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牛和鹅怎么批注? 牛和鹅批注怎么写?

作者&投稿:闽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

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7个字,会写“甚至、顽皮、故意、脖子”4个词语。

2

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出批注

(一)出示单元导语,齐读

(二)揭示课题,明要求

让我们走进“成长故事”的第一篇课文《牛和鹅》,一起学习批注这种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单元导语和学习要求入手,让学生尽快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为高效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了解批注

(一)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1


出示生字词。


提醒:“胳膊、欺负”两个词要读轻声,“扳、捶、摔、掐”这四个字部首相同。重点指导学习“捶、摔、掐”三个字。

2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读准音,读通句。


3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默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围绕这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边读边留下思考的痕迹。

引导抓角色要点概括:“我”小时候十分怕鹅,在被鹅袭击时幸好金奎叔救了“我”,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我”再也不怕鹅了。

(二)认识批注

1

这篇课文的形式与平时的课文不一样,你发现不一样在哪里?

(1)出示课文《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交流。

(2)小结:《牛和鹅》和这几篇课文很相似。学习小伙伴把读文时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

借助学生笔记,唤醒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经历。过渡:这样的读书方法,我们并不陌生,看——

(1)出示学生平时在语文书上勾画生字词、标自然段序号、写词语意思、勾画关键句等图片和毛泽东同志批注的《二十四史》片断。

(2)小结:其实,同学们以前读课文作过批注,像这样在课文旁边写文字,运用一些符号进行标画,这就是在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批注能让阅读思考更深入,理解更深刻。

【设计意图:“任何学习都不是零起点”,批注式阅读也如此。这一环节,引入学生和伟人毛泽东的阅读批注例子,让学生更快认识批注,了解批注的作用。】

三、范例引路,学习多角度批注

学习小伙伴在阅读本文时一共作了5处批注,分别是从哪些角度做批注的:

1

有疑问。如第一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1)“事情”指的是什么?你相信这样的说法吗?

(2)小结:我们阅读文章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像学习小伙伴一样把自己的疑问批注在旁边。

2

有体会。如第二处批注“对牛和对鹅的态度的对比真鲜明啊!”

思考:对牛的态度是怎样的?对鹅呢?像这样对文中内容有体会的批注还有哪些?

3

写得好。“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你觉得这里写得真实吗?

4

有启发。文中第5处批注“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思考:学习小伙伴是从哪里得到了启发的?(第十三自然段)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了学习小火把阅读本文时从“有疑问、写得好、有体会、有启发”的角度进行批注。接下来,我们也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给课文作批注,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设计意图:这里充分利用文本的示范批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批注,学习批注的方法、位置以及角度,这让文本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四、品读课文,操练批注

(一)学生默读课文,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给文章作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二)引导学生按批注的角度分类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孩子的批注可能很稚嫩,但是孩子在思考,学习在真实发生。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再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第二课时做充足的准备。交流讨论的是孩子自己关心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一些。】



03

【教学后记】


首先,要体现顶层设计,拟定单元与单课“目标”的精准定位。“批注”阅读的实践点上,《牛和鹅》作为本单元的“打头”课文,在课文边上的空白处,编者示范了多角度的“批注”, 但需要学生从中归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其次,聚焦批注方法,体现人文与语文“要素”的高度关注。本文突出“批注”阅读的方法,但不能脱离人文主题。批注阅读需根据课文在内容与表达的不同特点,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既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不失其人文性,让学生在“如何作批注”中理解编者意图,提高学生阅读的感受、分析的能力。我们可以围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一“语文要素”,在“童年”这一人文主题的关照下,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重点落实“批注”。最后,着力多向交流,注重自主与合作“方式”的有效体现。引导学生重读自己的批注,回归课文整体进行“二度批注”,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获得新的收获。

你们老师要你们批注哪些内容呢?
是标注自然段,生字生词多音字?
还是说提出几个问题,自己解答?
还是说找出中心句,归纳中心思想?
《牛和鹅》记叙的是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四年级的牛和鹅怎么批注?~

你们老师要你们批注哪些内容呢?
是标注自然段,生字生词多音字?
还是说提出几个问题,自己解答?
还是说找出中心句,归纳中心思想?
《牛和鹅》记叙的是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1、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批注:“大家都说”毫无疑问说得是对的,所以“我们都相信”也在情理之中,毋庸置疑。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分句,分别说出了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及其原因。简洁明了,对比鲜明,为下文做了铺垫。
2、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批注:“完全两样”一词的转折体现了“我们”对鹅的态度与对牛的态度的不同,过渡、衔接非常自然;两个“才敢”表现了“我们”特别害怕鹅。
3、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批注:从“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中可以看出“我们”走路很轻、很慢,可见“我们”很害怕。有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扩展资料:
《牛和鹅》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
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牛和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给他们批注?
答:《牛和鹅》这篇课文章和以前的课文不同之处就是课文形式不同,这篇课文呈现了5处批注。《牛和鹅》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形式与以前的课文不同。旁批呈现了学习小伙伴的5处批注,提示学生要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可以把批注写在课文旁的空白处,可以从有疑问、写得好、有体会、有启发等角度批注等。《牛和鹅...

四年级的牛和鹅怎么批注?
答:【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 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7个字,会写“甚至、顽皮、故意、脖子”4个词语。2 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出批注 (一)出示单元导语,齐读 (二)揭示课题,明要求 让我们走进“成长故事”的第一篇课文《牛和鹅》,一...

四年级上册牛和鹅的主要内容
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却怕鹅。第二部分(5-12):写“我”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第三部分(13-15):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的态度和做法都改变了。课后习题 1、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

牛和鹅批注怎么写?
答:牛 [niú]笔划 4 五笔 RHK 部首 牛 结构 单一结构 五行 木 笔顺 撇、横、横、竖、释义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2. 星名,二...

牛和鹅的课后题怎么写
答:我认为以下是牛和鹅的课后题怎么写一、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和同学交流指导。答:我觉得可以从读书质疑的角度给文章作批注,你看,课文中“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这个批注,不正是读者的读书疑问吗?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为

2019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说课稿
答:2019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牛和鹅》。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语文要素教学目标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本课是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承载着实现上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目标的任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牛和鹅是怎样教的?
答:《牛和鹅》是四年级上册六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都是写童年回忆的文章,主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语文要素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在《牛和鹅》这一课中有七处批注,通过分析,这几处有质疑式批注、感悟式批注、赏析式批注、评点式批注。引导学生了解批注的角度,学习批注的方法,特别...

四年级的牛和鹅怎么批注?
答:你们老师要你们批注哪些内容呢?是标注自然段,生字生词多音字?还是说提出几个问题,自己解答?还是说找出中心句,归纳中心思想?《牛和鹅》记叙的是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牛和鹅教师教学反思
答:四年级语文上册牛和鹅教师教学反思4 《牛和鹅》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阅读要素有: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为完成对阅读要素的理解掌握,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

四年级上册语文牛和鹅人教部编版
答:”读读这句话,你认为这句话说的对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18牛和鹅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2.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3.学习用作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