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鼎盛时皈依佛门,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

作者&投稿:贯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畅销书《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先生,被誉为日本的经营之圣,读完稻盛和夫先生的作品,你会被他兼具儒家和佛家思想的哲学智慧所吸引。他对人生的看法,尤其是对成功的思考更是发人深思。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在65岁人生鼎盛时,选择剃度皈依佛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再次学习人生的意义,为迎接死亡做好准备。”他用毕生的智慧去探索活着的意义,探索生命的价值。

在《活法》这本书中,稻盛和夫先生说:“如果要问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这一点。我的才能或许有限,但我拥有虽然单纯却非常有力的指针——追求做人的正确准则”。

作为人,何为正确? 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就是稻盛先生一切成功的原点。 “追求做人的正确准则”就是成功的理由 。稻盛先生将成功简单的和做人联系在一起,尤其强调做人的正确准则。‘’

何为“做人的正确准则”?在稻盛先生看来,所谓“做人的正确准则”,就是 一个人要拥有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自利利他等等的品质,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虚伪、懒惰,傲慢、卑怯、贪婪,不能骗人,不能损人利己徇公肥私等等。

让自己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发挥自己的天赋的才能,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这就是人生获得巨大成功的秘诀 ,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这种人生态度也符合天道,符合宇宙的法则。

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转变。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更幸福,稻盛先生用一个方程式作了说明: 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也就是说,人生和工作的成果由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三个要素相乘得来的。 能力 ,也可以说是才能智商,多半是先天的资质,包括健康以及拥有运动神经等。 热情 ,指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的程度,这是后天的要素,可由自己的意志来掌控。 思维方式 ,指人的心态,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包括哲学、理念和思想等等。

这个方程式的关键在于它用乘法。比如某人头脑聪明有能力可得90分,但自恃有才不肯努力,热情只发挥到30分,两项相乘2700分。相反,另一个人才能平庸只够60分,但因意识到自己不足而发愤努力,以90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结果乘积为5400分,遥遥领先那位有才能却无干劲的人。

在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能力强、热情高,但“思维方式”方向错了,结果就是负值。 比如,那些智能型罪犯把满腔热情用在欺诈、盗窃之类的工作上,因为思维方式是负数,下场一定不妙,可见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的结果 。

那么正面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

总是积极向上;有建设性;有感恩心;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关爱心;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 ;等等。

具备正面的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后,怎样去丰富自己的人生呢?

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有效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产生向新目标挑战的渴望。 只要喜欢、热爱,热情自然涌出,努力也不在话下,就会进步神速。旁人看来你很辛苦,但你自己根本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人生最基本的问题,稻盛先生给出的答案是 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我们为何来到这个世上?稻盛先生毫不含糊的告诉我们: 那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只要我们今天比昨天做的好,明天又比今天做的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可以自己经历的苦难,当成考验,当成是上天赋于我们提升心性,磨练灵魂的场所。

稻盛先生用他毕生的经验归纳出磨砺心智的“六项精进”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尝试。

第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功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第二,谦虚戒骄。 “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话,意思是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

第三,天天反省。 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第四,活着就要感谢。 活着就已经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

第五,积善行、思利他。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行善积德有好报。

第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后悔。

六项精进虽然字面上平凡之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关键是必须一点一滴地去实践,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磨练心志、提升心性,要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精进。 在佛法中释迦归纳的修行法则“六波罗蜜”,也是磨炼心志、净化灵魂不可缺少的修行。

布施。 先人后己,关爱别人,心中始终充满关爱他人的善念,人就能提升自己的心性。

持戒。 人要时刻抑制烦恼,控制好自己的言行。不要贪心,不要猜忌,不要嫉妒,不要憎恨……

精进。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做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程度。

忍辱。 不屈服于苦难,忍得住痛楚,遭遇各种艰难困苦绝不逃避,硬着头皮顶住,努力做好该做的事。

禅定。 至少每天一次静下心来,集中精神,直视自我,腾出片刻功夫,静心养性。

智慧。 坚持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五项修炼,就可以理解宇宙中的智慧,就是达到开悟的境界。

