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之后谁是当时的第一强国?

作者&投稿:元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三家分晋,结束的标志是秦并天下。从表面上看,在三家分晋之后,战国时代的最强国应该是秦国无疑。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在战国初期,有一个国家比秦国更具有一统天下的优势,它就是三家分晋的魏国。

魏国因为在战国七雄中属于最先消亡的国家之一,所以历史存在感并不高,这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历史偏见,想一想魏国的魏武卒是如何叱咤风云的和魏国为秦国输送了多少改变历史的人才,我就知道,魏国这个国家真值得我们认真重视。

反观战国初期的秦国,龟缩在关中之地,与西戎为伍,处边缘之地,文化落后,国力差劲,军事孱弱,此时的秦国可能在实力上排不进前三。它的腾飞,还必须要等到那个叫商鞅的人出现。

魏国为什么会在战国初期独树一帜呢?主要是因为魏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地理四个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魏国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是魏文侯,也就是分晋的魏驹的孙子。魏文侯在任时,东制齐楚、西挫秦国、内修政治、外和赵韩,使得魏国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政治优势

在政治体制大致相仿的前提下,政治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政治人才上,因为不管任何时候,人才永远都是最宝贵的。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才的人必须还要遇到识才的人,才能发挥价值。魏文侯就是一个会识才、会用人、会招募的人。我们来看看他身边的肱骨之臣有哪些:吴起、李悝、任蓙,魏成、乐羊、西门豹……几乎每一个都是名垂青史的大才。想想同时期的其他六国都有谁和他们相提并论?



这一堆人才中,必须要重点介绍一下李悝,因为没有他的变法,魏国不可能这么强大,甚至战国时代的整体走向也会发现改变(赵国的胡服骑射和秦国的商鞅变法都会失去模板)。

历史上主张变法的人绝大多数都无法成功,也难得善终,但是李悝不光功成名就还全身而退了。光凭这一点,就足以看出李悝的厉害之处。

变法的背后其实就是利益矛盾的冲突,所以历史上每一次变法都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变法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水平,更离不开命运的支持。李悝就是幸运地遇到了无比信任和支持他的魏文侯。



李悝变法可以说是战国变法的祖师爷,后来的吴起变法、胡服骑射、商鞅变法无不是在它的框架内填补着。李悝根据当时魏国的情况,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人才方面,不拘一格降人才,废除了世袭制度,实行因材就任。这一方面缓慢了魏国的腐烂速度,一方面提升了魏国的发展空间。比如吴起就是这时候被招募过来的。

2、土地方面,正式废除“井田制”包括“井田制”的土地界限,鼓励老百姓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这在释放生产力的作用是巨大的。“井田制”下的老百姓种地,基本上是吃大锅饭,没有什么积极性。再说,随着铁器的应用,老百姓已经有了开垦荒地的能力,都忙着去自己开荒开小灶了,“井田制”下的公田自然就很难高产了。废除了早已名存实亡的井田制,鼓励老百姓开荒,这样才能彻底激活土地资源和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在释放老百姓的生产力后,如果没有合适的措施进行制约,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民富国穷。所以李悝对全国所有土地进行测评,估算出了国家土地产量,并以此制定出了合理的税收政策。这个类似于今天的土地登记或户籍登记的工作,现在看起来或许稀松平常,但是在当时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悝的土地测评,是帮助一个国家摸清自己的家底的根本。有多少米才能干多大的事,两眼一抹黑的国家往往只会胡搅蛮缠,我们通常说战争、发展、外交都是依靠综合国力,如果连自己有几斤几两都不清楚,又如何能够得心应手呢?

李悝的这套土改制度后来被商鞅同志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秦国。这套制度几乎也是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根基。没有这个基础,中国那些政治体系的构建都是空中楼阁。

3、法律方面,李悝完备法制,建立魏律,出台《法经》。《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升迁奖惩和军功奖励都进行了完备的规定。这不光是在魏国,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按照规矩办事,一个组织的升级才是最快的,想想后来的商鞅变法和当下一些工厂里的标准化作业,实际上都是在引用和延伸李悝这套框架。

4、军事方面,李悝改革了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优秀者。这个通俗来说,就是有点类似今天的特种部队的建立。魏武卒从选拔、训练、待遇、荣誉上都要高出普通士兵一截。不光可以分田分地,还可以免除全家的徭役和税赋,甚至还可以赦免奴隶身份。这种强有力的刺激下,魏武卒发挥出来的惊人战斗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顺带说一下,商鞅变法的军功制也是偷师李悝的。李悝在军功奖励上,就细化分级了,分为“上功”、“次功”等,再根据军功级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大功者甚至家属子女也有重赏。

