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策略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对等分析

作者&投稿:霜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 服装柔性制造的必然性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消费已经具有明显和日益强劲的个性化趋势。服装的个性化消费趋势要求实施柔性制造。
  1.柔性制造式服装企业避开过度竞争的有效策略
  服装是典型的垄断竞争性行业,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服装行业出现过度供给和过度竞争的局面。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竞争性行业是无利润可言的。即使在产品存在差异性的垄断竞争行业,过度供给的压力迫使市场相当大一部分产品的价格迅速跌落,并陷入得不偿失的经营状况。不言而喻,过度竞争只能在短期内使消费者获得一定的实惠。但是从长期来看,过度竞争不仅使厂商得不偿失,而且也使消费者得到的一点点实惠因生产压缩和垄断形成而灰飞烟灭。所以无论是服装行业,还是其他行业,无论是企业界,还是经济理论研究都必须高度关注如何解决过度竞争的问题。
  在市场出现明显的过度供给条件下,服装企业通过推广柔性制造(在服装行业更清楚地表述为服装定制),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刚性制造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实施柔性制造的企业可以通过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吸引顾客。在这种条件下,实施柔性制造的企业实际是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消费领域。在这个新的领域由于经营者数量较少、供给能力有限,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厂商具有较强的价格决定能力,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在柔性制造得到普及条件下,一方面,柔性制造通过极具个性化的产品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增加服装市场总容量,减少过度竞争。另一方面,柔性制造厂商通过互联网络的互动式通讯和价格折扣等措施及时掌握社会对相关产品的详细需求,严格按照消费者的订货组织生产,使得一部分不具备柔性制造能力的企业退出市场。避免服装行业的过度竞争。
  2.柔性制造是服装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柔性制造或定制就是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服装。从市场学的角度,柔性制造实际上是在各个细分市场对需求的最准确定位。因为厂商可以严格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愿望进行设计、生产,所以,在同一种类的服装产品的所有细分市场上,柔性制造都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譬如,在春秋装类的服装柔性制造方面,无论是老年消费者,还是青年消费者,无论是男性消费者,还是女性消费者,也不论是高收入消费者,还是低收入消费者,只要消费者把他希望的服装的颜色、面料、质地、尺寸等信息通过互联网络或其他方面告知服装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服装企业就能不折不扣地按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他们满意的产品。所以,柔性制造实际消除了各细分市场上的界限,形成一个需求更大的市场。柔性制造的特点使服装企业能够出奇制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毫无疑问,柔性制造是服装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柔性制造是中国服装企业走向世界的必有途径
  假如WTO把中国国内市场纳入国际的统一大市场中,使中国服装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较而言,中国服装企业资本力量不足、影响渠道不畅、品牌声誉较差,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大竞争格局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毫无疑问,在刚性制造技术条件下,中国服装企业要走向国际,与国际服装巨头抢市场、争利润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在柔性制造技术方兴未艾的条件下,中国服装企业实际与国际服装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国际服装巨头资本雄厚、销售渠道通畅。但是在服装企业柔性制造潮流下,雄厚的资金和通常的渠道以及县属营销技术并不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很多情况下,因地制宜、甚至因陋就简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反败为胜。所以,在中国存在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条件下,中国服装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服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就在于它能够抓住柔性制造的历史机遇。
  (二) 服装定制营销的思考
  1、 服装定制营销的关注点是什么
  在成衣工业时代,服装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产品创新与开发,虽然营销花样也不断翻新,也重视对于市场的研究,但本质上是为了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为生产出来的产品寻找出路,提高产品的出货率,减少库存,为成衣卖一个好价钱。这样看来,成衣工业时代,服装企业的关注点是产品。
  个性化服装时代,服装企业将享受成衣时代的服装制造技术和设计经验,将关注点转移到顾客身上,更关注顾客将有什么样的个性化需求,服装企业将如何获得这些个性化需求,服装企业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基础资源,让顾客尽情地表达这种个性化需求,当这种需求已经准确表达以后,服装企业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模式,满足顾客的这种需求,而使顾客购买这种产品比购买成衣获得更高的性价比。个性化时代,服装企业的关注点应该是顾客!
