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第二年成果显著,但外来物种“危机”酝酿,放生惹的祸?

作者&投稿:邓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20年12月3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水生生物保护区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行常年全面禁捕,长江及其重要支流以及其他重点水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至2030年12月31日24时止实行十年全面禁捕。
2022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二年,短短两年就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经过了两年的全面禁渔,长江江豚的数量有所回升,从2017年的1012头增长到了2022年的1249头,数量增长了20%。
#
2月26日下午,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江豚观测员在长江扬州段三江营水域进行常态化江豚观测时,还拍摄到了江豚吐水的场景,吐水被认为是江豚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这种场景的出现也可以从侧面说明现在江豚的生活状态是欢娱的。
不仅是江豚,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检测到的鱼类种类也从2020年的168种增加到了2022年的193种。
长江上、中、下游的代表鱼类数量也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最近两年,时常有鱼群的报道,比如安徽池州、重庆万州等地都出现过大规模的野生鱼群,数量多到能把并不是特别澄清的江水“染黑”。
今年的1月中旬,南京还出现了稀有鱼类——铜鱼的鱼群。
此外,物种分布区域明显扩大。
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鱼已经溯河洄游到历史上最远的水域洞庭湖。
而且刀鱼采样量也呈阶梯式增多,渔获数量占比从3.11%增加到9.66%,出现频率也从25%增加到了100%。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
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的生物完整数指数都从2018年模拟估算的“无鱼”等级连升两个等级,达到了“较差”等级,来到了六级评价等级中的中间位置。
长江一级支流——赤水河的分值更是达到80分,等级达到了“良”。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希望的生物多样性多了,所不希望的多样性同样也多了。
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检测数据显示,三峡库区发现的鱼类种类中有28种为外来鱼类,这一数据达到了三峡库区鱼类种类总数的19%。
而且长江流域的各个江段均发现了外来物种。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显示,从2017到2021年长江流域采集到鱼类323种,其中外来鱼类达到了30种。
外来鱼类进入长江流域表面看起来是增加了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了长江的渔业资源,比如这30种外来鱼类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花鲈鲤,有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史氏鲟,有可作栖息地环境指示生物的拉氏大吻_,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的大眼华鳊。
实际上也在酝酿危机。
外来鱼类对长江流域本土鱼类的危害不容忽视。
比如:臭名昭著的“清道夫”(下口鲇),在我国本身没有天敌,而且会吸食其他鱼类的卵,导致其他鱼类断子绝孙,已经导致部分地区的“土著”鱼接近灭绝。
还有罗非鱼,虽然是联合国都在推荐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但其繁殖迅速,会挤占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还会啃食水草筑巢,破坏本土鱼类的栖息地,吃掉本土鱼类的鱼卵。
即便个体很小的食蚊鱼,也会因为其一出生就是幼鱼而迅速进入摄食成长阶段,进而挤占本土小型鱼类的生存空间。
而且这些外来鱼类很有可能会潜在携带一些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很有可能会造成本土鱼类的感染,甚至死亡。
一些外来物种是本地种的近缘种,同本地种杂交后,会造成基因污染。
长江中出现如此多的外来鱼类,其原因可能是养殖品种逃逸。
比如一些鱼类是养殖鱼类,养殖过程中一些鱼苗会随着尾水的排出进入自然水域。
还有部分鱼类是暴雨期间从养殖塘逃逸到自然水体的。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民众的放生行为,尤其是“洋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一些信奉佛教的人会帮助那些被抓或者即将宰杀的命在垂危的鱼类,使它们回归自己本来的生活中,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件功德无边的事情。
放生本身无害,但是一些民间的放生行为有很大的随意性,民众丝毫没有意识到随意放生的危害。
虽然放生鱼类的数量相比野生鱼类总量来说很少,但鱼类是卵生生物,每一次的排卵量特别大,很多放生鱼类在长江流域又没有天敌,条件适宜的时候,放生的鱼类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进而危害本土鱼种。
比如说在江浙一带流行放生的黑鱼,因其有财鱼、寿鱼等别名,且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多放生爱好者认为其有非常好的寓意。
黑鱼被放生之初,会因为短未适应新的水域而集中在浅水区域,这种行为也被解读为被放生之人的“感谢”,放生黑鱼也就有了更多的拥护者。
放生黑鱼的人认为自己是“活菩萨”,救了放生鱼的一条命,但对于河里的小鱼小虾来说他就是“活阎王”。
为了保护野生本土鱼种,放生行为也已经被规范了起来,2022年9月26日,中国水产学会科学放鱼科普专家团队发布《不适宜开展增殖放流(放生)的水生生物物种》名录,长江中的30种外来鱼种全部位列其中。
当前警方和渔政部门在巡查时,除了巡查偷捕、偷钓行为之外,还会加大对放生行为的巡查。
一旦被抓到存在违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的行为,将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是国家花了大力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结果。
为了保障退捕渔民的生计,截止到2021年1月31日,就已经发放了251.67亿元的禁捕退捕补偿补助资金,落实了171626人的社会保障。
十年禁渔已经初见成效,希望这种逐渐恢复的状态能一直维持下去,也希望已经十几年没有出现的白鳍豚终有一天能像江豚一样在长江中嬉戏。
而这不仅需要国家的努力,更需要所有民众的积极配合,尤其是有放生爱好的人士,不要因为自己的爱好破坏了长江禁渔的成果。


