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周处改过自新》

作者&投稿:澄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

释义:周处年轻时,(为人)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出处:出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扩展资料:

典故: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

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2.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

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周处紧紧追击.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而周处竟杀死蛟龙,破水而出.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周处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陆云说:“古人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于是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3. 急求《周处改过自新》译文文言文翻译参考书目:新编高中文言文助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

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

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

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

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4. 求翻译:《周处改过自新》、《齐宣王好谀》、《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5. 周处改过自新 翻译

晋朝的周处,从小就具有侠气,但是却凶狠残暴,经常欺侮同乡的人。

乡人非常痛恨他,将他与南山的猛虎、大江的蛟龙,形容成「义兴城里的三大祸害」,而周处是最可怕的一个。 为了除去这个祸害,乡里的人想到一个聪明的法子,故意向周处说:「你假如是真正的英雄,就应该替乡民除害,将猛虎和蛟龙一一杀死;这样,大家才会更敬畏你。

」於是,周处便先入山,经过激烈的搏斗后,杀死了猛虎;然后入江,在水里整整浮沉了三天三夜,在筋疲力尽之后,也终於杀死了蛟龙。 当正高高兴兴地出来,准备接受欢呼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乡民正在为他与蛟龙同归於尽而相互庆贺。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这麽让人痛恨。 他开始悔悟,决心改过自新,重新读书做人,特地拜当时有名的学者陆云为师父,并投效军旅,后来做到了很高的职位,成为有名的忠臣孝子。

在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太平盛世,侠客是不太受到欢迎的。周处是有名的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榜样,可是,他的「自新」,是从原来的侠客行径改变过来,是侠客「自新」,不是「自新」后成为侠客。

6. 紧求“周处改过自新”翻译

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

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

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

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周处紧紧追击。

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而周处竟杀死蛟龙,破水而出。

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

周处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陆云说:“古人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于是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7. 【“周处改过自新”扩写成一篇作文】

周处是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父亲在外地当官,母亲早死,所以他毫无教养,加上是太守的公子,在乡间横行霸道.他年纪虽小,力气却很大,有一身好武艺.平时在街头巷尾,他总寻衅闹事,打人骂人.人们把他列为三害之一,而他自己却不知道. 有一天 ,周处见桥头坐着几个老人 ,一个个愁眉苦脸,就上前挑衅说:“你们这些老不死的,有什么不高兴的?”老人们说:“这里的三害未除,我们为大众担忧.”周处忙问 :“什么叫三害 ?”老人回答说:“南山中白额猛虎,长桥下五爪恶蛟,连同你在内就叫三害.”周处听了大怒道:“呔!老家伙!竟把我也看作是祸害!”他仗着自己勇猛,不以为然地说:“若说虎、蛟是害,我立即可去杀死它们!” 于是周处进入南山中,用强弓利箭射杀了猛虎.然后,他又手执宝剑下河,与恶蛟搏斗了三天三夜,在河中漂流了九十里,与蛟一起沉入水中.大家兴高采烈,以为“三害”都除了.三天后,周处杀死恶蛟归来,看到一片喜庆的场面,才知道家乡人民都盼望他早些死去.他猛然悔悟,决心痛改前非,于是长途跋涉去找大学问家陆云求教.他对陆云说:“我过去品德极差,现在决心发愤改过,又担心自己年龄将近20岁了,悔悟改过,不知是否还来得及?”陆云教导他说:“一个人早晨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即使到晚上死去了,这样的人也不枉活一生.你很年轻,立志改过当然来得及.” 此后,周处一改前非,勤学好问,立志成大业.不久,他就被推荐到州府去干事.后来还担任过太守、御史中丞等官.他为官清廉、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赢得了人民的好评. 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一千七百多年,但对于今天的人而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说明,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认识,或是有某种认识却想隐瞒,不思改过,这样下去必将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一个人不管错误大小,只要想改,并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改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还说明,对犯错误的人,不要疏远,更不要歧视,而要给予帮助.帮助一个人改正错误,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被帮助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自觉地改过自新.故事中那位装作“不乐”的老者和吴郡学者陆云就是这样做的,他们终于获得成功.。

8. 改过自新文言文

《晋书·周处传》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

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

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

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

"周处年少时”出自哪一部文言文???
答: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用法】此典故用来形容人从善如流,勇于改过自新。【出处】 见于《晋书 周处传》及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 自新十五》。

周处这篇文言文怎么翻译?
答: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此文出自唐·房玄龄《晋书·周处传》...

改过自新文言文道理
答: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2. 改过自新文言文 《晋书·周处传》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

《周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答: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原文: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

周处改过自新
答:周处 改过自新 周处 年少时 ,为人 凶恶武断,被 乡里 人视为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 百姓 ,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

周处文言文读音及翻译
答: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2. 周处这篇文言文怎么翻译 一、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

《世说新语》自新原文及译文
答:周处立刻上山刺杀了老虎,又下河去斩蛟龙。蛟龙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游了几十里,周处始终和蛟龙在一起搏斗。经过三天三夜,乡亲们都认为他已经死了,互相庆贺。没想到周处竟然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了。他听说乡亲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是人们所痛恨的人,就有意改过自新。于是到吴郡寻找陆机、...

周处这篇文言文促使周处改过自新的原因是什么
答:《周处》这篇文言文,促使周处改过自新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就是: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周处杀死蛟龙后,从家乡人庆祝他已死的举动中,才明白自己被乡人讨厌,又受到了陆云的指导,因此下决心改正错误,后来成为了一名忠臣。

周处文言文
答: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3. 文言文周处 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刘义庆,字季伯,南北政权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

阅读刘义庆的《改过自新》一文,完成小题。(14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
答:小题1:①祸害 ②厉害 ③交替,轮流,相互 ④最终,终于 小题1:B小题1:且 / 人 / 患志之不立 (每处1分,共2分)小题1:⑴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大意对即可,2分)⑵没有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丝竹”“乱”“案牍”“劳”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