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时间。 中国传统节日时间表

作者&投稿:祖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传统节日顺序排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节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传承了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它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的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仪式感同时能唤醒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

中国传统节日和日期如下:春节: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是一年的开始,传统意义上的“大年初一”;2.元宵节(上元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3.土地生日(龙抬头):二月初二,也叫“社交日”。社交日分为春季社交日和秋季社交日。春社是立春后的第五天,秋社是立秋后的第五天。4.上巳节:三月的第三天,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这个节日在文字描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在“岸上沐浴”活动中举行的最重要的节日。5.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夏历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一两天。这是节日的第一天,不抽烟,只吃冷食;6.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又称踏青节、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气在仲春和晚春之交;7.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节、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8.七夕:七月初七,又称乞巧、七巧、双七、甜日、星期日、蓝夜、女儿节或七姐妹生日。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崇拜;9.七月半(中秋节):七月十四日/十五日,即七月半祭祖的节日,又称石鼓、鬼节、拉客孤节、地方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祭拜亡魂、烧纸锭等。10.中秋节:8月15日,又称农历大年初一、中秋节、中秋节、八月节、八月节、追月节、赏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汉字文化圈众多民族和国家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11.重阳节:九月初九,《易经》定义“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称“重阳节”;12.寒衣节: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亡灵节。人们称它为鬼头节,这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据说它起源于周朝。13.农历春节:10月15日,为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大年初一”、“农历新年”。它是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之一;14.冬至节:公历12月22日左右,俗称“冬至”、“长节”或“亚岁”。冬至既有自然内涵,也有人文内涵。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15.腊八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是腊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并祈求丰收的传统。16.烹饪节: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在中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农历新年、谢节、灶王爷节;17.农历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是一年结束的最后一个晚上。一年结束的最后一天叫做“岁末除”,意思是旧的一年到此结束,被新的一年取代。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累和凝聚的过程。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现象、历法等人文和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涵盖哲学、人文、历史、天文等各个方面,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扩展信息: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积淀了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2.大部分节日习俗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但习俗的丰富和普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节日来源于人文和自然文化,最早的习俗活动与原始崇拜和祭祀文化有关;3.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活动的载体,如庙会、元宵节、舞狮、农历、龙舟竞渡、祭神、祭祖等。4.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代形成的。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不同,南方和北方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许多古代节日和习俗活动在中原文献中鲜有记载。5.汉朝是中国统一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风俗习惯相互融合,为节日习俗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6.该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最初的严肃祭祀的氛围转变为娱乐礼仪。此后,节日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体育和娱乐活动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习俗持续发展,并长期存在;7.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流传至今。来源:搜狗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和日期如下:春节: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是一年的开始,传统意义上的“大年初一”;2.元宵节(上元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3.土地生日(龙抬头):二月初二,也叫“社交日”。社交日分为春季社交日和秋季社交日。春社是立春后的第五天,秋社是立秋后的第五天。4.上巳节:三月的第三天,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这个节日在文字描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在“岸上沐浴”活动中举行的最重要的节日。5.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夏历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一两天。这是节日的第一天,不抽烟,只吃冷食;6.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又称踏青节、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气在仲春和晚春之交;7.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节、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8.七夕:七月初七,又称乞巧、七巧、双七、甜日、星期日、蓝夜、女儿节或七姐妹生日。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崇拜;9.七月半(中秋节):七月十四日/十五日,即七月半祭祖的节日,又称石鼓、鬼节、拉客孤节、地方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祭拜亡魂、烧纸锭等。10.中秋节:8月15日,又称农历大年初一、中秋节、中秋节、八月节、八月节、追月节、赏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汉字文化圈众多民族和国家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11.重阳节:九月初九,《易经》定义“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称“重阳节”;12.寒衣节: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亡灵节。人们称它为鬼头节,这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据说它起源于周朝。13.农历春节:10月15日,为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大年初一”、“农历新年”。它是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之一;14.冬至节:公历12月22日左右,俗称“冬至”、“长节”或“亚岁”。冬至既有自然内涵,也有人文内涵。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15.腊八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是腊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并祈求丰收的传统。16.烹饪节: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在中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农历新年、谢节、灶王爷节;17.农历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是一年结束的最后一个晚上。一年结束的最后一天叫做“岁末除”,意思是旧的一年到此结束,被新的一年取代。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累和凝聚的过程。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现象、历法等人文和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涵盖哲学、人文、历史、天文等各个方面,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扩展信息: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积淀了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2.大部分节日习俗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但习俗的丰富和普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节日来源于人文和自然文化,最早的习俗活动与原始崇拜和祭祀文化有关;3.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活动的载体,如庙会、元宵节、舞狮、农历、龙舟竞渡、祭神、祭祖等。4.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代形成的。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不同,南方和北方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许多古代节日和习俗活动在中原文献中鲜有记载。5.汉朝是中国统一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风俗习惯相互融合,为节日习俗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6.该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最初的严肃祭祀的氛围转变为娱乐礼仪。此后,节日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体育和娱乐活动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习俗持续发展,并长期存在;7.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流传至今。来源:搜狗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

