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议论文 有关职业道德的议论文

作者&投稿:淫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上网求知。
当今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已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为“地球村”,网上学习、网上查询、网上交流已成为时尚。教师尽快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并能上网学习,应用电脑备课, 迅速提高网络学习技能。 第二:业务自修。
这是最经常、最便利的学习提高途径。教师知识的更新、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自修。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加强自修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 拜师学艺。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不断与同行切磋教学艺术取长补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注重教科研和教育教学实践自觉开展终身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1、更新思想观念
教科研的先决条件是教育思想的转变,知识、信息、理论的学习、积累、沉淀是教育科研的必备条件,而及时的总结、深化、内化、升华是其必然的归宿。只有这样,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才能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能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研相长。中小学教师从事教科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来自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有研究不完的规律,这些规律都会由一些教学现象表露出来,教师如善于捕捉这些教学现象规律,对它思考一番,从中能受到启迪,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就是研究。思考之后自然就会产生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见解,写成文章就是学问。边教学,边研究,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就是从事教科研的有效做法。
2、树立科研意识
许多教师并非没有科研能力,只是缺乏科研意识。一个教师若无科研意识,就不会有重大的发现,不会产生独到的见解,更不会有大胆的创新,只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低效劳动。那么,他也就始终摆脱不掉“教书匠”的“经师”范畴。因此,教师投身教科研首先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首先是高尚的思想意识。从事教科研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风范;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淡泊名利,耐得清苦,受得寂寞,不为红尘所感、名利所累;要知难而进,永挑重担。
其次是自学的学习意识。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人类科学知识的快速更新。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不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只看课本、抄教参,势必就会画地为牢把自己圈囿于一个狭窄的生活空间里,使自己孤陋寡闻,更谈不上从事教科研了!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补氧”。教师只有博学,才能多才多艺,才能娴熟地掌握教学技巧,才能成为学生乐学的引路人,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读书看报的过程就是学习、沉淀的过程;教学、写作的过程是教师深化、内化、升华的过程。
再次是思考意识。思考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就是内化、深化、升华的过程,思考是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关键。学习中不思考,知识具有的精神不能体会;实践中不思考,具体的感知不能升华,隐藏的真理就无法领悟。不思考,无法推理、归纳、注释,无法想象探索,无法去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思考可以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探索真理,其乐无穷。
最后是总结意识。总结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总结还能输入、吸收新知识新见解,提高科研水平。教师职业决定了每位教师都具有科学研究的机会,但有机会是一回事,没有科研能力又是一回事。有机会不利用,仍然不可能具备科研能力。而总结就是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进行科研、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教师都应既会育人、又会教书、还会科研,人一旦从科研的角度去思考他的本职工作,无论多么平凡都有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三、在实践中提高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另一途径
教师积极地投入教科研的过程也就是加强自身学习进修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践。“实践出真知”。任何割裂教育教学实践与教科研关系的行为和言论都是缺乏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自我偏见的表现。在实践中掌握规律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积累升华经验,在实践中探求完美创新是教师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另一途径
总而言之,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使广大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对教师来说,应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提高途径,使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教科研,自觉开展终身教育。

谈谈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1000字 作文~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丰富渊博的知识,更应追求高尚的师德师风。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付出无限的爱,把爱洒向每位幼儿
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既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应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
教师对幼儿无私的爱,对教育工作付出真心无限期的丰献,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幼儿就是热爱幼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幼儿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幼儿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据报载: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幼儿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应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幼儿,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幼儿的意见和呼声,和幼儿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幼儿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因为教师对幼儿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幼儿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因此,师爱是魂。
回想5.12汶川大地震那最危难的一刻,教师用自已的生命保护学生开道,其行感天动地、山川哀鸣~~~。
张来亚、王周明、汤鸿、向倩、周汝兰……还有许多留下了姓名的、没有留下姓名的教师和许多已经被发现的、还没有被发现的英雄教师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学生;有的为了抓住一线生机,奋不顾身,为了一个学生生命他们逃出去再回来;有的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坚守一线,抢救被掩埋学生;更有的用自己家庭的不幸换取千家万户的幸福……
在那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在接受生死考验的危机时刻,我们的英雄教师们心里装着的还是学生。就是在那一刻,英雄教师们仍没有忘了他们身为教师的职责,不放弃最后一次的教育机会,用沉着、冷静、机智的义举教导着他们最爱的学生,奏响的生命颂歌成了最好的教材,学生成了他们延耀生命光辉的继承人。他们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用顽强的意志和滚烫的热血染绘了最可敬的师德风采。
二、掌握渊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内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是高瞻远瞩、语重心长的。不错,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又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教育技巧,运用教育智慧,灵活地处理各种矛盾。
正如一位幼儿园教师所说,“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具有三分之一确定性和三分之二不确定性的幼儿。”正是这些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使得每一个孩子如同一本本书,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需要每位教师用心欣赏、研读,及时给予支持。教师只有摆正自己和幼儿的位置,以幼儿发展为本,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灵,和他们一起探索世界的奥秘。
作为幼儿教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来引导幼儿吸纳新本领,应不断丰富自身的修养,要多向前辈请教,吸取优秀案例中的精华,认真参与学校组织的观摩见习活动。教师应把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放在教育科研工作的首位,努力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学习、强化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每项教育实践活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带动良好的学习风气。
教师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获得幼儿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幼儿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幼儿,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幼儿,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幼儿,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幼儿,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幼儿,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幼儿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幼儿,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无私的奉献,照亮每位幼儿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幼儿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幼儿纯洁心灵的塑造!
四、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幼儿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幼儿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时孩子的启蒙老师,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勿庸置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幼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幼儿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规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幼儿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幼儿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幼儿呢?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幼儿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幼儿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幼儿的尊重和爱戴。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所以,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圣洁光荣而艰巨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去精心浇灌祖国的幼苗和花朵,要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求真知、做“真人”,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自尊、自重、自强,用自己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想,只要我们教书育人的良心不灭,责任不卸,只要我们时刻想着应善于引导学生将老师的“一碗水”变成自己的“一桶水”,我们距离人民满意教师就会不远矣!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明天的太阳!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论点
(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谎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二)论据
(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三)论证
(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
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①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②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③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二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驳论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须引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