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这种鱼的学名? 谁知道这种鱼学名叫什么?

作者&投稿:旗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种鱼的学名叫黄鮟鱇 拉丁名:Lophius Litulon 俗名:黄安康、安康、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海蛙、海蛤巴、老虎、丑鱼、大嘴鱼、推车鱼、蚧巴子、丑老婆、老头鱼
形态特征:体前半部平扁呈圆盘形,尾部柱形,一般体长40-60厘米、体重300~800克。头特别大而平扁,口宽大,口内有黑白斑纹,下颌有可倒伏的尖牙l~2行。体柔软、无鳞,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头及全身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背鳍前部有6根相互分离的鳍棘,第一棘位于吻背面且顶端有皮质穗;胸鳍宽大在身体两侧成臂状;臀鳍有8~11根鳍条。各鳍均为深褐色。
习性:常生活于沿岸大陆架的海底,个别种类生活于深海。常半埋于海底沙泥中,露出大口及眼睛,潜伏不动,由第一鳍棘特化成拟饵样的吻触手在大口前面摆动,以捕食鱼类。主要捕食石首鱼类、鲂、鳐、虎鱼类等,也食虾类。体长600~900毫米的鮟鱇能游至水面捕食水鸟。春季产卵,卵浮性,数卵常包于粘液囊内,随后粘液囊裂开,卵单独在海面漂浮。
产地、产季:分布于印度洋及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和渤海。因其无集群习性,故渔期不明显。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F5c%F7K&in=16&cl=2&cm=1&sc=0&lm=-1&pn=15&rn=1

这种鱼的学名叫黄鮟鱇 拉丁名:Lophius Litulon 俗名:黄安康、安康、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海蛙、海蛤巴、老虎、丑鱼、大嘴鱼、推车鱼、蚧巴子、丑老婆、老头鱼
形态特征:体前半部平扁呈圆盘形,尾部柱形,一般体长40-60厘米、体重300~800克。头特别大而平扁,口宽大,口内有黑白斑纹,下颌有可倒伏的尖牙l~2行。体柔软、无鳞,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头及全身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背鳍前部有6根相互分离的鳍棘,第一棘位于吻背面且顶端有皮质穗;胸鳍宽大在身体两侧成臂状;臀鳍有8~11根鳍条。各鳍均为深褐色。
习性:常生活于沿岸大陆架的海底,个别种类生活于深海。常半埋于海底沙泥中,露出大口及眼睛,潜伏不动,由第一鳍棘特化成拟饵样的吻触手在大口前面摆动,以捕食鱼类。主要捕食石首鱼类、鲂、鳐、虎鱼类等,也食虾类。体长600~900毫米的鮟鱇能游至水面捕食水鸟。春季产卵,卵浮性,数卵常包于粘液囊内,随后粘液囊裂开,卵单独在海面漂浮。
产地、产季:分布于印度洋及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和渤海。因其无集群习性,故渔期不明显。

就是鮟鱇,有很多种类,不过外表都差不多
皮肤粗糙,肉质很鲜美的

学名叫鳜鱼。

有一种鱼俗称“潜水艇”谁知道这种鱼的学名叫什么?~

四齿鲀科 Tetraodontidae 鲀属 Tetraodon 鱼类
下图为 暗绿鲀 Tetraodon nigroviridis ,俗称 潜水艇鱼 、金娃娃

成鱼体长约10~17cm。体形约成横状长椭圆形,头部粗圆,一对突起的大眼睛非常有神,瞳孔黑色为主亦可呈现蓝色绿色。体表光滑无鳞。鱼鳍半透明,无腹鳍,尾柄竖扁打开呈扇形,只靠胸鳍和短小的背鳍和臀鳍游泳,各鳍扇动速度相当快速,但不以泳速见长。在水中的体色深浅会随情绪或健康状况而改变。

栖息在溪流、洪氾区,以软体动物、甲壳类等为食,生活习性不明,可作为观赏鱼。虽然个子小,可是对别人的鱼鳍照吃不误,会攻击其他小鱼,特别喜欢咬别的鱼甚至同伴的尾鳍。其食道构造特殊,使潜水艇鱼在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吸入空气和水,使胸腹部膨大如球,表皮小刺竖立,浮于水面装死,以此自卫,待安全后,迅速排放胸腹中的空气与水后快速游走。此外,它还有咬齿习性,被捕后会发出“咕咕”的响声。

在受到惊吓或遭遇天敌时,会迅速吸入水或空气,使自己膨胀变大,表皮的刺也会随之竖起,像是一颗水中的刺球,让想要吞食它的天敌无从下口,从而达到自卫效果。

尾部不全,请对照图片核实下。
鳐科 Rajidae 鳐属 Raja 软骨鱼类
下图为 孔鳐 Raja porosa ,俗称 老板鱼、劳板鱼、铧子鱼、锅盖鱼

体盘略呈圆形或斜方形、一般体长30~50厘米。体盘宽度大干长度,体重1000~5000克、尾平扁狭长,侧猪发达、吻中长,吻端突出。幼体和雌体成体前缘稍波曲,吻稍突出;雄体成体前缘波曲很显著,吻显著突出。尾较宽扁,侧褶发达。眼小,椭圆形,吻长比眼径大3.6~4.4倍。喷水孔位于眼后。前鼻瓣宽大,伸达下颌外侧,后鼻瓣前部作半环形突出于外侧,形成一入水孔。口中大,横平;牙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雄体尖锐,雌体平滑。

