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烃和烃的衍生物物理性质 怎样学习高二化学有机物和烃的衍生物

作者&投稿:宥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烃:密度都小于水,同系物的密度随碳数逐渐增大,都难溶于水,1-4个碳的烃是气体,随着碳数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逐渐由液态过渡到固态。烃均为无色物质,烷、烯、炔无气味或稍有气味,芳香烃有特殊气味。
2.卤代烃:常温下,氯甲烷、溴甲烷、氯乙烷为气体,其余一般为液体。卤代烃都不溶于水,可溶于醇或醚。一氯代烷密度小于水,溴代烷、碘代烷密度大于水。
3.醇:低级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密度小于水,1-4个碳的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12个碳以上的醇为无色蜡状固体,难溶于水。
4.酚:大多数酚为晶体,纯酚一般没有颜色,但在空气中已被氧化为红色。苯酚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较小,65度以上与水互溶。酚有特殊气味(医院里的来苏水的气味)
5.醛:除甲醛外,均为液体或固体,低级醛有刺激性气味,甲醛、乙醛与水混溶 ,随着碳数增多溶解度减小。
6.羧酸:脂肪族饱和酸中1-9个碳的羧酸为液体,癸酸以上为蜡状固体。脂肪二元羧酸为晶体。低级脂肪酸易溶于,水随着碳数增多溶解度减小,癸酸以上不溶于水。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乙酸密度大于水,其余小于水。
7.酯:许多酯有愉快的香味,且易挥发(大多数花和水果的香味是由酯引起的),低级酯的密度都小于水,且难溶于水。

甲烷和烷烃——离我们最近的烃
甲烷是有机物家族中最简单的一个,但它也是在我们生活中离我们最近、最熟悉的一个。它就是我们厨房燃气灶中燃烧的天然气的主要组分,同样,一些农村使用沼气能源,沼气的主要组分也是甲烷。由于它简单的碳氢组成,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可见甲烷真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清洁能源。

甲烷是烷烃家族中的一分子,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就是烷烃家族中的丙烷。
和烯烃——化工合成的根基
图为聚乙烯颗粒。

虽然说甲烷离我们生活最近,但是乙烯似乎也不比甲烷差,我们身边使用的塑料制品很多都是用乙烯或者乙烯的卤代烃氯乙烯加成聚合而来的,因此乙烯也是塑料白色污染的根源。
但乙烯也有好的一面,它活泼的碳碳双键能够加成成为很多物质,也可以聚合加成,是化工工业中重要的中间产物,我们可以来用它合成很多很多东西。
炔和炔烃——最不饱和的烃
饱和烃和不饱和烃已经在前面的两章中提过了。甲烷和烷烃是饱和烃,乙烯和烯烃是不饱和烃,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乙炔和炔烃就是最不饱和的烃,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它比乙烯还“缺氢”,它分子中的碳碳成三键,每个碳只带了一个氢,正因为如此,乙炔在燃烧时冒出浓黑烟、发出明亮火焰、放出大量热。

我们平时使用的打火机中添加的液体燃料就是液化的炔烃;我们平时在建筑工地见到的电焊时使用的也大多是氧-炔焰。
苯和芳香烃——“芳香的家族”
苯是芳香烃的代表物,它在1825年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实验测定出了它的分子式,但当时没有人能够得出它的正确的结构式,没有人想到这种六碳成环的结构,直到1865年它今天的结构式才被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这其中还有一段奇妙的猜想溴乙烷和卤代烃——烃的最简单衍生物
卤代烃可以说是烃的最简单的衍生物,因为它只是把前面说过的烃分子中的若干个氢换成卤原子,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取代反应。

卤代烃为其他官能团的“上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因此它也是其他有机物合成的基础。

注意,卤代烃已经不是烃了,前面说过烃的含义,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后面将要讲到的醛类、酚类、酯类等,它们都不是烃,要注意啦!

