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终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作者&投稿:释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家好,我是霸霸,一天一次深度思考,这是我的第022篇文章。

大多数人第一次直观感知死亡,是从亲人的离世开始的,也从这一刻起,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

就在五一打算出游前的2天,我突然被告知,年迈的爷爷已经没办法吃饭了,换句话说,这是生命即将走向终结的征兆。

在国外的亲戚听到消息,也决定立马返程回国,我自然也得取消出游安排,在亲人即将离世之时,身旁所有人的节奏仿佛一瞬之间就被打乱。

我还记得去年的时候,爷爷在医院诊断为肺癌转移扩散,医生说大概只能活近1年的时间,于是家人决定让爷爷回家休养。

一开始的时候,爷爷还比较乐观,说以前有算命的说过自己能活到82岁,还有3年的时间。

但渐渐地,爷爷逐渐开始变得四肢无力,从原本的拄拐杖到四肢无力需要人搀扶,再到所有的吃喝拉撒都得在床上完成。

知道自己可能即将大限将至,爷爷的眼眶开始泛红,躺在床上空洞地盯着天花板,仿佛上面有一层死亡的恐惧在笼罩着他。

一个月前我去看他的时候,已经无法辨认出我是谁了。

除了身体机能仍然保持生命的运转,意识上或许已经开始消除了所有与外界的隔绝。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死亡并不是只是一瞬之间的事。

一开始,它先让你感到恐惧与绝望,接着慢慢将你的意识全都带走,再也感知不到情绪的起伏,直到最后,身体机能停止运转。

即使亲人陪伴在身边,但已经无法感知到的时候,生命已然走向孤独。

无论愿不愿意,每个人都终将走上这条孤独之旅。

在生命即将离去之时,“记忆”恐怕是每个人最想留住的东西。

一生中那些美好与失落的时刻,遇见的人发生的事,从人生开头到结尾的一幕幕。

如果没有记忆,一切仿佛自己不曾存在过。

关于“死亡与记忆”,让我想到了《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

电影的主人公米格在墨西哥亡灵节的这一天,偶然地触碰到了自己曾曾祖父遗留下的一把吉他,居然让自己变成了灵体,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希望得到祖先的认可,于是他悄悄来到了亡灵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遇到了一个名叫埃克托的人,为了找到曾曾祖父,米格答应帮助埃克托把他的照片送回家人的灵坛里,这样他才能在亡灵节那天来到现实世界见到自己的亲人。

并且在亡灵的世界里,一旦生者存活的世界里没有人记得已逝的人,那么他就将永远的消失。

历经千辛万苦,米格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曾曾祖父”,音乐家德拉库斯,但实际上,德拉库斯却是害死米格曾曾祖父埃克托的人。

最终,坏人得到了制裁,但埃克托的照片却在这个过程中不幸损毁了。

米格回到正常世界后,立马飞奔回家,拿起吉他,给自己的太奶奶可可弹奏了一首歌:

「remember me」

这是埃克托给自己的女儿可可所作的一首曲子,神志不清的她在听到这首歌时,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并且从抽屉中拿出了爸爸的照片,全剧的情感爆发就在这一刻来到了最高点。

也因此,埃克托得以被自己的亲人所铭记,在亡灵节的时候终于能够来到现实世界来探望自己的亲人。

在这部剧中,关于埃克托的记忆,明线是他为可可创作的歌曲,暗线却是一个父亲对家人深深的爱。

只要记忆存在,他就永远活在家人的心中。

我们究其一生,不过是想在自己的心中,重要之人的心中,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悲伤,来自于被遗忘。

在生命即将走向结束之时,你又想给别人怎样的铭记?

今年,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独立游戏叫做《隐形守护者》。

游戏是以互动真人电影的形式进行呈现的,是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主题的谍战题材,玩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剧情对话选项来影响结局的走向。

游戏中的主人公肖途是一名秘密地下党员,在一次由于地下党的内乱中,他的共产党材料被烧毁了,于是他之后的努力可能都无法被共产党所知晓。

在其中一个结局中,肖途在历经抗日战争的艰苦地下斗争后,在一个村子中度过了他的下半生,一天他收到了共产党同志送来的抗日文件证明,过去为组织所做的贡献有人为他补充了材料。

肖途曾茫然,曾经坚持的信仰,最后换来的却是在凛冽的寒风中老去,值得吗?