当然,“武卒制”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确立了魏国全民尚武的风俗,一如后来赵国的胡服骑射。

通过上述对李逵变法的简单介绍,我们就可以看出魏国当时在政治体制上是多么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的。这种政治优势让魏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显得高不可攀。

军事优势

魏国在军事上的优势其实在李悝变法中已经得到了体现,这里只着重介绍一下战国初年第一代战神——吴起。

吴起在魏国干了两件比较牛掰的事:第一件就是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发现了黄河以西的重要性,并获得了魏文侯的同意,向西吞并了秦国五百多里的土地,并控制了崤函地区,将秦国压缩在了华山以西的无险可守地带。这一成就的重要性,熟知历史地理的同志自然不需要过多解释,想想秦国后来出关花了多大的力气就知道了。

第二件事就是他训练出了“魏武卒”,魏武卒有多么牛逼?就拿负重急行军来举例吧,一个武卒,身披三重甲,持戈佩剑,操12石的弩,带50支箭,携带三天口粮(相当于负重50斤左右),半天能急行军百里(相当于今天的四十公里左右)。这种水平在战国初期绝对是独孤求败级别的存在,吴起率领着这支恐怖的部队,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场,全胜六十四场,剩下八场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逮谁灭谁。

由是可见,魏国当时在军事力量上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要兵有兵,要将有将,关键人家还特么有钱,简直就是不大给其他人活路的节奏。

经济优势



三家分晋时,因为赵氏出力最多,起了主导作用,所以后来分得的地盘也是最多的。但是,地大并不能代表物博,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就知道了。赵国虽然面积最大,但是在经济实力上却不如魏国。韩国就更不用说了,万年老三的位置一直都没摆脱过。

魏国之所以当时经济那么发达,主要是因为它掌握了三项关键资源。

一、肥沃的土地

所谓肥沃的土地实际上包括两个意思,一是要高产,二是能产出合适的粮食。如果是高产大豆和小麦,其实也算不上真正的肥沃的土地。比如三晋之中的韩国就因盛产小麦和大豆,所以被后来的挑拨者张仪同志称为“险恶之地”。

为什么产小麦和大豆的地方就被称为险恶之地呢?任何时候的老百姓可都是不挑食的呀!其实这主要还是针对军事方面来的。军粮的要求一是要方便,二是要有营养、饱肚子。豆麦在两方面都不符合要求。



豆子、馒头虽然在历史上也被当作过主食,但是在战国时候却不行。中国古代行军打仗,要到宋朝才大面积使用铁制炊具,以前主要还是用陶器。这就决定古代的军粮形式主要是熬粥。这对豆子来说显然就很为难了。而且行军打仗,没有那么多时间在炊事上精雕细琢,条件也不成熟,所以一般的东西只要能煮熟了就不错了。

豆子和麦子一旦不熟,里面的蛋白质吸收起来就要大打折扣,而且副作用还很大,容易跑肚拉稀。所以豆子和小麦一般在军粮中都是当作调剂品,不适合做主粮(馒头的出现还要等到三国时期了)

那么,那个时候最适合当军粮的是什么呢?小米——易熟又好吸收,想想现在的人经常熬小米粥调理脾胃就知道了。小米在古代被叫做“粟”或“稷”,五谷之一,也是五谷之王。(那四谷是稻,黍,麦,菽,翻译过来就是大米,黄米,小麦,豆子)。



小米在当时具备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的特性:

1、便于存储。根据唐代文献记载,积粟可以储藏9 年,而稻米只能储藏5
年。小米保质期长的这一优点在军事上意义重大,因为古代运输条件落后,还没有防腐剂,边远地区驻军难免遭遇长期无法补给的情况。军粮便于保存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2、营养丰富易加工。小米粥外号叫“代参汤”,现在很多产妇还用红糖煮小米作为营养调剂品。这对战士们补充体力是十分有效的,至少比那半生不熟的豆子和小麦要好得多。

3、种植广泛。隋唐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而当地恰是小米的传统主产区。种植面广泛使得小米有盈余,价格便不会很昂贵,所以才能作为军粮,否则仗还没打,国家就被军队吃穷了。

