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券在握的萧衍,为什么会被侯景偷袭成功?

作者&投稿:诸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元548年,侯景正式从淮南起兵,宣布造反。

客观地说,侯景这种行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为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中,以淮南为根基挑战整个江南,在侯景之前的历史中还没有成功案例。

侯景久历战阵,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而侯景之所以会造反,主要是因为他主动制造了一场信任危机:侯景命人假冒东魏使者求见萧衍,说东魏想拿萧渊明(萧衍侄子,被慕容绍宗俘虏)换侯景,意在试探萧衍的反应。没想到萧衍一口答应,侯景见状只得硬着头皮造反。

景乃诈为邺中书,求以贞阳侯易景;上将许之。——《资治通鉴》·梁纪十七

但侯景也有倚仗,那就是南梁的皇族成员也开始与侯景眉来眼去了。在这种背景下,侯景认为自己完全可以通过里应外合的方式,一鼓作气拿下南梁都城。

南梁皇族为什么要吃里扒外地配合侯景呢?一切还要从梁武帝萧衍执政说起。

萧衍掌控南梁将近五十年,虽然他一直很尊重豪门士族,但由于他在位太长,所以萧氏皇族的权力也被扩张到了极限。在侯景投奔南梁的前后几年时间里,南梁中央和地方军政代表人物,几乎都是皇族成员。

皇族势力扩张的结果和危害,只要翻翻过去二百年的历史就能知道。萧衍不但博学,还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他自然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萧衍无可奈何,只能走上这条注定无法回头的路。

萧衍长寿还有一个极其恶劣的结果,那就是萧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抑制不利于自己统治的力量,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萧纲。

在天下大乱时,太子会成为皇帝最好的助手之一;在天下承平时,太子就是皇帝最大的政敌,没有之一。

当天下承平时,皇帝和太子的矛盾就是朝堂上的主要矛盾:一个想继续统治,一个想赶快接班,其结果必然是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类似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

在这种背景下,萧衍就像后燕皇帝慕容垂那样,开始积极打压太子萧纲,并提拔其他皇族,以期达到与萧纲分庭抗礼、互相牵制的效果。

就算没有侯景叛乱,等萧衍去世,萧纲继位之后,面对在中央政府担任要职的皇族,面对分散在各地的皇族,萧纲能有什么办法呢?中央和地方的强势皇族手握大权,他们怎么可能乖乖听话呢?

侯景叛乱时,萧衍已经八十五岁了。这个年龄的老人,或许依然能够清晰判断局势,或许依然能够乾刚独断,但必须承认:他的精力、体力和智力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也会给人一种随时要归位的感觉。

面对这种局面,所有强势皇族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同一个问题:万一萧衍这个老家伙突然去世,我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有心染指皇位的野心家而言,他们早就处心积虑地开始布局了。

萧詧[chá]是昭明太子萧统(萧衍长子,早逝)的儿子,萧统去世之后,萧衍立三子萧纲为太子,却没有立萧统的儿子为太孙。

我认为:萧詧对此应该是有些不满的,而他的三叔(新太子)萧纲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萧詧对皇位自然会产生非分之想。后来,萧衍委任萧詧为雍州刺史,这更给了萧詧幻想的空间。要知道:萧衍就是以雍州刺史的身份起兵,夺了南齐的江山。

冬,十月,乙亥,以前东扬州刺史岳阳王詧为雍州刺史。上舍詧兄弟而立太子纲,内常愧之,宠亚诸子,詧兄弟亦内怀不平。——《资治通鉴》·梁纪十五

萧詧抵达襄阳(雍州治所)之后,认为此处地理环境极佳,在乱世可以据此建功立业,故而一直用心经营襄阳。萧詧同时四处敛财,用以招募豪杰之士。没过多久,襄阳被萧詧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身边也拥有了数千文武兼备的人才。

詧以上衰老,朝多秕政,遂蓄聚货财,折节下士,招募勇敢,左右至数千人。以襄阳形胜之地,梁业所基,遇乱可以图大功。乃克己为政,抚循士民,数施恩惠,延纳规谏,所部称治。——《资治通鉴》·梁纪十五

萧詧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却不是个例。萧衍的几个强势子侄,其实都有不安分的想法,但太子萧纲却无可奈何。

上年高,诸子心不相下,互相猜忌。邵陵王纶为丹杨尹,湘东王绎在江州,武陵王纪在益州,皆权侔人主;太子纲恶之,常选精兵以卫东宫。——《资治通鉴》·梁纪十五

萧衍在起兵夺位前一直没有儿子,所以就收养了弟弟萧宏的儿子萧正德为继子。但等到萧衍登基称帝之后,却在38岁的时候有了亲生儿子,就是长子萧统。

初,太子统之未生也,上养临川王宏之子正德为子。及太子统生,正德还本,赐爵西丰侯。——《资治通鉴》·梁纪五

有了亲生儿子,皇位当然要传给他。于是萧衍把养子萧正德还给了弟弟萧宏。但即便如此,萧正德也有了一层特殊的身份,他的父亲在南梁也是权倾朝野,所以萧正德的身份一直尊贵无比,拥有极大的权势。

为了保证自己高高在上,防止太子或自己的其他儿子抢班夺权,萧衍对萧正德的态度一直比较暧昧。纵观历朝历代,拥有这种特殊待遇的强势亲王,很少有人能安分守己。萧正德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不切实际的念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了,大多数人并没有夺取皇位的野心,但他们也面临如何站队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站错队的危险度并不会比角逐皇权低。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南梁内外都充斥着一股压抑的氛围,没人有安全感,没人能置身事外。


