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有机化学总结(基团、官能团、通式、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及分子式

作者&投稿:寸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羟基氧化成醛和酮,醛可以进一步氧化成羧酸,而酮不行,羧基和羟基可以酯化反应成酯,酯和醚都可以水解,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加成变成卤代烃,卤代烃可发生消去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水解变成醇。苯可以取代不能加成。主要官能团就这些了吧。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弗利普 2009-06-23 13:53:35
羟基氧化成醛和酮,醛可以进一步氧化成羧酸,而酮不行,羧基和羟基可以酯化反应成酯,酯和醚都可以水解,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加成变成卤代烃,卤代烃可发生消去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水解变成醇。苯可以取代不能加成。主要官能团就这些了吧。

meitian5 2009-06-29 18:32:46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对应关系如:

卤代烃:卤原子(-X),X代表卤族元素(F,CL,Br,I); 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羟基

醇、酚:羟基(-OH);伯醇羟基可以消去生成碳碳双键,酚羟基可以和NaOH反应生成水,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二者都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醛:醛基(-CHO); 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氧化成羧基。与氢气加成生成羟基。

酮:羰基(>C=O);可以与氢气加成生成羟基

羧酸:羧基(-COOH);酸性,与NaOH反应生成水,与NaHCO3、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硝基化合物:硝基(-NO2);

胺:氨基(-NH2). 弱碱性

烯烃:双键(>C=C<)加成反应。

炔烃:三键(-C≡C-) 加成反应

醚:醚键(-O-) 可以由醇羟基脱水形成

磺酸:磺基(-SO3H) 酸性,可由浓硫酸取代生成

腈:氰基(-CN)

酯: 酯 (-COO-) 水解生成羧基与羟基,醇、酚与羧酸反应生成

官能团在有机化学中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
1.决定有机物的种类
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有组成、碳链、官能团和同系物等。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分类依据有所不同,可由下列两表看出来。
烃的分类法:
烃的衍生物的分类法:
2.产生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和种类异构
中学化学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种类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和官能团的种类异构三种。对于同类有机物,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是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下面一氯乙烯的8种异构体就反映了碳碳双键及氯原子的不同位置所引起的异构。
对于同一种原子组成,却形成了不同的官能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有机物类别,这就是官能团的种类异构。如:相同碳原子数的醛和酮,相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和酯,都是由于形成不同的官能团所造成的有机物种类不同的异构。
3.决定一类或几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2、-SO3H、-NH2、RCO-,这些官能团就决定了有机物中的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因此,学习有机物的性质实际上是学习官能团的性质,含有什么官能团的有机物就应该具备这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不含有这种官能团的有机物就不具备这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特别要认识到的一点。例如,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所氧化,可以认为这是醛类较特征的反应;但这不是醛类物质所特有的,而是醛基所特有的,因此,凡是含有醛基的物质,如葡萄糖、甲酸及甲酸酯等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所氧化。
4.影响其它基团的性质
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这包括官能团对烃基的影响,烃基对官能团的影响,以及含有多官能团的物质中官能团之间的的相互影响。
① 醇、苯酚和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羟基,故皆可与钠作用放出氢气,但由于所连的基团不同,在酸性上存在差异。
R-OH 中性,不能与NaOH、Na2CO3反应;
C6H5-OH 极弱酸性,比碳酸弱,但比HCO3-(碳酸氢根)要强。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NaOH反应。 苯酚还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与碳酸氢钠;
R-COOH 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能与NaOH、Na2CO3反应。
显然,羧酸中,羧基中的羰基的影响使得羟基中的氢易于电离。
② 醛和酮都有羰基(>C=O),但醛中羰基碳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而酮中羰基碳原子上连接着烃基,故前者具有还原性,后者比较稳定,不为弱氧化剂所氧化。
③ 同一分子内的原子团也相互影响。如苯酚,-OH使苯环易于取代(致活),苯基使-OH显示酸性(即电离出H+)。果糖中,多羟基影响羰基,可发生银镜反应。
由上可知,我们不但可以由有机物中所含的官能团来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也可以由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它所含有的官能团。如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加氢还原成六元醇,可知具有醛基;能跟酸发生酯化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说明它有五个羟基,故为多羟基醛。
5.有机物的许多性质发生在官能团上
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因此,要注意反应发生在什么键上,以便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
如醛的加氢发生在醛基碳氧键上,氧化发生在醛基的碳氢键上;卤代烃的取代发生在碳卤键上,消去发生在碳卤键和相邻碳原子的碳氢键上;醇的酯化是羟基中的O —H键断裂,取代则是C—O键断裂;加聚反应是含碳碳双键(>C=C<)(并不一定是烯烃)的化合物的特有反应,聚合时,将双键碳上的基团上下甩,打开双键中的一键后手拉手地连起来。

