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铜官镇的历史文化

作者&投稿:芝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铜官镇历史文化悠久,历来有吴楚相争的吴楚桥,关羽大战长沙时的云母寺,唐代初创建的泗洲寺,杜甫的守风亭等。铜官也曾是湖南地下党组织的神经中枢,革命烈士郭亮揭开了我省工人运动的篇章。

铜官镇位于湘江下游东岸,距省会长沙30公里,距县城约11公里,镇域面积29.44平方公里.与靖港隔江相望,地形狭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地,三国程普关羽分界于此,唐李靖讨梁王肖铣,誓师铜官,清曾国藩率水师与太平天国军队激战于铜官渚。铜官陶土蕴藏丰富,陶业发达,为全国五大陶都之一,有“十里陶城”之称,陶瓷产品远在唐代就驰名海内外,清代更将陶业发展至顶峰,有陶家千余户沿河而居的记载。铜官因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自古亦为繁荣商镇,铜官誓港与靖港、南岸堤并称“小汉口”。

铜官以陶业著称,从唐代开始制陶一直延续至今,历史悠久,其产品远销海内外,素与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广东石湾、山东淄博并称全国“五大陶都”。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及其东南瓦渣坪就形成上千生产的窑场(即长沙铜官窑),既有青瓷,又有白瓷,首创陶瓷釉下多彩新工艺,打破了当时中国陶瓷长期以来形成的“南青北白”局面,开创了后世陶瓷装饰艺术之先河。当时产品大量出口东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与越窑、邢窑齐名的我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铜官是唐代长沙铜官窑的重要窑区,现代铜官陶瓷工艺更是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工艺的延续。以海旭、星光炻瓷、自力有限公司生产的日用、工艺、美术、建筑陶瓷远销海内外,发展趋势不凡,投资前景看好。