在这种背景下,侯景出现了。

此时的侯景,更像是一位破局者和解套者。强势皇族希望侯景能打破这种危险的平衡,等待站队的人也希望各位强势皇族赶快开始PK。早一天乱起来,局势就会早一天明朗。



因为萧衍感觉自己胜券在握,而疏忽大意了,而且侯景正好利用了这一点,所以萧衍会被侯景偷袭成功。

因为萧衍眼看胜利在即,所以开始掉以轻心,没有注意到侯景过来偷袭自己,没有做好充足的防备,所以才被偷袭成功。

就是因为他胜券在握,太自信了,所以才没有防备之心,最后被侯景偷袭成功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骄傲自大轻视敌人,还有就是他战略部署不完善所造成的结果。

~

萧衍四十年不近女色,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沉溺程度比之后来的嘉靖不知高了多少,如此折腾,萧衍还有精力管理朝政?答案是没有,萧衍执政后期朝堂十分混乱,直到萧衍接受侯景导致亡国。亡国之后萧衍的要求大多不能被满足,日常饮食也被减少,最终在饥渴交加中于太清三年(549年)五月初二(6月12日)去世。享年86岁,谥号武帝,庙号高祖。萧衍的死可谓是...

曾四次遁入空门,最后被活活饿死,萧衍为什么这么惨?
答:萧衍是梁国的皇帝,他晚年信佛,到了痴迷的地步,从此不管政事,最终被叛将侯景围困宫中饿死。萧衍最初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将军手下的祭酒,但是因为他个人能力十分出色,很得将军的看重。在军中的他,施展他的才干,越来越受军中将士崇拜。后来,他竖起大旗,自己开创了梁国。登上皇位以后,他变得疑心很重...

侯景之乱是士族灭亡的引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但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怎么会在他国受到礼遇呢?萧衍 在北魏被冷遇后,无耻的萧正德竟然还有脸再次叛北魏回归南梁。神奇的是萧衍都没责备他,就给他恢复了爵位,还任命他为征虏将军。但是萧正德并不知悔改,照样作恶,后面又勾结侯景,最终倾覆南梁,自己也被侯景所杀。萧正德不是个案,《南史·梁...

南梁第一任创业皇帝萧衍,英明一世,为何最后沦落到被饿死的地步?
答:佛教徒梁武帝一向主张宽以待人,当时朝堂中如果有人犯了错,他都只是小小的惩治一下,用来警示,而他终日只顾烧香祈祷,已经发展到了逐渐不理朝政的地步,许多王公贵族和宦官奸臣们也就借此以下犯上,这也为梁武帝萧衍之后被饿死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当时有个叫侯景的将士前来投靠梁武帝,此人是一...

梁武帝萧衍建立了梁朝后又是怎么一步一步断送掉江山的?真相是什么
答:萧衍这个皇上,曾经被史家称为南朝的令主,所谓令主通俗些说就是好皇上。此人在位48年,早年颇有政绩,他节俭勤政,一度把国家治理得相当好。但是后来他却痴迷佛教,数次出家,终于因此荒废朝政,并引发侯景之乱,最后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萧衍的家世非同一般,他的二十五世祖就是萧何,他们萧家世代都是...

身为帝王的萧衍,最后为何会被活生生给饿死呢?
答:南朝梁朝是开朝皇帝,据说皇室和南齐都是汉初三杰萧何的后代。早年帮助萧鸾,逼其退守北魏,结束了东方的昏厥。他可以被视为睿智的神武的老兵。后来萧衍见萧宝荣像董浑侯萧宝娟一样疏于政务,于是取而代之,最后唆使佛事,称帝,建立梁朝。萧衍称帝初期,吸取了南齐灭亡的教训,非常勤政,非常清正廉明。

北齐高澄生平简介 北齐高澄是怎么死的
答:萧渊明被俘后,高澄请他写信给萧衍,建议两国和解,萧衍复信应允。司农卿傅岐警告说:“高澄既没有战败,为什么求和?明明是反间之计,希望 *** 侯景。侯景如果起疑,定生变化,我们不可跳进这个圈套。”萧衍当然不会采纳,两国使节,遂开始往来。侯景果然恐惧,他上奏章说:“两国如果和解,恐怕我不能免高澄毒手。”...

为什么侯景杀光了王谢两家?
答:侯景原本是东魏权臣高欢的手下,在高欢在世时侯景忠心的对待于他,但他不愿意受到高欢儿子高澄的管束,就这样在公元547年高欢去世后,侯景不服高澄,起兵反叛,侯景本想投靠西魏权臣宇文泰,但宇文泰不接纳他。无奈之下侯景投奔了此时一心向佛的梁武帝萧衍,他的反叛导致自己的妻子和五个儿子被...

梁武帝为何开创了“天监之治”,却又毁于“侯景之乱”?
答:梁武帝开创了“天监之治”,却又毁于“侯景之乱”是因为南梁在梁武帝的治理下从破败的想象迅速得到改善且强盛起来,甚至被世人称为“南军百年未有之盛”。然而晚年的梁武帝不顾群臣的反对,一意孤行的接受了南魏的叛将侯景的投降归顺,导致后来梁武帝被侯景率军叛乱...

被逼上位的萧衍,竟抱恨黄泉,为何宁愿“饿死”也要做和尚?
答:在后来侯景之乱发生的时候,萧衍竟然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收留了在外叛逃的侯景,并且还给予了侯景自己朝廷上的重要职位,对他封官加爵,岂料侯景翻脸不认人,在取得权力之后直接就起兵造反了,更本就不念及萧衍对于自己的恩情。后来萧衍被侯景囚禁了起来却一直念叨着佛经,到最后因没有食物而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