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之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作者&投稿:吕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赫伯特.西蒙简介

赫伯特.西蒙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西蒙曾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自1949年开始,西蒙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电脑科学与心理学教授。1975年,西蒙荣获图灵奖——电脑科学最高奖;1978年,西蒙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西蒙去世,享年85岁。西蒙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组织》、《公共管理》、《管理行为》、《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堪称社会学科的通才。

赫伯特.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西蒙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管理行为》一书是他的最重要的著作,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它为“划时代" 的作品,它是一本对管理性的组织机构的决策过程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著作。西蒙的《管理行为》一书以及他的整合理论对经济学所作的贡献,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以“有限度的理性”和“令人满意的准则” 这个决策理论的基本命题,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提出的挑战;其次是提出了决策过程理论,告诉我们如何从组织的决策过程上去理解组织。

二、组织

在《管理行为》一书中,西蒙把管理定义为决策,决策串联在整个组织活动之中。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组成的系统,管理就是决策。为了更好地理解决策,我们首先要对组织进行剖析。因为组织中的每个人在进行决策时,要考虑组织这一关键要素,其所处的最基本的环境也是组织。

西蒙对组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组织“指的是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联系的复杂模式。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其决策所需的大量信息、许多决策前提、目标和态度;它还像每个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遇见,使他们能够预料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件事,其他人对自己的言行将会做出什么反映。”西蒙对组织的考察,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认同

西蒙给认同所下的定义是:“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对各选方案的评价,如果是以这些方案对群体造成的后果为依据的,我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特定群体认同了。"认同的作用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组织所要做的就是:科学地设计组织结构,以便把认同对决策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2.权威

西蒙认为“只要组织中有人允许由他人提供的决策前提来指导自己的决策,我们就认为这是组织中的权威行使现象。”这与切斯特.巴纳德的关于权威的思想是一致的。

从认同和权威两个角度出发,西蒙剖析了组织对决策制定过程的影响,最后得出一个重要论断:“一个正式组织,就是劳动分工和权威分配的一个计划。" 权威的存在,组织中的某个成员的决策就能影响其他成员的行为,从而使决策制定工作的专业化成为可能。

三、决策

管理就是决策,不仅最高管理阶层要进行决策,组织的所有阶层包括作业人员都要进行决策,决策串联在整个组织活动之中。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组成的系统,管理就是决策。

人的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而组织的活动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组织就要采取一定的手段。组织中上一层级确定一个目标,下一层级就要根据上级所作出的决策或者目标,采取一定的方法或者手段将其实施。而这一方法或者手段又成为更下一层级的目标。这样,在组织中就形成一个不中断的“目标一手段”链,这与组织中的等级命令链是一致的。组织中的一个层级的目标作为上一层级的手段而存在,同时,这一层级的的手段又成为下一层级的目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组织中的每个层级便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体。组织中形成的不中断的“目标一一一手段"链就是决策的制定和实现的过程。

四、决策要素

决策要素是西蒙为了更深刻理解和认识管理者的决策过程而提出的概念,西蒙认为所谓的决策要素可分为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

事实要素是对环境及环境的作用方式的某种描述。这种描述是否准确,可以凭经验进行观察、判断,或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决策总是在一定的环境假定下而做出的,因此总会涉及到某种事实要素。事实要素可简单分为两大部分:有助于处理各种情况的决策技术和知识;环境所反映的有关信息。

价值要素是关于管理者对某种事物喜好的表示,即管理者对该事物的“态度"反映出的价值标准。价值要素反映的是管理者根据事实要素表现的情况,按自己的价值标准所做出判断、看法的表示。西蒙认为,价值要素既具有事实的内容,同时又具有价值判断的内容。价值要素一般包括:组织目标、效率标准、公正标准、个人价值观等。

怎样区分和验证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呢?西蒙认为;“笼统地讲,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相当于目标和手段的区分。”也就是说,人们行动的目的为何,是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价值要素不能通过检验或实验来判断其真伪的。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要采取什么行动最恰当,则属于事实要素的问题,事实要素可通过检验来确定其真伪。管理更多地涉及事实要素部分。

五、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一)有限理性

关于理性,在《现代决策理论基石》中,西蒙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理性是指一种行为方式:适合实现指定目标;而且在给定的条件和约束的限度之内"。

西蒙认为,“管理理论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方面与非理性方面的界定。他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论证了人类行为的理性是在给定环境限度内的理性,即所谓的理性是有限度的理性,有限理性是由人的心理机制决定的。

(二)“经济人"理论的缺陷

理性决策模式的哲学思想本源于传统的“经济人"理论。“经济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第一次提出,这一思想首先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明确表述。“经济人'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基础之上的:

1.经济人知道全部可能的行动,知道哪种行动能取得最大效果,可获得周围环境的全部信息 信息完全性假定;

2.人总是在合理地行动,能从全部行动中选择最好的那一种:行为完全理性假定。

由此可见,作为“经济人”,人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所追求的是最佳决策,最佳结果。“经济人”假设只反映了人利己理性的一面,是对现实人的高度抽象简化。然而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首先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经济人不可能获得有关环境的一系列信息;其次是,由于其自身生理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认知、感情和态度诸方面的限制,即使经济人掌握了有关环境的全部信息,也不能完全理性地处理全部的信息。