栖息在较寒海区沙底,常浅埋沙中,露出眼和喷水孔,白日潜伏,晚上活动觅食。主要食蟹、虾等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小鱼等。卵生、每胎产1~2仔,休息一至数日再产。卵壳扁长方形,四角具角状突出,密具丝状粘性细条,附干藻、碎贝壳或石块上。刚孵出仔鱼体长约9厘米。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东海、南海及黄海、渤海均产之,但产量不集中,渔期不明显。一般随其他鱼类一起捕。

魟科 Dasyatidae 魟属 Dasyatis 鱼类
下图为 赤魟 Dasyatis akajei ,俗称 赤土魟、红鲂、黄貂鱼

体平扁,亚圆盘状,尾极细长,鞭状,其前部有扁平尾刺。眼小。具喷水孔。胸鳍甚宽。鳃孔5对,与口、鼻同位于腹面。成体背正中至尾刺具1纵行结刺。体赤褐色。是食用鱼类和观赏鱼类,尾刺有毒腺,是危险的海洋生物。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中国、台湾、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西南部以及南海和东海、越南、柬埔寨、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斐济、图瓦卢等海域,也溯西江到达南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西南沿海。

这种鱼的学名是啥?
答:鲇鱼 胡子鱼,学名鲇鱼,又称作鲶鱼、胡子鲢、粘鱼、塘虱鱼、生仔鱼,是鲇科中分布最广的鱼类。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整个亚洲东部都有分布。在我国广布于东部各水系和台湾省。

有谁知道这种鱼的学名?
答:这种鱼的学名叫黄鮟鱇 拉丁名:Lophius Litulon 俗名:黄安康、安康、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海蛙、海蛤巴、老虎、丑鱼、大嘴鱼、推车鱼、蚧巴子、丑老婆、老头鱼 形态特征:体前半部平扁呈圆盘形,尾部柱形,一般体长40-60厘米、体重300~800克。头特别大而平扁,口宽大,口内有黑白斑纹,...

每日认识一种鱼|孔雀鱼
答:孔雀鱼是花鳉科花鳉属小型淡水鱼类,学名孔雀花鳉,亦称凤尾鱼、彩虹花鳉、古比鱼等,原产于南美洲的淡水池塘、湖泊、河流、沼泽等水体中,现作观赏鱼已引种至世界各地。 鱼种论述 孔雀鱼是最常见的观赏鱼之一,学名孔雀花鳉,亦称凤尾鱼、彩虹花鳉、古比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鳉形目...

小维作钓思路之军鱼
答:军鱼,学名光倒刺E,俗名青棍、黄娟鱼、军鱼、砖鱼,坑坚、光眼鱼、粗鳞鱼等等,因鱼鳞大且整齐像古代将军的铠甲而得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体。 军鱼体呈圆筒形,吻较圆钝,须2对;鳞大,侧线鳞20~26;背鳍无硬刺,在背鳍起点处有一平卧向前的尖刺,埋于皮内。中下层鱼类。喜生活于水流较急、砾石底质、水色清...

请问这种鱼到底叫什么。最好有多些学名
答:罗非鱼 在1954年前后传入到中国南方,作为一种淡水塘养鱼类,因其形似鲫鱼,原产非洲,称为非洲鲫鱼,简称非鲫。又一度因自越南传入,而称之为越南鱼。1981年郑葆珊在《广西淡水鱼类志》中将此鱼称为罗非鱼。罗非鱼得名自越南语中鱼的发音为“罗非”,可能是广西养鱼者对此鱼来自越南的称呼。

这是什么鱼啊?
答:如图 , 龙头鱼 、豆腐鱼 学名 合齿鱼科 Synodontidae 龙头鱼属(镰齿鱼属) Harpadon 鱼类 下图为 龙头鱼 Harpadon nehereus ,俗称 印度镰齿鱼、虾潺、龙头鲓、狗母鱼、细血、狗奶、狗肚鱼 体长而侧扁,一般体长15至26厘米、体重75至150克、眼很小,前位、口...

每天认识一种鱼|丽丽鱼
答:丽丽鱼是常见的观赏鱼,学名拉利毛足鲈,别称电光丽丽、小丽鱼、核桃鱼、加拉米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丝足鲈科毛足鲈属淡水鱼类,定型变种有紫丽丽鱼、红丽丽鱼、灰丽丽鱼、金丽丽鱼等。 形态特征: 丽丽鱼体呈卵圆形、侧扁,头中等大,口小向上翘,眼大,背鳍长、后端尖形,...

请问这种海鱼的学术名字叫什么
答:如图 , 应为 叶子鱼 学名 鲾科 Leiognathidae 项鲾(bī)属 Nuchequula 鱼类 下图为 若盾项鲾 Nuchequula gerreoides ( 美鲾 Leiognathus decorus)体侧扁而椭圆,有时显然短高,或延长而为纺锤状。被圆鳞,鳞大者往往连结头部,鳞小则头部裸出或胸部...

有谁知道这种鱼 体型呈三角形鱼嘴两边有对须 鱼鳃下方对生硬刺 通体...
答:我们这里叫昂公。中文学名 黄颡鱼拉丁学名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别称 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黄辣丁,刺黄股,戈牙,昂刺二名法 Pelteobagrusfulvidraco界 动物界简介:黄颡鱼 [huáng sǎng yú]黄颡 (读音:sǎng )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每天认识一种鱼|曼龙鱼
答:曼龙鱼学名丝鳍毛足鲈,别称蓝线鳍鱼、蓝曼龙、蓝星鱼、三点斗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丝足鲈科、毛足鲈属淡水鱼类,主要有分为蓝曼龙、金曼龙(蓝曼龙变异品种)、银曼龙、青曼龙、大理石曼龙(青曼龙改良品种)等。 形态特征:曼龙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头中等大,眼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