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作者&投稿:璩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尊重幼儿,重视的主体观念
2、将德育观念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3、开辟愉悦的德育天地,实施道德教育
4、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一、完善课程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处理两个关系(1)阶段与整体的关系(2)重点与连续的关系二、幼儿良好品质需要综合影响(1)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影响(2)幼儿园、家庭、社会的综合影响三、要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四、从品质主要素着手培养的良好品质(1)从认识着手(2)从情感着手(3)从行动着手人的品德是在德育影响下形成的,因此,这种教育影响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这就需要在一定的课程结构保证下来实施。幼儿园教育是由小、中、大三个年龄段构成的连续性教育这就决定这一教育的特点:系列的、纵向的发展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可将三年的教育分成多个主题的小阶段,某一阶段按主题提供某些方面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燕尾服,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1、阶段与整体的关系。幼儿品质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要把认识转化为行动,养成行为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认识积累和实践积累,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必须有计划地贯穿在各年龄段中的各个阶段,在三年整体目标下,要做到各年龄班每学期有目标,阶段有重点,通过阶段目标的实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2、重点与连续的关系。幼儿品质形成不象智育那样,通过各门课程内容的逐年增加和变换来完成,而是多种品质同在一个阶段反复进行着,如遵守纪律、懂礼貌、团结合作、自信心、独立性等品质的培养往往同时反复进行,逐步提高,呈螺旋形上升,但这并不排除各阶段的重点,只有做到重点与连续相结合,良好的品质才能形成和巩固。在我设计的主题中,有的以直接培养道德品质为主,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玩具大家玩》、《学做小客人》等,有的则将品质培养渗透在其他类型的主题之中,如在《小小发明家》、《小问号》、《我们在春天里》等主题中,培养幼儿克服困难、自信心、意志力、坚持性、合作、助人、分享等品质,各个主题有重点,并正确处理重点与连续的关系,促进了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二、 幼儿良好品质培养需要综合影响品质形成的教育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多种教育因素又广泛地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些教育因素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幼儿品质的形成,而综合教育正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广泛地、综合地对幼儿施加影响。1、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的综合影响。集中一个阶段、围绕某一方面重点、用各种教育内容、各种教育手段和各种活动形式综合进行教育,是综合课程的主要特点。而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必须自然地渗透在每个主题活动中。例如:小班主题《天冷,我不怕》目的是锻炼幼儿意志,让他们克服困难,坚持上幼儿园,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我在常识课中组织观察和体验冬天的寒冷,观察街上的行人怎样冒着严寒坚持上班;语言课中讲“冬天也要锻炼身体”的故事,组织“比比谁最不怕冷”的谈话,进行木偶表演“冬天不怕冷”音乐课中唱“科天我们在做什么歌”,户外活动推雪人,滚雪球。还玩“扫雪”的游戏,让幼儿在活动、游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接受教育影响。2、幼儿园、 家庭、社会的综合影响。幼儿教育是涉及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幼儿是家庭社会中的一员,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要受家庭、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各种言行的影响,因此,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家庭、社会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幼儿园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影响,还要充分调动家庭、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如建立家长学校、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组织幼儿活动开放日等等,并定期向家长报告班级工作,共同研讨教育问题,并通过家访,日常交流等加强幼儿园与家庭联系;此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幼儿广泛接触社会,提高其道德认识、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能力。如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让幼儿自己去了解父母、亲友的工作单位,参观周围环境等。三、 幼儿良好品质要在活动中培养影响幼儿品质形成的教育因素只有成为幼儿活动对象时,才能显示它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在园参与活动是很多的,有集体教育活动,还有日常生活、游戏等。 这些都是培养幼儿品质的很好契机,如节日中、幼儿不仅要以语言、行动等表达情感,还要自己动手做些小礼物互相赠送,表达情意,交流情感,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组织幼儿经常对自己与别人的行为进行评议,能培养幼儿团结、谦虚、合作、自信心、明辨是非以及自我教育的品质。四、 幼儿良好品质培养的过程是可从品质的要素着手1、 从认识着手。认识是形成品质的基础。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表面性和片面性,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考虑幼儿的思维与道德观念的发展水平,提供多方面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事物明辨是非,使他们学会判断与评价,教师善于根据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运用解释法进行解剖概念、分解因素、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地发展幼儿的概念,例如:要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品质,教师就要通过一系旬的教育和随机教育,使他们懂得(1)认识本班的各个小朋友,知道他们的名字和优点。(2)能和小大朋友轮流玩玩具,共享玩具,合作游戏,共同表演。(3)能知道他们喜欢的事情,能与他们共享欢乐,同情朋友的困难,并能帮助他人、不干扰他人。(4)愿意学习小朋友有优良行为,不岐视有缺点和身体有缺陷的小朋友。(5)正确评价自己在集体中和与小朋友活动中的表现,能正确评价他人的行为。(6)会正确处理与小朋友发生的冲突与纠纷等等。2、 从情感出手。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冲动、易转移和易感染等特点,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的直接或间接中发挥作用,并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保护、鼓励积极情感,改善消极情感,进而充分发挥情感在幼儿各项活动中的功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围绕上教育内容,我谈以下五项措施:(1)进行恰当的体质锻炼。情感伴随幼儿各项活动的始终。体弱多病的幼儿,其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大大低于健康幼儿,所以其情感的发展和释放比健康幼儿来得缓慢,对其活动常产生消极作用。一般说来,体弱多病的幼儿较易体验到痛苦、害怕、孤独、厌烦等消极情感,相应地在活动中就容易表现出害羞、胆小、自私、孤僻和任性等不良行为倾向,这样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所以,加强幼儿体质锻炼是对其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2)为幼儿提供温馨的生活环境。(3)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由于幼儿极易接受外界的情感信号,所以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等培养幼儿的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是很重要的。在此,我重点介绍一下文学作品在丰富幼儿情感体验方面的作用。对识字较少的幼儿来说,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读给他们听,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改换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姓名,改变环境布置,以配合作品中场景描述等方式,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充分理解和接受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进而达到丰富情感体验的目的。(4)在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幼儿怀疑、羞辱和内疚的情感体验,鼓励其创造性、独立性的发挥,培养其合作意识。消极情感是幼儿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的严重障碍。幼儿在活动中一旦体验到过度的失败、羞辱、不受信任、内疚等,教师不要随便评论、嘲讽或表示不信任。过度保护幼儿情感的创造功能也十分不利。幼儿喜欢的或积极探究的活动,如果仅仅因为脏,有点危险,就遭到成人的禁止甚至呵斥,幼儿就会因此变得畏畏缩缩。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成人一定要加以保护和鼓励。此外,还应尽可能鼓励幼儿间的合作,因为合作是他们交流感情,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开端。成人应该帮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习体谅他人,学习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和奉献爱等。(5)理解幼儿的情感,并教给幼儿调控情感的简单方法。幼儿易冲动,情感外显强烈,所以幼儿常因情绪波动引发过激行为。如果简单粗暴的训斥他们,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消极情感体验。相反,如果站在幼儿的立场同情地劝导:“我知道强强拿走你的玩具,让你很生气,对吗?”这样孩子认为大人是理解他们的,诉过委屈之后就会更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情感,在行为上也会大方一些。此外,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随心所欲是幼儿情感的主要特点。但随着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在,他们会逐渐意识到生活中的诸多“不行”,体会到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已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所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感对幼儿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幼儿的情感转化方式主要是转化控制。即利用幼儿情感的易转移、易受感染等特点,引导他们将一时产生的消极的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使原有的消极情感逐渐被积极情感所取代;或者把他们(客体)所有的情感,转移到自我主体上。具体做法如下:A教师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会观察和辩别他人的表情与内心的情感与变化。B教会、引导幼儿去想,询问他人情感发生变化或形成不同情绪的原因。如他为什么哭了?他为什么那么高兴?为什么害怕了?什么事情使他生气了?等等。C了解行为的后果。让幼儿逐渐了解到自己的情感与行为表现后,对方有什么反应,使幼儿初步做到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产生情感共鸣。3、 从行动着手。行动是一种实践练习。从行动着手也就是从练习开始。在实践中培养情感,提高认识,再形成行为习惯。在练习中,我重点谈一下模拟练习法。模拟练习,顾名思义,是仿效实际的样子进的练习。它和日常生活的行为练习的区别,在于它是表演性的活动,而一般性的行为练习,则是结合日常发生的真实

