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学部(有关中国教育史)

作者&投稿:宁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国教育行业的历史。
扩展资料:
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最终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以中国古代的太学为例,它不仅为历代封建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并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唐朝,中国曾以高度发达的文化吸引了朝鲜、日本等国的大批学生前来中国留学。中国古代书院也具有很大的特色,它注重学生的自学和讨论,有成套的规章制度,有多种多样的分科和独特的学风。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而且对当时的学术、学派的发展和形成,甚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风尚都发生过重要影响。

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更是名师辈出。从古代的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王充、韩愈、朱熹、陈献章、湛若水,到近代的何子渊、丘逢甲、唐国安 和现代的蔡元培、杨贤江、徐特立、陶行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古代,不仅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料的典籍,而且还有像学记这样精深的教育专著古代教育家们还概括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这些都是中国教育思想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教育史中,什么叫活教育?(名词解释)~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它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

官署名。清末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位于西城区教育街1、3号。这里原是敬谨亲王府,敬谨亲王名尼堪,是清太祖第一子褚英之第三子。清顺治六年(1649)晋敬谨亲王。我国古代,从中央的国子监到州县的学,性质都是学校,并非教育行政机关。清末兴办新式学堂,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二十九年,改称学务大臣。三十二年(1906),设学部,置尚书、侍郎、左右丞、参议。分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各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及视学官等。辖京师大学堂、八旗学务处、编订名词馆等,并将国子监改隶学部。宣统三年(1911),改尚书为学务大臣,侍郎为副大臣。辛亥革命后,民国北洋政府改设教育部。3号院现有府门和后寝、绣楼建筑尚存,西院有四角攒尖方亭和一座四合院。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答: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10、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11、监生历事 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答:1、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分为“大艺”和“小艺”。其中,书、数属于小艺,主要在小学阶段教授;礼、乐、射、御属于大艺,通常在大学阶段学习。汉代以后,人们也将《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经书称为“六艺”。2、“明人伦...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答:中国教育史:1、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中外教育史现代中学名词解释
答: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主要...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什么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答:进步主义教育是20世纪上半期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哲学思潮,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起源自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代表人物有帕克尔,杜威等。主要的理论和方法有前期的帕克的昆西教学法,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沃特的葛雷制和后期的以儿童中心取向的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

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目录答案)
答:外国教育史教程目录(及答案)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方法2、七艺3、骑士七技:4、要素教育5、导生制6、教育性教学7、恩物8、昆西教学法9、初级学院10、平行教育影响原则11、国防教育法12、开放大学13、终身教育14.智者(诡辩家)15.产婆术16.知识即美德17.文雅教育18.快乐之家19.实科中学20.柏林大学21....

中国教育史中,什么叫活教育?(名词解释)
答:“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它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

在外国教育史上什么是以倡导科学教育而著称的
答:在外国教育史上斯宾塞是以倡导科学教育而著称的。外国教育史是指外国教育方面的历史,分为外国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四个时期。时间跨度达3000年左右。外国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的教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古希腊的教育、古罗马的教育。中世纪教育包括中世纪的西欧、拜占廷与...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答:词语分解 外的解释 外 à 与“内”、“里” 相对 :外边。外因。里应(宯 )外合。外行(俷 )。 不是 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 教的解释 教 à 指导 ,训诲:教习。教头。教正。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先定论
答:先定论 又称“前定论”宗教改革时期由约翰。加尔文提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前,人类的命运早已决定。第二,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