【结语】人活着的意义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与其追求开悟,不如运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砺心志。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地做到:勤奋工作、满怀感谢之心、思善行善、真挚地反省、严格地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地磨炼心志、提升人格,用这种活法去生活,我们的一定能向好的、正确的方向前进,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

稻盛和夫:在鼎盛时皈依佛门,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
答: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在65岁人生鼎盛时,选择剃度皈依佛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再次学习人生的意义,为迎接死亡做好准备。”他用毕生的智慧去探索活着的意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在《活法》这本书中,稻盛和夫先生说:“如果要问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这一点。我的才能或许有限,但我拥有...

稻盛和夫:出家让我内心变得强大,但是很多人误解出家
答:稻盛和夫接受采访时,很多人都会问到这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在65岁的时候出家?”。 稻盛和夫说人分为肉体与灵魂,他认为65岁后,就要为离开人世做准备了,而这个准备,就是当人离开人世的时候,肉体没了,但是灵魂永存,因此出家就是为了让自己在离开人世的时候,灵魂更为纯粹,更为纯洁些。 他说人这一辈子,就是用来...

稻田和夫是谁?他的简历有吗?谢谢。
答:稻盛和夫在他长达42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却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财富.他认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使得他得以拥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他说:"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有人成功后,觉得自己了不得了,态度变...

稻盛和夫(世界著名实业家、哲学家)详细资料大全
答:稻盛和夫说:“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我决定接受这份工作,原因是 *** 和ETIC都希望能以任何方式来阻止日本航空倒闭”。稻盛和夫重新出山的决定,在日本受到了广泛欢迎。鸠山由纪夫因为这个事件显示了日本 *** 的果断和有为,还提升了在民意调查中的满意度。 2010年2月1日出任破产...

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明白了人与工作的三个层次,你就能迈向成功
答:文 吕姑娘 管理大师稻盛和夫在51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却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奉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在晚年时,他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把负债1.5235万亿日元(约1220亿元人民币)的日本航空公司扭亏为盈,并把公司做到了三个世界第一:利润世界第一;准点率...

稻盛和夫经营中体现的佛家智慧
答:佛学大师季羡林说: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的人简直凤毛麟角,稻盛和夫算是头一个。2009年,日本航空负债1.5万亿日元宣告破产,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亲自登门拜访,请求已经皈依佛门的稻盛和夫“务必拯救之”,已经78岁的稻盛和夫而且提了两个要求:一是以零薪水出任日航CEO;二是他将不带团队去日航,...

稻盛和夫的利他心
答:而是以实际行动做到真正的利他行为.    在1997年已经功成名就的稻盛和夫,皈依佛门出家为僧,在寒风中披着斗笠 穿着袈裟,赤脚穿上草鞋,挨家挨户门口念经 恳求施舍; 一天在黄昏时分,稻盛和夫托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寺庙途中,经过公园时,一位穿着工作服的老妇人 正在打扫卫生,...

如何看待稻盛和夫的成功学理论?
答:稻盛和夫老先生无疑是日本企业界的成功者,他从化学专业转入材料学还有成就已是奇迹,后来因为自己技术不被领导重视,一怒下辞职单干,竟很快成为世界著名企业,其成功是无疑的。 而就在他在人生的巅峰时,他却选择了剃度出家,皈依佛门多年。直到有一天他顿悟,他才决定入世普度众生,并用多年的修行和企业管理经验创造了...

稻盛和夫:要带着一颗比降生时稍稍善良、稍稍美丽的心灵离开人世_百度...
答:01 我多次讲述,要带着一颗比降生时稍稍善良、稍稍美丽的心灵离开人世,从生至死都要尽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终点时灵魂的品格比起点时有所提升。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我们生命,就出于这一目的,如此而已。在这个巨大的目的面前,我们个人在世时积累的财产、名誉、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事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