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作者&投稿:御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贡献,中国抗战是挫败日本对外扩张计划和拖垮日本经济的决定因素,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努力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积极参与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贡献,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由于受冷战的影响,战后七十年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却受到西方的漠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成为“被遗忘的盟友”,这是不公正的。
  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二战是法西斯国家挑起的。法西斯势力对内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对外实行疯狂的侵略扩张,其矛头所向,无论是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无一幸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相继在意大利、日本和德国上台,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侵略战争,企图称霸世界、奴役全人类。1931年日本法西斯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侵华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打响了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从而在世界上最早举起了反法西斯的大旗。
  1937年日本精心策划“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采用了“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尽早结束中日战争,避免陷入持久战;中国则采用了“持久战”战略,将日本引入持久战之中。面对强敌入侵,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迅速形成了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呼应,共同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启后,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密切配合,日军在中国被迫进行两线作战,深陷于中国持久战的之中,导致其“速战速决”战略破产。以武汉会战为标志,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二、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是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
  七七事变爆发时,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夸口说,“中国事变一个月就解决了”。但战端一启,中国的顽强抵抗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侵华战略,日本不得不渐次增兵。到武汉会战时,日本将陆军34个师团中的32个师团,即94%的兵力和海军部分兵力投入到中国战场。
  在正面战场,国民党政府数百万大军与侵华日军对峙,牵制和打击着日军。1939年至1944年,日军向正面战场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作战,虽然中国军队败多胜少,但仍在与日军对峙,日本所期待的促使国民政府崩溃、结束中日战争的目标未能实现。1943到1945年,中国军队按照盟国的协定入缅作战,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了惨重伤亡,相继解放了缅北和收复了云南边境地区,为盟军在缅甸的反攻创造了条件。
  在敌后战场,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在华北、华中、华南敌后,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击日军,壮大自己。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使日军华北主要交通线全部陷入瘫痪。百团大战后日本大本营便将对华军事作战重点指向敌后战场。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始终打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据统计,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51个师团,其中,中国35个、东南亚10个,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而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不足20%。战争结束时,中国战场的日军人数仍远超过太平洋战场。
  以上事实和数据表明,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亚洲主战场。1945年1月6日,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曾赞扬说,“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人”。
  三、中国抗战有力地制约了日本的世界战略,有效地支援了苏美英等盟国的作战。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世界各国从来都是互相支援的,世界支援了中国,中国也支援了世界。中国的持久抗战有力地制约了日本北进战略、南进战略、西进战略、结盟战略的展开,有效地支援了苏美英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日本的北进政策是以中国为基地攻占苏联远东地区。日本要进攻苏联必须先打中国,但由于中国的顽强抗击,日本不得不将陆军主力投入到中国战场,无力对苏作战,从而无法将北进政策提上日程。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全力应对德国的进攻,为日本提供了北进的最佳时机。德国多次请求日本对苏作战,亦遭日本拒绝,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得以全力抗击德国法西斯,确保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日本南进战略的对手是美英等国,目标是占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无暇东顾,给日本提供了南进契机。但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迟迟不能付诸实施。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给予了美国强有力的支持。日本海军认为只有攻占澳大利亚才能遏止美军反攻,这就要从中国抽调大量兵力,但遭到陆军的拒绝。1943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转入战略防御,急需大量的陆军,但此时日本陆军主力仍深陷于中国战场,从而为美军在太平洋的反攻创造了良好条件。
  日本的西进战略是企图进军印度、印度洋,在中东地区与德意会师,迫使英国屈服,再全力对付美国。1942年春,隆美尔指挥的德国“非洲兵团”在北非向英军发动攻势,英军败退。5月下旬,德军进入埃及。德军的胜利,促使日本提出了西进作战计划。日本大本营认为,日本应与德意相呼应,进入西印度洋。7月11日,日本陆海军上奏天皇,决定将作战重点从太平洋转向印度洋。但同样是因为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于中国战场,使日本无力实施西进与德意在中东会师的计划。
  中国战场对世界各个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作用表明,中国既是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
  四、中国努力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积极参与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七七事变”爆发后,除了苏联之外,美英等国对日本采取了绥靖政策,使中国长期在东方孤军奋战,备尝艰辛。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当天,中国建议中美英苏等国成立军事同盟,终于得到了美英苏的响应。1942年1月1日,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反侵略国家发表《联合国家声明》,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为二战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中国的结盟外交终于有了回报,中国也被公认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在中国的强烈要求下,美英政府于1943年1月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与中国订立平等新约,其他西方国家也起而效之,中国终于从法理上取得了与各国平等的地位。
  中国与美英苏一起参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发表《关于普通安全的宣言》,宣布尽快成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了开罗宣言,宣布三国决心将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剥夺日本因殖民扩张而攫取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土,为中国战后收复失地提供了庄严的国际保证,也为战后处置日本、重建东亚新秩序提供了国际法依据。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确认了筹备联合国的原则,决定由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宣示了盟国对日作战到底的决心,宣布了盟国对日处置的基本原则,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上述盟国首脑会议做出的一系列决定、签署的协议和发表的公告,大多都与中国进行协商、署名后公示于世,搭建了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框架,表明了中国在其中的重要贡献。