中国所有传统节日的日期~

中国节日:
1月1日: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新年(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3月8日:国际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4月4日(年份为双数)或5日(年份为单数):清明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青年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中国情人节)
8月1日:建军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腊月廿九或三十:除夕
编辑于 2008-07-11
查看全部7个回答
中国万年日历_拼多多官方下载_品质钜惠_畅享底价1元抢!
值得一看的日历相关信息推荐
中国万年日历,拼多多精选好货,批发价格高性价比,省薪省时放肆购!品质好物一折起,立即抢购!
本月114人下载
咨询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京东台历文具耗材,简约时尚,结实耐用,得心应手!

惠寻 台历日历简约牛年月历年历 企业专享办公桌面摆件日历
¥2.4 元

空白台历 2021年打卡台历简约效率实用月历商务新年创意空白可定制印刷 单面
¥34 元

2021年历单张 极简2021超大ins日历打卡挂历大张年历记事台历单张墙贴月历 2021年单张(硬纸筒包装)
¥49 元
京东广告
中国所有传统节日的日期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15条评论
热心网友1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的母亲节是西方的
查看全部15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来快手_怎么中国的传统节日才好看
来快手看时尚大V分享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轻松学会好看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技巧下载快手app,看更多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妙招
广告2021-05-13
中国传统节日及日期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 拓展资料形成: 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会”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
中秋节
  17、九月九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
冬至
  21、十二月八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迎婿日,闺女回娘家。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四
迎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分别是几月几日有什么习俗?
答:(时间为农历,从除夕开始依时间顺序排列)除夕:12月30日、春节:正月1日、破五:正月初五、元宵节(上元节):正月十五、春龙节(龙抬头):2月2日女儿节:3月初3寒食节:清明前一两天清明:3月初8、端午节:5月初5、夏至:“阳历”6月21日或22日七夕:7月初七、中元节:(鬼节)7月15日中秋:...

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1、春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答:中国传统节日【包括、但不限于】按时间先后顺序为:1、正月初一新年 2、正月十五元宵节 3、三月初三上巳节 4、4月5日前后清明节 5、五月初五端午节 6、七月初七七夕节 7、七月十五中元节 8、八月十五中秋节 9、九月初九重阳节 10、十月初一寒衣节 11、十月十五下元节 12、腊月初八腊八节 13、12...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答: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日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如下: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按顺序标时间和农历阳历
答:祭祖先神灵,祈丰收吉祥 不放假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 小年 祭灶,送灶王爷上天 不放假 农历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 除夕 岁末,守岁 不放假 回历10月1日 开斋节 又称“肉孜节”,斋月结束,伊斯兰教节日 不放假 回历12月10日 宰牲节 又称“古尔邦节”,朝圣次日,伊斯兰教节日 不放假 ...

中国传统节日时间。
答:中国传统节日顺序排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日期
答: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习俗: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中国全部传统节日及时间?
答: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观音诞: 二月十九 六月十九 九月十九 十一月十九 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 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

中国传统节日时间表
答: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13、七月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14、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15、七月三十,地藏节。16、八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