1、尊重幼儿,重视的主体观念
2、将德育观念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3、开辟愉悦的德育天地,实施道德教育
4、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答:1、尊重幼儿,重视的主体观念 2、将德育观念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3、开辟愉悦的德育天地,实施道德教育 4、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教师怎样对幼儿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答:首先,生活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应结合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

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答:方法如下:1.将品德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2.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主题教育教学环境中《...

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教育方法
答: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一面镜子,向幼儿灌输任何东西,自己都先做出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就会为他们美好的前程创造条件。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

怎么落实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答:落实对幼儿的德育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同时,家长也应该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和分享。2. 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接受系统教育的地方,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德育...

如何帮助小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不让他们习惯撒谎?
答:1、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父母以诚实和诚信对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学习并模仿这种行为。当孩子撒谎时,父母应该明确指出这是错误的行为,并解释为什么撒谎是不道德的。2、建立信任和沟通: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信任和沟通的关系。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尊重时,他们更有...

幼儿道德行为的教育要点
答:1、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时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让幼儿形成好的性格与品质,比如诚实守信、自我控制、坚韧的意志力等。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日常生活、游戏、活动等,对幼儿渗透品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礼貌的行为等。3、有利于促进幼儿的...

如何进行幼儿园道德培养
答:幼儿园是孩子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好的品行教育是幼儿园育人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幼儿园进行道德教育时,关注的不仅仅是具体的行为规范,更是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有益、积极的成长环境。制定行为规范和纪律规定 首先,幼儿园需要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纪律规定。例如:文明用语、尊重他人、爱护自然等等。这些...

如何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答:生活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应结合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善于抓住这些...

怎样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答:到底小孩从小要怎么教育才好呢?1、品德教育,不论孩子的学习是否优秀,孩子的品德都不要出问题,所以要从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品德观念,见到长辈要问好,要懂得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要懂得不能浪费,不论家里有钱没钱,都应该买需要的东西,而且不要以为的追求品牌和档次,衣服舒服就行,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