  正因为顾客已经成为服装企业的重中之重,服装企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有关顾客的数据库,为顾客提供服务,类似我们现在说的客户关系管理,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规划满足顾客需求的各种资源,提供顾客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包括增值服务),建立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互动通道。
  2、 现代服装定制营销不是传统的裁缝店
  现代服装定制营销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成衣工业的否定,但并不是又回到了原始的裁缝店时代。
  新一轮的个性化服装不再是一个一个的裁缝店各自为战:因为原始的裁缝店不能满足顾客对于高于成衣的各种要求,原始的裁缝店几乎无法满足顾客的设计要求,无法给顾客提供一个设计平台,在样板、服装制作工艺、服装设备、服务等诸多方面无法提供与现代成衣工业同一水平的标准,这已经是被事实证明了的。
  要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服装定制,必须在现代成衣工业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成衣工业的资源,再增加顾客参与的通道,提供顾客实现自我意识的成分,所以,个性化时代的服装定制营销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大规模定制营销模式,而不是原始的裁缝店定制模式。
  这种定制可能也通过裁缝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些裁缝店是以工厂为后台的连锁形式,也可能是直接在互联网上的虚拟裁缝店,或者,是其他的表现形式。
  3、 大规模定制必须突破的瓶颈
  服装定制营销具有几个特征:
  A、 构成服装产品本身的各要素各式各样。这些要素包括材料(面料与各种不同类型辅料)、款式、样板、工艺、尺寸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要素如果批量很少,则无法采用流水线生产,从而在产品制造成本上,使定制营销模式明显劣于成衣营销模式,这样,顾客虽然获得了定制的心理满足,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经济性;
  B、 如果不能采用流水线生产,产品质量很难达到顾客的要求,与成衣营销模式比起来处于劣势;
  C、 定制营销只能采用零库存模式,这样便导致制造周期延长。
  这样看起来,要实现服装大规模定制,速度、成本和质量是摆在服装企业面前,必须克服的三个瓶颈。如果不能够克服这三个瓶颈,要采用大规模定制并取得市场成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三) 构造大规模服装定制营销模式
  如何构造大规模定制营销模式呢?下面以成衣营销模式为对照,在此基础上讨论构造大规模定制营销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1、 构造大规模定制营销模式的技术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为克服服装定制的三个瓶颈提供了可能。之所以说信息技术能够改善定制营销模式,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数据处理速度快,克服了定制所带来的批量多,数据量大的挑战。工业制造中的数据处理对人工而言也许是一个挑战,但对于电子系统而言,再大的数据处理量也不会造成流水的拥堵,因此,应用信息技术后,对于定制模式而言,不但不会增加岗位,能够防止数据处理工作造成的流水拥堵,而且还能在规模批量生产的数据处理基础上提高效率。
  数据传递速度快,顺应了定制营销对各环节反应快的要求。定制营销模式与传统成衣营销相比,数据大量增加,而且对于数据传递的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应用网络技术,就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人工处理的错误和成本。
  数据存储方便,在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方面保证了定制营销模式对细节数据的要求。定制营销模式与成衣营销模式比起来对细节数据的要求高。而信息技术在数据存储、查询和分析方面的优势能够满足定制营销提出的这种挑战。
  另外,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减少制造过程中控制的成本。
  2、 制造流程重构
  制造流程重构的目标是提高产品制造速度和质量,同时准确和快速处理由于定制而带来的大量生产信息,降低由此而提高的生产成本。制造流程的重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改造供应链。定制营销模式对原有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挑战,材料单品进货量减少,供应速度要求加快,材料品种大量增加,这时的工厂不应该只是增加供应力量,而应该使用软件建立供应管理系统,与供应商的库房数据库实行联网或者能做到互动,从而可以做到供应计划准确快速。与此同时,如果能够更好地利用第三方物流,或者改善自己的物流体系,与原有的手工供应管理比起来基本上能够克服定制营销带来的挑战。
  改造计划调度系统。在现有的大部分成衣企业中,生产计划调度仍然是手工模式,这种手工式的计划调度系统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出错机会高,共享性很差,查询检索很困难,不要说适应定制营销,就是对于成衣营销也存在很大的缺点。因此,急需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改造过后,基本达到智能自动调度,信息制造全程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生产调度的能力。
  调整产前准备流程。不同的营销模式,不同的企业产前准备流程不一样,但是这些产前准备流程完全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高产前准备的效率和准确率。
  实时质量控制。对于定制营销而言,各种不同的产品标准,规格和技术数据等技术性文件比成衣营销变化快,制造工人和品控人员再也无法象成衣生产一样,可以凭脑子或几张纸就能实施生产,采用信息技术快速编制和传递生产技术文件,对产品进行实时质量控制。
  改善技术支持系统。采用信息技术,建立技术数据库,实施技术数据管理和分析,改善技术支持和提高研发水平。
  实现自动配套和个性化包装。对每一件产品制定一个产品ID(产品“身份证号”),使用数据库的形式,将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与产品ID联系起来,完成产品的自动配套和个性化包装。
  3、 服务流程重构
  服务流程重构的目标是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和提高实施服务的速度。丰富服务种类。成衣营销基本上不提供服务,即便偶尔提供一些服务,这些服务也是零散的。定制营销则大大提高了对服务的依赖,这些服务贯穿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整个过程。定购前需要为顾客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决策的服务,定购过程中需要为顾客提供技术支持,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与顾客时刻保持联系,随时接受顾客的需求信息,变更某种定货信息或其他要求,发货时需要为顾客提供某种特殊的服务,顾客收到产品后要为顾客提供一整套的售后服务。