烃的物理性质:
①密度:所有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②状态: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气态
③熔沸点: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 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④含碳量规律:
烷烃<烯烃(环烷烃)<炔烃(或二烯烃)<苯的同系物
烷烃(CnH2n+2):随n值增大,含碳量增大
烯烃(CnH2n):n值增大,碳的含量为定值;
炔烃(CnH2n-2):随n值增大,含碳量减小
苯及其同系物:(CnH2n-6):随n值增大,含碳量减小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镁
Mg+2CH3COOH→(CH3COO)2Mg+H2

乙酸和氧化钙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酸和氢氧化钠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钠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CH3CHO+2Cu→Cu2O(沉淀)+CH3COOH+2H2O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烯烃是指含有C=C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容易发生加成、聚合、氧化反应等。
乙烯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略小比空气,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 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②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3) 聚合反应: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2)发生装置:选用“液液加热制气体”的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4)注意事项:
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
④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SO2能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因此,在做乙烯的性质实验前,可以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以洗涤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
乙炔又称电石气。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化学式C2H2
分子结构:分子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a(OH)2+C2H2↑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可燃性:2C2H2+5O2 → 4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 。
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可以跟Br2、H2、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现象:溴水褪色或Br2的CCl4溶液褪色
与H2的加成
CH≡CH+H2 → CH2=CH2
与H2的加成
两步反应:C2H2+H2→C2H4
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
C2H2+HCl→C2H3Cl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3)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金属取代反应:将乙炔通入溶有金属钠的液氨里有氢气放出。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乙炔银沉淀.
1、 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 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 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 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 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 酯,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物质的制取: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 (条件是CaO 加热)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工业制取乙醇:
C2H4+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制取
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
乙烯氧化法:2 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酸的制取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
加聚反应: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氧化反应: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催化氧化:
CH3CHO+O2→2CH3COOH (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与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浓硝酸等的取代。如:

酚与浓溴水的取代。如:

烷烃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的取代。如:

酯化反应。酸和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羧基与羟基生成酯基和水的反应。如:

水解反应。水分子中的-OH或-H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水解反应。
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如:

②酯水解生成羧酸(羧酸盐)和醇。如:

乙酸乙酯的水解: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条件为无机酸式碱)
加成反应。
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别的有机物的反应。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消去反应。有机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卤化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不是很完全,但是基本可以完成了。

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和特性.共性(物理和化学)~

把非金属分为,1氧族,2碳族,3氮族,4卤素,5有机物,进行总结.对于前4总可以在一条主干上,而有机物则要分支,

前4种,先是物理性质可以归为颜色,密度,熔沸点,以及存在状态,对于这4类密度均增大(由于族序数增加,非金属性质变弱,金属性变强,逐渐由非金属状态变为金属状态),熔沸点碳族变低(*除外的*),氮氧卤素变高(*除外的*)对于状态就要从化学性质考虑了.
化学性质,由于族序数增加,非金属性质变弱,金属性变强.元素越来越活泼,和氢气化合的能力减弱,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变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变弱以及从水中置换氧气的能力减弱/这些是他们的共性,下面就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个族的位置`决定特性(自己总结吧!)特别是吸附,漂白,杀菌,消毒等性质以及物质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特点,制备的方法,原理,装置的搭配和相互关系,时间有限不一一道来了.
对于有机物要注意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烃分类可以根据不饱和度进行区分,由不饱和度可以推出物理和化学性质,当然不饱和度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记忆,烃中随着2键3键的出现物质变可以和强氧化剂反应,燃烧时的颜色变化,可以发生加成,加剧反应(*注意条件*)对于同分异构体的寻找也是从整到分,从零散到整体的格式,对于读法也是统一的找,定,读3步(含2.3键的要先找含双键或3键的主链).对于苯要分开记忆了~~~~对于衍生物要分为衍生的官能团是什么,卤代烃密度均大于水,羟基,酚羟基,醛基可以根据各自的特色反应进行分类,总之消去反应是他们的主要区别,有机物的化学就是官能团的化学,羟基的消去条件,卤代烃的消去,取代条件,酚羟基的物理性质和酸性(及特定物的鉴别)醛的制备,双加成,银镜反应,羧基的酸,酯化反应,酯的水解等~~~~~~~~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便成了中学化学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考、高考的热点之一,其学习的方法也不同于无机化学。以下的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延续“结构决定性质”这条学习化学的思路与方法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在有机化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中,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因此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规律。这样在有机化学学习时能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点、沸点比较低,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常温下为气态,烃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丙烷高出120.07℃;具有强极性的烃的衍生物,容易溶解在强极性的溶剂水中,如低碳原子的醇、醛、酸能与水互溶。这就说明,烃的衍生物与烃相比,结构不同,具有烃所没有的官能团,所以就决定了其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也不同。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芳烃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因此甲酸具有酸和醛的双重性质。以上各类有机物的种类不同,是因为其具有不同结构的官能团,也就是因为其官能团的不同结构,才导致其化学性质的不同。
  由此看来,“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思路,不仅适用于无机化学的学习,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也是非常有效的。
  二、注重分析“断键”规律
  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同学们面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有些茫然,如果能抓住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键”规律,对正确书写反应产物,配平反应方程式将提供很大的帮助。 例如乙醇主要化学反应的断键规律:
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催化氧化:2CH3-CH2-OH+O2 → 2CH3-CH=O+2H2O
(注:每二个氢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水,故乙醇与氧气2:1反应)
取代反应:CH3CH2+OH+HBr→CH3CH2Br+H2O
消去反应:CH2-CH2→CH2=CH2+H2O
  以上实例充分说明了,同一种有机物因为反应过程中断键位置的不同,发生反应的类型就不同,自然生成物也不相同。注重分析“断键”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有关反应方程式,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使复杂的、难懂的有机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更加轻松;同时,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三、抓好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有机学习中,除了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性质、用途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灵活运用。
  如重要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CH ≡ CH → CH2=CH2 → CH3-CH3 → CH3-CH2-Cl→ CH3-CH2-OH → CH3CHO → CH3COOH → CH3COOCH2CH3
学习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不仅要掌握转化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更要理解转化过程与物质性质、制备、用途等之间的关系;若此,我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就基本上能达到提纲挈领、出神入化的境界。
  四、擅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尤为适用。在学习中要善于运用化学原理去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又要善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升华。
  如在学了《多糖》一节后,会分析吃馒头时,在口腔中咀嚼时间长些,能体验到味道变甜的道理;还可联系很多饮食保健的道理,如饭后不能喝过多的水,有些食物能帮助消化,有些食物又阻碍了消化等等;这样对淀粉的水解就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就能拓宽学习的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适应性,学会关心社会生活,并努力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仅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当然,有机化学的学习还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高中化学烃和烃的衍生物物理性质
答:1.烃:密度都小于水,同系物的密度随碳数逐渐增大,都难溶于水,1-4个碳的烃是气体,随着碳数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逐渐由液态过渡到固态。烃均为无色物质,烷、烯、炔无气味或稍有气味,芳香烃有特殊气味。2.卤代烃:常温下,氯甲烷、溴甲烷、氯乙烷为气体,其余一般为液体。卤代烃都不溶于水,可...

