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对教育体制改革有哪些新要求

作者&投稿:丛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将达95%。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近年来,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日益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

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实现哪些目标?《教育规划纲要》首先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

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以制度保证中小学生减负:

孩子的书包为何这么沉?面对家长日益高涨的减负呼声,规划纲要将通过“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等方式,为中小学生减负。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考试制度、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多个因素。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在具体操作上,《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怎么翻译~

Outline (或 Guidelines) of Mid-Term and Long-Term (2010-2020) National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深入贯彻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改革发展中长期教育规划
为全面提高国家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国家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民族的素质的提高对于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乃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因此,在“十二五”计划中,对中长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此次改革注重以人为本,因此在传承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上,纲要不仅注重了利民惠民,也注重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在改革、发展、管理多方面,都有很多创新点——在基础教育方面,提出了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基本普及12年的教育;在职业教育阶段即为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如何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高等教育方面,提出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在民办教育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使民办学校要与公办教育具备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此次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纲本着为民的宗旨惠民,是在全面务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纲要》在指明今后教育大体发展方向的同时,在应对具体的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如大学生就业,也作出了规划。如今,我们要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优势资源,因而就要求高等教育应该加快发展,即要抓速度、规模,更加要从结构、方式、质量来发展。全面发展一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以及民办学校、特殊教育,达到全面的教育。在第十二个五年的发展中,我们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规模的扩张,特别是产业质量的提升,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产业承载力更强。届时,产业创造财富的机会更多,相应的发展产业的机遇也会增多,因此自然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现今,我国正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成为十分重要标杆,头等大事便是消除教育中的诸多不公平。如今,教育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公。国家把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向大中城市,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资金匮乏; 二是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不光是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学资源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同样是教师,同工不同酬,严重挫伤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招生制度、各种优惠政策上的不公平等。因此,《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配置,在教育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打破现有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是民众的一大憧憬。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极为重要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
此次的纲要提出的政策给教师群体、教育集团都提出了相当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应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从而形成教育特色和办学风格。除此之外,学校必须花大气力,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学校必须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平等对待,并配齐配足专任教师;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研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规章细则,导引教师,指导学生,才能真正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总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是纲要强调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议题。《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将指导着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重视《纲要》对于教育的规划,从而在十二五中使得中国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更快更稳地走下去。

2013年单项选择:《国家中民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答:【答案】: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中提出完善教师培训制 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2013年单项选择:《国家中民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答:【答案】: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中提出完善教师培训制 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刚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全文
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

大学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心得_百度...
答:我国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今年三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全国各地兴起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我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刻认识到党中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学管理制...
答:【答案】: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一章第三十二条规定: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 指导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公诸于众。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几乎都成为亮点,这些方面不仅理念有了突破,手段也有了力度;一些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需要通过更大范围内的体制改革和更大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部分
答:5、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6、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国家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主题是什么?_百度...
答: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答:1、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请你谈谈在这个新的历史点上加速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1、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请你谈谈在这个新的历史点上加速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

材料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今...
答: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⑦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通过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筹办工作中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