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的历程是怎样的? 拿破仑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邸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789~1794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摧毁了统治法国200年之久的波旁王朝,年轻炮兵中尉拿破仑·波拿巴,凭借其显赫的战功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拿破仑威震欧洲大陆近20年,他把整个欧洲作为他的军事活动舞台,亲自指挥过50多次战役,半数以上的战役他都能以少胜多,在世界军事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1793年,雅各宾派专政时期,24岁的拿破仑中尉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精神粉碎了法国南方土伦王党的叛乱,破格被提升为少将旅长。1795年10月,王党分子在巴黎发动叛乱,执政的热月党头目起用了精通炮兵战术的拿破仑。10月5日(法国共和历葡月13日),拿破仑用猛烈的炮击,无情果断地镇压了叛乱,被称为葡月将军。1796年,拿破仑被派往意大利边境,去指挥进攻奥地利的军队。4月9日,拿破仑的远征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天险,横扫意大利,获得全胜,俘敌15万,迫使奥地利签订和约,为扑灭法国革命而建立的第一次反法联盟至此瓦解。

1797年12月,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的英雄和“常胜将军”凯旋巴黎。第二年,拿破仑又受命远征埃及,企图切断英国通往其殖民地印度的交通线,并最后夺取印度。但由于英国舰队在地中海尼罗河口的阿布吉尔海角将法国舰队全部歼灭,使拿破仑得不到援军和给养,一时困厄在埃及。

正当拿破仑远征东方期间,英、俄、奥、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国又集结在一起,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1799年3月,反法联盟从意大利、瑞士、荷兰三面大举进攻法国。法国连遭失败,国内民主运动又重新高涨,王党势力也在图谋东山再起,这一切使得热月党人建立的督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拿破仑立即回国夺取政权。8月23日,他把军队指挥权交给克莱贝尔将军,自己率领500名精兵,分乘两艘小舰穿过遍布英国船只的地中海,于10月16日到达巴黎。大资产阶级把他当作救星予以热烈欢迎。11月1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了督政府,建立起独裁统治。

拿破仑统治时期,对外战争连绵不断。1800年5月,拿破仑与第二次反法联盟重新开战。他率领2万人马出其不意穿越险峻的大圣伯纳德关口,只用了7天时间就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境内。6月14日清晨,法国与奥国两军主力在马伦戈相遇。经过一天激战,法国获得全胜,意大利北部重为法国所占领,第二次反法联盟也以失败而告终。

1804年5月28日,拿破仑称帝,称拿破仑一世;并把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1805年4月,拿破仑向英、俄、奥、瑞典、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的第三次反法联盟开战。他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划,率领大军挥戈向东,迎战反法联军。不到20天时间,法军就从英吉利海峡赶到多瑙河。10月20日,在德意志境内的乌尔姆迫使奥军投降。接着,法军长驱直入,在11月13日攻下了奥国首都维也纳,然后奔袭俄奥联军主力。俄奥联军于11月22日退到维也纳东北的奥里缪茨,在这里与前来会师的5万名俄军汇合。这时俄国统帅库图佐夫建议联军继续东撤等待战机,而刚愎自用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却决定在奥里缪茨以南同法军会战。他认为联军此时已达8.6万人,而法军只有7.3万人;联军有火炮350门,而拿破仑只有250门,普鲁土国王也已同意出兵。拿破仑担心普鲁士10万军队开来,法军必然腹背受敌。他决心赶在普军到来之前结束战争。

为了诱使联军决战,拿破仑故意示弱。他派自己的侍从武官萨瓦里去见沙皇,低三下四地请求休战、议和。俄奥联军得意忘形,他们以为拿破仑胆怯了。

12月2日清晨,奥斯特利茨会战开始。俄奥联军的计划是切断法军去维也纳和多瑙河的退路,全歼法军于布隆地区。拿破仑将计就计,决定趁联军迂回之际,实施中间突破,将其割裂各个击破。拿破仑让只有1万人的薄弱右翼向后撤退,牵制联军主力左翼,其目的是引诱敌人主力从有利于防守的普拉岑高地上下来包抄法军右翼,这样一来联军战线就拉长了,将左翼暴露出来。拿破仑抢占了普拉岑高地后,立即把炮兵配置在那里,对联军主力猛烈轰击。联军左翼司令官布克斯赫夫登不明情况,还在继续向前进攻,结果联军被法军分割包围,部队失去指挥,一片混乱,大部分被压迫到萨千湖上。法军又用大炮猛轰湖面,冰层塌陷,联军无数人马葬身湖底。这一战,俄奥联军死亡达1.2万人,被俘约1.5万人;法军损失6800人。

