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关于形篇论文

作者&投稿:鄣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求生存,再谋发展
——读孙子兵法《形篇》有感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孙子兵法》,感悟了孙武重战、慎战和备战的战争观以及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主的战略思想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处在当代社会的人们和大学阶段的我,读《孙子兵法》,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了我们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尤其是在处理矛盾时,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在《形篇》中,孙武主要论述的是军事实力与外在表现,提出了“立于不败之地”是军队的立身之本。其中“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一句更是为千古传颂。确实,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够做到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寻机战胜敌人。孙武认为,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细细体会,这是一种非常实在而寓意深远的说法。无论是古代硝烟弥漫的沙场还是今日不见硝烟的各种竞争。战争的目标就是胜利。但获得胜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人一心只图求胜,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险,导致最后一败涂地。这对我们学生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可以说,跨进大学校门的学生,都是同龄人中在学习方面的佼佼者.但是,考进大学不等于拥有成功的人生。在以后考研、出国或是就业的道路上,我们都必须做出选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上,而不能寄托在对手有所大意。这一点在学习生活中是很有体现的,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必须做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因为我们几乎无话左右对手的学习水平。回想高考那段日子,我更是深有感触。面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实,我埋头苦读,为的只是能够在高考中成为优胜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顺利地进入了理想中的大学。
另外,“先为不可胜”揭示了只有先求得生存,才能谈得上发展的深刻道理。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可以说是积攒个人实力的过程。而对于即将从大学毕业的学生,谈到职业规划,总是有一丝好高骛远,他们给出的答案往往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不可否认的是,有这样远大的理想是好的,也是激励自我的一个的很好的方式。但在残酷的现实和激烈的竞争面前,这些愿望往往是不能实现的。这时,可以先进入一些小企业,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收入能够满足生存需要。等到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了解职场、行业相关信息以后,再转投一些著名的公司。对于我来说,既然选择了微电子这一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本科阶段要掌握足够多的专业知识,积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之“形”。然后才能考虑在国内考研或是出国深造,“以待敌之可胜”,谋求一份好的工作。一直以来,进入IT行业,成为顶尖的电子工程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对我整个四年的本科学习做出规划。等到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示形”与“借势”则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毕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但无论怎么说,“形”仍是外在实力的体现,是决定成败的基础。
毋庸置疑,《孙子兵法》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仅对其中的《形篇》稍作分析,便看出其中深邃的思想和对现代人们的重要启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既反映了军事上“先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也蕴含着了先求生存,再谋发展的道理,于我,于大学生,于所有人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孙子兵法形篇 论述先为不可胜~

在军事实力上弱者要造成不能使敌之必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强者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的军队是因为防守,可胜的原因是因为进攻。防守是因为军事实力的差距,进攻是因为军事实力强大。善于攻击的人如在空中那样来去自如,善于防守的将领如在地底那样坚固。所以这些是自保而全胜地方法。自保而全胜,自保在于军事实力,全胜也在于军事实力。
由于进攻和防守是由军事实力的决定,军事实力上的弱者强者都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所以胜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所以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利的军队都是事先谋划再来战斗,失利的军队都是事先不谋划而去战斗。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修道为决定国家军事实力的因素,保法为决定战场军事实力的因素,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这是因为保法的原因。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决积水的形状是整齐划一的,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即快且急,实力强大。

形指事物的实质,在本篇中当谓军事实力。形又有表现状况之义。军事实力既然客观存在,其状况就会有所表现,如众寡,强弱等。

孙子兵法关于形篇论文
答:《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孙子兵法》,感悟了孙武重战、慎战和备战的战争观以及以“...

求孙子兵法《...篇》的启示或孙子兵法《...篇》在商战中的应用1000字...
答:另外,《孙子兵法》之军形篇中还有这样一段论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意思是:“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

《孙子兵法》——形篇
答:孙子兵法:洞察胜机于无形之中 孙子兵法的核心智慧在于先胜而后战,善战者深知胜利源于对局势的精准把握和主动创造。他们通过深入观察和试探,形成对敌我动态的全面理解,通过比较五事——道、天地、将、法,确保自身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防守时,他们懂得藏于九地,以守为质,蓄势待发;进攻时,如动九天,...

《孙子兵法》军形篇
答:27、如果少了那个自小就美丽得让丑女自惭形秽的形象对比,家庭线的故事就会少很多。 28、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 29、子路自惭形秽,急忙退出,改易儒服,再正式去求见孔子,并拜孔子为师。 30、你们那些充满喜悦和悲伤的故事编织着我们的人生,并且激励和感动着我,你们对国家的...

《孙子兵法》第四篇【形篇】
答: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译文】孙子说:以前善于打仗的人,首先确保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寻找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不被敌人战胜在于自己,能够...

《孙子兵法》教你撩妹(五)军形篇
答:军形者,势也,攻有攻势,守有守势。攻者,必借可乘之机,动若脱兔。守者,须匿我之不足,静若处子。孙武子和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撩妹既要有攻,也要有守。要创造不被战胜的条件,再等待可以取胜的机会。一把推到。  只可惜我们见过太多的男生男孩子直男癌们,未有Get到孙武子和老子学长...

孙子兵法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
答:孙子兵法里可分为计篇﹑作战篇﹑谋功篇﹑形篇……每篇 文章 都有讲作战的重要因素。“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战争想要大获全胜必须具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将军也应该具备,智﹑信﹑仁﹑勇﹑严。也应该主孰有道﹑将...

孙子兵法-形篇 势篇
答: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势第五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

关于《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5篇
答: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5篇,欢迎借鉴参考。 《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一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他指出行军作战无非是以正兵迎敌,与以奇兵夺胜两种态势。这两种态势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因机制宜,变化无穷无尽,且又以奇兵制胜为上。他强调出奇制胜的特点和优点是抓住时机,行动快速,...

孙子兵法里面的“形”“势”“虚实”详细解释。
答:在《孙子兵法》中,第四篇名曰《军形篇》,第五篇名曰《兵势篇》,孙子兵法包罗军事各方面,全书不过十三篇,形势共占两篇,由此可见形势在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重要性。《军形篇》篇最后一句就是孙子为“形”下的定义: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 形也。《兵势篇》亦然: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