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是士族灭亡的引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夏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元548年在受到东魏打击后,侯景带八百残兵进入南梁。梁武帝萧衍收获一枚定时炸弹。侯景最初也想融入南方士族统治集团,他向梁武帝请求和高门大族的王、谢通婚,但是遭到拒绝。后南梁又想卖侯景换回被俘的宗室萧渊明,此事被侯景知晓后,侯景决心再次叛变。侯景将根据地寿阳打造成一个大军营,同时勾结临贺王萧正德。同年八月侯景侯率八千士兵在寿阳起兵,以清君侧诛杀朱异等人为借口。侯景九月出寿阳,十月二十日飞渡长江,二十五日围台城,此时的侯景部队滚雪球似的增长到十万人。台城兵尽粮绝,终于在次年三月被攻破,梁武帝萧衍活活饿死。文武官员三千多人被侯景屠杀殆尽,原先十多万人的建康城只剩两千多活人。至此南方建业的士族集团宣告灭亡。


侯景之乱

一个北方来的鲜卑化羯人,一个坡脚将领,竟然完成了前秦天王苻坚都未完成的大业,率兵打进了建康城。 南方士族集团的毁灭,表面是侯景之乱的意外,或者是诸侯王互相观望勤王不利。实际原因却是士族集团的集体腐化堕落,就跟清末的八旗子弟一样,烂泥扶不上墙,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南梁武帝萧衍享国将近五十年,南方承平日久,自以为国泰民安。就在这盛世的虚幻中却处处显露衰亡的影子。

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然仁爱不断,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舍,故政刑弛紊。-《南史》


佛国-南梁

这是《南史·梁武帝萧衍本纪》 关于萧衍的记载。鉴于刘宋、南齐的宗室互相残杀,同时也为了得到士族的支持。萧衍对自己的宗室和士族是无限制的宽容,老年的萧老头更是在贵族间充当老好人。以至于贵戚无所忌惮,刑法松弛紊乱。以临贺王萧正德为例:萧正德是萧衍的弟弟萧宏的儿子,因当时萧衍没儿子所以过继给了萧衍。这个萧正德穷凶极恶,号京城四恶之首,杀人越货,盗墓杀牛,无恶不作。 后来萧衍又有儿子了,继承权自然没萧正德什么事。但是这个萧正德却不这么想,他怀恨在心,后来这个小子竟然叛国投奔了北魏。但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怎么会在他国受到礼遇呢?


萧衍

在北魏被冷遇后,无耻的萧正德竟然还有脸再次叛北魏回归南梁。神奇的是萧衍都没责备他,就给他恢复了爵位,还任命他为征虏将军。但是萧正德并不知悔改,照样作恶,后面又勾结侯景,最终倾覆南梁,自己也被侯景所杀。萧正德不是个案,《南史·梁宗室传》记载:“时勋豪子弟多纵恣,以淫盗屠杀为业,父祖不能制,尉逻莫能御。”权贵、二代的腐烂已经到了极点;国家法度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刑法如同虚设。


南梁地图

除了政刑驰紊,南梁也走向了西晋的奢靡之风。奢靡就需要钱,权贵自己也不劳动,钱都是通过盘剥老百姓而来。南史记载萧衍非常节俭,穿的是布衣、一床被子盖两年、一顶帽子戴三年,后宫也是朴素无华。梁武帝自我感觉良好,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和后宫都不曾吃国家的粮食。他和后宫没有一个人种田,他们不吃国家的,难道是天上掉的?萧衍个人生活节俭没有丝毫用处,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地方官吏人人都竞相攀比。各地的守宰不是比谁爱民如子,而是比谁更贪婪,更残暴。他们敛到钱财后就竞相奢靡成风。露台之资(建个露台的钱,相当于十个中产之家的财产)不够一顿饭钱。地方官吏每天就知道横征暴敛,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以至于看起来太平无事的南梁实际人口在逐年减少。比如那个侯景之乱的主要责任人朱异,他自称自己是寒族,但却穷奢极欲,他家装修的豪华壮丽;他的厨房每个月要倒掉几十车的腐烂珍馐美味;他的仪仗队可以从他家排到城门口。


乌衣巷

别看这些贵族和官吏欺负老百姓有一套,但是他们自己却是个十足的废物。有一个最搞笑的例子:首都建康县的县令王复,见到马的嘶鸣后,吓得直哆嗦,说道:这哪里是马,分明是老虎。估计这个王复见到真老虎得吓死。一个管理京县的县令竟然会怕马?可想而知当时南梁的士族都是什么素质。这些人肩不能担,手不能提,连马都上不去。据颜氏家训记载,南梁的士族宽衣大帽,涂脂抹粉,出门坐车,进门人扶。一个个都弱不禁风,走路都大喘气。所以侯景之乱的时候这些人往往只能坐着等死。


