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处于滞涨?保持经济高增长还有什么突破口? 现在我国gdp在暴涨。国家有关部门是否重视这个问题?是否有一...

作者&投稿:潮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滞涨有量化标准,一般认为是CPI指标高于GDP。当然,目前美国、英国、欧元区等都是CPI高于GDP的,连日本在摆脱通货紧缩之后,经济增长都是低于CPI的,但没有说这些经济体已经进入滞涨区,但却对高增长的中国却到处发出有可能硬着陆或进入滞涨区的警告。因为中国经济降速斜率与CPI的上升曲线在急速地靠拢,这个剪刀差急剧缩小的趋势,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向我们发出了滞涨将至的信号。

  造成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与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

  2.供给冲击,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使得社会供给不足,在带来通货膨胀的同时还会导致产出下降。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再有能源电力价格的快速增长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显然,这两个因素在中国都十分的明显。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开始积极救市时,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也刺激了GDP,但刺激更多的是房地产市场,涨了大约3-4倍,物价更是走向失控,换句更加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当初把形势估计的过重货币发多了(当然,谁都不是天才,这也只能说是个教训)。从供给方面国际大宗货物尤其是石油价格等的飞涨,也是促进中国通胀的主要推手。从国内来看,能源价格上涨过快,而电力价格一直被打压,目前不得不回归(电力再不涨价,用电荒将严重影响国计民生),也会显著推高物价。

  预计未来中国不会让货币大泛滥再度刺激通胀,所以不会让房地产市场再来一次大上涨,只会压缩货币从地产中的释放,以救第二产业。除非未来中国经济下滑很多,很急,才会选择经济发展,适度放任“高通胀”,房地产才会高涨。由此可以预计中国的滞涨环境会“被延长”。同时,滞涨在新的经济时代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全球性。中国进入滞涨区,会将很多国家拉入滞涨区。更何况,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非常脆弱,还有欧债危机和美债日债危机的阴影,一旦中国经济出问题,全球经济为数不多的高增长发动机失效,全球经济都难以维持正增长,甚至会引发更大危机——尤其是债务危机。

  目前还有一个说法(央视特约评论员语)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消化通胀。这个说法只是从表面来理解了这个问题,2006年印度的通货膨胀率到达了7%,使本国货币升值10%后,通货膨胀率仅下降到5%。20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和台湾使货币升值30—50%,却也没有解决通货膨胀,反而降低了出口促进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如何解决中国的滞胀问题?

  首先,必须尽快加息。必须使人们对于资产增值的预期低于货币存储的预期,以使人们不去追逐资产。如果大家的认为买房子可以保值增值,那整个政策面就会彻底的失败,滞涨永无宁日。是加息还是提高准备金率,这两手段,显然,应该加息,因为,经济停滞是缺乏流动性。所以,国家如何打压房地产使其投资放缓,并且能够挤压出资金来助第二产业发展就是关键。加息加多少?200点以上,循序渐进,让人们增加对于加息的预期!

  第二,以此为契机清理那些不合理的收费,主要是道路运输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那些不合理的摊派(现在摊派之风又盛行起来)。中国的物流成本已经居世界前列,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借此时机加大整治的力度,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还企业经营一个“干净”的环境。

  第三,减税。中国别再作世界税负最重的第二“交椅”。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首要。

  第四,适时退国企业于竞争行业。一个社会的稳定是百姓有钱有资产。当年毛主席革命的时候提出的口号就最有号召力:“打土豪分田地”,首先就是要老百姓有“田地”资产,于是百姓才跟着共产党干!现在同样如此,把国企业从竞争行业中退出,解决百姓的疾苦,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

  第五,加大财政开支来刺激经济增长。尤其是通过财政投入能够带动其他经济体投资的政策措施更加的有利。

  第六,确保农产品等影响物价的物资价格不会增长过快。如果农产品的价格增长过快,则会对于通胀的推高起加速作用。尤其是今年大旱大涝的交替发生,确保农产品价格增长不至于过快,尤其是保农产品价格预期,是个重要的考验。

