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有哪些表现 教育管理有哪些基础知识

作者&投稿:胡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从全国来看课程的形态和模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说具有多样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是如何产生的,发展方向如何?怎样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搞好该课程的教学,发挥其在教改中的独特作用,是我们要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一、 信息技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的来源与表现

从我国在基础教育中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开设该课程的学校是以选修课或活动课的方式起步并逐步普及的。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的软硬件配备、师资水平、课时安排、学生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认识程度也不同。因此,宏观管理上允许有不同的层次和弹性;过去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只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管理。原国家教委在宏观管理上是将这三方面同时推进的。现在教育部则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验整合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经历了由“文化论”到“工具论”的演变。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们共同的认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来处理教师和学生在各学科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信息技术课程要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或活动整合在一起。要“淡化”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其“综合性”。

今后,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从技术层面而言,PC机性能再提高也仅是作为进入因特网的接口,即人们使用PC机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PC机入网获得大量信息,因而学习计算机是为了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又由于进入因特网是为了获取和加工与人们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因而信息技术必须和其他课程逐步整合,所以更体现了该课程的综合性。

各地经济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差别也使信息技术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性。这里所说的多样性是指各地各学校对该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多种多样。

(一) 信息技术课程综合性主要表现

1.从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看——体现了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的综合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文化和基础工具课程。在基础教育的三个阶段——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开设该课程,其性质和任务基本相同,只是在课程的具体目标上,小学、初中和高中各有所不同。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主要内容大体相同,特别是在近阶段,基本上都是零起点教学,不同的是知识点的深度不一样,要求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一样。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并与当前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这就是说,该课程是与学生当前学习生活和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密切相关的。一些其他课程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运用和练习,提高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汉语拼音知识可通过计算机汉字输入的练习得到巩固和提高,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学习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字处理软件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模拟软件能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探索能力;电子表格有助于获取和分析数据;数据库管理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组织、分类和检索信息;图形软件能够显示图形并帮助学生解释科学和社会信息。在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的帮助下,教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技巧。

2.从课程在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看——体现了教育发展的综合

教育正向着“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方向发展。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就代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水平。信息技术课程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发展中国家既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也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人才培养才会有后发优势。信息技术课程在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是第一步,是切入点,也是柱石。这也正是教育部规定信息技术纳入必修课的原因。

3.从课程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看——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思想和学习方式的综合

我国在中小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专家们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意见,并正在进行实验研究。所谓“整合”,简单地说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这是一种需要机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方法,每一个整合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育作为一种实践体系,它是一种双主体活动。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的质量既取决于教育者的主体特性和作为主体特性的一个结果而创建的信息源的质量,又决定于受教育者作为能动的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如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实现程度。整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者的主体特性,增加教育者对教育材料的加工深度和广度,从而增加信息源的创造性和提高品质;整合可以使教育者最大限度地接受反馈信息,更有效地了解和控制教育进程,促使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整合也为受教育者的主体特性发挥提供了基础,使受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吸收广泛的信息;受教育者可享有广泛的信息源,自主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动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现知识之间的新联系等。

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接受现代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基础,反过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使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过程中将用到和学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如同人类的自然语言一样,在各种应用场合随用随学,随学随用,学用并举。这样,就会改变学生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课程对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综合作用

当前,人们的一个共同认识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这种改变的开路先锋作用。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最爱议论的一句话是“授予鱼”和“授予渔”。换句话说,就是“把已知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和“把获取与探索知识的方法给以学生”。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传播信息(在这里可以把信息理解为知识)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工具,是“鱼”和“渔”能够兼得的工具。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把学习方式提升到发现学习的高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5.从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环境看——体现了学习氛围的综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始终是紧跟社会对计算机应用需要的,主要以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和常用软件为主。这些都是你学、我学、他学,在社会上大家都学的内容。有调查表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学生在学校学习计算机课程之前50%以上已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各种途径学过计算机,而且部分学生具有专长,如排版设计,图片处理,网页制作等等。这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是学校的专利,而逐渐社会化了,体现出学校和社会学习氛围的综合。

