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连环画,你有什么回忆与之相关? 中国最经典的连环画有哪些?

作者&投稿:屠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与连环画有关的童年时光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们小城里的孩子那会儿都管它叫“娃娃儿书”。


上小学时,每到六一儿童节前一两天,班主任都会给同学们发一张购书券,笑吟吟地说,这是市新华书店送给大家的儿童节礼物,同学们放假时可以去买书,有优惠。过完儿童节回到班里,大家都很兴奋地讨论自己刚买到的心爱的书。什么书谈得最多?还是连环画。记得有同学买了套彩绘的《太空堡垒》,很让人眼热。有同学买了套《济公故事》,里面讲什么啊,我们借来看,读得如痴如醉。


那时小城中山公园深红色围墙的外面,也摆着一溜租看小人书的书摊。这样的书摊都很简单,就是几条长板凳,几个马扎、小板凳。几块放小人书大木盒子。这木盒子都很浅,一米见方,两片木盒子中间有合页连着,老板的小人书就封面朝外一层一层在码在木盒子里,收摊时两片木盒一拼就行了。租看一本小人书一两毛钱。


七八岁时,一次外婆带我和表妹逛完公园,出来经过小人书摊时,我死活不走了,非要看小人书。外婆不答应,我就“扑通”坐在地上放赖,一边哭一边吵。外婆没办法,只好租了两本小人书让我看,她和表妹就坐在书摊边陪了我一个下午。现在回想,真是汗颜。


印象深的有《燕子李三》《大刀王五》《东方一杰》,都是以清末民初为背景的武侠故事。可能那会儿我还是个天然的民族主义者,这样的故事最能让我血脉贲张,热血沸腾的。特别是《东方一杰》,看武林大侠东方一杰以寡敌众,在擂台上以极高明的中华武术痛击一众西洋大力士,拳击高手时,我恨不得也回到清末,化为身怀绝技的大侠,干干这等扬我国威,灭洋人威风的事。



看小人书最多的时候,还是在学校里。班上谁手上要有一本好看的连环画,消息就会迅速传开。跟那个同学关系好的,肯定要借来看看。关系不好的,也会死皮赖脸地苦苦哀求,非要一睹为快。想看的人太多,传看的时间又太紧,于是上课就顾不得啦!


老师正在讲台上唾液横飞地讲课,你怎么看小人书?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同学把连环画放课桌抽屉里,单手扶额,作低头沉思状。有人把连环画夹在课本里,把课本立起放课桌上,双手扶着,作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状。表面上看起来该同学好像端端正正在听课,其实他早已不知道神游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管哪种方法,时间长了,就算老师再傻也会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老师常常一边照常讲课,一这静静地走到那位正看连环画入迷的同学身边。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同学身上,很多人嘴角还带笑意,好像要看到一个被人赃俱获的小偷。而借书给这个同学看的那位,心里那个苦就别提了。而这一切当事人都浑然不觉……


“XXX,你在干什么?”老师这一声断喝,那位同学直感到头皮一麻,如五雷轰顶,叫人魂飞天外。他下意识地把小人书往抽屉里塞,可大错已经铸成,一切都来不及了。后面的没收书,办公室罚站,回家请家长,这些套路自然是逃不了了。


可这样的事情,每个学期总会发生几回,因为连环画对小城里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小学生来说,真是吸引力太大了。连环画价格便宜,几毛钱一本。形式简单,一般上图下字。图画富于形象,有不少还出自线描大家之手,绘人绘景都栩栩如生。下面所配的文字简淡通俗,正适合识字不多的小学生。所讲的故事大都是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英雄豪侠的事迹……传奇性强,想象力丰富,最能吸引天真烂漫、富于好奇幻想的小孩。再加上那时小城里一般家庭连台电视机都没有,不看连环画又能看什么呢?



