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满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概述: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也揭示了教育和学习过程中道、德、仁、艺的不同位置和作用。也就是说,道是一个目标,德是根本,仁是依据,艺是追求仁德过程中的活动方式。这句话告诉我们儒家的行为准则,向我们揭示了儒家修身的方法和道理。

2、出处: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谁明白最佳的解释
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解释:(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出自:《论语•述而》。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是论语哪一篇里的话
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是什么意思
答:“游于艺”,“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是游泳的游,不是游戏的游,在这里我们要特加注意,游戏的游是“辵”旁,这里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请详细解释一下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出自:孔子及其弟子[春秋时期]《论语》述而篇。原句: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释义: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礼记·学记》...

善读「论语」7.6:志于道并据于德,依于仁而游于艺
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译文】孔子说:“志于仁道,据于仁德;依于仁义,用于仁术。”【注释】“志”,心之所向。“道”,儒家之道即仁道。“据”,杖持也,依也。“德”,得也。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儒家之德即仁德。“依”,依照,按照。如《庄子·养生...

什么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该句出自《论语·述而》 。主要表达道、德、仁、艺是做人做事的修养要点,无高远的志向,就难免俗气。没有相当的德行为依据,人生就无根,最终也不...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出处?
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

论语大学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啥意思??
答:行事宽容有爱心;同时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游刃有余、熟稔于心。出处:出自《论语·述而》篇。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也揭示了教育和学习过程中道、德、仁、艺的不同位置和作用。也就是说,道是一个目标,德是根本,仁是依据,艺是追求仁德过程中的活动方式。

《论语》:"志与道,据与德,依与人,游与艺."这句话理解
答: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3.“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什么意思?
答: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是熟练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优游其中,如同鱼儿自在游于水中一般。也就是通过熟练掌握技艺而获得自由和愉快。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