  第七,创新。根据美国等国家先前滞涨的经验来看,滞胀时期都是创新高发期,也是滞涨最终能够走出那段最黑暗的历史的更本出路!所以,要加大和鼓励出创新,从观念、产品、技术以及生活方式上加大创新支持的力度,这样滞涨,才能尽快消除,人民才能早日得到安居乐业。

经济转型,由劳动力密集型,朝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型,而事实上过去、现在就是这么做的,看看现在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数字,比起十多年前来要差多了,这就说明经济增长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比对劳动力的需求要大。

中国经济存在滞涨的可能吗?理由~

中国经济的短期风险经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关键节点。虽然一些人依然看好,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前景不妙,很快会走向衰退。例如号称末日博士的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就认为,中国经济会在2013到2014年间硬着陆。鲁比尼立论的主要理由包括: (1) 过度投资,产能过剩。他认为,目前投资已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已经造成大规模产能过剩,它们最终会导致经济硬着陆(即经济增长大幅放缓至5%或更低)。(2) 消费不足,无力消化占GDP 50%的投资。 中国人均收入很低,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比很多人均收入为中国许多倍的国家更加发达,人们无力消费这些设施,资产最终会严重贬值。(3)全球经济衰退导致中国净出口难以持续高增长,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为继。(4)银行不良贷款剧增,出现大规模公共债务危机。三分之一基础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很低,甚至为零,最终都会转化为银行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建设肯定会导致债务危机。国家统计署发布的数字,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已经超过10.7万亿元人民币。而评级机构穆迪的估算数字比中国官方数字更高出3.5万亿元。上述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必然导致中国经济的衰退。只有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通过增加消费来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中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增长(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模式)。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一些专家还指出中国经济的其它问题,例如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用「危在旦夕」来形容现时中小企业的现状。人工上涨、汇率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荒、用电荒、资金短缺,出口已无利可图,再加上其它一些人为因素(例如官员的盘剥),现在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很有可能出现倒闭潮。另外一些人则意识到目前的民间债务风险。现在很多地区出现了家家户户参与放贷的现象,民间贷款的利息高的离谱,年息30%都算低的。很多借款人是房地产商,希望通过高息借贷来扛过眼前的资金短缺。真正借款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几乎没有。很多用高息借来的资金甚至被以更高的利息再二次放贷出去。这些民间高利贷都进入各种炒作游戏之中,或者进入房地产商手中,真正进入生产领域的并不多。如果房地产价格在国家严格调控中进入下降通道,那么大量民间高利贷最终会无法清偿,风险迟早会爆发。中国经济还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股票市场耗去了中产阶级的大量财富。笔者浏览过一些股票论坛,很多人在帖子中说,自从进入股市,他们的资产下降了50%以上,下降80%以上的也大有人在。中国股市完全是一个圈钱市,已经成为绞杀股民的绞肉机。在财产大幅度缩水之后,很多人只好降低消费,这反过来又影响了生产。总结一下,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可能出现如下危机:(1)中小民营企业将会遭受各种打击,很多企业可能会破产或者停产。(2)在国家的严格控制下,房地产市场会进入下降通道。很多人断言它会崩盘,引起债务危机的爆发。(3)经济增长大幅度减速(找不到经济增长点),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遭遇瓶颈。(4)美国的宽松政策导致大量货币流入中国,持续推动中国国内商品价格的提高(通货膨胀还有其它更重要肇因)。(5)各地都出现巨额债务漏洞,很多地方政府连银行利息都还不起。(6)民间高利贷风险在不断累积,如果房地产市场和中小民营企业经营上出现困难,民间债务危机很有可能爆发(已经有人把它类比于美国次贷危机了)。(7) 银行对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的大量贷款都存在极高风险, 两种贷款相加至少在20万亿以上。如果房地产业萧条,这些贷款肯定大部分泡汤。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滞涨泥淖中。2. 中国特色笔者认为,所有上述危机都是表面现象,在其背后发生作用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府经济管理方式。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没有注意到社会的平等和公正。其结果就是,资本和政治权力都脱离了人民的控制,在它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对这种后果,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包括马克思、黑格尔等等几乎所有社会思想家都已敏感地预计到,并提出不同方向的纠正或解决方案。