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写诗人的风骨

作者&投稿:磨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刘勰风骨 原文及翻译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

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

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

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

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

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昼奇辞。

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纰缪而成经矣?《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

盖防文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适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

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 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译《风骨》: 关龙艳 《诗经》总共有"六义","风"位居首位,它是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根源,作者情志气质的外在表现。所以作者表达情志,必定首先注意作品的风貌;推敲作品文辞,没有比注意骨力更为重要的了。

因此,骨力塑造文辞,犹如骨骼支撑人体一样;情志所包含的感染力就如同形体蕴有生气。遣词造句挺拔,文骨就形成了;表情达意爽朗,文风就彰显了。

如果一篇作品辞藻丰富,却缺乏风骨,那么文采也不会有鲜明,声调也不会响亮。所以运思谋篇,一定要使意气饱满,刚健之气充盈,才能鲜明生动。

风骨为文章所用,就如高飞大鸟之舞动双翼。因此注重文骨的,用词造句必然精要;讲究文貌的,表达情致必然显豁。

锻炼文字坚实而不轻浮,运用声韵凝重而不板滞,这得力于文章风骨的驾驭。如果内容单薄而辞藻堆砌,就会繁复冗杂而失去条理,那是无骨的征象了;思想感情不饱满畅通,表意牵强缺少生气,那是无风的证明了。

从前潘勖作《册魏公九锡文》,构思布局摹仿《尚书》这样的经典,使当时的才子们搁笔,这是因为潘文骨力刚健的缘故;司马相如作《大人赋》,被称为有凌云之气,文才茂盛而成为辞赋的宗师,这是因为其文风遒劲的缘故。能够明确这一要领,就能使文章写得更为完善,这种方法不能违背,创作不应追求文才的繁复。

所以魏文帝曹丕称:"文章的风格以作者的气质为主,气质的清浊各有其体,不可勉强用力而得。"因此,他评论徐干,就说:"时常有齐地的舒缓气质",评论刘桢,就说"有俊逸奔放的气质风貌"。

刘桢也说:"孔融卓尔不凡,确实具有特异的气质风貌。文字几乎不能够表达他的才气。

"这都是看重气质风貌的意思。野鸡色彩丰富,但飞起来不出百步,那是因为肌肉过于丰满而力量不够;鹰隼缺乏色彩,但能高飞直达云天,那是因为骨力劲健而气势威猛。

文章才力,也与此相似。如果有文采而缺乏风骨,好比鹰隼集聚文坛;如果有风采而缺乏风骨,又如野鸡窜伏于文苑。

只有文采光耀而又能高飞翱翔,那才是文章中的凤凰。至于按照经书的规范来创作,采择子书史籍的写作方法,深明作文情势的演变,详尽地明了各体文章的基本体制和规格要求,然后才能萌生新颖的构思,修饰奇妙的文辞。

明了文章的基本体制和规格要求,就能构思新颖而不杂乱,深明作文情势的演变,就能文辞奇妙而不浮滥。如果风骨未能具备,辞采不够精炼,却想抛弃旧有的规范,追求新奇的创作方法,即使获得了巧妙的用意,但导致的失败也多。

难道只是使用奇异的字句,就能将这种错误倾向变为正道吗?《尚书o伪毕命》中说:"措词贵乎得体,不应只是追求奇异。"这是防止文章写得浮而不实。

然而文章写作途径很多,作者各据所好加以选择,深明写作之道的人未能传授他人,学习写作的人又没能向懂写作的人学习。于是习尚浮华、追随侈靡,随波逐流而不知回返正道。

如果能确立正确的体势,使文章鲜明而刚健,那么就能风明骨健,整篇作品焕发光彩。能细心研究上述这些要求,那么离掌握写作之道也就不远了。

总之,情思与意气的关连,文辞和体制风格相结合。文风清明刚健,美好的文才才能驰骋。

使风力充沛,使骨力强劲。这样才锋刚健挺拔、特立突出,文章才能光彩夺目。

2. 诗人的风骨在哪里

这首诗在发表后,当时就有很多读者给编辑部来信。

我记得在正刊上曾选发了两封信。时任主编的刘白羽先生亲笔给我当时所就读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写了感谢信,言:感谢军艺为提供了这样的好作品。

并明确说:"是可以流传后世的。"23年过去了,一语成真,白羽先生的话被时间证明?此言不虚。

老人家的鉴赏水平在他那一级文化官员中,的确是翘楚一指,令我敬佩。对我的影响,我自己也很难说清楚。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从此我的名字与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成了荣辱与共的患难兄弟。3、《狂雪》之外,您还向诗坛抛出了多首长诗作品,特别是《香魂金灿灿》,被评论界认为是您的代表作。