奥斯特利茨战役一举摧垮了第三次反法联盟。它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次胜利。这次战役后不到24小时,奥国即行求和,神圣罗马帝国从此灭亡。

英国于1806年9月又拉拢俄国、普鲁士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联盟。拿破仑得知后主动出击,10月14日在耶拿的战役中大败普军。与此同时,拿破仑的部将达乌元帅在奥尔施泰特(在耶拿以北)以1:2的劣势兵力打败普军主力。拿破仑开始了无情地追击,直捣柏林,普王威廉三世狼狈地逃亡东部边境。1807年2月8日,拿破仑在艾劳以突然袭击的正面进攻,击溃了俄军。拿破仑于6月又突破了弗里德兰附近的俄军主要防线,给俄军以沉重打击。沙皇遭此惨败,不得不向法国求和。1807年7月,俄法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俄国答应结束同英国的合作,而与法国结成同盟,共同瓜分世界。

1809年,英国同奥国组成了第五次反法联盟。在战争中,法军接连5次打败奥军。1809年7月在维也纳东北的瓦格拉姆战役中,法军击垮奥军主力。奥国被迫议和,向法国割地赔款。这时的法兰西帝国表面上盛极一时,已统治欧洲7500万人口,其领土面积相当于法国本土的3倍,但这也是拿破仑走向衰落的开始。他为了拔除他统治整个欧洲的最后障碍,决定征服俄国。

1812年6月23日夜,拿破仑不宣而战,率领60万大军渡过了俄国边境上的涅曼河,入侵俄国。拿破仑指望用速战速决的办法战胜俄国,但俄军却一直后撤,避免和法军的总决战。拿破仑每占领一个地方,不得不分散兵力来防守。

亚历山大一世为了协调各路军队的领导,不得不起用他所不喜欢的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这时的库图佐夫已是67岁高龄的老人,他关心士兵疾苦,平易近人,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俄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库图佐夫就任总司令后,首先分析了法俄双方的情况,认为法军兵力虽然有所耗损,但还有18万人,较之俄军仍占有优势,因而俄军必须保存军力,不断扩充后备力量等待时机准备反攻。9月3日,俄军退到波罗底诺。两天后,法军主力也进抵该地西南的瓦卢耶瓦与俄军相对峙。出于战略考虑,库图佐夫决定在波罗底诺进行一次会战,以进一步削弱法军兵力。

波罗底诺位于莫斯科以西约120公里处,附近有大道直逼莫斯科。这里地形起伏,多丛林,有几个小高地瞰临战场。会战开始时,俄军兵力有12万多人、640门大炮,法军有13.5万人、大炮587门。库图佐夫的设想是积极的防御,尽量杀伤敌人,改变双方力量对比,为尔后的战斗和反攻作好准备。根据这个作战意图,库图佐夫布置了一个纵深防御体系:阵地正面宽约8公里,纵深约7公里;部队成三线配置(第一线为步兵,第二线为骑兵,第三线为预备队)。俄军2/3的兵力集中在右翼,以控制通往莫斯科的斯摩棱斯克交通要道。

9月5日,拿破仑主力到达瓦卢耶瓦。当天中午,拿破仑投入4万兵力、186门大炮,经过半天的激战,攻占了俄军左翼阵地前沿突出部的舍瓦尔丁诺多面堡,以解除对法军侧翼的威胁。

9月6日,双方进行会战准备。9月7日晨5时,法军在猛烈的炮火的支援下,对俄军正面中部的波罗底诺村实施佯攻,并一举攻克。主攻则指向俄军左翼,俄军打得极其顽强,拿破仑集中4万兵力、400门大炮,在中午时分开始了第八次攻击。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激烈。最后,库图佐夫主动放弃了波罗底诺阵地,前后持续12小时的会战到此结束了。

拿破仑打赢了这一仗,法军损失约3万人,损失了40余名优秀将领;俄军英勇作战,亡5.2万人、20余名将军。战后,在波罗底诺战场上共焚烧双方的尸体达8.5万具、死马3.54万匹。

