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怎样看待帝王的合法性?董仲舒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作者&投稿:西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始儒家认为只有顺应民意,合乎道统才有做君王的资格;而后来董仲舒的“新儒家”,则创造性的搞出了一个“君权神授”,让统治者的权威变得至高无上。我们都知道, 中国数千年以来,发挥着最大影响力的学说,就是至圣先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

时至今日,儒学仍然是我国文化对海外进行传播的思想武器之一,英国百科大辞典,将“中华文化”诠释为儒家文化,可见,儒学已经深入到了中国人的骨髓里。

而作为统治运行逻辑的儒学,在中国历史上,首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就是君主合法性的来源。原始儒家,从周公,孔子,孟子一脉相承而来的思想,是认为君王的合法性,是来自于“民意”的,很有朴素的民主主义精神。

孟子是这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叫做“得乎丘民为天子”。意思就是,君主必须尽到对百姓的职责,才能有治国者的资格;《尚书》说,“抚我则后,虐我则仇”。你善待我,我就把你当成君主来看;你虐待我,那么你就是我的敌人。

后来原始儒学的继承者黄宗羲,在《原君》中,则对以上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而尧舜禹这样的圣主,就是因为他们“大公无私”,所以,才能坐上“天子”之位。

不过,后来刘邦统一天下,汉朝建立,儒学当中这些“大逆不道”的内容,必须得到清理;但是,他们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和儒家作对,以法家为尊,那么岂不是和“暴秦”别无二致了吗?

所以,后来叔孙通,董仲舒等人,就用“君权神授”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君王和百姓脱离捆绑,改成了“君权神授”。统治者的权威,除了能用“谶纬之学”稍微制约之外;几乎至高无上。



儒家认为帝王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董仲舒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提出了君权神授,把皇帝的权力当作是神的旨意,让皇帝处于至尊地位。

儒家认为帝王是天选的,所以是开明且和善,那么就是合法的,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说 来解决这个问题。

董仲舒提出了“君王是天子”的命题,完美的结局了这个问题帝王是上天授命的天子来管理人间 因此有“君权神授”之说,所以帝王的存在具有了合法性,帝国的建立也有了正当性。

~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强调的是以什么治国?
答:董仲舒强调以德治国,他认为皇帝应该用道德教化来代替严酷刑法当作治理国家的主要工具,董仲舒还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让儒家在遭到秦的焚书坑儒的重大打压下,又一次地站起来,成为中国王朝的主流思想。董仲舒就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夹杂着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建立了皇权天授的体系,他...

董仲舒的思想
答:他反对秦朝“师申商之一法,行韩非之说,憎恨帝王之道”的暴政。 董仲舒作为汉武帝时代新的儒家学派的创建者,吸取了先秦孔孟儒家思想为主邹鲁文化思想,同时也吸取了燕齐方士的阴阳家思想和以刑名家思想为主的三晋文化思想。新儒学思想已由一个学派的思想而发展演变为全国性的封建统治思想。尤其是他的君权神授理论和...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强调的是以什么治国
答:董仲舒强调以德治国,他认为皇帝应该用道德教化来代替严酷刑法当作治理国家的主要工具,董仲舒还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让儒家在遭到秦的焚书坑儒的重大打压下,又再一次地站起来了,成为中国王朝的主流思想。董仲舒就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夹杂着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建立了皇权天授的体系,...

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言论告诫君主?
答:董仲舒告诫君主:“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即以德政感化上苍,只有如此方可消灾弥难。如若不然,“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从董仲舒的天谴说中,很容易看出墨家天志说的影响。董仲舒试图把天意描绘为一种监督帝王的神秘力量。但是,这种学说是同“君权神授”理论相联系的...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答:他青年时代潜心读书,传说他曾在窗上垂帷,三年不曾向窗外眺望,完成《春秋繁露》这部巨著。他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应依据天的所作所为,天人之间有一种密切的相互作用。从这个为前提,他把阴阳家的宇宙观和主要儒家的政治哲学结合起来。在董仲舒的思想中,既有阴阳家的思想,也有五行家的思想。《春秋...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如何看待他的成就?
答: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如何看待他的成就?董仲舒,现在是河北一个强壮的枣树人,除了两次担任王子和国王的首相外,并没有任何官方职位。它的影响主要是意识形态。他建议汉武帝“废百家争鸣,独尊儒家”,这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外,他的“天人感应论”、与生命有关的灾难理论以及...

董仲舒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董仲舒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答:1、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学代表人物,唯心主义哲学家,儒学大师。他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注入儒家思想,为迎合汉武帝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思想。2、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

汉武帝为何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背后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答:但武帝之所以真心实意的接受,还因为这种证明方式不仅可以证明帝国以及帝国皇帝的合法性,还可以预防一些不安分的人的不安分想法,既然这个帝国是合法的,所有皇帝也是合法的,那么任何人都不许以任何理由来推翻这一合法性,在这一问题上董仲舒看中的是帝王的正名,而武帝看重的则是对不可知的想要对帝国挑衅群体的预防。当...

董仲舒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请详细介绍一下
答: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是西汉的哲学家。他是西汉治《公羊春秋》的今文学著名大儒。景帝时做过博士,武帝时他以贤良对策,主张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核心是大一统论,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统一和意识形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