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和特性.共性(物理和化学)
答:)特别是吸附,漂白,杀菌,消毒等性质以及物质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特点,制备的方法,原理,装置的搭配和相互关系,时间有限不一一道来了.对于有机物要注意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烃分类可以根据不饱和度进行区分,由不饱和度可以推出物理和化学性质,当然不饱和度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记忆,烃中随着2键3键的出现...

求高二有机化学烃到烃的衍生物的各种性质,最好以列表的形式给我。
答: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 归纳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 烃的衍生物: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

烃的衍生物有哪些
答:烃的衍生物:1、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官能团:—X 通式:R—X 2、溴乙烷: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低,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①水解反应: C2H5 —Br+NaOH→(水,加热)C2H5OH+NaBr ②消去反应:CH3CH2Br+...

怎样学习高二化学有机物和烃的衍生物
答: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点、沸点比较低,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常温下为气态,烃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比相对分子...

有机化学基础 ·五· 「烃的衍生物」
答:烃的衍生物家族</:以官能团划分,烃的大家族延伸出众多独特的成员,如卤代烃、醇、酚等,它们的性质与结构形态各异。醇家族的多元风貌</:醇们根据羟基数(如甲醇、乙醇等)和烃基种类(如一元醇、二元醇)进行区分,同时,它们的溶解性、沸点等性质也各有千秋。羟基的存在赋予醇独特的化学特性,如...

高分求高一化学知识整理
答:烯烃:1、定义:分子中含有C=C双键的烃叫做烯烃。 把分子中含有一个C=C双键的烃叫做单烯烃。2、通式:CnH2n(n 2)、烯烃物理的性质: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

烃的衍生物性质归纳
答:我们老师在讲时重点强调的化学性质是: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反应——尤其注意消去的条件:带有卤原子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至少含一个氢原子;水解的本质就是取代啦,羟基取代卤原子。醇的催化氧化——羟基相连的碳上要含有氢原子,含一个氢原子氧化生成酮,两个则生成醛。醇的消去反应——特别注意与醇...

高中有机化学 烃和烃的衍生物
答:是以下是烃的衍生物的定义和举例: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其中取代氢原子的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使烃的衍生物具有不同于相应烃的特殊性质,被称为官能团. 在不改变烃本身的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将烃上的一部分氢原子替换成其他的原子...

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
答:烃的衍生物除了包含C和H元素之外还包含O或N等等元素.它们的性质与它们所带官能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