鉴于法军兵力仍处于优势,反攻时机尚未成熟,库图佐夫率俄军继续向东转移。他决定放弃莫斯科并把城市付之一炬。拿破仑很快发现自己的四周全是废墟,莫斯科3万多座房屋只剩下5000座。拿破仑在莫斯科停留了35天。俄国人既不进行他所期待的总决战,又拒绝和谈。法军由于补给奇缺、疾病、严寒等威胁,兵力不断削弱,处境益发困难。拿破仑只好带着掳掠的财富和辎重从莫斯科撤出。俄军对退却法军实行多路平行追击,不断杀伤其力量。当困苦不堪的法国人在雪地里艰苦跋涉并企图渡过别列齐纳河时,又遭到哥萨克骑兵的攻击,最后只剩下2.7万名残兵败将逃离了俄国。

1813年3月,欧洲各国利用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之机组成了第六次反法联盟。10月17日到19日,拿破仑与各国联军在莱比锡进行了决战,双方共投入60万兵力,联军人数比法军多出一倍。在大战方酣之际,拿破仑的盟军萨克森军队突然宣布倒戈,使拿破仑更加寡不敌众,遭到惨败。1814年初,85万联军进抵法国边境,3月31日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在联军刺刀的保护下复辟了。拿破仑利用法国人民对复辟王朝的不满情绪,经过周密准备,于1815年2月26日晚,带领1050名官兵,离开厄尔巴岛,登上7艘小舰悄悄出航。他们巧妙地躲过了英国和法国的巡逻舰,3月2日在法国儒安港登陆,于3月20日晚上9时进入巴黎。当时,整个欧洲还没有从这突如其来的震惊中清醒过来,竟让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只用了20天时间,就重建了帝国。复辟王朝国王路易十八仓皇逃往法、比边境。

正在维也纳集会的欧洲各国君主闻讯立即组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拿破仑也在仓促间召集了一支近20万的大军前往迎敌。双方在比利时的滑铁卢,进行了最后一次决战。

滑铁卢位于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处。拿破仑正确估计到联军在7月1日前是不可能完成进攻准备的,因此,他决定争取主动,先下手击溃英国和普鲁士的军队,不让他们会合在一起。6月16日,拿破仑在林尼附近击退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并命令格鲁希元帅率领步兵3.3万人追击普军。布吕歇尔采用一种新奇的“逃跑战术”,他忽东忽西,使法军对他欲擒不能、欲罢不忍,不得不分散有限的兵力“疲于追赶残敌”。

普军在退却路上故意丢下一些辎重和装备,使格鲁希竟认为布吕歇尔真的溃不成军,不堪一击。而布吕歇尔摆脱法军追击后即与英军元帅威灵顿军会合。由于格鲁希未能拖住和歼灭布吕歇尔的普鲁士军队,最后造成拿破仑的失败——他将被迫同普英两路敌军同时作战。6月18日,英、法两军在滑铁卢以南的圣让山下相遇。拿破仑确信格鲁希肯定能阻截布吕歇尔,所以没有急于向占有山下有利地形的威灵顿军队发起攻击。11时拿破仑决定对威灵顿的左翼发动主要突击,以防止普军与英军会合。法军首先对威灵顿的右翼实施佯攻,但遭到英军顽强抵抗,下午2时许,法军开始进攻英军左翼。由于法军排成大纵深队形,因而同时发起攻击的能力有限,英军顶住了法军四次排山倒海般的攻势。战斗进行了4个多小时,双方都已精疲力竭,英军渐渐不支。在这关键时刻,布吕歇尔元帅突然率领3万名普鲁士军队出现在法军阵地的右前方。威灵顿及时抓住战机,在黄昏来临的时候发起总攻,法军支持不住,开始退却,不久退却变成了逃跑。拿破仑被彻底地打垮了。这场血腥的厮杀持续了整整24小时,战场上留下了2.5万具法国士兵和2.2万具联军士兵的尸体。

滑铁卢战役最后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涯,1821年5月,拿破仑死在被反法联军流放的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

拿破仑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留下赞的你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是钻石般令人尊敬的礼节我是说!这一切使得我乐开了花,要知道,我亲爱的老伙计一般不会吝啬他珍藏已久的银币的!只有愚蠢的土拨鼠才会下次一定,只需点上一个该死的赞换来一段美好的时光,噢~看在上帝的份上!这会是一笔完美的交易。