面对一系列经济风险,中国政府是不是就无计可施了呢?其实中国经济远远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有一些强有力的办法可以施展。和许多发生危机的国家不同,中国有其自身特色(笔者不说优势而说特色,因为其中一些很难说是优势,但的确有作用),包括:(1)政府强大的调控能力,在关键时刻政府常常能在短期内改变市场的运行方向。(2)拥有勤劳、高素质的劳动者。(3)社会福利负担非常轻。(4)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例如3.2兆的外汇储备),短期内对经济有很强的支撑作用。(5)远远超过其它国家的科技能力,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生产效率相对较高。(6)经济的聚合效应---各个产业上中下游往往在中国都有大量投资,产业链相对其它发展中国家要完整多了。(7)国家威权对整个社会的严密控制,不容易爆发全国性动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世界最大出口国地位不会动摇。可以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内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大量出超,不会产生南美和东南亚国家那样的债务危机。中国的危机有自身特色,是生产过剩危机和国内债务危机的结合(没有对外债务危机),仍然有治理办法。但是如果治标不治本,中国会累积下大量社会问题,总有一天会总爆发。3. 对当前经济政策的分析目前和人们日活最为相关的经济风险就是通货膨胀,“中国模式”是造成通胀的主因。中国的通货膨胀有两个最主要的起因,一是政府的过度投资,二是为了购买外汇而发行大量货币。政府投资中很大一部分不是来源于国家财政税收,而是来源于向银行贷款,地方政府的总负债已经达到10多万亿。政府投资资金大部分流入少数人手中,只有极少数作为工资流入大多数劳动者手中。由此,少数人握有大量资金,可以炒房炒艺术品炒农产品,推涨物价。大多数人无权无势,只能成为物价的被动接受者,辛辛苦苦积累的一点财富继续被权贵和富豪们剥夺。在国际经济交流中,中国政府从企业手中购买赚取的外汇。例如,一个企业出口1000万美元产品,央行会发出相应的人民币来购买这些美元。产品没有留在国内,但是发出的人民币却留在国内。每年几千亿美元的外贸盈余,加上进入中国的其它外资,中国政府每年需要多发行几万亿来购汇,但是市场并没有相应的产品来匹配这笔资金。美国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其物价就没有怎么上涨,因为发行的钱可以在全世界匹配到足够的货物。前些年大量多余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最近房市也难以容纳这么大规模的资金,这些钱就进入其它领域,推高物价。中国政府解决经济问题时,往往是只顾眼前,不多想将来。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肇因就是几年前的经济刺激方案。现阶段中国政府大力对抗通胀、抑制房价,试图保持币值稳定。目前的政策并没有限制国有垄断企业获得资金,真正影响的是中小企业,迫使它们在市场上花费巨额成本去寻找资金。中国政府的紧缩政策是很难真正限制住物价上涨的,因为中国通胀的原因有些特别。传统上,对通胀的基本解释是货币发行量过大,而商品供给的步伐没有同步跟上,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前面我们简单讨论过中国的通胀,货币发行量过大的确是主因。但是,中国通胀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炒作。严重分配不公导致发行的货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拿着钱去玩钱,推涨各种商品价格。对这些炒作,政府似乎无力有效控制,由于利益关联,有些炒作甚至得到地方政府鼓励。这是社会制度原因,是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的。短期内,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即使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通胀似乎也没有作用。4. 未来几年中国会发生经济危机吗4.1 经济危机的主要形式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经济危机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二是债务危机。前者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频频发生,原因在于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导致劳动者消费能力不足,生产远远超过消费。债务危机有两种情况:其一,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更高阶段后,通过供给来创造需求,通过消费来促进生产的凯恩斯主义开始流行。许多国家本着增进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实行全民福利政策。这种政策一方面促进消费,提高社会平等和公正,另外一方面也带来巨大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最终引发债务危机。其二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债务膨胀的现象。例如美国的房地产二次贷款危机,过度放贷最终导致无法收回贷款,出现巨大债务漏洞;九十年代末东南亚国家以及八十年代南美国家出现的经济危机本质上也是债务危机,在世界经济交流中,这些国家举债过度,远远超过其偿还能力,最终因为难以偿还外债而出现巨大金融危机。4.2 未来几年的经济轨迹目前,中国经济将陷入危机之中似乎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不过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在第二节中,笔者列出中国的7大特色。凭借这些特色,中国政府有足够的资金和办法来压制风险,刺激经济增长。中国8月份最新的广义货币供给额(M2)年增率为13.5%,创下2004年11月份以来新低;M1增速11.2%,则是2009年3月份以来最低水平,已远远低于央行年初设置的16%目标。