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宝鸡地区先后经历了哪几场战役? 中铁单位有多少局?都分布在哪,子公司在哪?

作者&投稿:充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两夺宝鸡。
1、西府战役。1948年4月16日到5月12日,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张宗逊率领下,向泾河、渭水流域挺进,发动以摧毁敌后供应基地宝鸡为目标的西府战役。顺利攻占宝鸡后,胡宗南、马步芳集中主力驰援宝鸡,野战军遂主动撤离。此役予国民党整编七十六师、青年军二〇三师及青海马继援整编八十二师、六十一旅、一四四旅等敌以歼灭性打击,歼敌师长徐保及以下官兵和地方武装2.19万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摧毁国民党设于宝鸡、蔡家坡、虢镇等地的军需工业和大量的军火仓库,缴获的辎重物品可以装备5个整编师。
2、扶眉战役。1949年5月中旬,由西安败退的17万国民党军集结于扶风、眉县、武功一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从7月10日起到14日止,对妄图负隅顽抗的敌军进行了著名的“扶眉战役”,完全解放关中。14日解放宝鸡。此役消灭国民党十八兵团部及4个军、6个师和另外6个团共4.3万余人,再次解放西北军事重镇宝鸡,为解放军挥师西进,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
3、固关战斗。宝鸡解放后,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二兵团继续西进,7月16日解放千阳。7月25日解放军攻克陇县后。7月28日,解放军第一军及第七军1个师控制了固关南北的有利地形,致南侧之敌陷入包围,敌沿西南山沟逃窜,解放军分路进行追击,又由咸宜关迂回至“三桥”附近,阻击敌军突围。由于解放军前后夹击,敌军伤亡惨重,有的弃马钻入森林,大部被解放军歼灭。
4、秦岭战役。扶眉战役后,解放军主力挺进兰州,留十八兵团在西安、宝鸡沿线监视敌军动态。8月25日,第六十军由宝鸡西进。26日,隐蔽集结于宝鸡以西的码头、胡店地区。29日,又翻越秦岭取道隘口、宽滩向黄牛铺前进。解放军六十一军的两个师和直属炮团驻守益门地区,与敌军形成对峙状态。另一方面,敌于27、28日两天由南山向虢镇、宝鸡方向出动。国民党三十六军由嘴头(今太白县城)向虢镇北进,进至虢镇南之白寺、小寨子一带;国民党三十八军由东河桥、观音堂、晁峪向宝鸡移动,到了益门镇南的天台山、荞麦山。战斗开始后,解放军六十军一七八师于码头南之九里沟击溃向固川进犯的敌一七七师。30日,向盘据在黄牛铺的敌三十八军军部和东河桥敌军发起进攻。30日夜,解放军攻取观音堂、东河桥、黄牛铺等地。31日至9月2日,追敌于核桃坝、靖口关、唐藏、白石铺、嘴头等处。此时,进犯虢镇、宝鸡之敌亦被迫南撤。敌二十八、五十五、一二三等师向留坝逃去,一七七师骑兵第二旅退居凤县。9月3日,敌一三五师、二十七军、三十八军集结于凤县、留坝一带。敌三十六军退守王家坡(今太白县)、李家园一带。9月4日,解放军一七九师驻防黄牛铺、隘口以南,一七八师驻东河桥防守。一八〇师驻益门镇休整。六十和六十一军的工兵营驻胡店、码头修路,并向南侦察警戒。此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宝鸡的战事遂息。

解放战争时期,宝鸡地区先后经历了那几种较规模的战役,使宝鸡地区获得了全面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两夺宝鸡。
1、西府战役。1948年4月16日到5月12日,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张宗逊率领下,向泾河、渭水流域挺进,发动以摧毁敌后供应基地宝鸡为目标的西府战役。顺利攻占宝鸡后,胡宗南、马步芳集中主力驰援宝鸡,野战军遂主动撤离。此役予国民党整编七十六师、青年军二〇三师及青海马继援整编八十二师、六十一旅、一四四旅等敌以歼灭性打击,歼敌师长徐保及以下官兵和地方武装2.19万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摧毁国民党设于宝鸡、蔡家坡、虢镇等地的军需工业和大量的军火仓库,缴获的辎重物品可以装备5个整编师。
2、扶眉战役。1949年5月中旬,由西安败退的17万国民党军集结于扶风、眉县、武功一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从7月10日起到14日止,对妄图负隅顽抗的敌军进行了著名的“扶眉战役”,完全解放关中。14日解放宝鸡。此役消灭国民党十八兵团部及4个军、6个师和另外6个团共4.3万余人,再次解放西北军事重镇宝鸡,为解放军挥师西进,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
3、固关战斗。宝鸡解放后,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二兵团继续西进,7月16日解放千阳。7月25日解放军攻克陇县后。7月28日,解放军第一军及第七军1个师控制了固关南北的有利地形,致南侧之敌陷入包围,敌沿西南山沟逃窜,解放军分路进行追击,又由咸宜关迂回至“三桥”附近,阻击敌军突围。由于解放军前后夹击,敌军伤亡惨重,有的弃马钻入森林,大部被解放军歼灭。
4、秦岭战役。扶眉战役后,解放军主力挺进兰州,留十八兵团在西安、宝鸡沿线监视敌军动态。8月25日,第六十军由宝鸡西进。26日,隐蔽集结于宝鸡以西的码头、胡店地区。29日,又翻越秦岭取道隘口、宽滩向黄牛铺前进。解放军六十一军的两个师和直属炮团驻守益门地区,与敌军形成对峙状态。另一方面,敌于27、28日两天由南山向虢镇、宝鸡方向出动。国民党三十六军由嘴头(今太白县城)向虢镇北进,进至虢镇南之白寺、小寨子一带;国民党三十八军由东河桥、观音堂、晁峪向宝鸡移动,到了益门镇南的天台山、荞麦山。战斗开始后,解放军六十军一七八师于码头南之九里沟击溃向固川进犯的敌一七七师。30日,向盘据在黄牛铺的敌三十八军军部和东河桥敌军发起进攻。30日夜,解放军攻取观音堂、东河桥、黄牛铺等地。31日至9月2日,追敌于核桃坝、靖口关、唐藏、白石铺、嘴头等处。此时,进犯虢镇、宝鸡之敌亦被迫南撤。敌二十八、五十五、一二三等师向留坝逃去,一七七师骑兵第二旅退居凤县。9月3日,敌一三五师、二十七军、三十八军集结于凤县、留坝一带。敌三十六军退守王家坡(今太白县)、李家园一带。9月4日,解放军一七九师驻防黄牛铺、隘口以南,一七八师驻东河桥防守。一八〇师驻益门镇休整。六十和六十一军的工兵营驻胡店、码头修路,并向南侦察警戒。此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宝鸡的战事遂息。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下属二十五个工程局。名称及总部所在地如下:
中铁一局(陕西省西安市)、中铁二局(四川省成都市)、中铁三局(山西省太原市)、中铁四局(安徽省合肥市)、中铁五局(贵州省贵阳市)、中铁六局(北京市)、中铁七局(河南省郑州市)、中铁八局(四川省成都市)、
中铁九局(辽宁沈阳市)、中铁十局(山东省济南市)、中铁十一局(湖北省武汉市)、中铁十二局(山西省太原市)、中铁十三局(天津市)、中铁十四局(山东省济南市)、中铁十五局(北京市)、中铁十六局(北京市)、中铁十七局(山西省太原市)、
中铁十八局(天津市)、中铁十九局(北京市)、中铁二十局(陕西省西安市)、中铁二十一局(甘肃省兰州市)、中铁二十二局(北京市)、中铁二十三局(四川省成都市)、中铁二十四局(上海市)、中铁二十五局(广州市)。
中铁各局的资产利润情况,详见下表(2017年数据):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3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铁路和公路投资及运营、矿产资源开发、物资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