  联合国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国参加了联合国从筹划到成立的全过程。1943年11月开罗会议期间,中美两国首脑讨论了有关建立未来国际组织问题,建议成立由美英苏中组成的四国机构负责联合国总机构的筹建,后被英苏认可。1944年8月17日至10月7日,美英苏中四国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胶园举行联合国筹备会议,通过了建立联合国的议案,确定了联合国建立的宗旨和原则。1945年4月25日,应美英苏中四国邀请,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议,中国与美英苏一起主持制定了《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权利、义务和主要机构的职权。6月26日,举行了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中美英苏等国代表分别签字,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也在宪章上签了字。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宣布成立,中国正式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4年到1947年,中国还参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创建。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弱国,在二战中敢于奋起反抗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也始终是亚洲主战场,坚持持久抗战,有力地支援了美英苏盟国在各个战场的作战,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并在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创建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与美英苏并称为反法西斯四大国是当之无愧的。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千百万人的牺牲换来的。为此,捍卫二战胜利的果实,维护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大好形势,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进行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战场最广阔,陆军作战规模最大,牵制和消灭的日军最多,所付出的牺牲也最惨重。日本是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国家之一,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是很大的,“九一八”侵华就不是简单的侵略中国,同时也是其北进攻苏,南进与美英争夺殖民地的一个重要步骤,1936年日本制定的“基本国策”就更明显暴露了日本的这一侵略野心。因此日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敌人,也是美、英、苏的敌人。所以1931年中国开始的抗战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早开始,到1945年9月抗战结束,前后历时14年。其中在1931年9月至1939年9月英、法对德作战的8年,只有中国在坚持着对法西斯势力的作战。其间虽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但这些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短暂,又是小国,中国这个广阔的反法西斯战场不仅是主要的反法西斯战场,而且可以说是毫无外援,孤军奋战。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加对日作战后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1931年9月至1941年12月十年间,是中国人民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单独的对日作战。在这期间,中国有声有色的大小战役、战斗、大会战,震惊了世界。至1939年,日本向中国派遣的侵略军已达86万人之多,至1945年增至110万人(不包括日本驻中国的75万关东军)。这时,中国人民的陆军作战已遍及冀、鲁、晋、察、绥、苏、浙、皖、闽、赣、豫、湘、鄂、粤、桂、黔、滇等17省,如果加上东北三省的抗日游击战争,其战场的广阔性,大大超过了1939年英、法对德作战时的欧洲战场,也超过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的欧洲战场。就是这样一个战场不仅死死拖住了近200万日本侵略军,而且不断地消耗了它的有生力量。抗战防御阶段:从“七七”事变到日军占领武汉,日军推进1200多公里,耗时四个月,伤亡447749人,损失飞机785架,飞行员1064人,损失舰艇百余艘,消耗军费130多亿日元,到1938年底,日军用于中国战场兵力达31个师团,约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2%以上,日军强大的兵力被中国战场牵制,为应付广袤的中国战场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而这个阶段中国几乎是孤军奋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军队继续给日寇以重创并牵制大多数日本兵力。1940年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毙伤俘日军21000多人。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共有51个师团,而其中用于太平洋战场的仅10个师团,中国战场却有34个师团,到1942年,日本陆军用于中国的师团达37个,用于太平洋、印度洋的仅15个。可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粉碎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为此,中国也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据统计,中国人民伤亡人数在35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5600多亿美元,直接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二、中国战场在二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的牵制,阻止了日军的南进,牵制了日军北进攻苏,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保证了美、英、苏“先欧后亚”、“先德后日”战略的实施,使法西斯同盟无法在战略上保持一致。1939年到1940年,法西斯德国处于战略优势,波兰、北欧和西欧小国迅速沦亡,法国投降,德国猛攻英国,英、法、荷殖民帝国对东南亚、太平洋的殖民地失去了保护能力,日本可以借机执行南进国策,于是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决定要获得英、法、荷等国在东亚、东南亚、太平洋等地区属地的支配权。但中国战场的抗战遏制了日本狂妄的贪欲。1937年到1941年,日本陆军约40亿日元的装备物资,其中一半用于侵华战争。中国战场不仅消耗日军大量军用物资,也大量牵制和杀伤了日本的主力。1940年日本共有49个师团,侵华日军增加到38个师团,占其陆军师团总数的78%。中国战场使日本失去其南进的物质力量。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军失利,莫斯科危急。而在此时日本也没有乘机执行北进前苏联的既定国策。其根本原因用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原话说:“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实际上办不到(北进攻苏)。”中国人民的抗日解除了前苏联的后顾之忧,成为莫斯科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苏军是欧洲战场的主力军,它的安危与莫斯科战役的胜败涉及大战全局。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中国战场的抗战功不可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略气焰高涨,妄图侵占澳洲,进入印度洋,冲向中东,并欲与德军会师。但是中国战场牵制住了日军,使其放弃这一计划,减轻了美英在太平洋上的压力。1943年11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始全面反攻。此时,日本仍有56%的陆军,计39个师团陷在中国战场。而在太平洋的日本陆军,仅占32.8%,计23个师团。此外,从这一时期美英放弃在远东的绥靖政策也足以看出他们已认识到中国在当时的战略地位。三、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贡献。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艰苦抗战,以自己的民族觉醒表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击日军的主力军,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战场。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抗战期间,美英等国主动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战时和战后,中国确立了应有的大国地位,中国正式跻身“四强”行列。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二战后期的重要国际会议。中国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依据联合国“大国一致”的原则,可行使否决权。

