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919年中国历史 1840年、1919年、1949年在中国历史上分别是怎样的时...

作者&投稿:系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19年 期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洋务运动开始,洋务派主要人物: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堂等人。甲午中战争爆发,签订了马关条约。接着是维新变法运动,又称戊戌变法。主要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公车上书闹开了维新变法,最终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导致了维新变法的失败,成百日维新。然后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沦为洋人的政府。接着新文化运动爆发,人物:陈独秀,鲁迅等。。。之后的忘了。

1840年至1919年期间,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促使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包括:
1.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进行了禁烟运动,并在次年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了大量的鸦片。这一行动引发了英国政府的侵略中国战争的决心。
2.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队从广州转攻厦门,并攻陷了定海,北犯天津。
3. 1841年1月,琦善与英国签订了《穿鼻草约》,但道光帝不满此条约,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然而,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后壮烈牺牲。
4. 1842年6月,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
5. 1842年8月,英国舰队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6.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社会还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许多重要事件。这些事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然而,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的强大和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例如,农民阶级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作为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则因其软弱性而具有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这些都使得这些运动和革命未能完全成功。
总的来说,1840年至1919年期间的中国历史充满了战争、抗争和社会变革的色彩。这一时期的历史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的现代历史。

1840~1842发生鸦片战争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时期

选择中国近代史前(1840-1919年)的历史人物,谢谢~

林则徐(1785-1850)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等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生平 青少年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父亲的淳淳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私塾。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次年初,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入官场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云南的正副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文学而潜修”。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十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840年至1919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答:1840年到五四运动爆发前,中国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的传统阶级领导的,如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等领导中国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原因 1、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中国...

近代史的时间划分
答:2.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起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终结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清王朝的衰落、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动荡、北洋军阀的割据以及国民政府的主导,见证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瓦解的历史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起止年代是哪些?主要有哪些历史事件?
答:1945年,波茨坦公告,同开罗宣言的内容。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 整个抗战时期,民族经济日益萎缩 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美国扶蒋反共,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战略反攻开始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 这一时期...

1947是近代还是现代?
答: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

1840~1919年中国历史
答: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19年 期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洋务运动开始,洋务派主要人物: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堂等人。甲午中战争爆发,签订了马关条约。接着是维新变法运动,又称戊戌变法。主要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公车上书闹开了维新变法,最...

中国近代史的大事年表(1840年至1949年)
答: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4、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事件表,精确到年月日,详细点的,谢谢啦
答: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4月 广州黄花岗起义 5月 四川保路运动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元旦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 清帝溥仪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1914年 7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 日本提出对华 二十一条 1918年 一战结束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 ...

1840年、1919年、1949年在中国历史上分别是怎样的时间点?
答: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场战争导致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这场运动在北京爆发,迅速蔓延至全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中国开始...

中国历史大事表
答: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要救婴儿(1912)得让中华民国的人出面 1913年 二次革命 雨伞(1913)被人二次抓去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要救鹦鹉(1915)得让有新文化的人去护国寺求个好签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要救要救(1919)救五四青年啊 1921年 中国共产党...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日期排列有哪些?
答: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国民党成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5年-1916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1918年 护法运动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旧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