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应"是否正确?

作者&投稿:生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行政司法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行为。
在我国行政司法行为主要是指行政复议行为、行政裁决行为、行政调解行为、行政仲裁行为。
⒈行政司法行为是享有准司法权的行政行为,即以依法裁处纠纷为宗旨的行政司法行为;
⒉行政司法行为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具有行政司法职权的行政机关,在我国,主要是指行政复议机关、行政裁决机关、及调解机关;
⒊行政司法行为的对象是和行政管理有关的行政纠纷以及民事、经济纠纷,这些一般都由法律给以特别规定;
⒋行政司法行为是行政主体的依法行政的活动,即行政机关依法裁处纠纷的行为;
⒌行政司法行为不同程度地具有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行政调解的执行问题有特殊性)。但它对纠纷的解决一般都不具有终局性,所以原则上也具有可诉性,不服行政司法决定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行政复议决定有什么法律效力~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复议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具有确定力,即具有不可变更的特性,申请人不得再次就同一事实和理由申请复议;
第二,具有执行力,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都必须履行复议规定的义务,申请人若对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诉讼期间不会停业复议决定的执行;
第三,具有拘束力,复议决定一经生效,就具有不可争辩的权威性,当事人必须无条件按决定的要求拘束自己的行业。除非经行政诉讼或者其他法定程序,不得改变决定的内容。
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被动行政行为,它兼具行政监督、行政救济和行政司法行为的特征和属性。它对于监督和维护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是没有对行政复议决定书范围做出区分的,即所有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关于行政复议的范围,按照《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教育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是否正确?
答:教育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若申 请人对行政复议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故表述错误。

行政复议的优点和缺点
答: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做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的,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

行政复议决定具有什么法律效力
答:行政复议本身是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决定具有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也有行政强制力。

行政复议决定书与发生法律效力
答: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三十一条 第三款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

行政复议决定的效力是什么
答:校解析答案: 行政复议决定的效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时,无论当事人意思表示如何,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作出并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提出再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2)行政复议不是终局裁决时,当事人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而提起诉讼后,原行政复议决...

复议决定的法律效果主要表现为哪些
答:需要具体分析,如果为终局决定时,一经作出并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提出再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行政复议不是终局裁决时,当事人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而提起诉讼后,原行政复议决定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复议决定从起诉期间届满之日...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吗
答:一、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吗1、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的说法是错误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立即生效,即行政复议决定书需要在送达当事人时生效,而非在作出时生效。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

行政复议决定书于什么发生法律效力
答:《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是没有对行政复议决定书范围做出区分的,即所有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复议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有确定力,即具有不可变更的特性,申请人不得再次就同一事实和理由申请复议;第二,具有执行力...

行政复议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最新行政复议期限1、《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

行政复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答:行政司法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行为。在我国行政司法行为主要是指行政复议行为、行政裁决行为、行政调解行为、行政仲裁行为。⒈行政司法行为是享有准司法权的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