魏国的土地,不仅高产,还非常适合种小米,天赐的土地帮助魏国天然就绕开了军粮这个每个国家都重中之重的头痛大问题。

二、丰富的食盐



盐,这个东西说句实在话,我们一直没有正视过它的历史地位。今天我们或许觉得这玩意实在是太普通了,动不动要低盐操作。不过在古代,盐却曾经是决定国家的生死和富强的关键,并整整决定了数千年。其他就不举例了,就看看古代对盐铁的控制就知道了。

盐为什么在古代这么重要呢?首先,盐不仅仅是调味剂,更是保存菜、肉、鱼、奶等最重要的防腐原料。有了盐,人们的补给链才会延长,咸菜、腊鱼腊肉、火腿等各种“特色”食品才得以诞生。很多食品才能实现远距离运输。

其次,盐是人们生活的刚需品。这个不难理解,现代科学早就告诉我们了,人的身体如果缺少食盐是会出很多毛病的,最轻微的就是有气无力。没它你活不了。

然后,因为食盐在古代不是老百姓能够自给自足的,所以食盐开启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成了人类社会的粘合剂。而贸易不仅仅可以创造大量财富,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激发社会活力。



粮、盐、布、铁、畜是古代贸易的主体,盐是其中第二大宗的商品,所以在古代,盛产盐的地方就非常适合发展工商业贸易,这些地区在经济上也远比单纯的农业地区发达。比如齐国就是依靠食盐在春秋战国期间一直很强盛。

而且盐的产地很集中,便于国家垄断管理,事实上中国历朝历代对盐都是这样管理的,既方便收税,又便于调控经济。

魏国虽然不靠海,但在他的大本营河东之地,天赐了它好几块大盐池,河东之盐储量巨大,加工也方便,是当时中原内陆的最大产盐地,有着广阔的贸易市场。

当时的中原大地,一提到盐,基本就两家:齐国的海盐和魏国的卤盐。所以这两家是当时的经济双强,那五家都得靠边。

三、丰富的铁



铁在农耕文明中的作用我就不解释了,它的生活作用和军事作用其实都是一目了然的,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也介绍过了。

当时魏国的中条山脉是我国冶铁的发源地之一,河东的铜矿资源在当时也名声在外。高端的技术,丰富的储量,让魏国在农具、兵器上又天然的优于他国。

铁和盐一样,对当时的人们尤为重要,所以也给魏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魏国在经济上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土地和资源都是冠绝一时。可是人家不管制度好、土地肥、能打仗,关键人家还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

地理优势



魏国的国土比较复杂,分为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四块区域。虽然面积不是最大的,但是位置都特别重要。

河东地区主要在今天山西南部的运城盆地,首都安邑坐落于此(今山西运城)。这一片地不光有盐铁之利,而且在军事上也有难得的地利,东连上党地区,西面黄河天险,北面隔阻晋阳,南面直通中原咽喉,进可攻,退可守。以前便是晋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现在是魏国的大本营。

河西地区就是黄河左边和秦国接壤的那一块,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为上郡(今天陕西延安地区),南部为渭水以北的少梁等地(陕西韩城)。这块地便是吴起主导打下来的那块地,虽然穷了点,但是正是拓展了这块地,使得黄河成了魏国的内河,而不是像以前和秦国以黄河为界。这也使得秦国无险可守



河内地区就是韩国右边的那一块,包括今天的河南焦作,新乡地区,安阳地区,以及河北邯郸以南的临漳,魏县等地。这块土地土壤肥沃,人民文明程度较高,但地理位置着实险恶,周边与赵、齐、卫、郑、宋等国接壤,且无险可守,属于四战之地。最后把魏国害了的也正是这块地方。

当然,魏国最重要的一块地方还是河外地区,因为华夏文明前一千年最重要的两条通道——豫西通道和豫北通道都在这块地上。豫北通道由今天陕西大荔,东渡黄河蒲坂津,沿中条山北麓东行,穿过太行山南麓与黄河北岸间的狭长走廊,进入河内平原。豫西通道从今天的华山,潼关向东一条线经过洛阳一直走到成皋(虎牢关),才进入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豫东平原。豫北通道是东西跨越太行山脉的最省力途径;豫西通道是黄河以南连通东西的最主要交通线。而自古以来,能够连接起关中、山西、中原、河北(古代文明最活跃的四块地)这一条线上的一大片的,基本上只有上面的这两条路线。

魏国因为占据了这四块地方再加上黄河在其境内的特殊走势(这个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地图),不必担心东边的齐楚入侵自己的河东、河西、河外三块国土,还轻松控制着西方秦国的进出的咽喉(函谷关此时就在魏国手里)。后来,秦国为了出关打上了上百年才真正地走出了关中平原,可见魏国此时的地理优势是多么的牛。

总述



魏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四个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前期魏文侯、魏武侯两代领导人励精图治,魏国的国力蒸蒸日上,成为了战国初期的第一大国。

但是,魏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十年后在魏惠王手里便要黯淡退场了,正式退出战国七雄中一流大国的行列了。这究竟又是因为什么呢?

