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主要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作者&投稿:穰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台湾学者黄光国认为,现代社会中高素质的个体应具备如下特征:自律的道德情操,适应性的认知及行为能力,追求卓越的动机,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黄先生提出的上述看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其中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豁达的人生观这几个方面是在心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界面上谈人的素质结构,属于上述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面。

  刘华山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上述七个因素分别反映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与内外各个方面的关系,即对整个人生、对自己、对工作与社会、对他人与团体、对知识与信息、对实际事物、对困难与压力情境七个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这七个方面的因素具有较好的逻辑性,但是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或修正完善。

心理学高手请进!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有哪些?~

A.首先应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B.要尊老爱幼,当你坐公交车的时候应该懂得让位。
C.要能够独立生活,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D.要有健康乐观的心里,遇到挫折,永不言败。
E.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F.学会关心别人。
G.充满爱心。
H.热爱学校。
I.又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不要浪费粮食等。
J.有自制力,在大学里也不能放松学习。
不管怎样,要每时每刻都记住自己是一名学生,一名大学生,不忘祖国,时刻准备着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心理健康发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课题。被上天眷顾的当代大学生,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1.高度重视培养成就动机'动机智商=成功'。目前,许多大学生缺乏“巅峰体验”,因为他们不全力以赴去做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其要点是:
1)成就动机高的人可以培养。有了它,有三个最重要的东西:意识、主动性和创造性。
2)成就动机高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源。
2.将成就动机转化为现实追求——P . T .战术所谓的人才有两种:普通(P)和特殊(T)。理想的情况是两者结合,即每天学习、,符合标准,在一两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建立自己的口碑。声誉是将高成就动机转化为现实成功的关键。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特长,创造条件发挥出来,就能逐渐赢得自信,获得成功。

3.保护你的环境一份关于大学生教育的调查报告指出,人际交往能力至少和职业成就一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动关心他人。一个自恋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成功。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身边良好的人际关系。


4.正确面对自我和挫折的现实,真正站在顶端的人总是少数,所以成功感永远是相对的。人生难免有很多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必须做到:
关注自己,接纳自己。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你就不能真正发展自己。

拥有正确的行为模式: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尽最大努力取得最好的结果;当某个问题没有进展时,应该有一种开拓新领域的补偿能力;当你处于下降阶段时,一定要稳住。一个人受挫后,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也就是‘正常心态’。因为有竞争就有胜败,反正你应该输得起。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答:五是学习与考试的问题。归根结底,学习才是大学生最应该做的事。但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状态是老师、家长在后面看着学、逼着学、帮着学。而他们到了大学之后,突然自由了,没人管、没人问,学与不学、学多学少完全凭自己自觉。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相关...

大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答:二、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最基本的人生课题。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1.高度重视培养成就动机"动机+智商=成功"。现在不少大学生缺乏"巅峰体验",原因是没有全力以赴去做某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心理学家麦克里兰...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措施
答:二、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或间接的有意识、有目的引入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特殊优势,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 从整体上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则必须重视 学生...

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大学生不好好学习并指出该如何预防和应对这种现象...
答:4. 自我决定理论:大学生可能感到学习缺乏自主性和自由度,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预防和应对方法: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让他们能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决策。提供一些自主性的学习任务、项目或研究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发挥更多的创造力和个人兴趣。这些只是一些可能的心理学理论和相应的预防和应对...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答:大学生心理学的核心问题自我意识的突然增加是大学学生的心理特征的中央问题。围绕着这个核心的问题,学生们的认知、意志、情感、个性等主要心理过程和特征处于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之中,并且由过去的被动性调节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调节,因此,其心理变化是一生中最复杂、波动最大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

大学生成年即将步入社会的心理与分析
答:大学生作为学有所成刚刚踏上人生旅途的大学毕业生,从大学校园步入社会,从人人羡慕的天之娇子到普通职员,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不充分,内外环境的变化与原来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常易产生情绪上的困扰及适应上的障碍。如果一个人总是依恋他人,依恋家庭,不能实现个人情感独立,不能自主处事,那么就会...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维护心理...
答: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答:孤僻 四、处理不好感情的抑郁高中算早恋,大学就可以自由恋爱了,很多人是为爱痴,为爱狂,为爱哐哐撞大墙,这种人也很容易受伤,所以,怎么处理好恋爱中的关系也是重中之重,处理不好很容易抑郁~抑郁 以上几种心理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是很常见的,也是很容易出现的,我身边就有一些这种例子,不管是在...

心理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答: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
答:有的失恋后长时间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荒废了学业,整个人萎靡不振,甚至引发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严重的情感失落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诱因之一,必须加以重视。班级可以组织一些爱情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或活动,鼓励同学多参加社团活动或班级工作,避免陷入单向的两人世界。若同学遇到情感...