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参公管理单位、事业单位的区别和差别 事业单位参公管理和公务员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苗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是编制不同。参公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非行政,而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必须有行政编制。原本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两种编制,但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政府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单位的职工却没有公务员身份,而编委会又不可能审批通过扩大行政编的编制,于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衍生产物就产生了,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这点毋庸置疑,曾经看到过编办的批文,清楚的写着所有职工都是事业编,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二是名称不同。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参公单位的人员符合登记条件的,经过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登记后才能享受公务员待遇。参公的叫单位,不叫机关
三是转任不同。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单位调到公务员单位,身份就由事业编变成了行政编,这也就解释了上面说的为什么事业编与公务员和参公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这两种单位的,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

公务员: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及以下设置。
参公: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1]
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中国的事业单位在功能上对应国外的是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国外的这些组织是社会自治组织,在中国的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不同点,有些是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

公务员试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各方面待遇保障等都很稳固。
事业单位是指学校、医院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基本上是公益性单位,主要和企业单位区分。
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通常是具有行政职能\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主要代表就是城管局。除了在编制上是事业编制,与公务员的行政编制有所不同外,其他在管理,考核,任免,使用和待遇上与一公务员没有什么区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与公务员区别之一是编制上,公务员是行政编制,其晋升,奖惩等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其管理,在公务员法的前提下可以有一定的自主性。区别之二是工资待遇上,公务员的是统一国家财政支付,而参照公务员法的事业单位人员,其工资来源分为全供、差供和自给。全供是和公务员一样由财政统一支付,差供是财政和单位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自给就是根据单位自身效益完全有单位支付。





楼上的哥们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我就不用补充了!

单位性质参公和机关有什么区别~

1、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2、性质不同:机关单位是国家机关,是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单位性质参公按照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3、标准不同:公务员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在招考公务员的时候,对于岗位的要求和标准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公务员机关对于考生的条件要求更高,而参公机关通常对这方面会放得宽一点。这就意味着,考公务员的门槛,比考参公单位的门槛要高。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谨慎的言行,很多刚刚进入机关部门工作的年轻用户一定要注意个人言行,机关部门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地方,和其他环境的工作部门完全不一样,说的话一定要注意影响,不要随口乱说。
积极的态度十分重要,大家在机关工作必须时刻有一个很积极的姿态,就算真的今天精神状态不好,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必须调整好,这样领导和同事才会对用户有一个好印象。
工作一定要合理安排,机关的工作是一个要求严格的工作方式,每一个步骤都是有一定的规矩的,所以新来的用户,一定要本职的工作完成得井井有条,不要做出格的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公事业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关单位

参照管理事业单位 ,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答:综述:参照管理事业单位,一般来说,此事业单位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就目前来看,待遇是一样的。参公单位也按公务员待遇。 事业单位,英文是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

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与公务员有何区别
答:简单来讲,公务员算是嫡系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而事业单位则是辅助政府工作的一些单位部门,但都有国家指定的编制,享受国家的财政拨款下发工资或者补贴。在这里还要补充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单位,也就是参公单位。全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政府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是事业单位的一种...

事业单位参公管理和公务员有何区别?
答:参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这就是参公的来源。而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依此来看,公务员和参公,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

参公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有啥区别?
答:与普通事业单位的区别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参公单位与普通事业单位不同。在人事制度方面,参公单位实行公务员制度,普通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录、晋升、薪酬、退休、养老等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从资源方面看,第一,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参公人员”有什么区别?
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参公人员”的区别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工勤除外)与公务员的区别,主要是人员使用的编制不同,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参照管理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其他的如工资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都是执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

公务员编制和参公有什么区别?
答:二是名称不同。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

参公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待遇上差别大吗?
答: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的异同: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现在各级遴选的...

国考中的参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岗位有什么区别?
答: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的异同: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2、两者的相同...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有什么区别?管理?待遇?_百度知...
答:是指对政府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国家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完全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2,区别: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