扩展资料: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二十五个局的发展历程。
1、中铁一局
中铁一局的前身是铁道部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1950年5月1日,为适应西北铁路建设的迫切需要,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铁道部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在甘肃天水成立,担负着抢修宝天线,修建天兰线以及兰新线的艰巨任务。
1952年改为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第一工程局,局址迁至甘肃省兰州市;1958年改为铁道部乌鲁木齐铁路局,局址迁至新疆乌鲁木齐市;1963年改为铁道部西北铁路工程局;1966年改为铁道部第一工程局;1970年并入交通部,为交通部第一工程局;
1974年恢复为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局址迁至陕西省西安市;1984年,为进一步搞活铁路施工企业,使铁路企业逐步转变为相对独立的经 济实体,铁道部决定将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改称为铁道部第一工程公司;
1985年,根据铁道部的决定,恢复铁道部第一工程局的名称;2000年,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改制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到如今。
2、中铁二局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于1950年,局址设在重庆,主要负责西南铁路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工作,是新中国诞生后最早建立的国有大型铁路施工企业之一,并且修建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1958年3月1日,局机关迁驻贵阳市,同年5月7日正式更名为铁道部第二工程局。
1978年12月,根据铁路建设发展规划和调整施工力量布局的需要,铁道部决定,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分成第二工程局、第五工程局。分建后的铁二局机关设在成都市,1984年10月1日,铁二局更名为铁道部第二工程公司,1985年按铁道部要求恢复更名为铁道部第二工程局。
1994年,建设部、铁道部相继 确定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正式开始企业改制工作。1998年6也1日,成功改制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到如今。
1999年9月24日,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铁道部宝鸡桥梁厂、成都铁路局、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西南交通大学四家单位发起设立了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8日,中铁二局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铁路系统下第一家独立上市的公司。
3、中铁三局
中铁三局集团成立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机构名称几经调整变更:1952年4月1日,为了适应新建东北林区铁路建设的需要,铁道部决定组建铁道部库图段铁路工程处,这是中铁三局集团的前身。地址设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镇。
1953年1月,库图段铁路工程处扩建为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第十工程局。1954年1月,第十工程局改为哈尔滨铁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1955年1月,哈尔滨铁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改称为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第七工程局。
1955年8月,第七工程局缩编为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东北森林铁路工程处。1956年1月,处址由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镇迁入河北省承德市。1958年4月,东北森林铁路工程处改称为铁道部东北铁路工程处。处址设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58年铁路实行工程和运输管理合一的管理体制,同年12月铁道部决定将东北铁路工程处改称为铁道部海拉尔铁路工程局。局址设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
1961年1月,海拉尔铁路工程局改设为铁道部东北铁路工程局。1963年局址由海拉尔迁入哈尔滨市。1968年6月1日,铁道部决定按数字序号设置工程局,即将东北铁路工程局改称为铁道部第三工程局。1972年4月,局址由哈尔滨市迁入山西省太原市至今。
1970年7月,铁道部与交通部、邮电部所属邮政部分合并,成立新的交通部,铁路由交通部领导。铁道部第三铁路工程局改称为交通部第三铁路工程局。1975年1月,国家恢复成立了铁道部,5月1日交通部第三铁路工程局改称为铁道部第三工程局。
1984年11月,为进一步搞活铁路施工企业,使铁路企业逐步转变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铁道部决定将铁道部第三工程局改称为铁道部第三工程公司。1985年9月1日,根据铁道部的决定,恢复铁道部第三工程局的名称。2000年11月28日,铁道部第三工程局改制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至今。
4、中铁四局
说起中铁四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的1950年。
当年11月,为保障战时军需运输,中央军委、铁道部以东北铁路特派员办事处工程总队为主体、从全国各铁路局抽调部分骨干力量,正式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跨过鸭绿江,承担京义(平壤-新义州)、定清(定州-清水)铁路线的抢修任务。
1953年11月,铁道工程总队顺利完成任务凯旋回国。此后,经过铁道部西北铁路工程局(咸阳)和铁道部华北铁路工程局两部分11次较大规模分立、组合的机构演变,至1965年1月,以福州铁路局工程指挥部调入华北铁路工程局为标志,基本形成了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的主体。
1966年8月,铁道部华北铁路工程局正式更名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为贯彻执行西南三线铁路建设的国防战略,经过20天的千里搬迁,局机关从繁华的北京市迁址云南省富源县。
1970年6月,铁道部第四铁路工程局与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合并,组建新建制的铁道部第四铁路工程局,机关设址湖北省武汉市。
1974年1月,交通部第四铁路工程局电气化工程处调出与交通部电务工程总队、交通部第三铁路设计院电气化设计处合并,组建交通部铁路电气化工程局,机关设址北京市。