这份材料,给他带来了答案。

为国家所贡献的努力,所坚持的信仰,所传递的精神,将被人民和历史铭记。

但有人为了他牺牲了自己,也没有人会记得她所付出的贡献,剩下的只是肖途的嚎啕大哭。

人活到最后,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记忆,证明自己存在过。

这些记忆不仅是个人存在的证明,也是一个国家历史的沉淀与厚重。

没有记忆,历史与文明就无法传承,它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根基。

假如此刻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刻,你回首这一生,是否留下了什么?

乔布斯十七岁的时候, 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这句话如果表面地去理解它,会觉得像是在扯淡。

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我十有八九不会坐在电脑前码字,而是会和我的家人待在一块。

如果每个工作日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我可能不会选择去上班。

但我觉得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在说 ,如果以终为始,你究竟要过这样的一生。

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在将来回首时是否会觉得了无遗憾,是否会被你所记起?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那些已经被遗忘的,横跨一生来看,必然是不够重要的。

有人说,活在当下就好了何必去想那么多呢?

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错在很多人把它当做自己挥霍人生、纵情享乐的遮羞布。

它其实说的是让你不要因为未来潜在的忧愁烦恼和盲目乐观而影响了你当下保持平常心和全情投入的状态。

以终为始,是帮助你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而活在当下,是在帮助你保持专注投入不虚度人生,两者并不冲突。

这些最重要的事,最终塑造了我们的记忆。

我在写作的时候时常会想,这个文章最终给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

因为某个观点、某个想法、某个知识触动到了他人,最终引发对方人生中一个小小的转变,那他便会因此记得你,我的文字也因此有了存在的价值。

也因为写作,我的人生开始被得以记录,不至于等到白发苍苍,回首一片空白。

有人说,每个不曾起舞的人生,都是对自己的辜负。

那正是因为,每个不曾起舞的人生,没有人会记得你。



~

观影|《寻梦环游记》: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是被人遗忘
答: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被人遗忘。愿你此生离开后,还会有人记得你。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寻梦环游记》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答:他想要表达的是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被人遗忘,只要我们一直留在他人的心目中,我们的存在就很有意义。所以我们也不要害怕死亡,要去正常的看待。

人生的终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答:大多数人第一次直观感知死亡,是从亲人的离世开始的,也从这一刻起,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就在五一打算出游前的2天,我突然被告知,年迈的爷爷已经没办法吃饭了,换句话说,这是生命即将走向终结的征兆。在国外的亲戚听到消息,也决定立马返程回国,我自然也得取消出游安排,在亲人即将离...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答:我记得《寻梦环游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被遗忘才是。在好的缘分里,分离和疏远也不是终点,永远地被遗忘才是。而我们在每一段无法预测的社交关系里,能够做的就是,就算有一天被忘记,也要让自己成为更值得被记起的那个人。

生命的消逝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答:生命的消逝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也许我们无力阻挡时间的流逝,我们也必将与家人与爱人生死相隔。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人类的记忆,便是对灵魂的延续。这部电影不只是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在亲情与梦想之间做选择、如何去面对生命的消逝,它更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真正的终结是遗忘。
答:因为老年人也和小孩子一样都变得需要被人照顾,变得记性不是很好,遗忘掉了许多事情。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真正的终结是遗忘。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生命,也适用与许多的事情,比方说自己的梦想,如果你自己都忘记了,那么梦想也就不复存在了。比方说当初的一些初心,如果自己忘记了,那么就变成了一个...

《寂静人生》|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答:像在致敬,他曾陪伴这些逝者离开人世,这次,主角是他。世界上每天有很多人死去,或有人相伴,或孓然一身,但只要你曾在世间留下痕迹,就会有人记得,正如“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约翰·梅从不孤独,他值得被人感谢和铭记。注:一部可以说是冷门的影片,安静平淡,却让人回味无穷。

寻梦环游记--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答:在这部电影里,死亡不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被人遗忘才是。被人遗忘会抹去你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能留住你的只有爱着你的人所拥有的记忆,人走了,可记忆却在替你延续。“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米格一直把梦想紧紧地攥在手里,但当他明白了家人的意义以后,却愿意为了家人放弃自己的梦想,当然...

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答:但是,你应该遗忘我了吧,生而为人,呼吸在人间,却不再被提起,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死亡吧!真的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完全失去了你的声音,也不记得最后一次聊天是什么时候了。记忆渐行渐远,后来我才明白,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程,剩下的路,终归靠自己,明天的太阳依旧是我一...

《寻梦环游记》,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答:“人的一生中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布你死亡,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个世界,彻底被世人遗忘,这也是终极死亡。”对于死后的世界,人们有许多种猜想,这是我见过最美好的一个设定。一个鞋匠家庭的小男孩米格,自幼有一个音乐梦,但音乐却是被家庭所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