  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种各样的必需的服务,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还可能要提供顾客某些增值服务。总之,对于定制营销而言,服务已经不再像对成衣营销一样不重要,它已经变成产品的一部分,必须大量丰富服务的种类。
  建立服务平台。为了快速和大量响应顾客的服务请求,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自己的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是基于电子网络和人力网络的一个体系。这个平台要保证能够实时为顾客提供服务,对于实在无法实现实时服务的,也要实施交货点服务。
  实施交货点制造。交货点制造有利于快速提供产品,如果能够与服务结合起来还有利于降低综合成本。
  4、 营销系统重构
  营销系统重构的目标是将关注点由产品转向顾客。顾客信息管理。成衣营销是不需要关注具体某个顾客的信息的,而定制营销中顾客个人资料、产品制造信息和服务需求信息已经构成一个整体,基于定单成功的需要,也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不仅如此,为了预测顾客需求和销售促进,必须对顾客进行分析,顾客的这些资料是所有营销工作的基础。建立顾客数据库,并保证能够从这个数据库中快速、有效地提取营销信息,进行需求分析,促进客户关系,确保定制营销获得成功。
  营销通道。可以采用互联网站、电话呼叫系统、企业内部电子网络加专卖店等形式,构建企业的营销通道。互联网站上可以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详细的说明与介绍,可以使用电子定单完成电子交易;电话呼叫系统配合产品与服务目录可以进行定货,交互性更强,而且能够处理顾客提出的超出企业预定的产品与服务种类;企业内部电子网络加专卖店的形式可以同时提供多种服务,可以面对面地进行定货,而且能够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
  营销组织结构转型。定制的营销组织结构应该以加强客户关系和提高顾客获得的价值为出发点,将营销定位到每一位顾客。
  5、 成本控制体系重构
  成本控制体系重构的目标是降低和有效控制成本。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加强对每一个定单的成本实时核算,进而对每一个定单的成本进行控制。可以对定单运行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成本分配,也可以对成本进行预先估计,这种估计的准确性要比成衣营销来得快。采用电子技术,在重要的成本点设置信息采集,很容易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6、 重构策略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制造业而言已经是一个革命性的冲击,也是信息技术发展在应用领域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谁能率先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制造业,谁就能赢得先发的竞争优势。
  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时,至少必须坚持如下几个策略。
  系统改造。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时,由于领导人对信息技术能够为企业干什么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很容易造成从单一方面出发考虑问题,研发或购买了某些软件,商用软件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缺乏开放性,当需要启动另一个方面的信息化时,你会发现原来的投入只能放弃,这样就会造成企业改造成本的增加,而且会打击企业员工应用信息技术的信心。
  所以,在应用信息技术时,不要操之过急,应该根据自己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化的策划,同时一般应该研究自己的业务模式,对业务模式借此机会进行一次重组,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应用方案,才着手开展工作。
  循序渐进。当我们有了一个系统性的方案之后,不要希望能够一次全面解决问题,任何的策划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予以修正,同时,如果全面铺开这种流程重组式的工作,会改变我们原有的很多工作习惯,一方面会带来很大的推广阻力,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的正常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使企业的运行陷入混乱的困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改造。
  以企业为主。有些企业领导由于各种原因会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全信任地交给IT供应商来做,我的经验和听到的故事证明这样安排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IT公司无论进行多么详尽的需求分析,他也不比企业最高领导者或授权领导者更了解这家公司,这是他们不能获得完全信任的理由一;另外,即便这些IT供应商能够做得极为详尽的需求分析,但他们还是根本无法开展你的业务流程重组工作,这一个应用成果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取得,因为每一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流程设计只能由自己来做;IT供应商还有一个爱犯的毛病,那就是会提供一些你根本不需要的功能,这一成本没有必要支付。所以,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应该采取以企业为主的策略。
  一把手策略。推行一项新事物,尤其是全面改造企业的业务流程,思维模式,所有有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变革会带来很大的阻力,无论你事先策划得多么好,实施得多么顺利。这种阻力没有很大的行政权力去贯彻执行,几乎是难于成功的,要想推行成功,就需要一把手身体力行。
  (四) 在什么级别和规模上提供定制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纺织业如何能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应是内外兼修,即加强自身建设与利用外部力量。

