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公元2100年一共有多少年? 中国现代历史 教育历程

作者&投稿:习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人类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器工具。劳动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简单协作,人们之间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人们单身无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料必须共同劳动,从而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同时,人们在劳动中只能是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产品归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实行平均分配。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发展阶段。氏族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为特征的共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济单位。氏族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前者表现为,妇女是氏族的主体,氏族成员的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血缘亲属继承; 后者表现为,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氏族领导权落在男子手中。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因而也就没有国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全体成员参加的氏族会议作出决定。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当时人们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地群居在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活。在山洞中的遗迹和遗物,已留下了很多,但树居生活却很难留下什么遗迹。从古代的文献中,依稀可以寻觅到远古时代树居和采集的影子。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特点就是洞居或巢居,采集和狩猎。

通过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们通过血缘关系维持着家族内部的关系。在血缘家族内部,婚姻按照辈数来划分,同一辈分的人互为夫妻。而在不同辈分之间则不通婚。这样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生产单位。内部两性有分工,男性狩猎,女性进行采集和抚育小孩。

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转入了相对的定居生活。人口逐渐增多,同时认识到家族内部同辈之间近亲婚姻对人类体质的危害,原先的原始人群为氏族公社所取代,同时形成了族外婚制。互相通婚的两个氏族就形成了部落。一个氏族的成员必须和另一氏族的成员通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所以叫做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指在生产中谁起的作用大而言的,。譬如,如果整个社会女性的工作处于主导地位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属于母系氏族,反之则是父系氏族。还有一种为父系母系共存的氏族)

中石器时代

距今15 000~10 000年至8 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经济转化的时期。

这一时期细石器被大量使用。广泛使用弓箭;已知驯狗;在一些地方还发现了独木舟和木桨。

新石器时代

始于距今8 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

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得到了全盛。婚姻制度由群婚转向对偶婚,形成了比较确定的夫妻关系。在氏族内部,除个人常用的工具外,所有的财产归集体公有。有威望的年长妇女担任首领,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参加者是全体的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表决权。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称、共同信仰和领地。当氏族内部的成员受到外人伤害,全族会为他复仇。

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磨光石器流行,并发明了陶器。

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



原始社会是一段漫长的历史。据专家考证,人类在地球上出现距今已经二三百万年了。那么,人类原始社会的开始距今也是二三百万年了。

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区别~

区别:历史学一个是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而 历史教育是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历史学是一门研究型学问,而历史教育是针对性的教导,历史学比历史教育研究更深。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历史教育,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广义的历史教育,指人类社会各界所进行的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历史教育,特指学校教育中,以历史学为依托,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师生共同探究、成长的教育活动。

到了近现代,中国曾积极向外国学习,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
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走过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最大的教训是在吸取时没有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分析、鉴别,忽视了中国的特点。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教育史研究来说都是一笔财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经验是丰富的,在教育方针学制、课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创造,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一、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二、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同时为了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211”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予以支持。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

扩展资料: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然而那时的教育普及率仍让很低。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如今这种制度已经荡然无存!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此时带上了紧箍咒,1985年,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1985年以后,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这个你懂的,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这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记得小编上学那会是5000多,小编来自农村,那可是家里一年的纯收入!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17年高考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11工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恢复高考

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公元2100年一共有多少年?
答: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因而也就没有国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全体成员参加的氏族会议作出决定。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

中国历史几个社会起始时间?
答:原始社会:公元前约1万年至公元前2100年左右 原始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其时间跨度较长,一般认为从人类文明起源至商朝建立之前。在这个阶段,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狩猎、采集和渔猎,社会组织以部落为单位。奴隶社会:公元前约2100年至公元前476年左右 奴隶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阶级存在的...

初中历史古代封建社会主要分为几个历史时期?特点是什么?
答:古代封建社会主要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11年)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西周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阶段,其特点是建立了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封建制度,封建贵族享有特权地位,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施行祭祀礼仪制度和封建礼俗,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和思想成果...

中华上下五千年到底是怎么算的?
答: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算法:五千年是一个约数,时间划分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后2000多年至今。整个历史的大致时间线如下:约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会,无文字记录,仅存创世传说。约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会时期。三皇五帝活跃时期。约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会时代。家天下制度确立,王位...

世界历史年代总结(详细)
答:回答:大事年表 年代 重要事件 约前3100年 古埃及统一国家建立 前30世纪 传说黄帝和炎帝部落合并为部落联盟 约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早期国家形成 前26世纪末 埃及开始建造金字塔 前21世纪前期 禹传子启,建立夏朝 约前2000年左右 克里特早期国家出现 前1894年-前1595年 古巴比伦王国 前16世纪上半叶 古...

有没有高中历史书从头到尾按顺序排的世界时间
答:一 、原始社会(距今约40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距今越400万年前 蝴蝶腊玛古猿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 距今越200万年前 巫山人已在川东生息 距今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打制石器问世,先民已知用火 距今越100万年前 蓝田人已在陕西蓝田地带生息 距今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燧人氏...

原始社会是什么时候
答:原始社会结束于公元前21世纪,标志是夏朝的建立。问题四: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的朝代顺序及对应时间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如下:-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 - 夏朝:前2100-1600年 - 商朝:前1600-1100年 - 西周:前1100-771年 - 东周:前770-256年 - 春秋:前770-476年 - 战国:前...

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
答:五千年是一个约数,时间划分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后2000多年至今。整个历史的大致时间线如下:约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会,无文字记录,仅存创世传说。约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会时期。三皇五帝活跃时期。约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会时代。家天下制度确立,王位世袭,夏商周朝代更替。...

从原始社会开始到现在,一共经过了多少个朝代?
答: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

中西方历史大事年表有什么?
答: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