1977年1月,铁道部第四工程局按原局、院建制重新组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和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同年3月7日,新建的局、院就地分开办公;经过3个月的搬迁,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在安徽省合肥市新址正式办公,此后便在合肥落地生根发家。
1984年10月,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在“拨改贷、利改税”的改革中,更名为铁道部第四工程公司,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1985年9月,铁道部第四工程公司又更名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
2000年6月28日,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在与铁道部正式脱钩的基础上,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作为两个投资主体,设立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6亿元。
这之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多次为中铁四局增资,截止目前中铁四局的注册资本已跃升为45.6亿元人民币。
5、中铁五局
与中铁二局相同,中铁五局的前身也是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西南铁路工程局。
1979年1月1日,据铁道部党组1978年12月1日通知,铁道部第二铁路工程局分建为第二、第五两个工程局。分建后的铁五局机关驻贵阳。
1984年10月1日,根据铁道部通知,铁道部第五工程局改为铁道部第五工程公司。1985年9月1日,恢复铁道部第五工程局名称。1999年12月29日,根据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批复,原铁道部第五工程局改制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2000年元月12日,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同年6月前,所属11个工程处由局出资和本单位职工持股会出资,相继改制为子公司。各子公司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并建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2001年,中铁五局与铁道部正式脱钩,全面走向市场。
6、中铁六局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6日,由原属北京铁路局的北京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属呼和浩特铁路局的呼和浩特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原属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的丰台桥梁工厂四家企业重组而来。
2007年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7、中铁七局
2003年12月,为了实现铁路行业的主辅分离,重组铁路施工资源,原郑州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洛阳铁路工程有限公司、襄樊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安康铁路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6家企业经过资产重组后,设立了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中铁七局并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8、中铁八局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由原成都铁路工程集团、昆明铁路建设集团、成都桥梁厂重组而成,于2003年12月31日注册成立。2007年中铁八局并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虽然重组后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其历史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成立的铁道兵第六师。1952年5月20日,铁道工程第六师的前身铁道工程第六师在贵州成立,由第49师第146团、第50师第150团、第51师第152团合编,从遵义、独山、镇远三个军分区抽调人员组成师部。
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同年9月,由铁道工程第六师改称为铁道兵第六师,并于1954年4月8月回国,参加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设。1978年,改建为成都铁路工程局,也即中铁八局核心部分的成都铁路工程集团前身。
9、中铁九局
中铁九局是由原沈阳铁路局所属的沈阳铁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铁路局锦州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铁路局吉林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三家施工企业重组而成,于2003年在沈阳正式挂牌成立。
10、中铁十局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是通过变更“济南铁路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名称的方式重组设立的,其前身为济南铁路局工程处,成立于1953年1月1日,由济南铁路局原工务施工管理处和济南铁路局各分局工程队整合而成。
2003年12月26日,根据国资委、铁道部有关要求,在原济南铁路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基础上成立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11、中铁十一局
中铁十一局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创建于1948年7月,1984年1月奉命集体转业,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1999年12月与铁道部脱钩,随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整体先后归中央企业工委、国资委领导,更名为中铁第十一工程局。
2001年8月改制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12、中铁十二局
中铁十二局前身为铁道兵第二师,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组建于1940年的冀鲁边区回民支队,部队时期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1984年集体转工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1998年改制更名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划归中央企业工委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8年随同中国铁建整体上市。