遗址
吴楚桥 位于昔日誓港街南端进街处。是用平板长条麻石搭砌而成,桥长1丈,宽2丈,虽貌不惊人,但名声显赫,相传战国时期,楚置黔中郡,吴楚桥为吴楚分界处。清光绪廿年冬,当地群众捐资重修一次。现虽经道路改造,桥面变成水泥路,但桥址还在,石拱函洞出水处仍然堪有清光绪年间“吴楚桥”重修时捐资人的功德碑。
泗洲庙 又名舜帝庙,位于誓港街后一处山岗上。泗洲庙始建于唐代。由于铜官陶业工人崇尚舜帝,奉为祖师,故该庙建筑气势恢弘,殿宇轩昂,香火旺盛,沿九级台阶而上,中殿供有舜帝像。庙前一对三人合抱的古樟,宛如华盖,覆盖着一块开阔的空坪,空坪一端与中殿相对,建有一“双爪角”戏台,气势十分雄伟。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舜帝寿辰之日,也是陶业工人敬师之日,届时,各窑的代表齐来祭拜,并游行、唱戏,热闹非常,使陶工们沉浸在欢乐快慰之中。至今,庙基尚在,庙前一对古樟仍然郁郁葱葱。泗洲庙道光十八年重修时,捐资人的功德碑仍保留下来。更珍贵的是庙中曾用花岗石雕塑的“十八罗汉”在四十年前免遭毁坏后,被几位信奉的虔诚者藏在一个防空洞内,至今仍原封不动。
云母寺 位于铜官老街北端,湘江铜官潭边,寺庙内塑关公神像。云母寺相传为三国关羽为纪念义母所建,云母寺后生长出一丛丛嫩绿的小草,它叫益母草,是一种中药材。后铜官山也叫云母山。寺前有一座亭子,供行人休憩。亭前沿江岸斜坡砌有石阶数十级,渡船随江水涨落,停泊于石级两旁,行人渡江,颇为方便。
守风亭 唐大历四年(769)二月,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出蜀,溯湘水,去耒阳,阻于大风,泊舟铜官,写有《铜官渚守风》一诗,为纪念杜甫,铜官人们在铜官老街北端离云母寺50米处建“守风亭”。该亭为双层砖木建筑,可供居民和过往行人休憩和乘凉。现守风亭留有旧址。
东山寺 位于铜官街南端,前身为彤关寺,清康熙十三年(1674)建,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东山寺,内塑关公和少白龙王神像,正厅上方悬长方形饰金花边木匾两块,一为李觉生所题“气壮山河”;一为郭玉田所题“神文圣武”。寺坪前方有戏台,木石结构,两边横梁镌有云龙花卉和八仙人物,栩栩如生。台前上方悬有“静观”二字木匾,左右木柱挂有楹联。台后方有花边横匾一块,楷书“东山丝竹”四字,两边门额有小型木牌各一块,左书“出俗”,右书“入雅”。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相传为少白龙王诞辰,由商民推行的“首士”,负责迎班演戏,并筹办筵席。远近来此捐资祀神吃酒席的达数百人。
王爷庙 又名洞庭宫,位于铜官老街上,距云母寺南约150米,为祀洞庭王爷和白马三郎(相传为船民祈祷平安而崇祀的神像)所建,属水上公产。王爷庙正殿有一副对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将子龙龙师龙将。对联将关云长的结拜兄弟刘备、张飞和军师孔明、勇将赵云各人的字号巧妙而工整地嵌于对联之中,匠心之中颇有点风趣。王爷庙对面有一木楼巷,称龙船巷子,是铜官珍藏龙舟的阁楼。
义渡公所 位于誓港街,北距义渡亭200余米,建于光绪十年(1885年),是义渡亭经营管理和提供一定资金保障的公共房产。义渡公所坐东朝西,是一座层高约9米,宽21米的具有清代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的青砖黛瓦品字烽火墙的砖木楼房,共有三进一罩亭。亭高数丈,翘脊飞檐,雕木花窗,葫芦宝顶。临街墙垛塑民间传说浮雕图案。前置跑马楼雕花栏杆、雕梁画栋、油彩人物、山水民间神话传说等。门额上方高悬木雕花边的白底红字招牌“农商”二字,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现仅存遗址,但“义渡公所私墙”石刻依然清晰可见。
义渡亭 位于誓港,始建于光绪七年(1882年),建筑面积378平方米左右,亭脊顶高16米,檐高9米,南北宽21米,东西径深18米,坐东朝西,与靖港紫云宫隔江而峙。亭内南北两边各置长5米直径为0.4米的杉木“勤橙”。一年四季过往行人商客络绎不绝,若遇民间传统节日更是水泄不通。亭内四周水果、蔬菜、茶水、小吃摊担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亭前有一条三径二道的麻石阶梯一直铺到河边,全长约40米左右,为过河客商提供登船之便。前清秀才胡十一为该亭撰过一副对联:黄花港在江边,战绩千秋,时事造成瞻太福;紫云宫横眼底,长天一览,清风来自大微山。当时,义渡亭前形成了“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之景象,有诗刻为证:黄花港外荡偏舟,义渡东西撑便游。苏云拜石辞云母,夜半钟声听泗洲。

安徽有哪些历史名人?~

管 仲 (?~前645) 名夷吾,字仲,谥敬仲。颍上县北管谷村人。春秋时杰出政治家。 出身贫寒,早年与鲍叔牙游,合伙经商,因母老家贫,常受鲍叔牙资助,成为挚交。齐襄公乱政时,助公子纠与公子小自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治齐40年,对内政、经济、军事进行全面改革,制订一系列富国强兵方略。提出“仓 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把礼、义、廉、耻看作国之四维,以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特许于庶民中选拔人材,破格提升,重视奖勤罚惰。并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将行政组织同军事编制相结合,统一军政领导,增强国防力量。从此,国力大振。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九合诸候,以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著有《管子》一书,共86篇,今存76篇。

