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春节和春天——往事琐记之26

作者&投稿:伊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步入不惑,有记忆的春节不下其数。但想以文字的形式来记录下一个春节,却无法集中心绪。其实,很多的春节都是这样过去的,曾经泛起一些小激动,但却总是陷入窠臼,成为一如往日的平庸。还有春天,对于喜好文字的人来讲,春天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暧昧的词汇。在春日里,一缕阳光、一股气息、一朵花、一些细小的声音,总是很容易触动敏感的内心,也经常写下一些这样和那样的文字。但如果仔细的盘点每个春天,而真正记得的东西也不是很多。春天与我也不过是一张斑斓的画布,虽然缤纷艳丽,那是总是无法定位属于自己的那一抹绿,那一点红,那种真正属于自己的哪怕微小的激动。

我还是要尝试着回忆那些春节。
春节给我的印象底色,就是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桓回忆走过的春节,有在农村与家人一起欢度的春节,寒冷、简朴,但又充满温馨。那时候我们一家八口人,尚没有嫂子、妻子和妹夫们的加入。我们那时候也还是孩子,在过着童年的春节。无知的岁月奔跑在农村的土路上、田野间。印象中,那时的麦苗开始返青,即使寒冷贫困,与爷爷一起走过麦田,心里还是有着一些与长大了以后所不同的兴奋。在农村的日子不多,过的春节也不多。记忆中的春节的玩伴们现在都开始变老,偶尔遇到过一个小时候的伙伴,虽然刚进中年,但是岁月的沧桑与重负在他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烙印。聊过几句后,已然没有一丝兴奋,只有沉重,遂草草握别。那天在大街上,感到像是和自己的一段人生诀别一样,回到家后自己空落的坐在那里半晌,一直在回味着走远的童年,起身的时候,感到自己的心境旷落,像骤然老了许多。

后来的春节记忆,是五年级到了城里上学以后。那个春节还是要与爸妈一起回到乡下。但是那时候自己俨然已经被小玩伴当作城里人了,大家簇拥在我的身边,听我讲城里的故事。其实那时候的小城和乡下也并未多大的区别,但是自己讲起来却是津津有味、天花乱缀。节后开学,老师布置作业写一下春节。自己觉得写农村的春节未免太“土”,便迟迟没有交作业。那时候的同桌是一个作文非常好的男孩子叫做王兵,我看过他的作文后被城里的春节所吸引,于是便找到一本作文选,连搬带抄杜撰了一个城里的春节,竟然被老师打了满分,第一次超过王兵。也是从那时候起,激起了自己对文字的欲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回头想起来,竟是“虚荣”驱使自己走上了爱文字的生涯。后来年龄大了以后,有幸结识了王兵的姐姐姐夫,问起王兵的事,知道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学的教授。而当他的姐姐提起我的时候,他竟然已经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但是,我还是记得他的,记得他描述的春节中的奇异的烟花、爆竹,描绘的岱庙的花会,是他缤纷的视野开启了我关注生活的另一扇窗户。

后来的春节,有些印象的是初中以后,同学们开始互相串着拜年。那时候没有手机和其他联系方式,都是放假前定好某一天在某一地点集合,然后大家一起搁伙到老师和相好的同学家拜年。那时候,开始与自己最好的女同学有了接触,春节竟然成了令人充满期待的事情。后来学业出现变故后,她在春节的时候总是会写给我一封信或者寄过来一张明信片。找不到我的她,也总是籍着春节的缘由,和同学结伴到我家拜年以期能够见到我。但那也已然成为昙花一现的幻境,从那以后我们俨然已经成为两个世界的人,彼此凝视而不能触摸到彼此的人生。现在想起来,自己青涩的少年时代也算有了一丝暖色。

再后来的春节,心智已经逐渐成熟的我,开始关注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关怀,开始记取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刻。每个春节的团聚成为心中最大的期待。但是好景不长,老人们接踵离世,春节竟然成了最让人伤心的一段日子了。以至于妻子现在总是说,每年春节都是我最难捱的时间,总是在情绪上出现波澜。我深知这些,也深知春节将成为自己心中最大的遗憾和痛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今年春节,去乡下看了舅舅,二舅已经有些失忆的前兆,竟然不能辨认出我了,这个春节又给自己平添了一些内心的苦楚。这就是我的春节吧!遗憾要远多于得的春节…….

春天,万物萌发。它常常显迹于文人的笔下,而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春天,曾经的春天和梦寐以求的春天。已经不能确切的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春天,并且尝试着写春天了。偶然翻到自己的诗稿,看到自己那时候写的春天,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彼时的淳朴和青涩倍加珍贵。那时候以为的春天,花朵奇异芳香,人生就如花园,藏匿着美丽和神秘。现在读那些老文字,在字里行间行走,就仿佛回到因爱情而变得异常敏感敏锐的那段日子,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声鸟鸣,一片青翠,皆可成诗,俨然少年之维特,不过尚不知烦恼之滋味。世界在少年眼中充满诱惑,目不暇接。而一切美好的东西似乎又必将逝去,渐渐的诗歌中关于春天的描绘少了,渐渐的几乎不再写春天了。回味当初,依稀可以感受爱情一步一步远离,给少年的自己带来的内心的酸涩和痛楚。

年龄渐大步入 社会 的时候,开始又写春天。那时候充满激情,对事业和未来的向往使年轻的心鼓噪激荡,似乎世界就在自己的脚下。其实身处的环境与春天相去甚远,堪比严寒,但是向上的心境使自己能够忽略去这些。当时是在距城区60多里的一个荒郊野厂,每天早上6点提着母亲做好的饭盒坐着班车晃荡到厂里正好八点。办公室里燃着永远也不会热起来的“憋来气”,中午把饭盒网上一墩,不等菜冒出热气,饭就吃完了。一周还会有两天下车间捞卤,脏累差几乎占全。即使这样,心中也充满期望,充满春光。我称之这是我们那代人的心灵奇迹。我也因此把自己以有理想的人来自诩。那段时间几乎是自己与少年时代的分界线,后来写过一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小说体的文字,来纪念自己与少年懵懂时期的诀别。“青春万岁”的呼喊几乎充斥了那段岁月。后来感悟只要激情犹在,春天便始终与你同行。

但似乎这样的时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永远也不会太长。后来,事业终不见起色,幸好有感情的替代,使自己熬了过来。那时候对于春天的感觉已经开始从敏锐和敏感,逐渐的向熟视无睹和麻木过度。渐渐的有了家,有了孩子,期间,老人们相继离开。自己也似乎离春天越来越远了……。

有时候,我在想,其实一生属于春天的几乎就是那么几年。但是恰恰那又是一生中最容易挥霍的一段时间。春天愈加珍贵,却愈容易被忽略,被轻看。人生总是矛盾和不容易被把握,我们不过是一个极其平凡的过客,并没有多少春天是属于你的。

现在的我,已经逐渐变老,已经习惯回忆。对于春天也竟又开始有了一些念想。但是毕竟已经走在行将老去的路上,此时的春天已经不会再有年轻时候的明媚和纯净了,最多只不过会证明一下,自己尚能够呼吸、存在,还有一些向往、幻想而已。

我的春节和春天就是这样的。这样的来与去。这样的从明亮到暗淡。像一个人的一生一样……。

~

聊聊春节和春天——往事琐记之26
答:我的春节和春天就是这样的。这样的来与去。这样的从明亮到暗淡。像一个人的一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