有人说魏国树敌太多,有人说魏国穷兵黩武,有人说是马陵大败伤了元气,如此种种,莫衷一是。实际上,上述的原因都是表面原因,魏国真正失败的地方还是在于它的战略定位失败。



在战国初期,有一个国家最具有一统天下的优势,它就是三家分晋的魏国。因为魏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地理四个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魏国,魏国最先进行了变法,魏国国力一跃成为诸国最强,魏国鼎盛时占据中原大部分地区,是中国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赵国是第一强国,它分割了晋国最多的国土,得到了最多资源。

~

魏武侯:三家分晋后魏国第二任国君,将魏国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_百度...
答:再派遣一个宿将前去,反而显得魏文侯用人疑神疑鬼,颇伤士人之心。于是魏文侯决定派儿子魏击随军出征。这次出征难度较大,中山国虽不属于主流强国,但也民风彪悍,军事强大。而且魏氏(这个时候三家尚未分晋)的封地与中山国相隔千里,中间夹着盟友赵氏的封地。远征必然要劳师动众,也就没有什么突袭可言。这可是对魏击...

在三家分晋之前,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呢?
答:晋国强大到很多国家不能够和晋国分庭抗礼,可谓是春秋第一强国。秦国和齐国因为和晋国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秦齐这两国被晋国收拾的非常惨晋国。唯一一个楚国是足以与晋国分庭抗礼的国家,但是在总体上楚国的势力并不如晋国。但是晋国内部存在分裂势力,缺少统一的核心,这就使得晋国最终没有统一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七大强国都有哪个国家没说?
答:1、秦国:赢姓,始祖伯益。齐国第一代国君名尚,姜姓吕氏(即民间传说中的姜太公姜子牙),尚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女儿则是周武王的王后邑姜,在周初政治中地位很高,并因此得到周王所赐的专伐之权。齐桓公是尚的后代,姜姓吕氏名 小白在位时期。齐桓公之后,一直是仅次于晋、楚之后的第三强国。2、楚国...

以三家分晋论实力与名分
答:从战略上来说,一个强大的晋国对其他四国始终是巨大的威胁,三家分晋四国乐见其成。从分晋后的历史来看,秦国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以至于最终一统天下。当时七雄中又有谁会效 齐桓,晋文之举 ,去支持守名分的威烈王?假若我们抛开诸侯勤王的意愿不论,单从实力和实势来看,威烈王是否有守住名分的机会...

赵,魏,韩,三家为什么要分晋?强大一点的国家不好吗?三家分晋的过程?
答:最后谈谈三家分晋对后来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晋国在春秋中后期一直是第一号的强国,可以说是“一极独大”,非但在中原诸国没有国家可以挑战晋国的这个地位,就是南方的楚国也落在了下风。如果晋国不分裂,作为一个强国堵在秦国东进的道路上,恐怕秦国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而且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趋向看,中原小...

如何评价 赵武灵王
答:赵武灵王,约生于赵肃侯十年(前340年),卒于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他将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史家又称他为“赵主父”。他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

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的历史发展呈现出怎样的…
答:魏“三晋”的附庸。5.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别派遣使者前往洛邑,向周威烈王请求封为诸侯。周威烈王考虑到否认也无效,决定顺水推舟,正式将三家封为诸侯。6.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都成为了中原的强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它们被统称为“战国七雄”,开启了战国时代。

战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君主分别是谁?
答: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战国策》作“婴”)。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70一公元前319年在位,也即其在位时间在52年左右。在魏惠王之前,魏国的两位君主分别是魏文侯和魏武侯。其中,魏文侯联合韩氏和赵氏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序?
答: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到底有多强,地盘有多大呢?
答:而在魏国衰落之后,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又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换而言之,三晋之中的赵国、魏国,都曾是战国时期数一数二的诸侯国。那么,问题来了,三家分晋之前,晋国到底有多强,地盘有多大?首先,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