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双枪老太婆原型,被誉为“民族之母”,解放后为何被枪决?

作者&投稿:杭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日女英雄。在抗日战争正式打响后,赵洪文国变卖家产充当抗日经费,组织抗日义勇军与日军周旋,她风里来雨里去,手持双枪打得日寇闻风丧胆,在抗日战争后期,赵洪文国更是被国民政府誉为“民族之母”,誉享海内外。但就是这么一位传奇人物,却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解放军枪决,这是为何?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赵洪文国国的生平事迹。

赵洪文国,满族人,本名洪文国,夫姓赵,1881年出生于满清的一个东北贵族家庭中,因自幼目睹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因此从小就对日军充满仇恨。后来,随着日本的野心逐渐显现,日军开始在日占区对中国的少年儿童实现“奴化教育”,为了让中国青少年不做亡国奴,赵洪文国变卖家产充当抗日经费,创办赵家堡子小学抵制日本奴化教育,坚持使用汉语教材。

1931年9月18日,随着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日军开始大肆入侵我国东三省,并对东三省内施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赵洪文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32年,赵洪文国回到故乡组织了抗日义勇军,抗击侵华日军。

随着抗日战争逐渐白热化,1933年,赵洪文国与抗日志士白君实、刘壮飞等人组建了“抗日别动队”。不久,抗日别动队又改组成为“少年铁血军”,他们以赵洪文国的家为抗日据点,对周边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提供物资援助或人员支持,在各路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少年铁血军很快就发展到500多人。

随着少年铁血军的影响越来越大,日军开始重视这股武装力量,但苦于他们善于游击战,每次打完后都躲进山里,让日军苦不堪言。1934年8月,日军在知晓少年铁血军的根据地就是赵家堡子后发动突袭,赵洪文国为掩护部队撤离被日军抓捕,在监狱中,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赵洪文国始终坚贞不屈,2个月后,赵洪文国在铁血军的配合下逃出了监狱。

出狱后,赵洪文国在东北救国会的帮助下筹集军火,继续发展少年铁血军,逐渐在东北地区扛起抗日大旗,到1935年年底时,少年铁血军已经发展到11个方面军,队伍总人物超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少年铁血军自1933年成立到1935年年底,已经与日寇交战300余次,俘虏歼灭日军6000余人。

此时的赵洪文国与少年铁血军的名声已经打了出来,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1940年,赵洪文国作为抗日女英雄,受到了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的亲自接见,蒋与她合影并亲封她为“游击之母”。在此后的数十年间,赵洪文国一直追随国民党。

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后,国军一路溃逃,解放军陆续解放各省市,但赵洪文国仍执迷不悟,依旧率旧部负隅顽抗。1950年2月,时逢川西匪乱,赵洪文国集齐4000多游兵散勇,企图攻占当时已经解放的什邡县城,但队伍还没到达什邡县,就被早已得知其消息的解放军袭击,赵洪文国损失惨重,带领着残部流窜到附近的高桥镇,同年4月,赵洪文国率领的残部被解放军一举歼灭,而她本人试图伪装成农村村妇逃脱解放军的抓捕,但被识破。1950年7月16日,赵洪文国被执行枪决。



因为她后期投靠了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在渡江战役失败后一直不肯投降,1950年又企图率领部队占领已经解放的什邡县 ,最后行动失败被击毙。

那是因为她所做的事情对于当时的政府来说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犯的罪已经成为了死罪,也就执行了枪决。

因为她加入了中国的国民党,枪杀了我党许多优秀的革命干部,因为她最后还是被枪决了。

~

在民间被称为双枪老太婆的是哪位抗日英雄
答:抗日战争时期她屡挫屡战,协助其三子赵侗组织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以及“晋察冀游击纵队”,当时被国人誉为“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民间称之为“双枪老太婆”,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赵洪文国的二子赵连秀、三子赵侗、爱女赵理智,均积极投...

双枪老太婆叫什么名字
答:赵洪文国,满族女性,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常用名赵老太或赵老太太。在抗日战争期间,她因协助儿子赵侗组织抗日力量而闻名。赵洪文国和她的子女赵连秀、赵侗和赵理智一同参与了抗日活动。她被誉为“游击队之母”和“民族之母”,并在国内外获得了崇高声誉。民间常称她为“双枪老太婆”。...

双枪老太婆叫什么名
答:赵洪文国是双枪老太婆的名字。她是一位满族女性,汉军旗人,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或判红旗沟。人们通常称她为赵老太或赵老太太,无党无派。在抗日战争期间,她屡次参与战斗,协助她的三子赵侗组织并创建了多支抗日军队,包括辽南的“少年铁血军”、河北的“国民抗日军”、河南的“太行山光复军”...

双枪老太婆的人物简介
答:当时,她被国人赞誉为“游击队之母”和“民族之母”,在民间被尊称为“双枪老太婆”,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赵洪文国的次子赵连秀、第三个儿子赵侗和女儿赵理智都积极地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

她是双枪老太婆原型,被誉为“民族之母”,解放后为何被枪决?
答:“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日女英雄。在抗日战争正式打响后,赵洪文国变卖家产充当抗日经费,组织抗日义勇军与日军周旋,她风里来雨里去,手持双枪打得日寇闻风丧胆,在抗日战争后期,赵洪文国更是被国民政府誉为“民族之母”,誉享海内外。但就是这么一位...

双枪老太婆是谁
答:双枪老太婆是赵洪文国,(1881~1950)人称赵老太太,女,满族,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哨子河乡红旗沟。因为不愿做亡国奴而抛弃了家庭,带领子孙三代上山打游击,被人们称为赵老太。时期,她先后参与创建组织了辽南“少年铁血军”“华北国民军”以及“晋察冀游击纵队”,被誉为“游击队之母”...

如何评价「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答:好的一面:抗日战争时期她屡挫屡战,参与组织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以及“晋察冀游击纵队”,被誉为“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民间称之为“双枪老太婆”。坏的一面:抗战结束后,赵洪文国带领她的队伍回到东北,追随国民党。拉拢沿途的反共分子和受...

《红岩》中“双枪老太婆”原型之一邓惠中其实就是一个裹足的农妇_百度...
答:1948年,她获得两支真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枪老太婆”,带领华蓥山游击队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尽管小脚曾是她的束缚,但革命的解放使她如脱缰野马,行走如飞,被誉为“飞毛腿”。在渣滓洞的黑暗中,邓惠中遭受了特务的严酷折磨,但她的坚贞不屈并未因此动摇。她以家庭为代价,揭露敌人的阴谋,即使...

双枪老太婆是谁
答:双枪老太婆原型是陈联诗。双枪老太婆是著名小说《红岩》中塑造的传奇人物,为华蓥山游击队的成员,在小说中因善使双枪被誉为“双枪老太婆”。据《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先生讲述,陈联诗为《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主要原型之一。陈联诗(1900年~1960年7月22日),又名陈玉屏,四川广安岳池县人,川东...

她是“双枪老太婆”的原型,隐姓埋名34年,最后怎么发现的?
答:作为早期的党员,贾春英历经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均作出大的贡献。2006年2月1日,国内上映了一部名为《双枪老太婆传奇》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原型,就是贾春英的下属焦子英,足以见得当时的贾春英是一位怎样的传奇女性了。贾春英面对下级时,绝不会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子出来,在外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