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谷子与现在仍大面积推广的晋谷21主要有什么区别? 晋谷21号沁州黄哪个好

作者&投稿:满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杂交谷子与现在仍大面积推广的晋谷21的主要区别为:

(1)常年产量

旱坡地张杂谷平均亩产可达到400千克左右;晋谷21平均亩产仅有200千克左右。

(2)品质方面

张杂谷5号的黄度略差于晋谷21,适口性与晋谷21等同,但糊化度高于晋谷21;张杂谷10号的黄度好于晋谷21,适口性与晋谷21等同,但糊化度、米香味好于晋谷21。

(3)生育期

张杂谷5号在忻定盆地一般为120天左右;张杂谷10;号一般为125天左右;晋谷21一般为132天左右。

(4)抗病性

张杂谷高抗白发病与黑穗病;晋谷21白发病与黑穗病发病率较高。

(5)抗旱性

张杂谷明显优于晋谷21。

(6)单株分蘖

张杂谷多年单株平均分蘖2个以上;而晋谷21仅为0.1个。

(7)适宜密度

张杂谷旱地每亩为8000~10000株,水浇地每亩为10000~15000株;晋谷21为每亩20000株以上。

(8)留种

张杂谷为杂交种,不可留种再用;晋谷21为常规种,可留种再用。

(9)增长潜力

杂交谷子由于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应增加肥料用量,加强田间管理。



燕北地区怎种

中国不同时期谷子品种是怎样演变的?~

尽管我国具有悠久的谷子栽培历史,但真正的谷子品种改良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金陵大学、燕京大学及其合作农场等单位通过系统育种培育推广了燕京811、开封48、华农4号、薄地租等品种。40年代后期由晋察冀边区选育出边区1号,曾在生产上广为应用,直到90年代初尚有栽培。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育成品种推广面积不大,各地仍以种植地方品种为主。当时的谷子生产力水平很低,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不足750kg/hm2。
20世纪的后50年,随着谷子研究工作的深入,我国实现了3次品种更新和4次生产栽培技术改良,使谷子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我国在全国谷子品种征集的基础上,对优良农家品种采用系统和混合选择,进行品种优选、提纯复壮和良种推广。北方谷子主产区主要推广了母鸡嘴、磨里谷、金钱子、阴天旱、毛毛谷、大青苗、大红袍、黄少谷、张纯一、长农1号、张农8号、张农9号、龙谷、安谷、合光谷等品种,使谷子生产实现了第一次品种更新,结合有机肥的施用和谷田合理密植,使全国670万hm2谷子平均产量提高到990~1170kg/hm2,总产达到970多万t,比品种更新前提高近1倍。
60年代我国谷子研究和生产处于低潮阶段,总产和单产相继下降,平均产量只有825~1020kg/hm2,总产不足600万t。
70年代,在系统育种的基础上,通过有性杂交,培育了一批高产品种,谷子的抗倒、抗旱、抗病能力也得到全面增强。这个时期推广的主要品种有龙谷23(大黄穗哈3)、回谷1号(60A公谷29)、铁谷1号(新民大黄谷集团选)、锦谷3号(锦315东风谷)、晋谷2号(长农1号高秆红)、昭谷1号、内谷3号、延谷5号(打锣锤大红袍)、榆谷1号(黄沙谷石炮谷)、新农761(724柳条青)、郑谷2号(724安革3号)、鲁谷4号、冀谷6号(日本60日新农724)等,谷子品种实现了第二次更新。新品种配合改良的栽培技术,春谷高产田产量超过7500kg/hm2,大面积连片丰产田达4500~6000kg/hm2。
80年代通过利用国外引进的日本60日、土龙等种质资源,采用单交、复交、多父本综合杂交和跨纬度异地选育等育种手段,培育出高产(7500kg/hm2)、适应性广、高蛋白(11%以上)、口感好、抗倒、抗两种以上病虫害的品种。这一时期推广的品种有豫谷1号、安5498、鲁谷4号、鲁谷8号、冀谷11号、龙谷2583250、公谷60、郑173、821、晋谷15号、长农24、内蒙81-5、赤谷5号、延谷795等。其中豫谷1号在适应性方面有所突破,能跨区域推广,目前生产上还在使用。到80年代末,谷子品种实现了第三次更新,产量达到1485~1853kg/hm2,良种推广面积已达135万hm2,占谷田面积的50%以上。同期,为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冀、鲁、豫三省培育了一批适合夏播、抗旱耐涝、优质高产的夏谷品种,如豫谷3号、鲁谷7号、鲁谷8号、冀谷6号、冀谷8号、冀谷11号、金谷米等品种。黑龙江省培育的早熟品种龙谷26在50癗的黑河地区种植成功,拓展了谷子新的种植区域。河北省坝下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谷子不育系蒜系28转育的高度雄性不育系得到实际应用。杂交组合黄系4007和黄系1007的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比对照品种跃进4号增产20%~30%。两系杂交种具有适应性强、出苗快、成穗率高、抗旱力强、粒大、出米率高等优点。内蒙古赤峰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种后代中,首次发现并命名了Msch型显性雄性不育基因,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出一条新途径,在杂交育种上也有广泛应用前景。
进入90年代,谷子育成品种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抗病虫性、抗逆性、适应性有了进一步提高,食味和营养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改良。鲁谷10号、豫谷5号、豫谷7号、冀谷14号、晋谷21号、晋谷27号、龙谷6号、龙谷29号、铁谷7号、铁谷8号等一批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逐步实现着第四次品种更替。其中鲁谷10号曾创下9066kg/hm2的全国夏谷单产最高记录。晋谷21号色泽金黄,口味醇香,食用品质优于历史名米沁州黄。两系杂交种冀谷16号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谷子杂交种。到20世纪末,良种结合好的栽培条件,许多谷子品种已具有超过7500kg/hm2的产量潜力。