连环画儿时的最爱,当时在农村,每星期都要和爸爸要一,二角钱,舍不得用,跑老远的老街上去买小人书,同学们好是羡慕,个个都要和我交朋友。我经常照着上面画岳飞,孙悟空等,和同学换些小玩意。记得84年年初下着满天的鹅毛大雪,我买回来一夲罗希贤的《破辽国徒劳无功》,一直珍藏至今。后来因为学习的关系小人书几乎全部送人了,直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花鸟市场买回来一夲怎样画连环画,又钩起了我对连环画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这些年新书旧书买了一屋子,不过现在好的连环画是一书难求,同样的书无非就是不同开本,精装,简装,不同出版社而已,由于各类市场的泡沫,连环画也不例外,要想走出困境很难,因为它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属于怀旧情节,主要是后继无人,还是活在当下吧,自我欣赏就好。

几本印象深的小人书,是在外婆家院子里看的。那时也真是奇怪,总有些书,在桐树院各家里传来传去。大人们传看的都是武侠,柳残阳、萧逸、陈青云、云中岳、梁羽生、古龙都有。小孩们传看的是小人书。这些书最开始是从哪儿传到院子里的并不知道,最后又传到了哪里也不知道,就在这股“书流”中,我读到了四川人民美术出的《说唐》系列中的两本:《程咬金卖扒》《王伯当盗马》。


《程咬金卖扒》说的是,隋炀帝大赦天下,程咬金从牢里被放回家。他和老母过活,可家里太穷,咬金食量又大,老母让他编柴扒卖赚些柴米。程金出门卖扒时肚子饿,到一对老夫妻开的小店里吃饭不给钱,人家讨要程咬金一怒下之差点把小店给拆了。经这个事,咬金结交了绿林好汉尤俊达,又在梦中得老人传授三十六路斧法;上长叶林,劫了靠山王杨林的王杠……


这个故事讲得虎虎有生气,把“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形象刻画得呼之欲出。故事刚开始程咬金还赖在牢里不走,说没衣服穿。狱卒没办法,给他找了套孝衣孝帽穿,咬金也不嫌,穿着大摇大摆得回家了。这段我当时看得绝倒。梦中老人传咬金斧法那段,极有传奇色彩,我也很神往,恨不得也能在梦里有这番奇遇。后来读书,我总是把程咬金、李逵、张飞混在一起,觉得他们很像。


《王伯当盗马》里,最神奇的是那匹马,唤作“呼雷豹”,是尚师徒的坐骑。“呼雷豹”颈上有一撮黄毛,两将马上对垒时,尚师徒只要一拉黄毛,那马就会双耳一竖,“呼”得一声吼,口中吐出黑烟,对方胯下的马都会吓得尿屁直流,一跤跌倒,尚师徒不费吹灰之力,就擒了敌方大将来。瓦岗寨秦叔宝这边只好三番五次设计去盗“呼雷豹”……看完这本连环画,我跟妈说,妈,我想买匹马。妈说,好啊,到时候过生日时你到商店挑一个买回来玩。我说,我要匹肉马。我妈:“…………”



哪里有回忆小时候跟连环画有关的文章?~

连环画有关的网站上一般有的,现在做网站每天都有更新,所以都会写一些原创的故事放在网站上,我上次看过一个叫小人国商城,那里有一些。

  连环画:收藏之风扑面来

  连环画,又称小人书。在六、七十年代生人的记忆里,那一幅幅工笔线描、素描或彩绘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情节、通俗易懂的文字成了孩童们的启蒙读物,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一毛、两毛甚至几分钱一本的小人书,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和引以为自豪的财富……。连环画,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公共记忆。八十年代中期,连环画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新华书店也难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卡通和漫画。然而,近年来,连环画带着岁月的风尘,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一鼓收藏、出版连环画之风扑面而来,连环画甚至成为第四大收藏品。
  故纸堆里有黄金

  百年无废纸。对于在永安市大榕树闹市摆书摊的老刘感触尤其深刻。与书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他,没想到自己也会在书上“打眼”,原以为将一些从废品收购站中转让来的、按斤称量得来的小人书,按每本5毛“一枪打”卖给别人,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没想到给买者捡了个“大漏”。
  “那一堆书中,有全套的1979版48本《三国演义》、有1957年版的《西厢记》、还有样板戏、大文革、小文革等好书” 老刘一脸后悔,“仅《西厢记》一本,现在2000元也有人收,十年前,在我们这个小山区里,地摊上的小人书5毛一本随处可见。“‘5.2’”洪灾那年,新华书店将积压多年、成捆成捆的小人书当废品处理,有人光用板车就拉了七大包,虽然八十代的书居多,但不乏《柯楚别依》、《嘎达梅林》等精品”。事情过去多年,老刘两眼依然放亮。
  “现在能收到老版小人书已不可能了,小人书一热,大家都精明了,知道小人书值钱”。
  老版书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书,多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童话故事、宫廷轶事等为题材,由于发行量少、“文革”中又被视为“四旧”而惨遭焚毁,存世量极少,好的品相更是难以见到,如三民出版社(上海美术出版社前身)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13本一套的《红楼梦》拍出了13万元的天价,60本一套的《三国演义》也炒到几十万元的天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水浒传》、《岳传》、河北美术出版社的《西游记》、天津美术出版社的《聊斋》都是老版书中的珍品。