庄 子 (约前369~前286)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蒙(今属蒙城,一说河南商丘和山东曹县)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梁惠王、齐宣王山时,与惠施是朋友。尝为蒙漆园吏, 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曾借贷于监河候。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妻死,鼓贫而歌。庄子为继老子以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对玄学、佛学、理学影响极大。所著文章,尤其是寓言,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犀利,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唐玄宗赐号为“南华真人”,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计52篇,现存33篇(内篇7,外篇15,杂篇11)。内篇集中代表庄周思想;外篇、杂 篇则是以后庄子学派言论汇编。《史记》有传,蒙城有庄子祠,苏轼为之记。

甘 罗 战国末期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秦左丞相甘茂之孙。12岁为秦相吕不韦家臣。秦使张唐去燕国为相,唐因曾为秦昭王讨伐赵国,恐路讨赵国时赵王挟恨报复。吕不韦亲请张唐,仍不肯出使。甘罗别出奇讨,先以利害说服张唐,又逢愿为秦为大使赴赵,说服赵王,先割五城与秦,以广河间,再联秦攻燕,取得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30城,献11城给秦。由于是甘罗深受嘉许,封为上卿。死后葬于颍上城东35华里的颍水河畔,今穆岗子南侧。

陈 胜(?~前208) 字涉。阳城(今属固镇县人,一说河南登封东南)人。雇农出身。 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今北京密去西南),因洪水误期,按秦律当斩。遂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县东南刘村集)发动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各地纷纷响应,队伍发展至数万人,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为王。旋派兵攻取赵、魏之地,又派周文率主力军进攻关中。后周文战败,秦将章邯以优势兵力反扑,围攻陈县。陈胜率军反击 ,失利退下城父(今涡阳东南),为叛徒庄贾杀害。

范 增(前277~前204) 西汉居巢(今巢湖市人,一说桐城)人。好奇计。秦末劝项梁立楚王后裔为怀王。秦军围巨鹿,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为末将。后为项羽重要谋士, 辅佐项羽称霸诸候,被尊为“亚父”。封历阳候。屡劝项羽早除隐患,父掉刘邦,曾设“鸿门宴”,计不为项羽所用。后项羽中刘邦的反间计,疑增,削其权力,遂愤而离去,途中背发且疽病,至彭城而卒。今巢湖市有“亚父山”。

英 布(?~前195) 秦时六县(今六安县)人。少受黥刑,又称黥布。初为骊山役徒,修筑秦始皇陵墓。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响应陈胜、吴广。寻归附项梁,从项籍救赵,渡河击秦军,获巨鹿大捷。常为军中先锋,威震一时。秦亡后,项羽封其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 县城北)。楚汉战争中归汉,以淮南之众与韩信、彭越会师,灭项羽于垓下。封淮南王。汉 高祖十一年(前196),因韩信、彭越相继被杀,遂举兵反汉,战败逃亡江西,为长沙王吴臣诱杀。

张 良(?~前189) 字子房。秦城父(今属亳州市)人。其祖为韩贵族。秦灭韩后,结交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遂。后更改姓名,隐于下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 前208前,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韩王,良任司徒。韩王为项羽所父,复杂刘邦,为刘重要谋士。刘邦率军人咸阳,留恋宫廷生活,良与樊哙力劝刘邦封闭宫室府库, 还军霸上。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城、笼络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彻底消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曾与韩信整理编次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 汉朝建立,封留候。

文 翁(前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龙舒(今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开湔江口,灌溉繁县农田1700顷,发展水利事业和农业生产。同时建立学校,兴办教育,选送蜀郡俊秀之士张叔等18人去京师从博士学习,归属后教授生徒。公元前141年在成都城南建文学精舍讲堂,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良者为群郡县吏。

桓 谭(前23~后56) 字君山。东汉市国相(今淮北市)人。年少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常与刘歆、杨雄等著名经学家辩析疑义。擅长音乐,喜弹琴。王莽时任掌乐大夫。汉光武帝 即位,谭受大司空宋弘举存,拜议郎给事中。因反对谶讳神学,极言“谶之非经”,被光武帝目为“非圣无法”,几遭处斩。后免死罪,出任六安郡丞,途中病死。时年70余岁。所著《新论》早佚,清人严可均《全汉文》存少数篇目。其哲学思想对后世无神论思想发展较有影响。卒后,相有冢。1987年淮北市在相山下修建“桓谭纪念亭”,置“桓谭纪念碑”。

