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拿破仑战争背景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真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796~1815年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拿破仑战争,自1796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开始,到1815年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结束,历时近二十年。在二十年征战生涯中,拿破仑亲自指挥过约60次战役。拿破仑战争初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也兼有明显的侵略性质。拿破仑战争,无论在军事史上,还是在欧洲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拿破仑?波拿巴特,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收复土伦的战斗中拿破仑崭露头角,1794年1月14日,他被任为少将炮兵旅长,为其一生军事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

1793年春,英、奥、普、荷、西和意大利的一些小国萨丁尼亚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军,联合进攻法国。战至1794年初,法国基本抵抗住了联军的进攻,并将战争推至法国境外,迫使普、西、荷兰退出反法联盟。1795年,英、俄、奥三国战略企图分歧,难以确定统一的对法军事方针和行动,因而使战争进展缓慢。拿破仑1796年3月2日,受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年仅27岁,开始了他独当一面的战役指挥。这也是他一生征战的开始。

拿破仑率3万余人,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沿海山脉的有名“天险”,对奥萨联军实行中间突破,在蒙特诺特、洛迪、卡斯特莱奥内、阿科莱、里沃利等会战中,接连获胜,迫使奥地利于1797年10月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从而促使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在一年多意大利之战中,法军共俘敌15万名,缴获军旗170面,大炮550门,野战炮600门,并获舰船51艘等。从奥地利手中夺取了不少地区,统治了北意大利,并使“自由、平等”的口号和制度在意大利半岛流行起来。意大利之战,拿破仑在军事上有许多成功之处,如:打破了畏惧山地战的传统思想,他指挥部队敢于翻越人迹罕至的“天险”,收到了出奇之效,同时发展了山地战经验;能正确处理攻城和野战的关系,法军曾围攻曼图亚要塞达7个月之久,但没有强攻硬打,而把重点放在打击奥国援军,在野战中予以歼灭;培养了部队顽强的战斗精神,使其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赢得战争。这些,恩格斯针对拿破仑军队突破阿尔卑斯山情况说:“从拿破仑在1796年进行第一次阿尔卑斯战局和他在1797年越过朱利恩阿尔卑斯山脉向维也纳进军直到1801年为止,整个战争历史证明:阿尔卑斯山的山岭和深谷已再不能使现代军队望而生畏了。”

1798年5月,拿破仑率法军远征埃及。同年12月,英国联合俄、奥、葡萄牙、那不勒斯和土耳其等国,结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企图推翻法国督政府,夺回被法国占去的领土。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国,11月9日发动政变,成立以他为第一执政的新政府。1800年5月,拿破仑率军攻入意大利,6月14日进行马伦戈会战,大败奥军。12月,法军又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801年1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随之解体。

1805年4~8月,英、俄、奥、瑞典和西西里王国等结成第三次反法联盟,预期用50万联军打败法国。拿破仑率法军大败俄奥联军。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和约》,俄军撤离奥地利,第三次反法联盟失败。

1806年9月,英、俄、普、萨克森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企图将法军从其侵占的地区逐出。10月14日,法军与普萨联军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及与俄在埃劳、弗里德兰会战,法军均获胜利,第四次反法联盟随即崩溃。

1807年11月,法军入侵葡萄牙;翌年3~4月,法军抢占西班牙的战略要地,并占领马德里。1809年1月,英国和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4月中、下旬,法军5战5胜,击退进到巴伐利亚境内的奥军;5月13日再占维也纳。同年10月14日,法奥签订《申布伦和约》,第五次反法联盟自行解体。

1812年6月,拿破仑率大军60多万人入侵俄国。战争初期,俄军被迫后撤。8月17日进行斯摩棱斯克会战后,俄军继续后退。9月14日法军进入莫斯科。俄军于10月18日开始反攻;翌日,法军撤出莫斯科,尔后节节败退,到12月,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以丧失50多万人的惨败告终。