13、中铁十三局
中铁十三局,前身为1948年8月成立的东北铁道纵队,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国。1950年8月,铁道兵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三师,辖第3、第13桥梁团和第23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三师,辖第7、第8、第9团。
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1团—第15团。1984年1月改名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2000年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更名中铁13局;2001年改制成立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14、中铁十四局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铁道兵四师,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1951年6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铁道兵团以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第四师,下辖第4、第14桥梁团和第24线路团。
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四师,辖第10、第11、第12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6团—第20团。1984年1月奉命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1986 年 10 月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为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1999 年 12 月与铁道部脱钩并更名为中铁第十四工程局。
2001年9月企业改制后,更名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此后一直沿用此名称至今。
15、中铁十五局
中国铁建十五局集团公司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六师合编后的第五师。于1984年1月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称为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
2001年4月,按照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正式改为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正式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16、中铁十六局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一师和第十三师,成立于1952年。1981年合并为铁道兵第十一师,是当年铁道兵的“首都师”,1984年集体改工并入铁道部,改称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
2000年归属中央企业工委管理,更名为“中铁第十六工程局”。2002年改制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8年3月,作为中国铁建旗下的大集团公司之一,随同整体成功上市。
17、中铁十七局
中铁十七局集团前身为组建于 1952 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七师,1984年初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1985年11月25日,更名为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
2000年与铁道部脱钩,划归中央企业工委序列;2001年,成立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18、中铁十八局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中铁第十八工程局整体改制组建,其前身是铁道兵第八师,始建于1958年10月,1981年3月铁道兵十四师合编到铁八师,1984年1月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改称为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
1999年9月归属中央企业工委,改称中铁第十八工程局,2003年3月,归属国资委管理,改称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3月随中国铁建整体上市。
19、中铁十九局
中铁十九局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九师,组建于1949年。1984年1月改编并入铁道部,称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1999年12月与铁道部脱钩,划归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改称中铁第十九工程局。
2001年12月26日,正式改制为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20、中铁二十局
中铁二十局前身是铁道兵第十师,创建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期。1984年1月执行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改工并入铁道部,称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1999年8月更名为中铁第二十工程局。2002年3月企业改制成立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此后该名称一致沿用至今。
2007年,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21、中铁二十一局
2004年3月,根据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要求,将兰州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铁路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整合成一个新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这个企业就是中铁二十一局。
由于集团公司选址在甘肃兰州,因此工商营业执照系由兰州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执照变更而来。2007年中铁十一局整体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22、中铁二十二局