  再版精品受追捧

  1998年,上海举办中国首届连环画拍卖会,那些故纸堆里的连环画,成为大家争相竞拍的藏品,场面之火爆大出举办方的意料,连环画迅速成了投资市场的新宠。一些出版社看到商机,开始推出再版连环画。199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了一系列《爸爸妈妈读过的书》,其中有《白毛女》、《激战无名川》等,市场反响极好。2001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又相继推出了“精品百种”连环画,以50开、文字竖式排板的形式出版发行,品种多、内容广,选纸考究、印刷精美引起了读者的青睐,精品百种连环画大多以原稿印刷,许多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许多读者是第一次见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名家名作鉴赏,荟萃了王叔晖的《西厢记》、《杨门女将》、张令涛、胡若佛合作的《红楼二尤》、赵宏本、钱笑呆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沈尧伊的《地球的红飘带》、毅进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优秀作品。
  再版连环画发行量大约在4000-5000册,与七、八十年代动辄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发行量不同,是专门针对收藏市场的,上海美术出版社甚至承诺限量发行,连友争相抢购,2004年出版的10本一套的《铁道游击队》、11本一套的《西游记》的50开小精装原价不过98元,短短6年时间,收藏热线的价格已分别达到500元、1200元,而50开小精装的“龙头”——《穆桂英》原价不过8元,现在品相好的800元也一价难求。
  顾炳鑫的素描连环画《渡江侦察记》,上海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曾以32开精装本再版,发行量4500册,当时定价36元,目前的收藏价格已经超过300元。
  连环画之所以成为收藏新宠,首先是连环画具有公共记忆,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对连环画有着独特的情感,那是人们心底深处抹之不去的情结。在物资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花不多的钱就可以享受到童年未曾有过的连藏盛宴,让童年时的愿景美梦成真。二是出版社接连推出的限量、精品系列等怀旧营销策略,调足了连友的味口。出版社根据连友求多、求全、求完美的心理,推出了即有质高价昂的宣纸线装本和收藏本,也有适应普通读者群的函装本、阅读本;即有32开大精装本,也有50开小精装本和48开平、精装本,仅《西厢记》市面上以16开宣、32开仿宣、24开精(平)装、48开精(平)装、50开小精装等不同形式再版,仍然是求之者甚众,连友乐此不疲,即能欣赏、又能收藏、还能大幅度增资是连环画火爆的重要原因。

  名家力作最热门

  随着连环画收藏的升温,连环画已从单纯的怀旧、欣赏到现在已成为一种投资品种。除了存世量极少的老版书,让连友趋之若骛外,期待再版书也成为连友的共同心声。一些商家抓住商机,再版了大批连环画,一些出版社还推出了原创作品,为传统连环画增加了新的亮点。面对林林总总的连环画,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连友都会因喜好不同有不同的选择,但收藏名家名作和获奖作品可以说是广大连友的共识。
  解放以来,全国曾举办了四次连环画评奖,这些作品表现形式多样、绘画精湛都是选择的热点,许多连环画家都是裴声海内外的知名画家,如有“四大名旦”之称的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沈曼云;“四小名旦”之称的赵三岛、笔如花、徐宏达、颜梅华;“南王北刘”之称的王叔晖、刘继卣等等。如荣获第一届连环画评选一等奖的赵宏本、钱笑呆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获一等奖、被誉为仕女图不可逾越的高峰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华三川绘的《白毛女》、被誉为现代体裁连环画的三大扛鼎之作——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丁斌曾和韩和平合作的《铁道游击队》、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都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竞相追逐的精品。
  如果收藏连环画作为投资,除选择名家力作外,一要注重品相,连藏界将连环画划分为十个品级,全新、无变形、内页无卷角、无磨损、无裂缺、无折痕、无污迹的才能称作“十品”,品相降一格,价格也就会大打折扣。一般来讲,缺面或缺底或少页或无书脊的只能算作五品以下,无缺面、无封底、无书脊的即使内页再全,则为无品相。虽然连友认为只有达到“八品”以上的连环画,才具有收藏价值,但一些出版数量极少甚至是存世孤本的连环画,如果品相有所残缺,同样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二要选择发行量小、存世稀少之作。再好的作品如果发行量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即使再好,也难有收藏价值。
  由于近年来连环画出现收藏热,盗版现象也随之而生。分辨盗版的基本方法一看封面,正版连环画色彩还原自然,盗版的看上去颜色特别生硬;二看纸张,特别白的肯定是假的;三看线条,正版线条特别流畅、清晰,盗版则会有线条断裂或模糊、墨色不匀,细加分辩,就能判别。