铜官又称陶都,历来以陶瓷闻名于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便出现了大型的窑场,即现在仍保存完整的“长沙铜官窑”。这里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被誉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其产品在当时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千年窑火一直未断,陶瓷技艺被传承并发扬光大。同时,铜官镇作为千年古镇,区域内明清时期建筑有30余栋,保存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0%。古遗址随处可见,有吴楚桥、泗州寺、云母寺、守风亭、东山寺、王爷庙、庆云宫等众多遗址。铜官也是革命老区,曾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工委、湘江特委的驻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人物如郭亮、李灿英、谢介眉、文淑益等。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好古镇陶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铜官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开展了文物普查。三是进行了大规模宣传。四是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铜官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五是积极申报,成果丰硕。1988年,长沙铜官窑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清代义兴窑被确定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官陶瓷技艺被列入长沙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官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六是邀请专家考察。邀请湖南考古界前辈、专家、长沙铜官窑研究会名誉会长周世荣先生等专家学者来铜官进行实地考察,确认范家窑、义兴窑为唐代古窑。七是建立制度,加强保护。根据规划要求,编制了保护陶瓷文化的相关办法,建立保护责任制。八是加大资金投入,按规划要求分步建设。已投入资金600万,正在对铜官古街路面进行改造。2012年6月5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如今,“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与谭家坡龙窑遗迹馆成为铜官古镇展示千年陶瓷文化的标志性形象窗口,成为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待中外游客陶艺体验的指定内容,这里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选手,2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携夫人先后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陶瓷历史,领略璀璨千年的长沙窑陶瓷文化。自开园后, 由“长沙窑复兴计划”发起机构,长沙窑陶瓷技艺传承者与创新者——长沙府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共接待了约10万余人次的游客、国内外陶艺名家、外国友人等前来参观体验,成为到铜官旅游、陶艺DIY、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及大学生艺术实训基地,引起多家媒体报道。

有哪些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伟人?
答:相关秉公执法的名人有:1、包拯: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2、任长霞: 任长霞是...

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答:一、孙叔敖 孙叔敖,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清官。春秋时期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以贤能、清廉闻名于世。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宰相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

历史上的廉洁人物有哪些,简略介绍
答: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难考核,从三国未年开始,根据司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为正式的为官标准化,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封建社会的清官,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表,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只是,比之于贪官而言,他们毕竟对人民有益,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也更为人民所称道;他们...

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答:中国的历史人物有:1、张廷玉: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

历史著名廉洁人物
答: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有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答:有名的历史人物有:1、于成龙:于成龙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哪些名臣?
答:2,齐桓公之相,管仲。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3,秦朝的李斯。李斯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个名相。李斯在秦做官曾遭排挤,但他写下了反...

铜官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答:寺坪前方有戏台,木石结构,两边横梁镌有云龙花卉和八仙人物,栩栩如生。台前上方悬有“静观”二字木匾,左右木柱挂有楹联。台后方有花边横匾一块,楷书“东山丝竹”四字,两边门额有小型木牌各一块,左书“出俗”,右书“入雅”。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相传为少白龙王诞辰,由商民推行的“首士”,...

在历史上南昌都有出过哪些名人大官
答:南昌历史名人:徐孺子,东汉人,一生博学多识而淡泊名利、不离劳作,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别人不能享用。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子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邓琬(...

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答:铁面无私的历史人物:1、包拯 宋朝时期国家富裕,皇亲国戚自然成为收刮民脂民膏的恶人,只不过包拯的出现拯救了被欺压的百姓,包拯的仗义执言让皇帝都拿他没有办法。皇帝宠爱的妃子父亲没有本事占据高位,被包拯告的罢了官,仁宗想要弥补派他去另外的官职被包拯阻止,对抗之后仁宗没有办法,只能听包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