跃06 2009-07-23 14:16:23
羟基氧化成醛和酮,醛可以进一步氧化成羧酸,而酮不行,羧基和羟基可以酯化反应成酯,酯和醚都可以水解,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加成变成卤代烃,卤代烃可发生消去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水解变成醇。苯可以取代不能加成。主要官能团就这些了吧。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跃06 2009-07-23 14:50:43
羟基氧化成醛和酮,醛可以进一步氧化成羧酸,而酮不行,羧基和羟基可以酯化反应成酯,酯和醚都可以水解,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加成变成卤代烃,卤代烃可发生消去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水解变成醇。苯可以取代不能加成。主要官能团就这些了吧。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编辑本段]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第四章烯烃、炔烃和二烯烃
  第五章芳香烃
  第六章卤代烃
  第七章醇和醚
  第八章醛、酮
  第九章酚和醌
  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一章羧酸衍生物
  第十二章类脂化合物
  第十三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五章糖类
  第十六章核酸
  第十七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
  参考文献

430098988 2009-12-14 22:29:40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镁
Mg+2CH3COOH→(CH3COO)2Mg+H2

乙酸和氧化钙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酸和氢氧化钠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钠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CH3CHO+2Cu→Cu2O(沉淀)+CH3COOH+2H2O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烯烃是指含有C=C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容易发生加成、聚合、氧化反应等。
乙烯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略小比空气,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 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②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3) 聚合反应: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2)发生装置:选用“液液加热制气体”的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4)注意事项:
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
④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SO2能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因此,在做乙烯的性质实验前,可以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以洗涤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
乙炔又称电石气。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化学式C2H2
分子结构:分子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a(OH)2+C2H2↑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可燃性:2C2H2+5O2 → 4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 。
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可以跟Br2、H2、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现象:溴水褪色或Br2的CCl4溶液褪色
与H2的加成
CH≡CH+H2 → CH2=CH2
与H2的加成
两步反应:C2H2+H2→C2H4
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
C2H2+HCl→C2H3Cl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3)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金属取代反应:将乙炔通入溶有金属钠的液氨里有氢气放出。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乙炔银沉淀.
1、 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 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 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 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 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 酯,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物质的制取: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 (条件是CaO 加热)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工业制取乙醇:
C2H4+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制取
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
乙烯氧化法:2 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酸的制取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
加聚反应: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氧化反应: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催化氧化:
CH3CHO+O2→2CH3COOH (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与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浓硝酸等的取代。如:

酚与浓溴水的取代。如:

烷烃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的取代。如:

酯化反应。酸和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羧基与羟基生成酯基和水的反应。如:

水解反应。水分子中的-OH或-H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水解反应。
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如:

②酯水解生成羧酸(羧酸盐)和醇。如:

乙酸乙酯的水解: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条件为无机酸式碱)
加成反应。
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别的有机物的反应。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消去反应。有机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卤化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
不是很完全,但是基本可以完成了。

一 有机化合物

(一)烃 碳氢化合物

烷烃:CnH(2n+2) 如甲烷 CH4

夹角:109°28′

是烷烃中含氢量最高的物质。

烷烃有对称结构,结构式参看书上。

甲烷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CH4+2O2→CO2+2H2O 注意条件

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 条件:光照 注意四个取代反映

同系物:结构相似,相互之间相差一个或多个碳氢二基团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甲烷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有机中,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烷。

C-C:饱和烃 C=C:不饱和烃

与氧气反应,明亮火焰大量黑烟。

含C=C的烃叫做烯烃,不饱和,碳碳双键键能不一样,因此一个容易断裂,发生加成反应成为稳定的单键。

可以与强氧化剂和溴单质发生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注意条件。具体结构见课本

夹角:120°

与溴单质、水、氢气、氯化氢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对应物质。注意条件。

(二)烃的衍生物

乙醇:CH3CH2OH

乙醇和二甲醚都是C2H6O,但是结构不同。所以2mol乙醇与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断的是O-H

-OH羟基,是乙醇的基团。基团决定了有机物的性质,且发生反应大多是在基团附近。

可以看做是羟基取代了乙烷中一个氢。

乙醇要求的反应:

1.氧化反应:CH3CH2OH+3O2→2CO2+3H2O条件点燃

2.催化氧化,生成甲醛。具体见笔记

3.使酸性重铬酸钾aq变绿,反应不作要求

————————————————————————————————————————————

好好看看书就会了

http://www.gzhxw.cn/jietizhidao/822/

高一有机化学各官能团性质,知识总结~

碳碳双键,易加成,能加聚,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羧基,显稍强的酸性,可与醇类完成酯化反应. 羟基,羟基中的H为活泼H,能被Na置换;能在浓硫酸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能催化氧化成醛或酮;可与羧酸类完成酯化反应 苯环,比烷烃更容易发生取代反应,比稀烃更难发生加成反应! 加成的条件:需要不饱和键(C=C,C=O,苯环等) 取代的条件:基本上有机物都能发生. 消去的条件:需要官能团羟基和卤素原子,以及贝塔H原子.

