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三家分晋后魏国第二任国君,将魏国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

作者&投稿:强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魏击是晋国魏氏大宗的宗子,也就是魏文侯的继承人。魏氏本是晋国六卿之一,魏氏的先辈们在残酷的卿族斗争中,深刻体会到继承人的重要性。魏文侯也不例外,希望子孙有能力继承自己的伟业。作为魏文侯的嫡长子,魏击自然成了魏文侯的重点关注对象。
大约在小魏击还没有成年时,就安排田子方的儒家名流做他的老师,教育他如何理家、治国、平天下。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与栽培下,魏击逐渐成长为一名知书达礼、颇有才干的政坛新人。
年轻的魏击很快成为了父亲争衡天下的得力助手。前412年(魏文侯34年),魏击受命率军攻打繁、庞二地(约在今陕西韩城东南),将当地百姓迁入魏国境内。这是史料中所发现的魏击最早的出征记录。这一年,魏击大约二十余岁。
前408年,魏文侯谋图中山国。魏臣翟璜推荐中山国人乐羊,魏文侯马上启用乐羊,乐羊成为魏军元帅,攻打中山国。可乐羊毕竟是中山国人,而且乐羊之子乐舒还是中山武公麾下的大将。再派遣一个宿将前去,反而显得魏文侯用人疑神疑鬼,颇伤士人之心。于是魏文侯决定派儿子魏击随军出征。
这次出征难度较大,中山国虽不属于主流强国,但也民风彪悍,军事强大。而且魏氏(这个时候三家尚未分晋)的封地与中山国相隔千里,中间夹着盟友赵氏的封地。远征必然要劳师动众,也就没有什么突袭可言。这可是对魏击的艰巨考验。
这次出兵耗时两年之久,于前407年,魏军攻占中山国国都顾城(今河北定县),吞并中山国全境,在赵氏封地的中央建立起根据地。乐羊因战功封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而太子魏击被封为中山君,由赵仓唐辅佐,则坐镇中山,独当一面。
前403年,周威烈王慑于三晋联盟的强势,不得不同意册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继任君位
前396年,魏文侯去世,魏击继任魏国国君之位,是为魏武侯。[3]魏武侯即位后仅仅一年,朝中元老李悝就不幸去世。李悝是法家的先行者之一,魏武侯只能按照父亲、按照李悝制定的国策、国法执掌魏国朝政。好在父亲给自己留下极为强大的家底。在经历短暂的休整后,魏武侯终于可以一展宏图,征战天下。
南征北战
前393年(武侯3年),魏国两线作战,同时攻打郑国与秦国,并在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筑城,扼制郑国。名将吴起大败秦军于注城(今河南临汝县西)。
前391年(武侯5年),魏武侯号召韩国、赵国,即位以来第一次结成三晋同盟,三晋联军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三晋攻占楚国的军事重镇大梁,轻取襄陵(今河南雎县),并顺势对残余楚军进行清剿,向楚国腹地挺进。楚国朝堂一片震恐,楚悼王派遣使臣向三晋求和,三晋拒不退兵。楚悼王无奈,一面派人带着财物、珍宝赴秦,贿赂秦惠公,请求秦国出面与三晋谋和。秦惠公收下贿赂,并派兵攻打三晋之中最弱的韩国,攻取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六座城池。三晋迫于秦国的背后偷袭,放松了对楚国的紧逼。另一面楚悼王派使臣入齐国,希望齐国能够插手中原战事,协助楚国共谋三晋,减轻自己的正面压力。
前390年(武侯6年),魏武侯见到后院失火,便协助韩军直扑秦军主力,与秦军大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不分胜负。吴起设置陕县(今河南三门峡西旧陕县),密切注视着秦军的动向。在三晋与楚国争斗进入尾声时,齐国陈和率军攻打驻襄陵的魏军,并乘机占领襄陵城。
前389年(武侯7年),秦国进攻秦军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镇——阴晋(今陕西华阴东),秦军在阴晋城外排兵布阵,一场大战一触即发。魏武侯亲自到前线犒劳将士,魏军上下士气高昂。吴起率领五万魏军,包括战车500乘、骑兵3000反击秦军。魏军作战勇猛,更兼有吴起为将,个个以一当十,大败秦军于阴晋城外,取得了辉煌的决定性战果,史称“阴晋之战”。此战过后,吴起率军势如破竹地进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
