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什么?

作者&投稿:老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稿。
  由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2016年6月1日实施 ,光其抗震设防烈度有较大的变动,所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必需进行局部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119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7月7日

  附件下载: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稿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中带*的城市是什么意思~

你好,你没有仔细看规范,
在这本规范第173页第二行就有说明了:
注:上标*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防震缝的抗震设计规范是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砌体建筑,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是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4、在设防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建筑宜设防震缝: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建筑各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此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50-100mm。
5、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刚度。防震缝要沿着建筑全高设置,缝两侧应布置双墙或者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结构都有较好的刚度。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设防震缝时,基础可以不分开。

扩展资料:
防震缝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
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震缝

我国目前的抗震设计规范有哪些?
答: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作用中的地面运动加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具有更大的影响,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无法对此作出估计,新规范同时还增加了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见抗震规范5.2.5条。2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 抗震设防三水准的要求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保证的: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建筑主体结构不受损,非结构构件没有...

在住宅抗震设计中,应该遵循什么基本要求?
答:3.2.2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3.2.2 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内的建筑,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和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3.2.3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的设计...

抗震等级的设计规范
答:⑦本表所列结构,除铰接排架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即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现浇剪力墙。 梁端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4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抗震等级 加密区长度(采用较大值)(m...

防震缝的抗震设计规范是什么
答: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⑴ 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⑵ 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⑶ 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 高层钢筋砼房屋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框架结...

防震缝的抗震设计规范是什么?
答:防震缝的抗震设计规范是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设置的原则?规范是什么?
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

抗震规范三个水准要求
答:这就是通常说的“三水准、两阶段”的设防原则:(注:可参考《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 龚思礼)三水准设计目标的通俗说法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了实现这一设计准则,我国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提出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具体如下。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

一级结构师基础辅导: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
答: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对“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有不同的定义。抗震措施(规范2.1.9条):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规范2.1.10条):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国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介绍?
答: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3.0.4 本标准仅列出...

钢结构抗震在哪本规范可以找到相关条款?
答:1、《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这是钢结构规范,总则第三条中由“在地震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 的规定”。 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第八章,第九章,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