随着目前的两大政策(货币紧缩和抑制房地产)逐渐发生作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中,一批中小生产企业会破产,一批中小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炒家会破产或者频于破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下降,偿债出现困难,银行将会感到很大压力。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加上购汇货币投放,央行仍然投放了大量货币。由于我们前述的原因,通胀的动力依然将很大。西方国家经济在短期内肯定难以摆脱困境,出口增幅不会很大(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仅为7.9%,出口欧美占大陆整体出口比重也不到36%)。 在这种环境中,半年左右,伴随着通胀的债务危机就会显露头角,政府将会担忧经济萧条,因此会放松紧缩政策(温总一直强调政策的稳定连贯性,估计绝对不可能再大规模刺激经济了)。在政策高压下,房地产市场很快将会进入下降通道。出于对经济过热卷土重来的担忧,国家也不会完全放开房地产市场(仍然压制)。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首先会有一个向下的空间。不过,对房产的刚性需求依然很高,加上市场上大量流动资金支撑,房地产市场是不会崩盘的。最可能的结果是房价降到一定程度时(估计最多20%-30%),买盘开始进入。但是资金条件所限,像2009年那样瞬间推高房价的条件也不具备。在中国,推高房价的是房地产商和炒家,也包括地方政府和银行,但是绝对不是普通购房者。为了增加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需要抑制房价暴涨,否则钱都进房市了。估计国家会继续打压房地产炒作,在随后一段时间内,随着人们收入提高,刚性需求仍然很大,房价会有反弹,但是不会像过去十年那样暴涨。在房价盘整一段时间之后,政府开发的廉租屋、房产炒家和投资者囤积的房产以及地产商开发的新屋会继续大量进入市场,房产供给大幅度增加,房价会重新进入长期下降通道。为了防止房价暴跌,政府会采取一些手段,估计可以成功(房价长期小幅下降或者小幅波动)。如果房地产长期小幅下降,与此相关的债务危机就不会大规模爆发。为了解决官方债务问题,防止银行陷入危机之中,政府会专门注入资金。不过会采取技术性手段,防止大笔资金进入流通之中(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民间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大,由于这部分资金基本上为私人财产,所以政府一般不会深度介入。把民间债务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相比较是错误的,一个是百姓之间的现金债务,一个是对银行的巨额欠款,完全是两回事。在未来几年内,由于中国的分配结构以及购汇政策,在市场上炒作的货币规模仍然会很大,通胀将继续存在。但是中国政府会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而且会比人们相像的更快(香港和伦敦已经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强制结汇政策不再执行之后,投放市场的人民币肯定大为缩减。在适度紧缩下,通胀将会得到控制(估计几年之内,不会太久)。国家注入资金肯定会增加市场货币供给,未来几年农产品价格仍然会上涨,但房价上涨可能性不大。对普通人来说,几家凑点钱去市郊买块小地种种菜真的不错,肯定比继续投资房产有升值空间。中国政府有各种理由需要提振股票市场,其中之一就是促进消费。近一年来,资金大量流入民间放贷市场,这是股票市场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预计,民间贷款到明年将出现很大危机。如此之高的利息,做任何一个行业都还不起,除非贩毒。很多资金将被迫离开这个市场,在房地产市场受压的情况下,一些将流入农产品、艺术品市场,其它一些应该流入股市。为了促进消费,让资金有个出处,政府也会鼓励股市上升的。笔者估计,中国股市已经在开始酝酿一个上升周期了。如果有钱,拿出一点投资股市应该可以。多少年来,中国政府有意无意中执行的是一个扩大供给,创造需求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政府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开展城市建设,投入的资金又创造出需求,去消费这些设施。这种政策在基础设施落后,亟需建设的初期阶段是非常有效的。但在社会的基本交通、通讯等需求得到满足时,再继续扩大投资,就有问题了。现在很多人担心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过剩,将来会无用贬值,难以收回成本,形成债务负担。经常举的例子就是铁道部已经欠债2万多亿,以目前高铁的使用率和盈利率,这笔债会成为银行的烂帐。不过,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很多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都获得收益。以笔者知道一些情况的江苏溧阳为例,若干年前,有不少人批评溧阳市政府大楼过于奢华,还批评溧阳浪费纳税人的钱修太宽的路。今天看来,市府大楼已经巨额升值,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没有失败;修宽路更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现在路上都挤满了车,一点不嫌宽。将来,如果政府能够做到增加普通民众的收入,那么今天建设的很多设施还是会有人消费的,中国毕竟有这么多人。即使一些过剩的设施,在中国这种高度集权的国家,也不会爆发出来,成为很明显的问题。经济生活中很多问题如果被压下来,就不会形成社会性的恐慌情绪,也就不会带来链式反应,成为危机。很多学者在分析中国时,往往完全凭籍来自于西方国家的经验,忘记中国与众不同的政治特色。中国政府有超强的控制能力,西方政府干不了的事它都能干。例如,西方央行在发行货币时要仔细计算,特别怕过度发行将影响币值稳定,最终影响人民生活。西方政府是无权让央行随便发行纸币的,政府也怕通胀会引起众怒,让自己下台。另外,政府也无法控制负面消息的传播,否则要遭攻击。在这种制度环境中,西方政府难以随便摆布经济。但是在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中国政府可以大量投入货币来解决遗留下来的债务负担,虽然它肯定会稀释中下层百姓的财富,增加上层人士的财产;政府也可以控制负面新闻,抑制恐慌情绪的传播。在政府的严格“调控”下,整个市场都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危机因此也会被抑制。