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的军队都配备燧发枪,这种枪命中率低且一次只能打一枪,装弹要装约半分钟。所以,当时的军队作战方法都是让士兵站成一排,然后一齐开火射击,以求能够以最大火力向目标攻击。除了燧发枪之外,还有大炮。当时的大炮一般都是用实心弹,一炮可以砸死不少人。也有霰弹和榴弹,只不过没有广泛使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嘛。
武器方面的背景就是这样,下面还有历史背景。
拿破仑上台后,欧洲的英国,普鲁士(德国),神圣罗马帝国(基本上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一部分的联合体),意大利,瑞典和俄国都对法国虎视眈眈。因为法国刚刚爆发了革命,欧洲各国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都自然而然地结成同盟,准备教训一下剧变后的法国。但是呢,拿破仑是个军事天才,连续七次打败反法同盟,还把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和埃及等国统统压在屁股下面当椅子,真的是风光无限。只是拿破仑在1812年入侵俄罗斯的时候遭遇惨败,欧洲各国又纷纷站起来组织反法同盟。在第八次反法同盟的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军队大败,而他的统治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拿破仑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1796~1815年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拿破仑战争,自1796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开始,到1815年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结束,历时近二十年。在二十年征战生涯中,拿破仑亲自指挥过约60次战役。拿破仑战争初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也兼有明显的侵略性质。拿破仑战争,无论在军事史...

拿破仑战争的战争历程
答:时间(1799.11~1812.5)1799年11月,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以后,法国同第二次反法同盟(沙皇俄国、英国、奥地利、奥斯曼帝国和那不勒斯王国)处于战争状态,处境十分困难:当时,拿破仑·波拿巴的法国远征军正在对埃及进行远征,苏沃洛夫对意大利和瑞士的远征结束了法国在意大利的统治,在上莱茵河的奥军大有入侵法...

拿坡仑的战争史?
答:1800年11月,拿破仑在德意志和意大利两个方向同时开始进攻,12月2日北线法军在德意志境内击败奥军,南线法军切断了曼托瓦要塞和奥地利本土的联系,1801年2月,法奥签定「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解体。1803年5月英国对法宣战,封锁法国海上贸易。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称拿破仑一世。1805年,英、...

关于拿破仑战争的历史
答:从1803年开始,拿破仑就开始构思通过法国海军穿越英吉利海峡以图侵略英国,从此他的战争,开始逐步从正义的自卫战争转变成为大资产阶级谋夺利益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他为了侵略英国这一作战计划煞费苦心,也在海军方面任命了一些相对能干的指挥官。但是拿破仑本人对海战丝毫不精通,作战计划不切实际,以及英国人的抗战决心,导致...

谁可以列举下拿破仑所有的战争情况,谢啦
答: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1799—1815) 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期,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进行的战争。 1799年11月,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以后,法国同第二次反法同盟(沙皇俄国、英国、奥地利、奥斯曼帝国和...

拿破仑进军意大利的经过是怎样的?
答:拿破仑的意大利进军是在保卫共和国的口号下开始的,但后来变成了侵略战争。在这次进军中,拿破仑的战略是根据法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目的而制定的,旨在破坏撒奥联盟,推翻奥地利在北意大利的统治,由自己取而代之。法国资产阶级力图夺取可作为粮食和资金来源的意大利,开辟通往巴尔干和近东的方便道路。拿破仑在进军...

求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资料
答:拿破仑战争是指拿破仑称帝统治法国期间(1804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事,这些战斗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拿破仑战争实是从何时开始,到了今天还没有共识。主要的有以下三种说法:1799年11月9日 — 拿破仑从政变中夺得了政权 1803年5月13日 — 英法两国结束了从1792年到1814年间唯一一段短暂...

拿破仑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的军队都配备燧发枪,这种枪命中率低且一次只能打一枪,装弹要装约半分钟。所以,当时的军队作战方法都是让士兵站成一排,然后一齐开火射击,以求能够以最大火力向目标攻击。除了燧发枪之外,还有大炮。当时的大炮一般都是用实心弹,一炮可以砸死不少人。也有霰弹和榴弹,只不过没有...

拿破仑在位时期的主要战争有哪些,分别是和哪些国家?
答:1801年-1825年 保罗暗杀事件(俄罗斯)1802年-1805年 海地独立战争 1802年-1805年 第二次马拉塔战争 1803年-1804年 英国入侵锡兰 1803年 艾米特暴乱 1803年-1815年 拿破仑战争 1805年 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 (法国与第三次反法同盟)1806年-1807年 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 (法国与第四次反法同盟)1807年...

滑铁卢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滑铁卢战役的过程说明了这场战役最终的关键性人物是布吕歇尔和格鲁希,而作为法军能否取胜的关键性人物的格鲁希的错误的决策,导致了拿破仑的惨败,从这里可以看出战场之上正确的用人关乎战局,更关乎生命。滑铁卢战役对拿破仑的影响 滑铁卢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场战役发生在181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