同样是“安慰灵魂”之作,《香魂金灿灿》没有了《狂雪》中那些惨烈的“镜头式”描写,通过金灿灿的油菜花,我们依然强烈感受到诗中的人文情怀和生命意识。这首长诗每一章都用"圣香飘飘,萦绕净界,境界无边,香魂弥漫"结尾,您有什么用意?王久辛:我的每一首长诗都有人激赏。

后的,,等等,等等,几乎每一发表,都有强烈反响。有的立刻就有很多读者评论,知名的不知名的评论很多。

例如就收到了几百封读者来信,该刋就先后拿出二十多个页码刊发"读者来信"与评论,对他们刊发的长诗给予全方位的肯定与褒奖。而长诗与不仅被转载,全国重要的报刊均发表了评论给予赞扬。

而后来的不仅获得诗评专家张志忠、张清华、耿占春的好评,甚至在年度综述中也可以读到这样明确的文字:如果要找出一个值得评论的作品,那王久辛的。

是值得一说的。等等。

有文章说:是向死而生,是从深入死亡之府后对生之天堂的追问,是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美学寻找与对寻找后的发现的诗意创绘。它承继了交响乐般创造的经验,以旋律的语言风暴,复合式修辞的炫耀,画卷式色彩的强烈宣染,实现了对抽象死亡的审美创造,从而使对生命的追问,有了力透纸背的力量。

我在每章结尾重复用的那四句,是我从藏香的包装盒上抄下来的,使用时进行了雅致的修改。我的意思是:张扬一种生命的虔诚意识,故以营造宗教氛围,来实现对所有诗意抒写的烘托。

这是企图,也是伎俩,更是境界,不知实现了多少?4、俗话说:文如其人。从您质量"过硬”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军人那种英雄主义精神,透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您觉得军旅作家和普通作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王久辛:你是不是觉得军旅作家有点儿"左"啊?军旅作家在一些基本的道德观与社会观念上,显得有点不含糊,不躲避,不畏惧。这是因为他们在从军的过程中,已经用行动思考过很多问题了。

注意,我说的是用行动思考而不是语言思考!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行动的思考更接近现实,也就是说:更靠谱儿。不是军旅作家要有责任感与使命感,而是责任与使命像一条疯狗,撵着军旅作家不得不担起家国天下,不得不在道义与人性中挣扎,并做出选择。

他们非常平凡,但他们的行动让人感受到了思想。比如,地震中他后退了?选择时他畏惧了?等等,这都构成了思想,并对他们形成压迫。

于是乎,他们的行动大于了他们本人,做得好,就有几何倍数的好评。做得不好?那就正相反,会糟糕透了。

所以,军旅作家被这条疯狗撵得无法没有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只有获得了行动替他们思考后选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的思想才能够更宽阔地获得新生。没有什么为什么,这就是职业的宿命,你别无选择。

至于与其他作家的不同,我想就正在于他们没有被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条疯狗撵,他们从容得多也自由的多。因为他们很少站在家国天下的高度去思考,更没有用行动去玩味儿意义,所以显得率性或轻薄?我不了解了。

但据我观察,因为从军可以与大自然与生死近距离相交,似乎有点高昂与博大?古今中外的军旅作家似乎都是宏大叙事的高手,有所不同的是艺术积累与艺术天赋,还存在一个天壤之别的问题。好的,当然出手不凡;差的?哪怕你当三辈子兵,也没准儿写不过人家没有从军经历的作家。

这里的关键,还是你说的"质量"问题,不是当不当兵,而是人的质量、作品的质量,过硬不过硬?过硬,那怎么都行呢!5、近年来,有许多优秀的军事题材作品搬上银幕,深受大家喜爱,让更多人了解了军营生活、认识了军旅作家。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王久辛:是有不少,但优秀的均出自我们军艺文学糸同学之手。

如江奇涛,麦家,赵琪,石钟山,徐贵祥,柳建伟,陈怀国,李西岳,戴红,冯骥,等等。人类和平需要军队,需要军人,所以是有意义的。

虽然有的质量不高,但有胜于无,这里有一个过程。不能只要成果,不要过程,那样不科学。

紧张的生活本身,就需要表现;而对生活的占有,才是创造出新意的必须。现在回忆过去的紧张生活,觉得非常有意义,所有的汗水都没有白流,因为创新需要独特的体验与独特的表达,紧张的生活本身就是独特的。

7、在进入军营之前,您曾有过插队的经历,知青生活应该是一代人难忘的回忆,同时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那段时光给您后来的生活和文学创作带来怎样的影响?王久辛:说文革对国家是浩劫,我赞成;但我觉得这句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应该是:文革。

3. 描写男人风骨的诗句有哪些

1、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

译文: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用白眼傲视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俊美之姿宛如玉树临风。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诗.卫风.硕人》

译文:

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雕饰:指文章雕琢。

3、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 作者:李煜

译文:

乌云般的头发,碎玉般的牙齿,像水波流动的绸衫薄薄的罗裙,轻轻地蹙着一双黛眉。秋风多,秋雨相和,帘外的芭蕉三两丛,秋夜这么长,人又该怎么打发这凄凉的日子啊!

