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参与度鉴定? 伤残鉴定参与度是如何确定的?

作者&投稿:锐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常出现损伤和疾病共存的情况。如甲乙二人酒后斗殴,甲打了乙胸部一拳,乙当场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证明写明乙死于晚期肝癌。丙拦路抢劫用刀扎上丁的胳膊,丁送医院后死亡,死亡诊断证明,丁死于白血病。一骑车人将一老人撞倒,老人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某人欠债不还,债主将赖账人非法拘禁,拘禁期间赖账人突发心肌梗塞,未及时抢救死亡。 参与度是指实际发生的后果与外界损伤因果关系,包括是否有关和有多大关系。参与度以百分数表述。如法医鉴定参与度为20%.被告人就赔偿被害人实际经济损失的20%。涉及刑事犯罪的,参与度越低的应当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以较轻刑法。如一被告人被指控故意伤害致死,要求法院判处被告人死刑。法医鉴定意见被害人死于心脏病急性发作,外因参与度为30%。法院判决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按轻伤害标准量刑,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 参与度涉及较专业的医学知识,参与度鉴定意见只能由法医做出。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参与度鉴定标准。中国人民法医1995年出台过一个《外伤在与疾病共同存在的案件中参与度的评判标准(试行稿)》。这个试行稿规定的很不具体。还要靠医学专家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判断。

伤残鉴定参与度是如何确定的~

按照损伤在疾病中的原因力大小,分为完全作用、主要作用、相等作用、次要作用、轻微作用和没有作用六个等级
一、判定等级
1、没有作用(无,缺乏,微不足道) 0%—4%
2、轻微作用(略有一点,很低) 5%—15%
3、次要作用(一般) 16%—44%
4、相等作用(大致相同) 45%—55%
5、主要作用(很高,非常) 46%—95%
6、完全作用(全部) 96%—100%
二、损伤与疾病判定
1、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后果完全由疾病造成,即损伤与疾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外伤参与程度为0%
2、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损伤与疾病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外伤为轻微因素,外伤参与度为5%~15%
3、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损伤与疾病系间接因果关系,外伤为次要因素,外伤参与程度为16%~44%
4、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疾病与外伤两者独自存在均不能造成目前的后果,为两者兼而有之,作用基本相等,损伤与疾病之间存共同因果关系,,损伤与疾病为相等作用,损伤参与程度为46%~95%
5、损伤与疾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单纯损伤引起的疾病,损伤参与程度为96%~ 100%

扩展资料:
伤残鉴定参与度是用来确定交通事故中不良后果与事故关系的个指标
一、伤残评定标准
1、《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
2、《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 公安部 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
3、《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 最高法、最高检 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
4、《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02年12月1日实施)
5、《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7月31日卫生部发布,2002年9月1日实施)
6、《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国家标准 GB/T 15499-1995)
7、《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2006年5月1日实施)
8、《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2002年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同日实施)
9、《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司法部发布,2014年1月1日实施)
10、《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鉴定标准)
11、《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
12、《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残鉴定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与度

其实伤残度的话,只需要医院开个证明,然后到民政局也就是我们平时能够看到的残证。干为我们平时做说的才政局就是这,你在这里可以开一些证明,然后再给你拍个照。然后再把你的伤残报告书看一下,然后给一个证明。贴上你的大头片就行了,其实这就是伤残证的出行,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残疾证就是这样形成的,其实最需要参与的就是医院的证明和民政局的证明,其次就是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就是这样

什么是参与度鉴定?
答:回答: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常出现损伤和疾病共存的情况。如甲乙二人酒后斗殴,甲打了乙胸部一拳,乙当场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证明写明乙死于晚期肝癌。丙拦路抢劫用刀扎上丁的胳膊,丁送医院后死亡,死亡诊断证明,丁死于白血病。一骑车人将一老人撞倒,老人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某人欠债不还,债主...

因果关系和参与度鉴定的区别
答:因此,因果关系鉴定是判断责任方的主要方法;2、参与度鉴定:参与度鉴定是指对某个人在某个事件中的具体参与程度进行评估的过程。它通常用于判断罪犯或涉案人员在某起事件中的罪责和刑事量刑的依据。参与度鉴定要求对涉事人员的行为、言论、动机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证,以确定其在事件中的实际参与程度和责任...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重新鉴吋法医说参与度,啥意思
答:简单讲就是鉴定出来的结果不全是这次事故引起的,估计原本有老伤或者其它原因。请对照:损伤与疾病参与程度分级 按照损伤在疾病中的原因力大小,,分为完全作用、主要作用、相等作用、次要作用、轻微作用和没有作用6个等级。没有作用(无,缺乏,微不足道) O%~4%;轻微作用(略有一点,很低) 5%~15%;...

交通事故参与度鉴定
答:鉴定意见还应当加盖机构印章。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载明以下事项:(一)委托人;(二)委托日期和事项;(三)提交的相关材料;(四)检验、鉴定的时间;(五)依据和结论性意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的,应当有分析证明过程。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附有鉴定机构、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伤残鉴定参与度是如何确定的
答:1、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后果完全由疾病造成,即损伤与疾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外伤参与程度为0 2、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损伤与疾病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外伤为轻微因素,外伤参与度为5%~15 3、既有外伤,又有疾病,若损伤与疾病系间接因果关系,外伤为次要因素,外伤参与程度为16%~44 4、既有...

新司法鉴定规定的过错参与度
答:1、新司法鉴定规定的过错参与度、医疗过错参与度是指在受理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案件中,依据职权或应医患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机构对患者方所诉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方过错行为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评定和判断,从而为诉讼案件的公正裁判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的一项科学诉讼...

死因解剖鉴定和参与度鉴定一样吗
答:不一样。1、尸检,又称尸体解剖鉴定,是指为查明患者死因,运用法医临床学、病理学理论与技术对尸体进行检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2、参与度鉴定指在有外伤、疾病(包括老化和体质差异)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损害了人体健康的事件中,损伤在人身死亡、伤残、后遗症的发生上所起作用的比例关系的鉴定。

伤残参与度法院会支持吗?
答:法律分析:1、参与度是用来确定交通事故中不良后果与事故关系的一个指标,是指有某种既存疾病的人,于交通事故后死亡、伤残或遗留某种后遗障碍,依照交通事故(原因)对死亡、伤残或后遗障碍寄予何种程度的关系来判断肇事者应负责任的程度。或者说,是事故外因与疾病内因(包括老化现象)诸因素对死亡、伤残...

因果关系参与度鉴定属于补充鉴定还是重新鉴定
答:因果关系鉴定就是所谓的参与度鉴定。参与度和因果关系不是一个概念,但在司法鉴定中是都需要进行的。

参与度是什么意思
答:参与度:是指实际发生的后果与外界损伤因果关系,包括是否有关和有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