前387年(武侯9年),吴起率军攻打秦军,再次大败秦军仓促间集结的残余部队于武下(今陕西华县东),并向秦国腹地推进。魏武侯中公叔痤离间之计,疑吴起,导致吴起投楚。这一年,秦惠公死去,年仅两岁的公子昌继位,是为秦出公,其母亲小主夫人当政,秦国进一步沦落。
前386年(武侯10年),魏武侯自认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田和欲取代姜氏成为诸侯,通过魏武侯向周安王讨封,魏武侯对周天子施压,周天子不得不册封于田和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田和就是田齐太公。这一年,赵敬侯迁都邯郸,赵武公之子赵朝作乱,不服从赵敬侯调令,投奔魏国,魏武侯阴谋操纵赵国朝政,竟然接纳赵朝,并帮助赵朝攻打邯郸,不克。魏赵关系破裂。同年,秦公子师隰回国,出公被弑,师隰成为了秦君,是为秦献公。
前383年(武侯13年),赵敬侯涉足中原,攻打魏国的附属国——卫国。卫慎公不能抵挡,急忙向魏武侯求救,魏武侯出兵大败赵军于兔台(今河南清丰西南)。这是自晋阳之战后魏氏与赵氏的首次火拚,标志着三晋联盟的瓦解。
前382年(武侯14年),赵敬侯不满魏武侯插手赵国对卫国的扩张,修筑刚平城(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决定对卫国再次出手。魏武侯联合齐侯剡共同抵挡赵军,卫慎公仗着有魏国与齐国撑腰,甚至出兵攻取赵国的刚平,一直打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夺取了赵国河东的大片土地,赵国与魏国、齐国、卫国的矛盾升级。
前381年(武侯15年),赵国出兵攻击侵略到本土的卫军,魏武侯派军队大举攻打赵国,赵敬侯遣使臣向楚国求救,楚悼王派军协助赵军,攻打魏国后方,使魏国首尾难顾。赵敬侯乘机反攻,夺取魏国棘蒲邑(今河北魏县南),不久又占领了黄城(今河南内黄西)。魏武侯鉴于多线作战的困乏,齐、楚等大国的日益崛起,不得不向赵敬侯求和,希望着重温三晋同盟的旧梦。赵敬侯也期望着能以和平的方式与强大的魏国瓜分战利品,三晋再次联合。
前380年(武侯16年),陈侯剡攻打燕国,攻占桑丘(今河北徐水西南)。燕简公向赵敬侯求救,赵敬侯立刻将军机要务告知魏武侯与韩文侯。三晋之君各自率领军队,兵合一处救燕国,大败齐军。
前378年(武侯17年),田齐不服三晋,再次出兵攻打燕国。燕简公依然像赵国求救,赵敬侯率军攻打齐国。魏武侯与韩文侯在赵敬侯的拉拢下,很快被卷入战争。三晋再次联合,大败齐军。齐军惧三晋之威,不断后撤,三晋攻入田齐本土,直至兵临灵丘(今山东高唐南),方才退兵,中山复国。
前377年(武侯18年),与中山桓公战于浍水,大败。
前375年(武侯20年),魏武侯决定先发制人,与楚军大战于榆关。
前373年(武侯22年),魏武侯乘陈侯剡被弑,陈侯午(即齐桓公田午)初立,国势不稳,联合燕国、鲁国、卫国大举讨伐田齐。燕军败齐于林狐;鲁军攻齐至阳关,魏军伐齐至博陵(今山东荏平西北)。
前372年(武侯23年),由于卫国的卫慎公薨逝,卫国暂停了响应魏武侯的军事行动。这年卫声公即位,攻取田齐的薛陵(今山东阳谷东北)。赵成侯窥视着中原诸侯的一举一动,盯着魏国、鲁国都出兵攻齐,而临近自己的卫国也随之相应,国中空虚,急忙闪击卫国,连下卫国73邑,卫声公向魏武侯评理。赵成侯的行动点明了要与魏国为首的中原诸侯为敌,魏武侯率军攻打赵军,败赵军于蔺(今山西离石)。
前370年(武侯25年),魏武侯魏击崩逝,二子魏缓与魏罃争位,赵国与韩国都参与魏国废立之事。后魏罃击败魏缓,成为了魏武侯的继承人,是为魏惠王。

~

三家分晋后,赵国实力强于魏、韩,为何魏国却占得先机首霸中原?
答:在三家分晋后,赵国的实力明显是最强大的,不仅仅是和魏国与韩国相比,哪怕放眼于所有国家,赵国的实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但令人意外的是,魏国却率先实现了对于中原的称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魏国之所以崛起,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倚仗魏文侯。魏文侯不但有能力,而且还是一个长寿的君主,所以他能一直...