4、磐石易摧心难摧, 脚下狂涛, 腹内狂涛, 壮志凌云入九霄。 踏遍神州皆春色, 一代天骄, 历代天骄, 笑看人间尽 *** 。 ——《天涯海角赋》作者:白玉

译文:

就是意志坚定不动摇。这常是表决心或发誓的话。脚下有巨大的海浪,内心有巨大的海浪,理想宏伟远大直入天之极高处。走遍神州大地都是美好的景色,现在称雄一世的人物和以前的称雄一世的人物,笑着看这人间的有才能的人。

5、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 ——《陌上桑》

译文:

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

4. 高中常见古诗人的诗风有哪些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 *** ,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o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3、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跟风骨有关的诗句

过零丁洋朝代:宋代作者: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石灰吟朝代:明代作者:于谦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满江红·写怀朝代:宋代作者:岳飞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 李商隐的唐诗风骨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6]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后世许多诗人模仿李商隐的风格,但没有一位被认可。

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

他的诗歌体现了他的思想,其人基本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中实用,对儒学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而最为突出的便是他的爱情诗。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观认为是咏嫦娥之作,纪昀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描写女道士,甚至认为是诗人自述,众说纷纭。

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据宋代黄鉴的笔记《杨文公谈苑》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明王士桢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批评意见[8]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1934年12月致杨霁云的信)

此外,李商隐的诗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

王维诗风多样,继承了什么风骨的优良传统
答: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

结合曹操,左思等诗人诗歌谈谈何为"风骨
答:两晋南朝诗人如阮籍、左思、陶潜、鲍照等之所以能取得杰出成就,莫不由于继承了建安精神的缘故;而盛唐诗歌的繁荣更是与陈子昂、李白等标举建安风骨进行诗歌改革的努力直接有关。因此作为建安风骨的开创者,曹操在诗歌史上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在白骨和废墟上产生的不是病态的哀吟,而是慷慨的高唱。不戚...

含有风骨的诗 风骨的诗
答:跟风骨有关的诗句 过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 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满江...

关于陈子昂的文言文
答:陈子昂所高标的“建安风骨”,恰是六朝浮靡诗风的缺失,因此,这对于扭转六朝以来柔弱、颓靡的文风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尤其对于树立唐诗那种昂扬奋发的气度和风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4. 准确翻译古文陈子昂的《修竹篇序》 东方公足下: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指从...

摘抄知乎文言文
答:首页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帮帮团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法律 手机答题 我的 摘抄知乎文言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慕蒙科技 2022-10-12 · TA获得超过5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1 采纳率:90% 帮助...

魏晋文人风骨的文言文
答:魏晋风骨又称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及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 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一己欲在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风骨是什么意思
答:2、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二、风骨引证解释:指刚正的气概。唐 李百药《北齐书·武成十二王传论》:“ 文襄诸子,咸有风骨。”白话释义:文襄帝高澄的众多儿子都有刚正的气概。三、风骨用法示例:1、威武不屈,是一种风骨。2、感遇咏怀诗体现了风骚传统及建安风骨,表现出诗人的...

被誉为“诗骨”的诗人是谁?
答:被誉为“诗骨”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陈子昂来自四川,带着四川人的豪情和骨气,在那些当权的人面前,从来都是不卑不亢,从来不去卑躬屈膝。这种硬骨头也得罪了不少人。陈子昂曾经两次被贬,越来越惨,最后在家乡被县令害死,尽管有...

魏晋风骨具体指什么?麻烦举几个代表人物和作品
答:魏晋风骨又称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及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 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一己欲在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简练刚健,自然明白而流畅,成为后世诗歌推崇的榜样。 风...

有人说王昌龄的诗是风骨,怎么证明?
答:王昌龄的边塞诗不同于那些作为“士大夫”的诗人所做,很多都是靠自己的臆想,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王昌龄的边塞诗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来源于边塞。就像在这首《出塞二首其一》中,前两句写了边关的悠久历史,更有万里长征征人未还的壮怀激烈,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后两句却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