中铁二十二局的前身是中铁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8日。
2004年,按照国资委和铁道部的相关要求,将中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公司和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整合重组成一个新的大型公司,即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之后,中铁二十二局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23、中铁二十三局
中铁二十三局成立于2004年3月,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以齐齐哈尔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净资产,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中铁十四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净资产,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中铁十五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净资产对原中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整合组成。
2007年中铁二十三局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旗下独资企业。
24、中铁二十四局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16日,由原上海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南昌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三家集团整合重组而成,总部设在上海。
2007年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全资子公司。
25、中铁二十五局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原广州铁路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柳州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三家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重组而成。
2007年并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全资子公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解放战争大致可为哪三个阶段?
答: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是:一、1946年6月—1947年6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开始标志是国民党军队以突然袭击手段,进攻中共在中原地区的一个集结区)。停战有效期刚过,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湖北、河南交界)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三年多的全国内战就此开始。二、1947年6月—1948年9月的战略反攻...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战略态势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什么会...
答:(1)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国民党处于战略进攻阶段,共产党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因为这时国民党军队数量和装备均占优势。(2)1947年6月至1948年秋,国民党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共产党处于战略进攻阶段,因为人民解放军歼灭大单敌军,敌我力虽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3)从1948年秋开始,国民党处于重点防御阶段...

徐州城打抗徐州战是哪年大将军是谁
答:抗日战争时期: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

我国解放军战争时期,有三大著名站役,它们是:?
答: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在解放战争时期,( ),( ),( )为三大著名战役
答: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渭河边累计发现2000多枚炸弹,这些炸弹纪录了什么?
答:经过统计,陕西咸阳总共发现了2000多枚炸弹,而这些炸弹大多都是日军轰炸时候留下的,这是日本侵略我国的证据,我国其他地区也有此类事件的发生,日本即时撤离了中国,也在威胁着我们人民的生命。中国与日本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与日本有着很深的渊源,最早应当从唐朝开始追溯。唐朝时期,日本是我国的一个附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 )等几个...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首先,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4年-1927年),共产党与国民党携手反对北洋政府,推动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
答: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

关于炎帝的故事?
答: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农氏族始祖。炎帝始生地在姜水,轩辕氏族始祖黄帝始生地在姬水,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定论。《国语·晋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宝鸡地区,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代,中国古地理学家评道元就明确地写人《水经注》中。明代天顺五年《...

抗日战争打了几年?内战打了几年?
答:抗日战争14年、内战22年。我们都说八年抗战是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算到1945年日本投降,其实抗战不只这么短真正要算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国共内战更早从1927南昌起义开始算到1949结束即使是国共和作期间都在打内战这样算来打了22年。十年内战是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