南朝四百八十寺

萧衍天天吃斋念佛,看起来是个人畜无害的老头,实际却巨大的伤害了百姓。他废铜钱,铸造铁钱。铁很容易得到,所以民间四处造假钱。铁钱堆积如山,巨大的通货膨胀刮空了每一户平民之家。然而萧衍却拿着这些铜去建造佛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个腐朽糜烂的政权,建再多的寺庙有什么用?每建一座寺庙就腐烂一层,直到烂到坍塌为止。一个落魄的异族将领,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南方之地,只靠千人起事最后竟然能灭了庞大的南梁,这不是侯景的奇迹,而是底层人民反抗腐朽堕落的上层阶级的奇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是差一个时机而已,所以南朝士族的灭亡是迟早的事。






~

“侯景之乱”为什么被称为南朝历史的转折点?
答:北齐颜之推说,两晋之际南下的百家士族在建康者,经过侯景之乱已“覆灭略尽”。从此,南朝力量更加衰落了,南弱北强的局面正式形成。(一)侯景之乱的爆发。547年,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掌权的高澄发生矛盾,表示愿献出河南十三州之地投降梁朝。梁武帝贪图利益,派遣侄子萧渊明率军接应侯景。不料萧渊明战败被俘...

中国古代最黑暗的政治制度,压制中国700年,被黄巢从肉体上终结_百度知 ...
答:二代们不腐朽,哪有平头老百姓出头的机会?外敌入侵、内乱频发,给了出身寒门和小家族精英们出头机会。于是自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虽然高级官位仍然被门阀把持,但大量的庶族子弟开始进入军队和官府掌握权力。有了权力就会产生冲突,南北朝时期梁朝侯景之乱就是典型代表,掌握兵权的侯景饿死了梁武帝萧衍...

侯景祸乱南梁,因其内部问题严重;他令南朝失去存活的必要根基
答:这是在侯景攻陷建康后干的事,也就是绞杀了城中大部分士族,而在侯景起兵的过程中,以及称帝后,他对士族都是不手软的,可以说,永嘉南渡是中原士族南迁的开始,而侯景之乱则是终结,而这也就为南方本土士族以及豪强的崛起提供了空间,这就是后话了。侯景在灭士族的同时,干的最有利于自己的一...

魏晋门阀士族是怎样祸国的
答:侯景之乱充分反映了士族门阀的那种自私,虚伪,百无一能的本质。如果这些人有点良心,有点本事局势也不至于闹得不可收拾。北魏太武帝发起的国史之狱,也是为了压制无法无天的士族门阀势力,结果是大大的打压了士族门阀。河阴之变表面上看是尔朱荣滥杀无辜。但是如果不是那些士族对待边将太恶劣,引起了他们强烈的不满,...

门阀士族巅峰
答:士庶之间的界限严格,士族通过仕途和婚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的社会集团。士族中的阶层分化明显,高级士族对低级士族的官职不屑一顾,且不同阶层间很少通婚。侯景之乱对门阀士族产生了毁灭性打击。西魏军队在承圣三年攻占江陵,大量士族被俘为奴,江陵的士族阶层遭受沉重打击。进入陈朝,无论是侨姓士族...

侯景之乱竟然差点毁掉华夏文明,侯景之乱到底发生了什么?
答:侯景在起兵之后,建康也就是南朝的都城迅速沦陷,侯景在这里进行了屠城,整个江南地区的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叛军也焚烧了将近十几万书籍,这就严重导致江南地区许多的技术文明统统陨落,因此说侯景之乱差点毁掉华夏文明也不为过。而且侯景不仅杀人如麻,对于南朝的国位也是虎视眈眈,在饿死了梁武帝萧衍...

古代王谢家族有多厉害?他们又是怎么被灭的?
答:1.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王谢是势力最为强大的家族,其影响力达到了后世难以超越的地步。2. 侯景之乱对士族产生了毁灭打击,此后王氏家族以不复存在。3.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表达出了自己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4.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是当时顶尖的豪门,其权势和地位让其他家族难以望其项背。...

为何说侯景的出现让王谢二望族成为了历史?
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王谢在士族门阀时代可谓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但月有阴晴圆缺,再旺盛的家族都有衰败的一天,对王谢而言侯景之乱是他们两家族噩梦般的存在,那么为何侯景会对王谢那么愤恨呢?侯景原本是东魏权臣高欢的手下,在高欢在世时侯景忠心的对待于他,但他不...

侯景之乱:间接带来大唐盛世
答:梁武帝晚年昏聩,酿成“侯景之乱”,极大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首先,门阀士族遭受巨大打击,为庶族陈霸先夺取,建立陈朝做准备。再则,南梁、东魏、西魏三足鼎立的格局被打破。侯景之乱时,西魏乘势扩充势力,而东魏因内部矛盾尖锐,无力参与分享侯景之乱红利。“后三国时代”,南梁经济实力最强,有望统一...

侯景之乱的真相,梁朝的半壁江山为何会被染指?
答:说起侯景之乱,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 据史书上记载,侯景在东魏造反失败后,率领八百士兵狼狈逃奔到梁朝避难,本以为从此只能寄人篱下,结果他先是占据梁朝在淮南的军事重镇寿阳,接着他又在淮南起兵,率领区区八千人渡过长江,直接将梁朝搅得天翻地覆,不仅攻破了梁朝的都城建康,还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最终梁朝也因此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