~

淮河10年禁渔期具体规定
答:法律依据:《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 三、禁捕实施 (二)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2020年底以前,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禁捕期结束后,在科学评估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另行制定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十年禁渔期关于钓鱼的规定
答:4. 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条规定,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的渔具。在禁渔区、禁渔期内禁止捕捞。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是被禁止的。捕捞的渔获物中幼鱼的比例不得超过规定。在禁渔区或禁渔期内,禁止销售非法...

为保护中国40万家渔业企业,长江将禁渔十年吗?
答:为什么白鱀豚、江豚、白鲟等都成为了大型珍稀保护动物?除了非法捕捞手段和轮船螺旋桨对它们造成伤害外,导致这几种动物消失或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就是鱼类数量锐减。长江“无鱼”,最直接伤害的就是这些处于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大型动物。若再不采取措施,或在15年后消失,因此,通过全面禁渔保住长江这个天然...

长江十年禁渔,除了长江干流外,还有哪些地方是禁钓水域?
答:根据《长江流域重点水城禁捕和建立偿制定实施方案》要求:2019年年底前,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完成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停止所有生产性捕捞。2020年底前,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护区以外水域要完成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所谓长江禁捕直接涉及“一江、两湖、七河”,包括长江干流,...

长江禁渔10年,预期目标其生态会恢复成什么样子?
答:二、十年禁渔期只是棋盘一子。近期年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牺牲了很多,特殊时间为了特殊需求而做的事情,我们现在无法进行批判。但是我们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已经挺过最为艰难的时间段。以往一切给经济让路的行为,现在已经在纠正,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十年禁渔期当然不可能只让长江生态环境...

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三年强基础”的重点任务,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_百度...
答:下确保禁令期间能够管理非法捕鱼,并确保返回的渔民的生计不会有重大困难。长江捕捞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长江禁渔执法将成为常态。公安部副部长林瑞表示,除利用高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执法外,还将打击非法捕捞活动的各个环节。突出打击地下配套运销产业链,全面深入查处深挖,确保深度渗透,最大限度地摧毁...

农业农村部如何加快构建农业生态环保护制度体系?
答:要显著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是破解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的关键。一是突出创新联盟作用。依托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国家科技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企联合攻关,合力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技术瓶颈问题。二是加强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年2030年)》,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农业农村生态...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答: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第二节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