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投稿:哀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民间舞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民间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十多个民族的舞蹈艺术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犹如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宝石。发掘与开拓这些瑰宝,继承和发展各民间舞蹈艺术,就成为我们这一代舞蹈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下面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民间舞的继承与创新,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各民族在不同地区生活繁衍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各民族间舞蹈都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和表演形式。在教学中,教材的选择首先要具有代表性,每一种民间舞的教材都应是最能反映这个民族鲜明个性的风格特点,最有训练身体灵活、表现力价值的,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与特型性动作的完美结合的教材。在教学中一开始就要介绍所教民间舞的风格、特点,音乐特点和身体的基本动律等,让学生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从而使这些理解、认知帮助学生在学习动作、组合时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它的韵律、风格,使之在其动作中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不能一味追求动作的整齐划一性。如傣族舞中的基本动律屈伸练习,每一次起时都有抬腿的动作,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慢蹲快起,寻找一种轻巧,弹起的感觉,而不能规定学生一定要抬腿到多少度,到什么位置,踢到臀部等。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要整齐,如群舞中教师可作要求,否则不应作太死要求。因为这样教学在无形中把傣族舞的脚下动作局限死了,在进行变化、发展、创新时便很难脱离原有的熟悉动律,一旦稍一改变脚下动作可能其它部位不能与之协调,导致失去原有民间舞的韵味和风格,原有的动作没有了,而新的动作却没找着,这样便很不利于民间舞的发展与创新。我们的创新一定是在对原有风格特点的继承下创新,不能脱离原有民间舞的这种特殊规律性。而继承则是对各民族民间传统特色,基本规律的继承,而不是全盘照搬,教条主义的模仿。再譬如朝鲜女子舞中的手臂的动作要松软如柳,张弛有力,不必要强调一手靠近而侧,尖端于肩上方,一手三位,一手旁七的位置,平于肩膀,只告诉她们手臂运动规律,手腕放松,由手腕拎着臂走……,这样教学能给学员创造一个更宽阔更自由的舞蹈表演和动作发展、表现的天地,在不失民间舞的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逐步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民间舞发展与创新的思路与规律来。

  千百年来,各民族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共同生活、密切交往,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上互相影响,又有着共同的一面,所以各民族舞在各具独特的风格特点以外又可以找出动律、技巧或形式上相似的一面,教师应在教学中抓住各种民间舞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进行对比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掌握,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动作变化的素材与可变性领域。如我们在学习傣族舞时,动律节奏一般是均匀的`一张一弛、一起一沉,动作舒缓、圆滑,教师可以在让学生体会的同时拿出与之相异的海洋秧歌为例子,向同学们边介绍边对比。海洋秧歌的动律则不同,在保持有韧性(沉得住,拎得起)的同时又要鲜明的动作棱角,展示山东人民朴实、豪爽,性格坚韧、能屈能伸的鲜明特型。而傣族人民则具有纯真、活泼开朗、温婉多情的性格。学生可根据这种对比更好地找到傣族舞的运动规律及与别的民间舞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还可以设想一下若是把傣族舞的基本动律与动作上稍稍加上海洋秧歌节奏上的棱角,一张一弛,则变成另外一种气质的傣族舞,这将会是怎样的呢?时代在不断前进,生活在日新月异,和时代同行的人的性格、气质也在变化,反映当代民族人们的性格、情感特点的民间舞才是我们这一代舞蹈工作者的时代任务,所以这种方法应大有可取之处,也同样有利于民族舞的发展与创新。

  民间舞来源于它的自娱性和生活性,那么它的发展与创新则更是离不开这种原生心态。它来自于民间,产生于人们的自娱自乐,抒发内心情感,它也同样发展于人们的日益增长丰富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和欢快愉悦感情。所以在民间舞教学中的创造启发性教学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着现代生活、现代内心情感体验的人们在强烈的自我变现与自由愉快的自娱激情中,在以当地特色的民间舞为基础中抒发自我,又是一种带目的性的舞蹈教学手段。

  民间舞的继承与创新是一项艰辛而又长期的工程,与之相适应的如何提高民间舞教学质量则是一项值得长期摸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前辈们及辛勤的舞蹈教育者们已给我们做出很多榜样,取得许多不可多得的成就。我们应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与探索,努力掌握和运用民族民间舞规律,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艺术在世界民族舞蹈艺术宝库中焕发出更加灿烂,耀眼的光芒。 ;

~

民间舞的继承与创新
答:我们应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与探索,努力掌握和运用民族民间舞规律,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艺术在世界民族舞蹈艺术宝库中焕发出更加灿烂,耀眼的光芒。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舞的发展
答: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不仅看到了现代舞在我国已勃然崛起,并在我国舞苑中生根开花,相继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现代舞作品和一批优秀的现代舞团和演员,舞动出了现代舞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现代舞。同时,现代舞的创作手法和经验也被吸收、运用到我国许多名族民间舞蹈创作中,促使我们的创作有了创新和突破,充分显示现代...

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
答:民间舞从生活中走上舞台,成为演艺性的舞蹈艺术,必须加工提高,对所谓“原汁原味”的片面强调只会妨碍民间舞的技艺提高和审美发展。民间舞的传承也要防止随意,因为民间舞是从民间发源的,有特定的地域、时间、地点、风格等因素,所以就应该保留一些特点,不能随便更改,如果更改太随便,就不是...

中国古典舞中长穗剑舞的穗法研究:历史传承与技艺探索
答:中国古典舞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力量表达,看似柔美的身姿,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动态的美感。通过长穗剑舞,我们不仅传承了传统的穗法技巧,更在创新中提升了舞者的韵律感知与表现能力,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长久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深入研究,我们参考了邱伟的古典美学、唐满城的《中国古典舞身...

唐朝时期乐舞的艺术,是如何在继承中发展的呢?
答:二、唐代乐舞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主要分为软舞和健舞两类舞蹈形式,尤其是健舞,更受广受人们喜爱 唐代乐舞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主要分为软舞和健舞两类舞蹈形式,其中软舞就是中国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舞伎们腰肢细软,如同杨柳,舞袖纷飞,自成一景。 在唐朝,有很多的舞蹈家的舞蹈可谓是“一舞倾城”,就比如说公孙大娘...

现代舞的创新性训练
答:本文以运动技能学的技术信息传递过程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试图探寻能将现代舞创新性精神传承和发展下去的有价值的训练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舞者的身体素质和能力, 解放舞者肢体, 展现其肢体的表现力,将“创新性”渗入其间,从而达到技艺和精神并进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 现代舞;训练;创新性;技术信息传递过程 一、现代舞的...

简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答:①继承是创新的前提: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在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内容、审美观念、形式、艺术种类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②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对文化遗产批判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是继承的...

简述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关系。
答: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4)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现代舞的起源和发展
答:但它留下了一条不满、改革、隔代继承(纵向的与时间的,与美国“早期现代舞“纵向时间与横向空间交错的”外域或“跨文化”继承相对而言)与发展、新的程式化、模仿、新的不满、再改革、再继承(对旬可能更广、更远),再发明……这样一种环形和螺旋上升的发展...

湖南少数民族舞蹈为何得以世代相传?
答:许多舞蹈动作和技巧都是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民间传承方式使得湖南少数民族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3、多元文化融合:湖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数民族舞蹈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不同民族之间的舞蹈交流、融合,使得湖南少数民族舞蹈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