笔者虽然认为未来几年不会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但是也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积累着长期的风险。如果不加以变革,迟早会遗害后人。5. 中国经济的长远风险中国经济的长期性根本性问题是国有企业的垄断、低效率、以及创新能力低下,它们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压制公平竞争,阻碍创新和进步。如果没有垄断,大多数国有企业以目前的经营水平,恐怕盈利会十分困难。很多大型国有企业从银行大量贷款,不是用于生产,而是经营房地产、高息放贷,甚至主导各种炒作。而中小民营企业基本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无法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很多民营企业无心也无力继续生产,也把资金投入各种虚拟炒作之中。在西方国家,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它们雇佣大多数工人,进行各种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很多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都是从八、九十年代的小企业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在经历近20年的发展时期后,却在国家不公正政策的影响下,走向风雨飘摇之中。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够创造超额利润,才能够提高职工工资。只有职工工资普遍提高时,整个社会才能够产生有效需求,从而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垄断阻碍了创新和进步,让企业只能通过压低职工工资和扩大污染来获得微薄利润。垄断其实才是中国最严重的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另外一个根本问题是失去稳定的增长点(动力),投资和出口已经无法带动经济持续增长了。鲁比尼说的对,将来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只能是消费。目前中国社会分配极为不公,房价高企,社会保障系统落后,这些都大大限制了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用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中国政府还有大量功课要做。首先要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特别是社会分配和国民福利两个方面要大幅度改进。社会分配不光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需要政治改革。如果解决不了经济增长点问题,未来几年里中国经济虽然不至于出现重大危机,但是完全依靠国家“调控”来压住问题是不可长久的。中国经济第三个根本问题是其出口导向政策。目前为止,这个政策取得很大成果,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力,但是长远来看就是问题。中国的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仿效日本,例如货币发行政策。中国也和日本一样,实行盯住美元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和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严格保护自己的本土产业,也没有大力发展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中国基本上靠廉价劳动力,靠给人代工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几十年下来,虽然GDP大大提高,中国已经重度污染,资源消耗严重,本土经济命脉遭到外资控制。今天我们少数人享受到经济成果,但是后世子孙将会承受我们遗留下来的所有灾难。结论:中国经济与社会 中国经济的真正风险不是经济本身,而是其积累的社会风险。为了“调控”经济,政府采取的手段往往会剥夺百姓的利益。例如,中国今天积累的一系列债务风险,将来必然需要通过投放货币、银行冲账等手段来解决。这些手段等于稀释人民财富,从他们手上拿钱来弥补官僚经济造成的亏空。这种方式会造成社会两极分化,消灭部分中产阶级,让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很多年来,政府常常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断积累长期的风险,这是很不明智的。如果积累的风险爆发,百姓和党国就都危险了。笔者认为,要把中国转变为一个内需导向的经济体,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可以了。从经济上看,中国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社会对服务产品的消费远远落后。一个完善的国家福利政策可以大规模提供服务性产品,服务性产品供给的增加反过来会创造需求,社会总需求因而会大为提高。福利保障还可以让人们减少担忧,从而敢于消费。从政治角度来看,福利政策增进了分配公正,提高了社会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国民间其实藏有大量财富,政府都无法统计到。如果有足够的社会保障,这些财富会立刻转化为消费能力,中国何愁生产过剩危机。南美和东南亚都发生过债务危机,原因是对外欠债过多,短期内难以偿还。它们的金融体系完全开放,国外资本大鳄很容易通过掀起恐慌情绪而做空货币体系。中国的金融体系还没有融入国际体系之内,同时也没有什么外资有能力做空中国这种超级大国。中国内债虽然很多,但是政府掌握资产加上民间存款数额也不小。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自己的“特色”。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不会像很多人相像的那么悲观。但是很多治理手段会积累严重的社会风险,需要后面的人去承担,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作为普通百姓,目前进行资产类投资不是好时机,持有现金也许是最为安全的选择。如果怕钱过于贬值,实在想投资的话,跑到郊区买(租)块地做农场真的蛮好,至少可以养护身体。