“三家分晋”后魏国继承了晋国什么?
答:相比之下,韩国和魏国的土地就比较贫瘠,《汉书》中就记载“赵、中山地薄人众”,可见赵国的土地并不肥沃,而韩国境内的河南西部大多是山地,农业生产也并不发达。所以,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魏国完爆韩国和赵国。三家分晋后,魏国的发展也远超韩国和赵国,尤其是在魏文侯执政时期,魏文侯任人唯贤,他...

“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国君的结局如何?
答:晋国最后一任国君是晋静公,公元前377年即位,在位仅2年,公元前376年被废,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室仅有的土地,把晋静公废除为庶民,晋国彻底灭亡。晋孝公,是晋静公的父亲,晋国倒数第二位国君,公元前389年即位,在位12年,晋孝公在位时期,晋国的大多数领土已落入韩、魏、赵三家之手,...

三家分晋后,赵国实力强于魏、韩,为何魏国却占得先机首霸中原?
答:韩赵魏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点,那么在瓜分晋国的过程中谁的算盘打得最精?其实不是叫嚣的赵家,而是一声不响的魏家。晋悼公上台执政之后,晋国内部六位卿大夫已经架空了晋公室,而在这六卿中魏氏的存在感很低,那么为何分晋后魏国能碾压群雄称霸中原呢?此事我们还得从三家分晋说起。三家分晋是...

赵国魏国韩国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国君到哪里去了?
答:最后的晋国国君连仅存的一块土地都被瓜分了,而当时最后一任国君是晋静公,没了土地的晋静公在流亡的时候被它国的国君给杀死了,这就是晋国最后一任国君的下场。话说晋国其实早就名存实亡了,魏、赵、韩这三家瓜分晋国,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并没有一下子通过武装将这个国家进行瓜分,...

“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结局如何?
答:在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年)的时候,周威烈王册封晋国三卿为韩国、赵国和魏国。自此,晋国国君已经衰落到连弱小的周王室都可以欺负的地步了。随着韩魏赵的建国,他们与晋国的地位已经相同了,所而且晋国国君还不得不依附与他们。到了晋国最后一任国君晋静公二年(前349年)的时候,晋国最后的一块土地也被...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
答: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出公讨伐三家却兵败被杀。之后晋哀公继位,晋哀公则是名副其实的傀儡君王,如果说他的父亲还是有一定威信的,晋哀公则丝毫没有,最后也是默默死去。之后是晋幽公继位,这时晋国王室封地已经少得可怜,只剩下两座城池,还要任人摆布,定期朝见赵魏韩三家的君王,据说晋幽公连自己喜欢...

春秋时期著名的几次战役
答: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魏国称雄阶段。魏、赵、韩三家分晋后,魏国占据山西西南部富饶、险要地区,又经改革,迅速强大起来,文侯、武侯两代联合韩、赵两国四面扩张:向西夺取了秦的河西地 (今陕西北洛河南段与黄河之间地区) ;向北越过赵国边境灭了中山国;向东攻齐,进入齐的长城;向南攻取楚地直至方城以北。魏国一时声威...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原先晋国、齐国的君主,都是什么下场呢?_百度...
答:在此背景下,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伴随着周王室权威的下滑,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两个历史...

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国君弑父那个国君是谁
答:战国时期的魏国并未有记载有弑父登位的国君。魏国历经8任国君 1魏文侯魏斯 前445年—前396年。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称魏侯。病死。2魏武侯魏击前395年—前370年,猝死。3魏惠王魏罃 前369年—前319年,前334年,正式称王。老死,享年82岁。4魏襄王魏嗣前318年—前296年。正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