1813年2月,俄普结盟。3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英、普、西、葡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于8月加入)。随后进行了一系列会战,拿破仑多处转战,接连获得小胜,但是挡不住联军的多路逼进。3月30日,巴黎守军投降。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秘密逃回法国,20日进入巴黎,重新掌握政权(史称“百日”王朝)。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俄、英、普、奥、瑞典等国代表,当即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决定出兵70万,分5路进攻法国。6月,拿破仑率法军主动出击,16日进行利尼会战,普军失利后退,18日进行滑铁卢会战,英军在普军配合下彻底击败法军。拿破仑逃回巴黎,22日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

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博罗季诺、莱比锡、滑铁卢之战等,在战争史上都有较高的地位。约20年的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但战争已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质。带有掠夺别的民族和兼并别国领土的反动目的,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恩格斯曾经指出:“拿破仑的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争和战略上惟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而这样广大的武装群众之出现只是由于革命才成为可能。”拿破仑“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拔将帅,平时注重教育训练,积极改善装备,特别注重发展炮、骑兵。在世界军事史上,从拿破仑开始才将炮兵正式定为一个兵种,并得到非常成功的运用,对世界炮兵发展起了重大推进作用。这些对资产阶级军队建设及其作战理论发展都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拿破仑在战争指导上,善于集中兵力,敢于以少击多,力求以一两次总决战决定战争的结局;远距离机动迂回,乘敌不意,出奇制胜;以积极进攻作为主要的作战类型,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对作战指挥有过许多创新,包括在世界上最早组建参谋部等。这些把资产阶级作战思想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引起了西方军事界的广泛关注。后来西方许多国家所进行的战争,都曾受到拿破仑战争思想的影响。



留下赞的你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是钻石般令人尊敬的礼节我是说!这一切使得我乐开了花,要知道,我亲爱的老伙计一般不会吝啬他珍藏已久的银币的!只有愚蠢的土拨鼠才会下次一定,只需点上一个该死的赞换来一段美好的时光,噢~看在上帝的份上!这会是一笔完美的交易。



拿破仑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的军队都配备燧发枪,这种枪命中率低且一次只能打一枪,装弹要装约半分钟。所以,当时的军队作战方法都是让士兵站成一排,然后一齐开火射击,以求能够以最大火力向目标攻击。除了燧发枪之外,还有大炮。当时的大炮一般都是用实心弹,一炮可以砸死不少人。也有霰弹和榴弹,只不过没有广泛使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嘛。
武器方面的背景就是这样,下面还有历史背景。
拿破仑上台后,欧洲的英国,普鲁士(德国),神圣罗马帝国(基本上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一部分的联合体),意大利,瑞典和俄国都对法国虎视眈眈。因为法国刚刚爆发了革命,欧洲各国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都自然而然地结成同盟,准备教训一下剧变后的法国。但是呢,拿破仑是个军事天才,连续七次打败反法同盟,还把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和埃及等国统统压在屁股下面当椅子,真的是风光无限。只是拿破仑在1812年入侵俄罗斯的时候遭遇惨败,欧洲各国又纷纷站起来组织反法同盟。在第八次反法同盟的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军队大败,而他的统治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的军队都配备燧发枪,这种枪命中率低且一次只能打一枪,装弹要装约半分钟。所以,当时的军队作战方法都是让士兵站成一排,然后一齐开火射击,以求能够以最大火力向目标攻击。除了燧发枪之外,还有大炮。当时的大炮一般都是用实心弹,一炮可以砸死不少人。也有霰弹和榴弹,只不过没有广泛使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嘛。
武器方面的背景就是这样,下面还有历史背景。
拿破仑上台后,欧洲的英国,普鲁士(德国),神圣罗马帝国(基本上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一部分的联合体),意大利,瑞典和俄国都对法国虎视眈眈。因为法国刚刚爆发了革命,欧洲各国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都自然而然地结成同盟,准备教训一下剧变后的法国。但是呢,拿破仑是个军事天才,连续七次打败反法同盟,还把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和埃及等国统统压在屁股下面当椅子,真的是风光无限。只是拿破仑在1812年入侵俄罗斯的时候遭遇惨败,欧洲各国又纷纷站起来组织反法同盟。在第八次反法同盟的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军队大败,而他的统治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拿破仑内外政策是什么?
答:1、破仑上台后,为了击退欧洲各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保护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确定的外交方针是:稳住普鲁士的中立地位,争取俄国退出反法同盟,全力摧毁奥军,然后集中力量打击英国。2、拿破仑连年征战,连续粉碎了第二、三、四次反法同盟,1807年与俄国签署了《提尔西特和约》。此后,拿破仑战争失去了...