(一)加强自身建设

1.转变观念,理性认识。大多数国家施行贸易标准及其相关制度,仍然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健康的良好愿望。利用这些国际规范条件派生出来的不合理的国别环境标准以及以此为依据设置的贸易障碍才构成绿色贸易壁垒。当国际绿色贸易大潮滚滚而来时,任何国家都很难置身其外。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要冲破绿色壁垒,首先必须顺应这股绿色潮流。我们反对的是滥用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正当行为。我国农产品因有害物质超标而被对方国家拒绝入境之类的事件,不能认为是对方故意设置绿色壁垒。相反,应当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加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2.顺应潮流,绿色营销。广大企业应抓住机遇,顺应环保时代发展绿色化的潮流,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施产品绿色化战略,在产品开发、制造、包装、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切实地把环保要求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中,做到在研发环节上开发绿色产品,在广告上突出绿色效应,在公共关系上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在营销渠道上选择绿色企业,在供应链上选择绿色伙伴,在市场上寻找绿色消费者。实现满足企业利益、消费者需要和环境利益的营销方略,在环保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

3.国际认证,通行世界。特别要积极争取通过ISO14000 国际标准认证,获取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要争取获得贸易对象国及所属行业的绿色认证例如美国电器产品的 UL 认证、加拿大的CSA 认证、英国的BSI认证、德国的 G认证、欧盟的 CE 认证水产品的 H ACP 认证等。截止 2000 年 4 月底,我国通过ISO14000 认证的组织只有 263 家。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参与国际合作;向国际靠拢,让中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走向世界。过渐进地提升自己的环境标准要求,动资源合理使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实力。

4.绿色会计,定量分析。所谓绿色会计制度,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不仅要对人工、本、原料等进行成本核算,而且还必须计算资源和环境的占有和消耗成本,这样就能够恰当地估价自然环境成本和污染的环境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对环境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揭示其经济价值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正确的决策基础。

5.技术转移,海外投资。单纯通过技术贸易难以获得较为先进复杂的技术,可利用合资经营与合作经营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走引进与自主研发并重的道路,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一旦我们产品的环境技术是领先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作用必将不攻自破。海外投资不仅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而且可享有与东道国相同的自由流通便利,避免发达国家的环境壁垒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6.熟悉规则,积累经验。一是加强学习W TO 文献资料,了解 W TO 的有关规则和国际贸易形势与特点,重视绿色技术壁垒对相关产品出口的冲击和危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二是善于学习国内外出口贸易经验,面对形形色色技术壁垒的阻障,提高企业辩识和应变的能力。

(二)利用外部力量

1.企业合作,绿色基地。尤其是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企业和传统工艺产品生产企业,相关企业联手合作,建立绿色产业基地,更能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比如,中国是陶瓷制品大国,曾享誉全球。要达此目的,必须挑选好原料供应基地。绿色基地建立以后会形成规模收益和对当地经济的辐射效应。类似地,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 “绿色花生基地”、“绿色茶叶基地”、“绿色果品基地”等等。

2.借助政府,寻求支持。首先,企业在绿色产品的重大技术创新和出口经营活动中出现资金困难时,应向政府提出资金和技术支持。争取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环保补贴,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按照W TO 新的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则,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企业和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规则,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其次,应根据供应链理论,要求政府制定较为严格的原材料、半成品进口技术和环境标准,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整体环境技术水平。最后,如果我们在承担有关协议的某些环保义务出现困难时,可以及时向政府提出,政府可及时向W TO 提出申请,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应承担的义务。

3.利用世贸,维护权益。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合理对抗机制、报复措施、非歧视性原则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维护自身合理的经济利益。根据W TO《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书》 来解决争端。特别是巴西和委内瑞拉申诉美国汽油管制案胜诉且美国接受 W TO 的裁决,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对 W TO 的信心。


