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课文原文

作者&投稿:中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书被誉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感到特别亲切。每当我回想起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心中就充满了愉悦。那些年,读书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又似一首欢快的乐章。
我的阅读之旅最初起始于孩子们称之为“香烟人”的小画片。这些硬纸片大小的小画片,背面印着文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品。男孩们常常抢着去买烟,以便获得这些画片。我则在一旁卖力地为他们呐喊助威,希望能最后在赢家手中饱览那一大叠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接触的连环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阅读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热爱美术的小学教师拥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痴如醉。《七色花》引发了我的遐想,《血泪仇》则让我泪如雨下。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如《刘得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等。只要手中有书,我就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无法满足我,我发现了一片新的“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里。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几乎都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让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书籍的功用更是显而易见。醉心于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就常常位居全班之首。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中面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思种种神话传说;在户外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感到悲伤,编织他的悲惨身世。
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当大多数同学开始千篇一律地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我将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拂去了太阳的炎热,将明亮和清爽撒向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住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给人间。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一样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写着写着,我禁不住眼泪花花。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誉抄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可是看到老师用红笔圈出我写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段文字,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传神时,我脸红了。
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袜仔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

《我的长生果》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我的长生果》主要内容是: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延展阅读:《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

我的长生果是哪篇课文?
答:27课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以下几句话能看出作者爱读书:1、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孩子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的份儿。2、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

《我的长生果》主要写了什么?
答: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明智。编排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围绕着这样的人文主题和这样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以及一系列的专题栏目。单元文章解读:《古人谈读书》是孔子、朱熹...

《我的长生果》读后感
答:《我的长生果》读后感2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其中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 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故事。文章阐明了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也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和对读书的热爱,并说明了书是作者生活中的“长生果”。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也...

我的长生果中有几个自然段?
答:我的长生果总共分为三部分,段意分别是:1、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总写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2、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我童年快乐的读书生活。3、第三段(第7---14自然段):写课外书籍给了 “我”许多营养,特别是对“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我的长生果》为什么说是运用烘托手法
答:因为“长生果”原指神话传说中人吃了可以长生不的果子,在这里是指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使人类的文明延续不衰。本文作者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以烘托、比喻的修辞手法命题,形象贴切,寓意深远,饱含着对书的浓浓深情。烘托是指为了使要表现的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拿另一种次要事物和它放在一起...

长生果是什么
答:“我的长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在行文中,作者还恰当地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增强了话语表现的动感和力度。在结构上,从首段的点题、总起,到按时间顺序的回忆,使得全文线索清晰,完整紧凑。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二...

模仿五年级课文《我的“长生果”》写一篇作文
答:《我的“长生果”》是吗(⊙_⊙)?找到了我的“长生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我的长生果,它使我受益匪浅。我 很喜欢读书 ,每当经过书店,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童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起初,伯母买给我一本《三国演义》,我便迷上了名著 。整天拿着名著茶不思,饭不想的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

课文第27课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体裁?
答:课文第27课《我的“长生果”》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主要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我的长生果作者是谁
答:出版小说集多种:《我的“长生果”》《无花果》《心香》(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当代》荣誉奖)、《长塘镇风情》《独特的歌》《湍溪夜话》《浪漫的黄昏》《此间风水》《叶文玲小说选》等;散文集有《梦里寻你千百度》、《写在椰叶上的日记》《艺术创造的视角》《不了情》《有你不寂寞》《灵魂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