(三)西蒙之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西蒙决策理论的基本命题是有限度的理性和令人满意的准则,基本内容是:

 1.外部因素的限制导致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表现为有限理性。这些外部因素的限制包括: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信息搜集的不完备性以及组织的变动等等。首先,由于目前状况与未来变化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导致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不能按照程序化的模式进行决策行为。其次,由于信息搜集的不完备性,导致决策者不能获得下一步的全部行动方案。最后,组织的变动包括组织的变革、组织目标的转移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等等,作为组织中的个人,其在进行决策时,不免会受到组织变动的干扰。相对于经济人的行为来说,行为的理性程度不免打上折扣。以上所述的内容大部分属于决策要素中的事实要素方面。

2.内部因素的心智导致决策者进行决策时表现为有限理性。这些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决策者对未来的预见、决策者利用信息的不充分性及能力有限性、个性方面的影响、主观因素和感情因素的作用等。首先,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决策者对未来的预见多少会有些偏差。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因此,决策者在对来来作出判断的准确性总会限定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其次,即使决策者掌握了决策行为的全部已知信息,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其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信息作出准确判断以及选择最优方案的的概率也不为“ 1 "。最后,个性、态度和动机等影响着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信息搜集的先后顺序、人类思维的惯性等对决策行为的科学性提出了很大挑战。所以,决策者的决策模式应该是有限理生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人类选择机制应该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

3.有限理性决定了决策行为的满意原则。以有限理性为基础,西蒙提出 “行政人”取代“经济人”,“令人满意"的准则取代“最优化"的准则。完全理性导致决策人寻求最佳措施,而有限度的理性导致他寻求符合要求的或令人满意的措施。

六、小结

西蒙的《管理行为》一书以及他的整合理论对经济学所作的贡献,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有限度的理性"和“令人满意的准则"的决策理论;其次是提出了决策过程理论。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开创了管理决策理论的新局面,能够解释更多的选择实例,符合更多的实际情况,能较好地描述人们现实的选择过程,因此可作为一种较为符合实际一些的描述理论。

~

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两种决策模式,在哪一种假设下对备
答:限理性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赫伯特·西蒙。赫伯特·西蒙是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西蒙在他的《管理行为》一书中几乎只是针对“完全理性”和非理性提出他的“有限理性”观点,但对“有限理性”的深入论述是在他以后对人类的认知系统的研究中逐渐完善的、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人们很...

什么是有限理性决策?
答: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最满意模型),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它...

理性决策模式的主要概况
答:(2)在实践中,决策经常在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准确的条件下做出,这样就无法对不同行为的受益程度做出比较。例如,人们很难对提高税收和减少健康保障这两种政策成本进行比较。面对这样的难题,“理性决策模式”也失去了解释力。正由于此,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才发展出一种新的“有限理性”(bounded...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建立条件
答: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建立条件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1、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简介:是基于某种假设,例如有限的时间、知识和能力、市场或其他微观因素以及宏观因素等,通过可用的信息以及优先决策者做出最佳决策的决策模型。它可以应用于决策树分析,决策树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转换...

完全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有何不同?
答:①前提假定不同。完全理性决策的前提是人们在决策时遵循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作为决策的主体,始终坚持理性化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成分。有限理性决策的前提是现实生活过于复杂,人们只能遵循满意原则。②适用的范围不同。完全理性决策过于理想化,适用范围并不广。有限理性决策相对完全...

公共决策过程中为什么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更贴合现实情况”?
答: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更贴合现实情况的原因如下:1. 资源有限: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决策者通常面临着时间、信息、经济等方面的资源限制,无法全面了解和分析所有的决策选项,因此只能做出有限的决策。2. 复杂性:公共决策通常涉及到多方利益和复杂的政策环境,不同的决策选项之间存在互相影响和制约的关系,难以通过...

请问谁能给我说一下“有限理性决策”的定义是什么?急啊!
答:由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有限理性的概念 西蒙认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从而所探讨的应当是有限的理性,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应当是过程合理性,而不是本质合理性;所考虑的人类选择机制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特点有
答: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特点有:有限的信息、有限的知识、有限的认知能力等。1、有限的信息:决策者面临的信息是有限的,无法获取或处理所有相关信息。2、有限的知识:决策者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无法掌握所有相关知识。3、有限的认知能力: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完全分析和处理所有可行的决策选项。

决策理论的主要模型
答:这3个阶段是:(1)元政策制定;(2)政策制定;(3)后政策制定。6垃圾桶决策模式 March and Olsen (1979)提出,以垃圾桶比喻决策制定。决策制定过程中并没有理性因素的存在。决策过程是一项非常模糊不清、且无法预知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方法以达成目的之过程。7、系统决策模式 博...

行政决策有什么模式?
答:其主要特点是在目标上追求最优化,使决策方案达到收益最大,损失最小,效用最好。然而,由于决策者受到知识、能力、资源、时间等环境因素的限制,难以具有完全的理性及认识能力,因此,现实中很难达到理性决策模式所要求的最优化。2.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这是西蒙在批评理性决策模式后提出的一种决策模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