企业对策:行业对策

面对入世后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应转变思维!调整战略!积极应对既要关注国际市场的机遇,也要眼睛向内,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从企业层面来说:首先,提高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纺织服装企业要真正因取消配额而受益,就必须着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不是靠数量扩张的方式来增加出口。反之,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低价竟销的策略,则无异于自相残杀,其结果必然是既损害企业自身及国内同行的利益,也给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以把柄"因此,明智的选择是从技术和设计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纤维!面料!花色!品种!健康!环保!功能和科技含量等方面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其次,充分论证,科学决策,制定正确的投资战略,避免低水平扩张"由于对配额取消后市场前景的盲目乐观,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导致投资增速过快"应当看到,我国入世时承诺的有关条款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具体地说,一直到2016年底,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都将受到三个条款的制约:一是2008年底到期的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条款;二是2013年底到期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三是2016年底到期的“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企业在投资时应充分考虑上述条款的制约因素,认真研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及走向,慎重选择投资方向,力避低水平重复建设"第三,打造自主品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中自主品牌的占有率还不到10%,与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更为重要的是,在产品销售利润中占大部分份额的品牌利润几乎被国外企业拿走,而我们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的微薄利润"因此,大力开发和推广自主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是我国服装纺织企业角逐国际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四,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一些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大企业,应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可在国外投资设厂,建立全球供应链,并积极介入国外营销网络,以规避国外对我纺织品出口的贸易壁垒"第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美国和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进口市场,但同时也是贸易争端和摩擦的高发区"我国出口企业应在巩固和进一步拓展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在更广阔的国际领域积极开辟多元化市场,以有效分散市场风险。

从行业层面来说,中国加入后,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分阶段取消,纺织服装出口行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贸易格局和贸易模式正在改变"这对进出口商会的工作提出了挑战"纺织商会作为行业代表,应在行业协调!维护出口秩序!对外交往!维护企业利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和监测机制;制定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准入标准和认证体系,促进规范经营;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协调出口价格和市场,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1 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不断
  我国加入WTO以后,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全球纺织业原有市场和利益格局,因此对于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就有了所谓“挤占了他人的市场份额”的大量反倾销等各种障碍。法国纺织工业联盟主席吕西安德沃日曾表示,应延长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配额限制至2008年底。“以便向中美之间签署的此类协议看齐”。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至今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甚至干预中国的金融政策。从纺织层面上来说,他们这样认为是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且在进口国零售市场上的份额增长较快,已对进口国的制造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甚至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下降,我国纺织业将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焦点。
  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后,以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为代表的“劳动壁垒”,正成为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又一大障碍,因为虽然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价格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国的劳动力很多是在不被提供任何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工作的。面对进口国实行越来越严格的“劳动壁垒”措施,纺织行业虽然也开始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也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公约开始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以及我国国情的行业自律性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但在推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初期,肯定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阻挠。

  2.2 纺织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纺织企业自主生产性不强。我国的纺织行业生产以大量的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由于我国纺织品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只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有优势,所以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比较低,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微薄的利润,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50%以上的服装出口是来料加工,30%以上是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来进行加工,自主品牌服装仅占10%左右,而且设计开发水平不高,不能自主设计、生产适合销路的产品。
  出口成本增大,且品牌竞争力不强。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成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最大利空因素,一般一票出口订单的周期是三个月,而人民币汇率又不趋于稳定,几乎一个月内就会有较大的变化。由于纺织品附加值较低,人民币升值使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更是削减了企业的出口利润。上海著名经济学家石士均教授在宁波举行的2007年出口形势报告会上指出从去年中期开始,人民币就不断向上攀升,到现在累计升值近3%,加上去年12月起部分纺织品退税率下调2百分点。这大大加剧了纺织企业的困难。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行业协会及企业应对措施

