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历史动力时代

作者&投稿:翟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个历史时代,比较这三个时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第一次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个时期——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为电气时代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三次为信息时代,欧美及发达国家的时间跨度概念是从公元后1969年(1969AD)-未来我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后1984年(1976AD)-未来比欧美晚了15年。人们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时代历程:如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黑暗时代,启蒙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等。用这种思维模式来观照20世纪,你会说,在近100年里,人类从电气时代走向了信息时代。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

1、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3、重要动力——革命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4、重要动力——改革

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5、重要动力——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一是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和思维方式(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

扩展资料

生产力的形成

人们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这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能力,它标志着解决人的需要与自然界的矛盾的程度以及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内化,人的现实世界的生成和人的主体性的改造与重塑,构成了人和自然的现实关系和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力作为以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实践能力的结果和每一代人的历史活动的既定前提,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用既表现在使人类的物质生产成为可能,又表现在它的不断发展即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社会生产达到新的水平,还表现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引起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



~

船舶动力发展史
答:在1万多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的新石器时代,与独木舟出现同时,桨也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型。桨的出现改变了船舶一直以来的无动力状态,使船舶的行进状态首次变成可控的,随后出现了橹,也是基于人力的。随后出现了风帆,帆船起源于欧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风帆的出现使船舶的动力部再依赖于人力,使...

工业革命中依靠美禾木柴作燃料的动力机器的推广使用,将人类社会带入了...
答:工业革命中依靠美禾木柴作燃料的动力机器的推广使用,将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的标志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蒸汽机的内动力是烧煤、木柴,进行能量之间的转化。这里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电动机的发明应用作为标志,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考试时候要注意两个汽、...

世界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答: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的划分如下:1、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约公元15世纪)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2、世界近代史(16世纪前后—20世纪初)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

...我对电磁物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对动力时代到来是最大...
答:能量守恒绝对是正确的,历史上所有实验都验证其正确性,虽然偶有反例但后来都发现是少考虑变量或者考虑失误。现在最大的制约不是能量守恒,而是能量转化成有用能源形式的效率。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最高的能量转化效率的是黑洞的吸积。在地球上即使是利用核能源,根据E=mc2,核裂变即质量亏损产生的大量...

四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3、第三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

世界进步的动力 纵观(二战)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和平、发展、民主是...
答:(1)鉴于战争之教训以及战后重建和发展之需要 (如结合战时和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回答和平成为时代之需要也可);国际组织与协商机制(如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进国际间对话,协调国际间矛盾和冲突,也为世界和平增添了一道屏障;战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互相依赖...

什么是弘扬时代精神的动力源泉
答: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改革开放是弘扬时代精神的动力源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代特征
答:但历史证明了:“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参见《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成为当时现代化萌动的社会基础。世界现代化的起始动力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于十九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历史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三种趋势 一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三条主线,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⑴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