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的影响
答:结果, 历史经过了充满战争和各国人民的悲剧的这一整个时代, 从封建主义向自由的资本主义前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ollyprincess 2009-09-17 · TA获得超过2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破仑...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全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说这句话...
答:破仑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派遣带着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但是他们的通商要求遭到中国乾隆皇帝的拒绝。 1816年(清嘉庆十一年)2月8日,英国国王再次派率使团来华商谈贸易问题。使团团长...

拿破伦为什么没 被处死
答:破仑被擢升为上尉。 对奥战争的节节败北,引起了巴黎人民的普遍不满。6月 20日,愤怒的群众闯进国王内宫,强迫国王戴上红色尖帽,并 要他面朝庭院的窗口向人群低头认罪,这一幕正巧被路过的 拿破仑看见,他被这个优柔寡断、怯懦怕死的国王形象激怒 了,他鄙视地说道,"真是一个懦夫!怎么能够放纵这群无赖! 应该用大炮...

拿破仑一生中打了无数次胜仗可是为什么最终还是不能战胜那些反法同盟国...
答:他的仗其实大部分都要归功于他的政治和军事的双重严明和正确的方针引导建立王朝之后,有赖于他的军事才能确实惊天动地,而且也没有犯什么众怒的事,一路播撒大革命留下的火种影响世界格局。而莱比锡决战的失利是因为拿破仑在休养生息了几年后发动的对俄战争,一路烧杀抢掠,而且大部分都对拿破仑重建王...

拿破仑全面战争怎么与拿破仑联盟
答:至于普鲁士要专心统一北方,在法国边境屯兵,然后再结盟,法国说不准哪时就会宣你,所以对于破仑哥仍然是战争的好!毕竟破仑哥的信用度太低,军队自动打胜率更是变态,养肥了不好对付啊。另一个极端的方法:把法国全灭,然后让巴黎暴动,会成立新的政府,拿破仑虽然就消失了,但法军士气不那么变态了。...

怎样评价拿破仑
答:在军事上,拿破仑是位天才,在外交上,拿来破仑同样是位高手,下面这则例子足以说明一切.拿破仑在其漫长的战争生涯中,一直把近邻英国视为心腹之患,为制服英国,他千方百计地拉扰远方的俄国,视俄国为他的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拿契约仑上台伊始,便利用英俄之间的矛盾,寻求同俄国接近的途径.他密切注视着英俄争夺马耳...

瑞士为什么几次战争都安然无恙?
答:破仑失败后,1815年欧洲强国召开维也纳会议(Wiener Kongress),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immerw�0�1hrende Neutralit�0�1t und Unverletzlichkeit der Schweiz)”。这是瑞士执行永久中立政策的开端。瑞士历文学家认为,“维也纳会议最后宣告瑞士的中立和不可侵犯,并...

如果法国在滑铁卢战役中胜利,欧洲历史会改写吗拜托各位大神
答:不会 同意一楼的 , 即使法国赢了,也将最终失败, 拿破仑的输,不是滑铁卢战役的失败, 而是整个战争中的点点滴滴, 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只是一个失败的爆发, 祸根在之前已经被埋下了,只是借助滑铁卢战役 呈现出来罢了, 就像希特勒,东条英机一样,即使历史给他们重来的机会,也必定会再一次的失败,...

成吉思汗 拿破仑 希特勒 在同一个时代战争谁会赢呢?
答:而且他破仑本人也不具备在逆境中血拼到底的精神。(对俄国的战争中他自己先跑回巴黎了)这一项可以得3分。 希特勒代表工业时代的法西斯帝国主义。 虽然希特勒没有加冕称帝,但统治方式上比拿破仑更加独裁,希特勒不仅依靠支持他的大财团和容克地主,更依靠他在基层民众当中的影响力。这使他的士兵更具战斗精神,他们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