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处?

作者&投稿:宁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放下屠刀就地成佛的典故如下:

1、无德禅师课徒非常严格,在他座下有一位沙弥,某天走夜路时,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无德禅师知道了以后,严厉地教训他:“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这是犯了杀生的根本大戒,为免业报轮回,你到后山跳下悬崖、舍身谢罪吧!”

2、沙弥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闯下大祸,只好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到悬崖,预备以死谢罪。

3、但是往下一看,唉哟!峭壁悬崖,只要往下一跳,立刻粉身碎骨,在此性命交关之时,沙弥心想:跳下去,必死无疑;不跳呢,违背师父的指示,这怎么办呢?沙弥左思右想,真是进退为难,忍不住掩面痛哭起来。他哭得正伤心的时候,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刚巧路过,看到沙弥跪在崖边哀哀痛哭,便上前问道:“小师父!你怎么会在这里哭得如此伤心?”

4、沙弥回答道:“我踏死了一只青蛙,师父要我跳崖忏悔谢罪!”屠夫一听,顿时悲从中来,悔愧万分道:“小师父啊!你不过无心踏死一只青蛙,罪孽就这么重,要跳崖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屠来宰去,满手血腥,这罪过岂不无量无边,不知有多深多重。

5、唉!小师父呀!你不要跳崖自杀,让我跳吧!让我来代你赴死谢罪!”屠夫一念忏悔心起,毫不迟疑跳下悬崖。屠夫一念忏悔心起,就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正当他随风飞坠、眼见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托住了屠夫的身子,不可思议地救回他的生命。

养心法语:

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大概源自这个故事!罪业,在佛法里不是严重的问题,严重的是造了罪孽不肯忏悔!忏悔的法水可以洗净一切罪业!受戒的人,不怕犯戒,只怕不悔,因为破戒而知惭愧,还可忏悔得救;破见者拨无因果,邪见执著,是无法得救的啊!——摘自星云大师开示真正的因果内涵 不见得是人人能懂 星云法师。

2、有一个皇帝微服外出,平时过惯呼风唤雨的日子,一旦微服在外,无人奉承,甚感不惯。一日来到乡下,又热又渴,道旁农夫盛情地奉上茶水一杯,皇帝如饮琼浆,回京后,马上差人到农夫家中,封了一个官衔。此事被当地一个落第秀才得知,心中不平,于是在土地庙题诗曰:“十年寒窗苦,不及一杯茶!”数年后,皇帝再度出巡该地,见到此诗,知道原委,于是不动声色地加了两行字:“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3、人世间很多事,乍看是不公平的,强权、财富、智愚、美丑、机运……都使人与人之间不能公平。这也是有漏世间的现象之一。要求“齐头式”的人人平等不可能,若从“自业自受”的原理来看,富贵变贫穷,贫穷变富贵,也是不断地在发生。所以,在因缘业报里,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有公平的究竟。你前生在银行里有存款,今生自可以受用,但光花用不积储也会很快用尽;你前生负债累累,今生当然窘迫,但现在开始储蓄永不嫌迟。所以不必去怨叹公平与不公平!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出自那里?
答:1. 这句话出自宋代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原文是:“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2. 这句话的含义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教诲。它比喻一个作恶的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并决心改过自新,就能迅速变成好人。3. “放下屠刀,立地成巧嫌佛”中的“巧嫌佛”是一个笔...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哪篇文章?
答:作者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示例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从来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答:【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释义】: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读音】:fang xia tu dāo,li di cheng fo 【近义词】:痛改前非 【反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出处
答:出处:五灯会元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发音: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释义 [正音] 佛;不能读作“fú”。[辨形] 屠;不能写作“署”。[近义] 痛改前非 [反义] 死不改悔屡教不改 [用法] “放下屠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来历?
答:出处:《五灯会元》作者:普济(宋)原文:“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释义: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佛!《五灯会元》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来历?
答:1. 出处:《五灯会元》为宋代普济所著,其中记载:“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2. 释义: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放下一切妄念执着,即时可达佛的境界。3. 书籍简介:《五灯会元》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历史文献,共二十卷。该书成书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或谓绍定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典故从哪里来的?
答:1. 典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梵行品第八之五》,由十六国·北凉·昙无谶【译】所述。经文讲述了波罗倷国有一个名叫广额的屠夫,他每天杀很多羊。一日,他见到舍利弗,便受持八戒,仅一日一夜。由于这个因缘,他在命终后得以成为北方天王毗沙门的儿子。2. 北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出处
答: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盘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哪里?
答: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什么事情你都不要执着,不要放在心上,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心生恐怖,远离胡思乱想,得到圆满无碍的佛果。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典故从哪里来的?
答:若未会,莫向圆觉经里讨。夫佛法亘古亘今。未尝不见前。上座一切时中咸承此威光。须具大信根。荷担得起始得。不见,佛赞猛利底人堪为器用。亦不赏他向善久修净业者。要似他广额凶屠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直须恁么始得。所以长者道。如将梵位直授凡庸。”南宋·普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