  3.1 纺织行业协会殛商会的应对之策
  纺织商业行会协会应该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根据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要求,开展积极有效的信息服务,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性,引导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
  (1)深入开展国际纺织方面的公共信息服务。由于生产企业自己搜集信息方面的渠道比较狭窄。所以纺织商会要帮助他们拓展信息槊道,挖掘信息资源,保证纺织企业及时了解纺织动态,针对国际市场业务的要求,建立定向的信息采集,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原料、产品、技术装备、价格等行情信息。
  (2)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及商会应该充分发挥协调小组及企业专家队伍的作用,对于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应该采取价格协调和增强行业自律性等措施,监督进出口企业的守法经营情况,以保证纺织品进出口企业内的公平有序竞争;同时,建立并推广《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建设及管理、服务标准》,提高专业市场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行业自律机制。要求企业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进行相关指导,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体系的认识,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利益和形象。
  (3)推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交流。我国的纺织企业与发达国家比较在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所以多开展纺织企业特别是进出口纺织企业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活动,扩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交易渠道,提高国际竞争意识。
  (4)开展行业培训、品牌推广等服务工作。开展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管理业务培训、行业知识培训、从业人员素质培训,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建设规划、经营管理、改造升级提供咨询服务,为提高专业市场的企业品牌形象开展相关服务。
  (5)建立纺织业检测机制。针对国外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我国纺织商会及行业协会应积极采取措施,面对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的产业政策、反倾销政策等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种种不利,逐步建立起纺织服装的监测系统,对一些重点产品的出口数置、出口价格、出口国别和地区及时发布,帮助我国纺织企业正确认识市场前景,确定发展方向。

  3.2 纺织企业自身的应对之策
  (1)走创新之路。企业的发展强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大力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前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方向新的发展,面对国际经济新形势,我国纺织业如何从“模仿”到“创新”,对于长期以来给外国跨国公司打工的我国纺织服装业来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任何企业若没有创新是很难持续发展的,仅靠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是不能占领国际市场的。
  (2)推行“品牌战略”。中国纺织业就必然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状态,加强品牌建设是中国纺织服装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为打破“有规模、缺品牌”的困局,许多企业开始尝试以自主品牌出口。
  (3)推进产品的多元化,提升产品档次和推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体系。目前,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技术含量低,贸易依然局限于低附加值的中低档产品。对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既要积极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更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纺织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方向发展,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争取向中高端产品市场进军。

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答:中国纺织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 许坤元大家都很关心国际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下面我谈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国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一) 世界对各种纤维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纺织纤维需求在过去...

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如何发挥更大优势?案例分析
答: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世界纺织类贸易额的30%,占全国商品出口的百分之23%。中国纺织业在劳动力、资源上有比较优势,有较齐全的加工基础,这些都为纺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在优化纺织品出口...

纺织业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发展基本情况及发展前景?
答:2021年以来,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国内外市场复苏向好支撑下,纺织行业景气度和产能利用水平均持续稳步向好。2021年第四季度,我国纺织行业景气指数为62.3,较第三季度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控制较好...

服装业回暖仍需谨慎 转型压力依旧明显
答:“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走好影响,我国服装行业逐渐回暖,但局部供过于求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例如运动、休闲等服装企业大部分面临库存高企难题。我国服装行业需要转型的原因主要是走低价路线,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已经难以为继,一些东南亚...

转产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 国内纺织业“回流”中西部
答:9月17日,工信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321号建议的答复中称,统筹推进纺织行业国内外协调布局和发展。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引导规范企业有序开展国际...

纺织业的国际市场
答:国际国内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首先,创造的利润占全行业利润98%的1/3的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这部分企业1-8月份销售收入增长24%,利润增长33%,平均利润率8.3%,其中3198家企业,销售增长达到27%,利润增长52%,...

我国作为纺织产业大国,要如何寻求突破口转型升级
答:中国纺织品、服装历来是以低价出口占据国际市场的,虽然出口量很大,但产品的附加值明显较低。目前,我国纺织业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品存在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预计纺织行业的供给则改革还是会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纺织行业如何开辟新市场?
答:2009中国纺织服装市场论坛,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联合·突围·开拓”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如何进一步应对当前形势下的扩内需、开辟新兴市场的需求,成为了纺织服装业内人士聚焦的重心。回顾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一路...

在当前市场结构下,分析中国家纺行业的优势和劣势。
答:辐射效应下众多的纺织、服装企业也纷纷倒了下去,如何在经济海啸中顺势而上,从危机中蜕变,从危机中奋起,是 摆在众多纺织人面前的最直观的问题!行业分析:中国纺织品现状和出路的思考 全球纺织网 中国纺织网 2009-11-03 ...

服装加工行情何时好转?
答:喜忧参半,在目前的市场情形下,国内服装加工业只得大唱咏叹调 自去年以来,国人对物价的飞涨感受深刻。纺织行业也不例外,原料价格的波动甚至连行业外的人都略知一二,此外,还有用工、能源等成本的上涨,让企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