你看过哪些印象深刻的连环画?
答:我对连环画的兴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从记事伊始,就对当时广受欢迎的《智取威虎山》、《地道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连环画册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一旦摆在眼前,再美味的食物都会置之不顾,而专心致志地一页页赏阅,尽管并不认得几个字。上学后印象最深刻的连环画就是80年再版的48本一套的《三...

连环画,童年的记忆
答:其实,那时就是有钱在乡下也买不到连环画之类的书籍。同学们有的连环画,基本上都是在城里面的亲戚朋友买的或送的。小时候我看的连环画主要还是从同学那里借。那时我是班长,学习成绩好,总有同学求助于我,自然他们有的连环画我都能看到,有时还用他们的连环画与同村的或外班的同学交换着看。那时书包...

记忆中的《连环画报》
答:《连环画报》走过了六十七载,而我记忆中的它,却停留在那个充满憧憬与探索的八九十年代。或许,那份对青春和美的怀念,就像那个绿衣姑娘,虽已远去,却在心中永不褪色。青春易逝,但那份对美的追求,就像连环画中的故事,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4727册连环画,带你回到记忆满满的童年
答:连环画,这古老的艺术瑰宝,如同一本打开的历史画卷,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我们穿越回那个记忆满满的年代。它以连续的图像讲述故事,将绘画、文学与装帧艺术完美融合,从汉朝的画像石到明清的石印技术,每一步都见证了其艺术形式的演变。从马王堆汉墓的漆棺上,我们可以窥见早期连环画的萌芽,如“土伯吃蛇”...

赵明钧对连环画回忆
答:这一批珍贵的精神财富,凝聚了中国美术界众多精英的智慧和心血。赵明钧,被连环画爱好者尊称为“最具生活气息”的画家,他的童年并不顺利,画画曾被家人视为不务正业。然而,连环画却在无意中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他在东北连环画界崭露头角,成为一代大家。赵明钧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曾是晚清进士...

500本连环画小人书,儿时的回忆,值得翻看和收藏(附下载)
答:但请记住,每一份连环画都是一部微型的戏剧,一个故事的缩影,值得我们用心去追寻。期待在文字和想象的交织中,再次遇见那份曾经的热爱。虽然无法直接提供下载链接,但你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源,或者在二手市场探寻这些珍贵的回忆。让我们一同在回忆的海洋中,追寻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连环画小人书。

生产队时期,没有电视手机,空闲时间你看过哪些至今难忘的小人书...
答:快节奏的生活,每个人都不敢慢下生活。也增大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可能要想象过去样的,慢慢翻小人书的时代,不可能再有了。有的只是,经历过的人们的回忆。生产队时期,没有电视,但我能看到的小人书可算不少,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巜西游记》,《女娲补天》,巜封神榜》《叶公好龙》,巜...

你小的时候读过哪些经典的连环画?
答: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连环画。而且就喜欢买打仗的。记忆犹新买的是第一本连环画买的是《草上飞》,然后陆续买了《战火中的青春》、《马特洛索夫》、《上甘岭上的英雄》、《渡江侦察记》及抗美援朝英雄画库的《活捉六十三个鬼子》连环画等等。但是没有保存下来。这大概是小学一二年级时的事。到后来上...

一个时代的童年回忆,连环画有何收藏价值?
答:1.回忆价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回忆都是件十分美好的事情。无论是曾经天真烂漫犯下的错误,还是一脸纯净做出的成绩,都让人值得追忆。而人生就是一张车票,没有往返的两种选择的那种,一旦走过这些站点,就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样一来,儿时的记忆就是十分可贵的东西。而连环画就是其中最好的一种表达和...

连环画青春之歌读后感
答: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为读者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一大批爱国主义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