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中考语文2011中考全程总复习成都专版第二模块的4.课内文言文阅读与比较阅读的答案

作者&投稿:圭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2)北堕小谭(落入)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评分标准:每句句意翻译准确通顺,得2分。共4分。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评分标准:甲文乙文中水的特点答对,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上海)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以我酌油知之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9.北宋,醉翁亭记10.(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11. C(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8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从流飘荡 (2)猛浪若奔 (3)互相轩邈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9.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1)从:顺、随。(2)奔:飞奔的马。(3)邈:向远处延伸(答“远,这里作动词用”亦可)。(3分,每小题1分。)
18.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分,意思对即可。)
19.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3分,意思对即可。)

(浙江嘉兴)
隆中对(节选}(12分)
亮答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共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羊土,高祖因之以戍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图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刹寸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改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蒋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3)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蒋军者乎?
19.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担当“成霸业,兴汉室”重任的自身条件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20.刘备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写出“善”的内涵。(3分)
17.(1)大概 (2)兴旺富裕 (3)率领、带领 (4)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18.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意对即可)
19.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20.“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

(浙江宁波)
(三)(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腰白玉之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天下缟素
C.吾妻之美我者 D.一狼洞其中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15.(1)热水(2)通“披”,穿(2分,每题1分)
16.C(2分)
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①学习要勤奋刻苦。 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2分,每点1分)

(浙江衢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战国策》)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朝服衣冠 (2)孰视之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臣之妾畏臣 能以径寸之木
C.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之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7.(3分)(1)早晨(2)仔细,周详(3)确实,的确
18.(2分)B
19.(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意思符合即可)
20.(2分)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写出一点即可)


(重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
(3)薄暮冥冥 ( ) (4)至若春和景明( )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1.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12.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4分)
9.(4分)(1)详尽 (2)放晴 (3)迫近 (4)日光(各1分)
10.(4分)(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分)
(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2分)
11.(4分)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各1分)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1分)
12.(4分)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____
(2)请循其本。 循:_____________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庄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下面是其中看法之一: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请你对谁是胜者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同步题
1.(1)固然 (2)顺着,沿着 (3)代词,鱼的快乐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3.惠子求实的态度近乎呆板,而庄子极富灵性,有诗人一般的心境。
4.机智、幽默、富有想像力。
5.“略”。
【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
【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fl,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4)请循其本。
答案:(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答案:(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1分);
(2)你不足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1分)?

20.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 ;【B段】主要写的是 ▲ 。
答案:(2分)【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
【B段】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

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
答案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让我们从头说,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试题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会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办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乙】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chù)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①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②,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③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杂记》)

【注】①棹(zhào):动词,划(船)。②娥:美女。③东阿王:指曹植,曾作《洛神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波色乍明 乍:___________
(2)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浃:___________
(3)从武林门而西 西: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如倩女之面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A、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的景物描写都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将景色描写得生动形象。【甲】文在描写水波时突出了其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在描写水波时突出其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甲】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1、(1)初、始;(2)湿透;(3)向西。
2、D
3、(1)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得如同擦拭过一般。
  (2)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
4、比喻;清澈明亮;轻柔
5、结构上回应首段,内容上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意思相近即可)

2011年山西中考语文考什么古诗文~

估计考九年级下册的几率比较大
九年级下册文言: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
其他五册文言:孔子语录,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

1,《伤仲永》 2,《孙权劝学》 3,《湖心亭看雪》 4,《满井游记》 5,《公输》。

人教版2011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
答:中考临近,有些同学开始紧张慌乱起来,对下一步的语文复习感到有些困惑,总觉束手无策。在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就语文复习谈几点自己的意见,希望能为同学们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点击中考语文2011中考全程总复习成都专版第二模块的4.课内文言文阅读与...
答: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答案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

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答:一、梳理课本,使本学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系统化。二、分项复习 1、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A、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B、古诗文默写:应该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C、综合性学习活动:把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整理一下,梳理出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点。D、文学常识:找出本册书的重要...

2011中考总复习图书信息
答:《2011中考总复习》的物理尺寸为29.6厘米长,20.6厘米宽,厚度仅0.8厘米,重量为522克,轻巧的设计使得它不仅内容充实,而且便于学生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进行复习。这本书由北京桃李风华图书有限公司出品,品质有保障,是备考2011年中考的理想参考书。

2011中考总复习内容简介
答:以下是关于2011中考总复习的详细介绍,以《曲一线科学备考?3年中考2年模拟:中考物理(沪科版)(2012版)》为例,该教材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该教材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针对中考大纲和学生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精确对接。其次,它注重重点突出,对中考必考和高频考点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2011语文中考资料在哪里可以找得到?
答:2011语文中考资料在哪里可以找得到?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复习平舆县西洋店镇二中--心缘 一、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理解和辨析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初步理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古今异义、

赢在中考·高频考点精讲精练:语文目录
答:灵活应变 3. 话题作文:掌握写作主题,展现个性表达 模拟练习2011年中考语文综合模拟卷(一):实战演练,熟悉考试形式 2011年中考语文综合模拟卷(二):检验学习成果,查漏补缺 2011年中考语文综合模拟卷(三):全面准备,提升应试策略 2011中考趋势分析总结历年趋势,预测考试要点,为应考做足准备 ...

语文中考复习知识点 我想要知道2011年的中考需要复习什么?
答:三十四首古诗 2十九篇古文 3 名著导读 4 每册书的字音字形 5探究实践类的题型(病句 仿句等)

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三学生要怎么样在知识的积累上多努力呢?
答:一、利用好课本,完成积累 初三学生在总复习时,积累知识要立足课本。课本介绍了初中生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也有很好的知识归纳,从课前提示、课文、课后练习以及单元知识的总结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语文基础知识。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选的各类文体的典范,认真分析课文有助于我们掌握文体知识,熟悉各种...

上虞2011中考语文重点古诗文言文复习资料 急需!!!
答: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⑥。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②参政知事:副宰相。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⑤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