什么问题?暴涨?才9%多 这不叫暴涨了!日本最高的时候是15%一年,现在中国已经在调整经济结构,应该算是重视了吧。

我国目前处于什么经济水平
答: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水平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逐渐迈入世界舞台。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处于中等发展水平。首先,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名列...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是怎样的?
答:第一,我国的经济现状总体上处于滞涨状态,这种状态对经济的杀伤力非常之大,动辄可能引起致命性的经济危机,应对方法几乎是唯一的,就是启动内需拉动,因为扩大出口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投资驱动又不能够解决滞涨状态。第二,判断...

2022《时间的朋友》罗振宇跨年演讲,有哪些看点?
答: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滞涨。这是经济学当中的一个名词,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的,必须要依靠新的增长动力才能够让国内的增长速度提高到7%以上。不过我们国家目前的态度是从高增长速度转变为高...

现在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处于滞涨?保持经济高增长还有什么突破口?
答:中国进入滞涨区,会将很多国家拉入滞涨区。更何况,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非常脆弱,还有欧债危机和美债日债危机的阴影,一旦中国经济出问题,全球经济为数不多的高增长发动机失效,全球经济都难以维持正增长,甚至会引发...

我国经济目前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答:第三个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尤其是2008、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实施的宏观政策刺激的效果需要消化。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拐点.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你看好中国未...
答: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未来的五至十年,由于中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城市化和居民消费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经济发展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速大约在7.5%至7.8%之间。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并不会大起大...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
答:我认为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滞涨”的状态。就停滞来说,中国不是零增长,更不是负增长,中国还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长速度,2008年预计不会低于9%,2009年普遍的估计是8%到9%之间。但是中国经济又确实面临增长速度放慢,而且显著放慢的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答: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存在结构问题,通胀严重,内需不振,不采取有利措施有向滞涨发展的趋势。1、GDP仍然是主要靠投资拉动(主要在政府这块,比如武汉,温州都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消费不足(主要是内需不足)这是由于我们的贫富...

当前的中国经济处于什么过热还是萧条,为什么
答: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摘要:虽然近几年国际经济相对萧条,但是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着较稳定的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股市,房地产泡沫等表面增长。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倾向于保持经济增长,取得GDP的...

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属于“滞涨”吗?
答:应该不属于滞涨!滞涨不就是通胀没管住,而又发生了经济倒退么!现在不管哪一样都能带动着经济增长 经济倒退应该不是短时间内能发生的!而且明年还在控制着经济过快增长。对于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太满意,物价的上涨肯定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