(二) 信息技术课程多样性的表现与分析

1.教材和教学用机多种多样

根据全国各地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国家教育部对计算机课程所用教材在宏观管理上一直实行“一纲多本”的原则,2000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鼓励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多样化”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的目的,一是为了适合地方特点的需要,二是鼓励出精品,以便于条件成熟的时候规范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现在全国各地编写的教材有几十种之多。从内容选取、版式设计和编排结构上看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今后,在教材的选用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与协调,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安排选用信息技术教材,抓好精品教材的推广和使用。

在教学设备上,各地各学校所配教学用机,高中低各档机器都有。有条件的学校,已经更新了机房设备并建设高档次的新机房。较好的学校正向着建设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综合教室,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方向发展,但大批中低挡PC机仍在中小学广泛应用。

2.教学课时和开课年级多种多样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选修课,过去没有固定的教学时数,甚至开课年级也不确定。教学时数和开课年级一般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或学校自己安排决定。教学课时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初中和高中一般都在一、二年级开课,有的开一年,也有的开二年。教学时数和开课年级这一课题,我们必须在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使其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多种多样

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公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进行规范和指导。全国各地中小学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大部分是参照97年“指导纲要”的要求编写的。但由于是选修课,受领导重视程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上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的要求。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什么要求和考核,教师说了算,随意要求随意讲。这是发展中的问题,这种状况经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努力,按必修课要求教学和考核就会得到解决。

4.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多种多样

许多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课之前就已经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渠道接触和学习了计算机,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有些学生还学有专长,不同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各项内容的兴趣也不一样。这种情况将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向家庭的普及而更加明显。教师必须注意了解和研究这一不断变化的情况,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课程形态和教师水平多种多样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从活动课、劳技课到选修课、必选课和必修课各种课程形态都有。教师的来源在初始阶段由其他学科改行的居多,近些年师范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专业本专科生逐步充实到中学一部分,学校从社会上临时招聘的非师范类计算机人才或计算机专业自学成材人员经过一段锻炼逐步胜任课程教学。教师的学历和水平差别较大,也可以说是多种多样。而且受信息产业行业整体环境的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人员进进出出,比中小学其他学科更突出,这是这门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由其自身特定的条件和要求及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无疑,课程形态和教师水平都将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经过努力信息技术课程要变为必修课,教师的学历要达到该学科本科毕业的水平。

二、信息技术课程综合性的发展与运用

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综合作用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加强的。因此,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发展与运用综合性,对教育和教学改革是有其重要意义的。本节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

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向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向发展,这既是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与不断完善,中学各学科的教学都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活动的实践体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去主动学习。例如,应用工具平台进行课程整合实践研究中,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几何画板》软件,用于几何、物理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量的关于几《何画板》的应用成果表明,使用《几何画板》教学,不能仅满足于教师讲解、学生听,最好是让学生掌握《几何画板》的基本操作,他们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举一反三而进行主动的学习。由此可见各学科教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依赖性将要增强,这也正是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方向。

现在,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今后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各学科素材库的建成,信息技术课程将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学校或家庭的计算机设备进入因特网去学习各科课程。这样,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就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就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二) 校园网功能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

当前,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正在建设校园网,校园网的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说把信息和知识交流的高速公路从教室通向了全国全世界。是不是有了这条“高速公路”就算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了,我们说远远不是,只是有了一个可以驰骋的环境。真正使其发挥作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人——教师、学生和全体为教育服务的员工。这些人必须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才能使高速公路上有“货”也有“车”,且“货”为其用。

师生共学信息技术的局面将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这是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机遇也是挑战。抓住这一机遇,把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成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是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特长,在网络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增长他们的知识与技能。

(三) 信息技术将成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基础课程

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对信息技术掌握和应用的程度,将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和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它在基础教育中的综合作用不断发展扩大和加强,今后,信息技术课程也会像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是一种基础文化教育和和人才素质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成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基础课程。

(四) 同一模块按年级分层次教学

在基础教育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不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现在都是零起点教学。这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率不高,开课时数少,信息技术发展又太快,依赖设备和实践性强等诸多原因和特点造成的,很难编写完全相互衔接又适应需要的教材。将来信息技术课程百分之百普及了,开课时数多了,从小学到高中就可以相互衔接了。我们认为这将是按模块分层次的衔接,这种衔接更适应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实践需要,理由如下:

1. 可以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年级,按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实践需要编写教材。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例,可以这样设想: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一直到初中毕业,在这六年的学习中,每一学年都有信息技术课程。所学内容都可归结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应用软件等。所不同的是每一年级的教材在内容深度和要求掌握水平上的不同。这一不同是由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实践需要所决定的。同一模块按年级分层次教学,以基础知识模块为例说明:如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知识,在小学四年级,可以只在印象层面上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而随着年级的提高再逐步增加学生对软硬件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2. 各年级可以同时开课。按模块分层次教学可以保障各年级同时开课,每一年级都有适用的教材。这一点对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尤为重要,如果只在初一和高一开设,高年级的学生就不能学习,会使很多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学不到信息技术。按模块分层次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符合认知水平的层次衔接。当低年级升入上一年级,又是在新水平上的起点,不会感到内容的重复。各年级同时开课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3. 可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强调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这是很多学校共同的经验,其实这也是必然的,长期的。按模块分层次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对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只适当修改高年级的教材就可以,待普及成熟之后再对教材做系统修改。这样既可以保障高年级毕业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跟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又可以使整套教材相对稳定。

(五)不可忽视“学科性”

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学科的形态存在的,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学科性,这是我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重大区别。我们现在强调其综合性,淡化学科性,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先锋和带动作用。这不等于说可以忽视学科性,相反,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它正向着一个文化基础性学科的方向发展,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计算机在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更具独到之处。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与实践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取,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

不可忽视学科性,要研究学科性,要发展学科性。它直接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没有学科性,它就将失去以学科形态存在的基础。所谓学科性就是该学科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发展方向,在高等学校是一个独立的系科,在中学教育中有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学苗的作用。

十几年来,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为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科学系输送了不少优秀的学苗,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信息技术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开放性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引自教育部部长陈至立2000年10月25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我们这里节提出的开放性教学,就是变革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办法。

(一) 开放性教学的意义

这里所说的开放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是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以作品考核方式检测学习效果,以协作方式进行创作和应用;开放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

开放性教学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教学结构性改革,它不同于所说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

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学校要为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开放性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包括教学环境、考核办法等。

(二) 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条件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过去的教学理念、教学条件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开放性教学是在新理念——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设想的。要把这个设想变为现实,必须有所需的教学条件来支持。这个教学条件就是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的优化程度。那么,这四个要素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具备了什么条件才算有了所需的教学条件呢?下面逐一进行讨论。

教师:教师是实施开放性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者,起组织和督导作用,是活的要素。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政治思想上要有为教学改革献身的精神,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和百折不挠的品质;在业务上不但要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专业达到大学本科毕业水平)还要有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有在新理念下考核和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最终体现者,是具有个性的最活的要素。对学生的要求是有接触或学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经历(掌握的水平可以参差不齐);有在家庭或社会上学习信息技术上机操作的环境。这两条要求,不是说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必须具备,就一个教学班而言,前者达到70~80%,后者达到40~50%为好。当然,这也不是说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不能实施开放性教学,而是开放的起点要低一点,全部学习用信息技术设备要由学校来提供。

教材:开放性教学所用教材应当与一般课堂型教学所用教材有所不同,要为开放性教学编写专用教材。专用教材与一般教材相比应突出以下一些特点:

⑴ 要明确提出每一教学模块(教学单元)要达到的(最低或分级的)具体目标和学习指导。例如:汉字输入技能可以提出最低每分钟输入15个汉字为合格,也可以提出:每分钟输入15~20个汉字为一级,21~30为二级,30以上为三级等具体目标要求。

⑵ 知识内容的介绍和讲解要便于阅读理解和易于达到教学目标,必要的地方应给出说明、提示或参考性的资料。例如:介绍汉字输入法知识,可以详细讲解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输入法,但还要给出其他一些常用的输入法及其优缺点的对比的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

⑶ 在介绍和讲解应用知识时,举例和例题要相对多一些,一题多解的尽量给出多个解法或其他解法的提示,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

⑷ 在版式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等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教学内容,要提供一批高水平作品的信息,供学生查找、欣赏和熏陶。一方面训练学生查找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⑸ 加强趣味性。一提到趣味性,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游戏。游戏对青少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益智性和教学性游戏在教材中可以适当提供。这里所说的趣味性主要是指编写体例和内容选择,比如增加一些“小技巧”、“小发明”、“新发现”等杂志性内容。举例说,在操作系统模块介绍讲解“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时,可设立“小技巧”栏目介绍一般教学书籍都不曾提到的“任务栏”移动变化方法,学生实验后会感到新鲜有趣。