日本高峰时期拥有参战军队600万,有310万陆军,差不多200万军队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抗战胜利时投降就有125万。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永不磨灭。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贡献,中国抗战是挫败日本对外扩张计划和拖垮日本经济的决定因素,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努力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发动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战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凝聚下,展开了英勇壮烈的全面抗战,挫败了日本迅速征服中国进而统治亚洲的企图。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粉碎了西方国家以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

如何看待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 中国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在东方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战场。2.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1)中国抗战牵制日军兵力最大.在八年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2. 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投降的军队中,有125万是在中国战场的。3. 抗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战争过程中,中国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显著增强。4. 战争的最终胜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5.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是永不磨灭的。

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_百度知 ...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中国抗日军民进行全面反攻,苏联红军也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主力关东军。中国战场是亚洲太平洋战场中的...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启后,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密切配合,日军在中国被迫进行两线作战,深陷于中国持久战的之中,导致其“速战速决”战略破产。以武汉会战为标志,中日战争进入...

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
答:拖住了日本部分兵力从而使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获得更大优势。还真没有其他了,日军的 太平洋主力被美军打了,其亚洲精锐被苏联破了。。。

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说明美国开辟驼峰航线的理由...
答:1.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对日本军队的持续抵抗,尤其是抗日战争的进行,大大牵制了日本的军力。2. 中国的这一抵抗行动为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提供了关键的保障。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日本不得不分兵应对,从而减轻了美军的压力。3. 正因为中国的这种重要作用,美国感到有责任支援...

浅析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业。中国进现代史刚要考试题目...
答:中国抗日战争 这个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由中国军民独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开始,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造成了日军的重大伤亡。中国抗日战争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作用:1、中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