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的主旨和中心句 陋室铭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投稿:再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旨: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扩展资料: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放到原文里则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⑤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⑥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主旨是赞美自己的品德和有品德的人。中心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中文章的中心句是哪句?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陋室铭》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答案: 斯是陋室,维吾德馨.
陋室铭中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陋室铭》通过对所居住的“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开头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主人的“德馨”而“馨”,这是陋室生辉的光点所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这篇铭文简短又精辟,写的是“陋室”,赞美的是“德馨”,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有德而馨,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因为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生光。
陋室不陋,何陋之有?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刘禹锡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可以反映出刘禹锡自己古代贤人的思想。

扩展资料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高、水深引出陋室,以仙人、神龙比喻室主的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以古代著名的陋室映衬今日之陋室,以古代贤人比喻作者自己。
其次,有叙述、描写,有抒情、议论,有染有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叙述描写,是染。
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是用典,也是抒情、议论,是点,画龙点睛。点染结合,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陋室铭

《陋室铭》的主旨和中心句
答:主旨: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

刘禹锡陋室铭的中心句
答: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答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唐代诗人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一文中的主旨句是什么 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陋室铭》一文中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堂,惟吾德馨。2、《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3、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

陋室铭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表达了作者
答: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但只有我(品德高尚)就觉得不简陋了.此句与下文的“何陋之有”相呼应.表达了作者的品德高尚.再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陋室铭的中心思想
答:这篇《陋室铭》就是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写照,刘禹锡以《陋室铭》为题,集主旨于文章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陋室值得人们去名造,不在于它的简陋,而在于深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但是文章并不是一开篇就点明了这个主旨,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两组形式匀称的比喻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陋室铭》的体裁,内容,主旨分别是什么
答:陋室铭的主旨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内容是,山不在高 有仙人居住就行,房子不在简陋 只要我住房的人 品格好就行.(1)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表现作者交友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表现作者高...

陋室铭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陋室铭原文介绍
答:1、陋室铭的主旨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句意: 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屋子的主人)的品德高尚(屋子就不显得简陋了)。2、《陋室铭》【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陋室铭的主旨句,围绕着主题句诗人从几个方面详细生动描写了哪些内容,文...
答:《陋室铭》围绕着主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从以下三方面描写 1,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原因在于室主人的‘德馨’。2,写陋室环境和室主人的生活情景,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3,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陋室铭中的主旨句 陋室铭全文及翻译介绍
答:1、《陋室铭》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全文借陋室,托物言志,从而表达了诗人的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以及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2、刘禹锡《陋室铭》原诗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陋室铭中,中心句是什么?
答:1、中心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是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2、《陋室铭》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