⑹ 配套光盘。信息技术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教材相对一般教材来说,提供的知识内容和信息资料要多一些,有些信息资料,如多媒体作品和程序等又不能直接体现在书本教材上,所以要附一张配套光盘。

教学媒体:对信息技术课程来说,现代的教学媒体(计算机与网络)就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换句话说,就是用媒体学媒体。因此对媒体的功能、数量和质量要求都较高。一般应达到如下要求:

⑴ 学校要有校园网并与因特网连接,教室有与校园网连接的计算机;有可供学生使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电子阅览室;有可供学生在网上协作学习和讨论的功能。

⑵ 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能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上机操作时间。

⑶ 学校最好建有自己的网站,有可供学生发表作品和传输信息的功能。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特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为目标的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习者提供资源(这里的资源指的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一切要素)和环境,具有与其他科学整合的特性,是学习者全面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是教育走向信息化、产业化、民主化、经济化的支持性技术基础。从技术哲学角度来说,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由经验形态技术、物化形态技术和知识形态技术等三大类要素构成。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共同促进教育信息化向前发展。
  1)信息技术教育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下面的四种形式:课外活动活动课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2)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区别: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理念计算机是工具计算机及网络是教育资源和环境心理知、行过程知、行、情三者的交互过程性质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目标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学会资源和环境的利用目的学会运用计算机学会学习方法技能培训资源、环境的运用模式教师指导下的学交互、协商、意义建构。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的观点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的作用,忽视了信息技术本身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信息技术不仅应用于教育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军事、商务、咨询、运输等领域,这些应用作为教学内容的讲授是教育技术所没有的。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要着力从基础培养,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信息技术教育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技术不可缺少的部分;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应用于各科教学中,而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基础是全程全网,互联互通的“校校通”网络,而不是各自独立的网络教室和校园网;
  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是通过集成的资源库,而不是课件或者积件;
  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使用方式共享,而不是个别占有;
  信息技术教育是所有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而不仅仅是计算机教师的事;
  信息技术是一门中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而不是劳技课或活动课的内容,也不同于计算机课程,是人们增强科学技术人士的重要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扩展资料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的、开放兼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方案,给学生留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把指导和规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突破课程实施的薄弱环节作为重要任务。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
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4、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加强诚信机制建设,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加强对中考改革的评估和指导,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教师职业道德: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意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活动现象。
职业: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社会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教育法规基础知识: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教育法律基本知识。

1、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2)耦合性: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的方式和教的方式在行动上协调一致的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授方式是直接相关的,假如教师长期只使用单一的讲授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是死板的,这种“迁移”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3)多样性: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组成丰富的“...

急求哪们大师知道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

谈谈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与学习带来哪些变 革
答:其次,学科之间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这条纽带进行整合,实现课程的综合性,创造教育需要的是多学科的支持,它要求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间的有机整合变成了可能。(3)、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有自主意识的主体,让他们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他们进入情境,在学...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答:1、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课程的发展,并与其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作为课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它的飞速发展,必须引起一场学习的革命,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学习环境,完善教学模式,变革评价方法。让课堂更精彩。2、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有哪几种课型?试结合一种课型举例说明其特点和教学策...
答:探究课最适合于小班教学,面对班级人数多时,就要考虑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一是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有层级性;二是按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条件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具体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时,要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用系统的观念进行有意识的设计,逐级推进...

通用技术中技术有哪些性质
答:课程标准中涉及了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两面性、综合性、专利性。请参见课程标准中技术及其性质的内容标准。教材中还提到了技术的实践性:源于生产实践,用于生产实践;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介性是科学与生产实践的中介,科学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实践,只有通过技术才能用于生产实践。

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答:第一,提出了课程的“综合性”。 首先,课程结构 “综合性”的目的是,打破长期以来的学科本位,这既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当代世界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第二,提出了课程的“选择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第三,提出了课程的“均衡性...

通过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你觉得该课程对你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积沉,任何技术...

信息技术对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有何帮助
答:中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就是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去,既能培养学生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又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