浓硫酸,会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而溶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会有部分溶质析出,溶液变浑浊 乙烧杯加硝酸铵,会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而溶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会有部分溶质析出,溶液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