常见各个官能团性质如下: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通式:R—X
性质:
1)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2)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等不饱和烃(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2、醇:官能团:醇羟基;通式:R—OH
性质:
1)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
2)跟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
3)脱水反应:
乙醇: 140℃分子间脱水成醚,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4)催化氧化为醛或酮(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5)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3、醛:官能团:醛基;通式:R-CHO
性质:
1)与H2等加成为醇
2)被氧化剂(O2、多伦试剂、斐林试剂、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
3)能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能与弱氧化剂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4、酚:官能团:酚羟基;通式:苯环和-OH直接相连
性质:
1)弱酸性(不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2)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如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
3)遇FeCl3呈紫色
4)易被氧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通式:R-COOH
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2)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时一般断羧基中的碳氧单键,不能被H2加成
3)能与含—NH2物质缩去水生成酰胺(肽键)

6、酯:官能团,酯基;通式:R-COO-R'
性质:
1)发生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生成羧酸(羧酸盐)和醇
2)也可发生醇解反应生成新酯和新醇
希望以上答复能让你满意!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中的基团和官能团有哪些?
答: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或称功能团。卤素原子、羟基、醛基、羧基、硝基,以及不饱和烃中所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等都是官能团,官能团在有机化学中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1.决定有机物的种类 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有组成、碳链、官能团和同系物等。

高一有机化学总结(基团、官能团、通式、反应……)
答: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2、-SO3H、-NH2、RCO-,这些官能团就决定了有机物中的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因此,学习有机物的性质实际上是学习官能团的性质,含有什么官能团的有机物就应该具备这种官能团的化学性...

求高一化学有机总结
答:⑴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A能发生银镜反应,1 mol A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3 mol H2反应生成B,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⑵B在浓硫酸中加热可生成C,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⑶①芳香化合物E的分子式是C8H8Cl2。E的苯环上的一...

有机化学归纳总结
答:1、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 (1)烷烃;A)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B)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CH4+Cl2光CH3Cl+HCl,光CH3Cl;点 ②燃烧CH4+2O2; ③热裂解CH4CO2+2H 有机化学归纳总结 一、有机物的...

请问有机化学要知道哪些?有什么酮基 羟基 还有什么?什么是羧酸?什么是...
答:先说说常见的基团,有机化学里如果是决定物质性质的基团叫做官能团,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 -OH,醛基-CHO,羰基-CO-,羧基-COOH,醚键C-O-C,卤原子-F -Cl -Br -I 烃ting(第四声)简单的定义就是分子中全都是碳和氢的有机化合物,有烷烃,烯烃,炔烃,苯,苯的同系物等等,烃类物质中有官能团的...

高中化学有机官能团性质总结是什么?
答:高中化学有机官能团性质总结如下:1、醛:官能团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能被氧化成羧酸,能被加氢还原成醇。2、羧酸:官能团羧基,具有酸性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不能被还原成醛,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3、官能团醇羟基: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

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基团都有啥?
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基团及其结构:1. 羟基(Hydroxyl group): -OH2. 氨基(Amino group): -NH23. 羰基(Carbonyl group): C=O4. 羧基(Carboxyl group): -COOH5. 硫醇基(Thiol group): -SH6. 酮基(Ketone group): C=O7. 酯基(Ester group): -COO-8. 胺基(Amine group): ...

化学中的官能团有哪些?
答:1、卤代烃 官能团:卤原子(-X)。性质: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生成醇。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 得到不饱和烃 2、醇 官能团,醇羟基(-OH)。性质: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 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 不能发生消去) 。能...

关于有机化学
答:一、学习中注意“根”、“基”、“官能团”的区别 根: 通常指带有电荷的原子团,如OH-。基: 通常指电中性的原子团。官能团: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属于官能团的原子团是“基”,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如-CH3等就不是官能团。例:羟基与氢氧根离子的区别:羟基(-OH)氢氧...

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及分子式
答:1)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2)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等不饱和烃(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2、醇:官能团:醇羟基;通式:R—OH 性质:1)跟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 2)跟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 3)脱水反应:乙醇:140℃分子间脱水成醚,170℃分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