晋谷21号是国家农业部2018年第62号公告,晋汾52干种子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米粒匀碎,色泽金黄,米香醇厚,口感光滑。经山西农科院对经济作物晋谷21号选育研究表明,在品质和产量上都超过了沁州黄。

杂交谷子与现在仍大面积推广的晋谷21主要有什么区别?
答:(1)常年产量 旱坡地张杂谷平均亩产可达到400千克左右;晋谷21平均亩产仅有200千克左右。(2)品质方面 张杂谷5号的黄度略差于晋谷21,适口性与晋谷21等同,但糊化度高于晋谷21;张杂谷10号的黄度好于晋谷21,适口性与晋谷21等同,但糊化度、米香味好于晋谷21。(3)生育期 张杂谷5号在忻定...

晋谷21号谷子品种介绍
答:总的来说,晋谷21号谷子是一种优秀的农作物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等优点。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晋谷21号谷子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晋谷21号沁州黄哪个好
答:晋谷21号是国家农业部2018年第62号公告,晋汾52干种子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米粒匀碎,色泽金黄,米香醇厚,口感光滑。经山西农科院对经济作物晋谷21号选育研究表明,在品质和产量上都超过了沁州黄。

山西的谷子哪个品种最好
答:晋谷59号(太选15号)系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优质谷子晋谷30号作母本,高产品种晋谷36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6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谷2015009。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浅紫色,中杆,宽叶,大穗,穗型一致,不早衰,后期绿叶黄谷。生育期127天,株...

中国不同时期谷子品种是怎样演变的?
答:进入90年代,谷子育成品种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抗病虫性、抗逆性、适应性有了进一步提高,食味和营养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改良。鲁谷10号、豫谷5号、豫谷7号、冀谷14号、晋谷21号、晋谷27号、龙谷6号、龙谷29号、铁谷7号、铁谷8号等一批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逐步实现着第四次品种更替。其中鲁谷10号...

如何种植谷子_谷子种植的方法
答:1、选地轮作 种谷子要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黑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合理轮作,把谷种播在上茬没有种过谷子的地块上。地块选好后,要细整地,整好地。2、适时早播 一是选好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商品性和营养性均好的优良品质的种子。二是搞好种子处理,对谷种进行风筛选...

谷种最好的品种名称
答:谷子的两个亚种Setaria italica ssp.maximum和Setaria italica ssp.moharium。在这两个亚种内又分出德国粟、西伯利亚粟、金色奇粟、倭奴粟、匈牙利粟等类型。谷子 谷子(学名:Setaria italica):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一年生草本;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和小...

山西武乡的资料
答:武乡盛产的谷子名扬四方。小米颗粒晶莹,色质金黄,近几年来,武乡大力推广种植晋谷21号,所以小米称“汾洲香”,日渐成为太行名米,重点开发。 “小米焖饭”因米质不同而不同。制作小米焖饭,首先将小米拣净杂物,用清水淘洗干净。倒入开水锅内,水淹小米二指,用铁匙搅一次,以免拈锅,然后,掌握火候,先急火煮,后用弱...

山西太谷的经济概况
答:现有四大品系100多个品种,面积达7万亩,销售额1.5亿元。目前,太谷的苗木远销省内外,仅太原市绿化就有1/3的苗木来自太谷,农民由过去的仅供苗木已发展成有资质的园艺公司,可直接承包大城市的绿化工程。白燕的绿美园艺公司已向北京奥运绿化供苗200万株800万元,并签订绿化工程合同500万元。三晋花卉第一村——南咸阳村...

农业技术人员的年终总结
答:2、小麦生产,据统计,全县小麦播种面积3.62万亩,总产456.8万斤,单产126.3斤/亩,与上年相比,面积减少0.47万亩,总产减少116.1万斤。 3、引进推广抗旱品种,我们在太德乡推广了强盛16、先玉335、和玉4号,永玉3号等玉米品种,晋谷21、张杂谷8号等谷子品种,兰州p2,强农1号,郑杂5号等西瓜品种。 4、狠抓了测土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